初等數學解題研究 1

2022-12-04 03:00:05 字數 5113 閱讀 4647

第二章數學思想方法

第一節猜證結合思想(1)

授課內容:

1、數學思想、數學方法及數學思想方法;

2、五種基本的數學思想系統及形成;

3、數學思想與數學問題解決

4、猜證結合思想:1.1基本觀點及解題策略;1.2證明推理與基本方法;(1)綜合法與分析法。

重難點:1、猜證結合思想:1.1基本觀點及解題策略;1.2證明推理與基本方法;(1)綜合法與分析法。

講授方法和手段、講授、討論,邊講邊練相結合。

一、基本概念:

1、數學思想:是數學的基本觀點,是對數學概念,原理、方法、發現法則的本質的認識。

對於解題而言,數學思想就是解題策略,它能溝通問題與知識及方法間的聯絡,調節解題,是解題的指導思想,屬於策略性知識。

2、數學方法:是為了解決問題而採用的手段,步驟和程式,屬於過程性知識。

由於數學思想常常表現為數學方法的形成(即以數學方法的形式表現出來),所以通常把二者稱為:數學思想方法。

3、五種基本的數學思想(中學數學思想):

在數學的發展史上,形成了許多重要的數學思想,如:公理化思想;符號化思想,極限思想,固本思想等,但在中學主要學習下面五種數學思想:

中學五中主要數學思想:1、猜證結合思想;2、分類與分步思想;3、化歸思想;4、數形結合思想;5、函式與議程思想。

我們學習五種數學思想的目標是:在頭腦中主動的建構「五種數學思想系統,使自己的數學思想方法達到「系統化」和「明確化」。

二、第一節猜證結合思想

1、推理的兩種形式:

(1)似真推理:歸納人推理與模擬推理叫似真推理。

歸納推理:由個別的、特殊的結論,通過觀察、實驗分析,比較等手段,概括出一般性的結論。這種推理叫∽。

模擬推理:由特殊到特殊或由一般到一般的推理叫模擬推理。

由歸納推理或模擬推理得到的結論不一定正確。∴叫似真推理。

但,似真推理是創造性的邏輯推理。

(2)證明推理:演繹推理叫證明推理,即:由一般原理推出個別的,特殊的結論的推理方法。證明推理所得出的結論都是正確的。

總結上面內容我們得出:注兩種推理:

(1)似真推理(數學猜想):

(2)證明推理:演繹:一般到特殊

2、猜證結合思想

2.1 基本觀點與解題策略

(1)數學猜想:似真推理就叫數學猜想。

我們的推理應該結合猜想與證明兩種策略同時進行。靠猜想去發現,靠證明去反駁或證實發現。這就是所謂的猜證結合思想。

(2)猜證結合思想:在問題解決時,要把猜想與證明兩種策略綜合運用,靠猜想去發現,靠證明去反駁或證實發現,使之互補優缺,這種思想叫猜證結合思想。

下面用幾個例子來說明猜證結合思想的應用。

例:橢圓的離心率,a是左頂點,f是右焦點,b是短軸的乙個端點,則∠abf

(a)30°(b)60°(c)90°(d)120°

解:應用猜證結合的思想:考察極端,在四個

選中,90°是乙個極端情形,先猜想∠abf=90°

(於是只須證明:即可)。

∵.(注:橢圓)

∴∠abf=90°,選c

本題目如果用「證明方法」計算結果,是很麻煩的:

解:在△abf中,由餘弦定理得:

∴.∴.∴選c

顯然用「證明」的方法做,計算量大,且思路容易受阻。

而「猜證結合」則思路清晰,計算量小。

例:定義在(-∞,+∞)上的偶函式f(x)滿足:

,且 .

(1)f(x)是週期數函式;(2)f(x)的圖象關於直線x=1對稱;(3)f(x)在[0,1]上是增函式;(4)f(x)在[1,2]上是減函式;(5)f(x)=f(0).

解:(考慮模擬推理:在我們學過的偶函式中,有那些函式滿足題目的條件:)

把f(x)模擬成cosx,把「1」模擬成「」 ,顯然函式滿足題目的全部已知:在[-π,0]增,且

而余弦函式:

是以t=2π的週期函式滿足

關於直線x=π對稱滿足

在[-a,π]是增函式不滿足

在[π,2π]是減函式不滿足

在滿足∴通過模擬①②⑤對.

例:已知(n=1,2…),求數列的通項公式。

分析:用「猜證結合」證明.

解:當時,; 當時,;

當時, …… 猜想:.(第一步完成,下面用數學歸納法證明)

證明:當時成立;假設當時成立,當時.

3 證明推理與基本方法

證明推理就是演繹推理,即由一般推出特殊,所以證明推理的方法統稱為演繹法。

本節我們要弄清證明推理的三個問題:(1)證明的意義和要素;(2)證明的規則;(3)有幾種基本的證明方法。

3.1證明的意義和要素:數學證明就是用一些真命題來確定某個命題的真假性的思維形式(或推理過程)。(這就是證明的意義)

從結構上看:數學證明有三個要素:

(1)論題(要確定真假性的那個命題);

(2)論據(被用來作為證明的充足理由,它包括題目的已知,公式、定理及其他真命題);

(3)論證,論證不但要符合邏輯(注:論證過程要符合邏輯的推理過程,而邏輯規律有四條:

邏輯規律有四條:()同一律:a是a(即:

每乙個概念在同一時間和同一關係下,應該是確定不變的,即:在同一討論過程中,每個概念都應當按照同一的意義來使用,而不能忽而這樣,忽而那樣)。

()矛盾律:a不是非a(在推理或討論的過程中,在同一時間,同一關係下,不能對同一物件作出兩個相反的論斷)。

()排中律:或a,或者非a(在同一討論過程中,a和非a有且僅有乙個成立,不能有第三種情形出現)

()充足理由律:因為有b,所以有a,(即由)(b表示用來確定a真的乙個或幾個判斷);

3.2 數學證明的規則:數學證明還要符合下面三條規則。

(1)論題要明確; (2)論據要真實;(3)論據不能靠論題來證明。(注:論題的真實性是靠論據來證明的,如果論據的真實性又要靠論題來證明,那麼實際上什麼也沒有證明,違反這條規則的邏輯錯誤,叫做迴圈論證。

)討論:下面證明錯誤在**:

例5:在rt△abc中,c=90°,求證

證明:∵ 又∵

∴注:這個證明是錯誤的,∵證明過程中的證據是,論題是:,而證據是由論題推出的。因此在證明:時不能以為證據來證明。

3.3 有幾種最常用的證明方法:

(1)綜合法與分析法

綜合法:由問題的已知或已知的真命題出發,一步一步推出問題的結果的證明方法叫∽。(執因導果)

例1:已知a、b∈r+,且a≠b,求證a3+b3>a2b+ab2

證明(綜合法):a、b∈r+,且a≠b,∴,∴, ∴(a+b)(a-b)2>0,∴(a2-b2)(a-b)>0,∴a3+b3-a2b-ab2>0,∴a3+b3>a2b+ab2.

分析法:由問題的論證結論出發,步步尋求結果成立的充分條件,直至這個充分條件已經具備,至此問題獲解,(執果索因)(或稱倒溯法)

例:證明:(1)

證明(分析法):.∴、

要使,只要

只要:只要:

只要:,即:

顯然成立. 所以原不等式成立.

注:應用分析法時,必須「下一步是上一步的充分條件」,即由「下一步」能推出「上一步」。

分析法是「執果索因」,這有利於尋找證題思路;而綜合法是「執因索果」,其優點是:書寫證明過程清晰簡潔.因此常把分析法與綜合法結合起來應用:

用分析法尋找證題思路;用綜合法書寫證明過程.

例:若,證明:.

分析(用分析法尋找證題思路)

要證結論成立,但事實上這三個不等式不可能成立,看第乙個不等式:把固定,而沒有限制可以無限增大,因此不成立.此思路錯誤.

考慮證明:,(用分析法尋找此不等式的證題思路):

要證最後乙個不等式顯然成立,到此證題思路就完全清楚了. (用綜合法書寫證題過程):

證明:因為,所以:

,所以,所以,

所以,所以,所以

. 同理,三式相加可得原不等式成立.

分析綜合法:把分析法和綜合法同時使用的證題方法叫分析綜合法.

例. 在中,分別是三個內角的三條對邊.證明:若成等差數列,則也成成等差數列.

分析:應用分析綜合法:

解. 由成等差數列得,(把「邊換成角」:)(結合所證結論中是半形,應用和差化積,化為半形)

,(上面推出的最後乙個等式,而無法再進行下去了,下面再用分析法尋找證題思路),

要證:也成成等差數列,

只須證明: ,

只須證: ,

即:只須: , 此等式成立.

作業:p157:1、2

第一節猜證結合思想(2)

授課內容:1、(1、4)比較法;(1)疊合比較法;(2)割法,補法和比法;(3)作差法,作比較,取函式法。

重點:1、疊合比較;

2、切、補法和比較

3、作差法,作比法,取函式法

講授方法:講授,討論,邊講邊練。

1、比較法:比較是推理的基本方法,包括模擬和對比。下面討論的比較法都是證明推理的比較法(即證明方法)。

(1)疊合比較法:比較兩個圖形,或乙個圖形的不同部分的形狀和位置的證題方法叫∽。疊合比較法包括用「全等或相似」的知識的證明方法.

例1:求證托勒密定理:設凸四邊形abcd內接於乙個圓,則

ab cd+adbc=acbd.

注:用全等三角形或相似三角形的方法來證明題目的方法,也是疊合比較法。

解:∵本題涉及到線段的積,∴考慮相似三角形的知識來證明:

在對面線bd上取一點e,使

∠bae=∠cad

則△abe∽△acd(∵∠1=∠2)

(比較要證明的結論知識,只須證明

adbc=acde,∵兩式相加就是題目的結論,又∵adbc=acde,∴只須證明△abc∽△aed即可)

∵∠bca=∠bda,∠bae+∠eac=∠eac+∠cad

即:∠bac=∠ead△abc∽△aed

∴adbc=acde ∴abcd+adbc=acbd

評注:遇到線段比或線段積,常考慮相似三角形,這也是一種疊合法。

例3:三稜柱abc-a1b1c1,底面是邊長為的正三角形,側稜長為,∠a1ab=∠a1ac=45°。

(1)求證側面bb1c1c是矩形;

(2)求稜柱的側面積

分析:或能證明bb1⊥bc即可,但直接證明bb1⊥bc是不可能的,∵aa1//bb1,∴轉而考慮證明:aa1⊥bc(—?)這只需要作aa1的垂面(該垂面包含bc)即可。

證明:作bd⊥aa1於d(要證明平面bdc是aa1的垂面,只須證明bc⊥aa1),這時可以作全等疊合:證明△abd≌△adc)

初等數學研究教學大綱

elementary mathematics research 一 本大綱適用專業 數學與應用數學。二 課程性質與目的 1.課程目標 1 使學生了解初等數學的研究物件,明確初等數學在數學學科中的地位 作用以及本課程與中學數學的聯絡 2 使學生理解初等數學中的概念 原理 法則 方法等 3 使學生掌握初...

初等數學知識點補充

1.公約數和最大公約數 幾個數公有的約數,叫做這幾個數的公約數 其中最大的乙個,叫做這幾個數的最大公約數。例如 12的約數有 1,2,3,4,6,12 18的約數有 1,2,3,6,9,18。12和18的公約數有 1,2,3,6.其中6是12和18的最大公約數,記作 12,18 6。2.公倍數和最小...

初等數學知識點彙總

一 絕對值 1 非負性 即 a 0,任何實數a的絕對值非負。歸納 所有非負性的變數 1 正的偶數次方 根式 2 負的偶數次方 根式 3 指數函式 ax a 0且a 1 0 考點 若干個具有非負性質的數之和等於零時,則每個非負數必然為零。2 三角不等式,即 a b a b a b 左邊等號成立的條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