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地保護重振方案

2022-12-01 16:39:05 字數 3764 閱讀 1704

西安市長安區郭杜鎮保護重振方案

一、 基本情況

郭杜鎮位於長安區北部,距離城區7千公尺,位於西安的西南方向,地處關中平原腹地,南依秦嶺,北接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面積約38.7平方千公尺,人口3.8萬,下轄1個居委會,41個行政村,境內地勢平坦,交通便利,西萬公路、西戶公路、西漢高速以及西安繞城高速公路貫穿其中,「八水繞長安」之中的滈河、潏河穿境而過。

是乙個歷史悠久的明清古鎮,歷史上為長安八大鎮之一。這裡資源豐富,氣候宜人,風景秀麗,系古長安重鎮,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名勝古蹟隨處可見,南有佛教淨土宗祖庭香積寺,北有中華文字之根——倉頡造字台和隋唐長安城;東有漢宣帝杜陵和唐代達官顯貴韋杜家族的世襲之地;西有西周都城豐鎬跨越和文王靈台,可謂物華天寶,人傑地靈。

西安郭杜教育科技產業開發區是陝西省唯一乙個以教育科研及成果轉化、高新技術產業和文化產業發展為主導的省級開發區,開發區先後累計引進各類專案230多個,引資額達260多億人民幣。經過十多年的艱苦創業,已形成相當規模。先後被國家環保總局授予「全國環境優美鄉鎮」、國家***命名為「全國發展改革試點小城鎮」、被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確立為「中國可持續發展小城鎮改革試點」。

開發區內學府林立、人才匯聚,西北大學、陝西師範大學、西安郵電學院、西安外國語大學、陝西廣播電視大學等諸多知名院校以及陝西**、華商報、陝西省檔案館、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等強勢文化傳媒機構及一些國家級工程研究中心、實驗室以及高新技術和高附加值產業的相繼入駐,使之逐步發展為西部乃至全國知名的教育科技文化產業高地。

二、發展帶來的一系列問題

近年來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改造自然的能力越來越大,生產力明顯地提高,經濟得到迅速發展。但是,隨即而來的是,對自然的破壞和對資源的過度開發與消耗,使得環境變得越來越惡劣。越來越多的人和越來越多的建築物,對本地區的環境影響越來越大,隨著城市化步伐的邁進,大片的樹林和綠地和一些古蹟被建築物和道路所替代,隨之而來的則是漫天的塵埃和轟隆的機械轟鳴聲,近來出現連綿不斷的霧霾天氣,讓人們切實感覺到環境對我們的影響越來越大,不得不引起我們的關注。

寺廟鞭炮香火對空氣的汙染

經濟要發展,環境要保護,經濟發展不能停止,把經濟增長停下來,治理生態環境,即所謂的「經濟零增長論」,那將因噎廢食。經濟發展不但不能停,且應該盡可能迅速發展,否則永遠不能擺脫經濟技術落後。但把發展經濟與環境保護對立起來也是不對的,其實二者是相輔相成、互為條件的。

發展經濟是根本,沒有經濟的發展,缺乏足夠的技術、裝置、投資,也就談不上保護和治理生態環境。反過來,沒有良好的環境,連人的生存健康都保障不了,當然也談不上發展經濟。而且,一但生態環境改善了,又可為經濟發展提供條件。

經濟發展使得樹林乾枯環境破壞嚴重

三、保護工程實施方案

本鎮是乙個歷史悠久的明清古鎮,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遺存大量具有重要價值的文物古蹟、歷史建築。比較著名的古蹟有佛教淨土宗祖庭香積寺,中華文字之根——倉頡造字台和隋唐長安城遺址,漢宣帝杜陵和唐代達官顯貴韋杜家族的世襲之地,西周都城豐鎬跨越和文王靈台,這些優秀的歷史文化遺產,是我鎮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但由於年久失修和疏於保護,很多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老化損壞嚴重,危房眾多;發展建設性破壞現象較為突出,隨意拆除歷史建築行為時有發生;歷史文化街區、基礎設施缺失老化,群眾要求改善居住生活環境的願望日益迫切。

為保護歷史文化遺產,繼承和弘揚三秦之風,全面提公升我鎮文化凝聚力、影響力和競爭力,讓因經濟發展需要而犧牲的綠地重現,重振我鎮昔日的光彩,遂制定本實施方案。

香積寺文物遭到破壞

四、總體要求和目標

全面落實建設文化強鎮、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要求,進一步增強責任感和緊迫感,切實做好名鄉、名村保護。優先搶修名鄉、名村內損毀嚴重的文物保護單位、歷史建築,著力改善歷史文化街區居民生活環境。保護名鄉名村歷史格局,重現歷史風貌。

充分利用歷史文化資源,大力發展旅遊,使名鄉、名村成為展示和弘揚我鎮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視窗。

通過此次保護重振方案的實施,使我鎮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普遍得到搶修、歷史建築得到全面修繕,所有歷史文化街區、具有傳統風貌特色的歷史街巷,名鄉名村核心保護區及文物保護單位、重要歷史建築周邊地帶環境明顯改觀,歷史風貌得以恢復;歷史文化街區和歷史街巷、名鄉名村核心保護區基礎設施基本完善;挖掘保護一批傳統村落;建立健全法規保護體系,形成名鄉名村保護長效機制。讓我們藉此契機大力發展旅遊業,增加我鎮居民收入,改善人居環境,成為乙個「天藍、水淨、空氣新」的歷史文化名鎮,重拾「長安重鎮」的名號。

創造風景優美園林城鎮

五、實施過程

1、開展資源普查,有效保護風景名勝資源。

對全鎮的湖泊、森林、休閒療養避暑、宗教寺觀教堂和革命紀念地等風景名勝資源開展普查,對資源進行評價和分級,建立風景名勝資源名錄。達到標準的(已設立自然保護區除外)建議申報省級風景名勝區,具備條件的申報國家自然文化遺產;對亟需保護的風景名勝資源列出清單,逐個制定保護方案,實施保護修復;建立鎮風景名勝資源管理資訊平台,實施動態監控。

2、文物保護單位搶救。

(1)、文物保護單位本體修繕。本著不改變文物原狀的原則,按照《文物保護工程管理辦法》進行搶救修繕,消除文物保護單位隱患。

重建風景優美城鎮2)、配套設施建設。加強文物保護單位安防、消防、排水等設施建設,對不適應相關規定的設施進行公升級,保障文物保護單位安全。

(3)、文物保護單位保護範圍內的環境整治。按照文物保護規劃相關要求,清理保護範圍內違章建築,整修道路、進行綠化,改善保護範圍內環境。

3、歷史建築修繕。

(1)、修繕加固。採用文物古蹟的保護方式,加固建築結構,使用傳統材料和工藝修復重點部位,降低倒塌破壞的風險,保持歷史風貌和傳統特色。

(2)、外觀整飭。本著修舊如舊的原則對歷史建築外觀進行整飭,牆體維修盡量採用原砌體材料、按傳統形式砌築,屋頂、門、窗按原有形制恢復,保持原有的建築形式、體量、高度、色彩。

(3)、內部改造。在保證建築安全、不改變外觀特徵的基礎上,調整建築內部布局,完善建築內部取水、排水、照明、供暖、燃氣等設施,維持居民生產生活基本條件。

4、環境整治。

對風景名勝區徽誌設立、景區內道路、步遊路、環境衛生及環保設施、標誌標牌、接待服務設施、安全保護措施、消防設施、停車場等進行全面整治,修復受損的山體及植被,對違反規劃建設的建築物、構築物限期拆除,恢復自然面貌,改善生態環境,提公升風景名勝區整體水平,並增加園林綠化面積,創造乙個生態文物和諧發展的小園林城鎮。

風景優美小園林城鎮

5、基礎設施改造。

(1)、道路改造。歷史街巷全部進行路面硬化,盡量採用傳統路面材料及鋪砌方式。已經硬化但不符合要求的,進行整修。

(2)、給水排水設施建設。完善、改造街區街巷、名鎮名村核心保護區內的給水、排水設施,保證居民日常用水需求,對排放汙水進行處理,減少對自然水體汙染。

(3)、管線入地。供熱燃氣、電力電信等市政基礎設施管線要埋地設定。進戶電力電信管線入地確有困難的,可收攏規整接入住戶,盡量降低對視覺景觀環境干擾。

六、保障措施

1、 加強組織領導,保證實施效果。通過學習,讓各級領導充分認識保護風景名勝資源的重要意義,加強組織領導,細化工作方案。邀請專家對當地風景名勝資源進行科學分析和評價,建立資源保護目錄。

2、 明晰管理體制,強化監管效率。明確各級管理責任,將責任明確劃分到各個崗位,確定負責範圍,加強管理環節的疏漏和效率,增強管理能力及技能培養。

創造生態文物和諧的旅遊勝地

3、 加大財政投入,保障資金**。要建立和完善風景名勝區財政資金保障機制,保障風景名勝資源的保護管理工作有穩定的資金**渠道。

4、 加快制度建設,嚴格保護資源。規範風景名勝區內規劃、建設、管理程式,推進風景名勝區管理法制化、規範化。加快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編制,加強對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審查和風景名勝區總體規劃的審定。

5、 加強景區管理,提公升整體水平。建設專案依法進行環境影響評價、編報水土保持方案,嚴格執行環境設施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使用制度。查處風景名勝區內違法違規建設,對違法違規的建築物、構築物限期拆除。

6、 納入常態管理,加強跟蹤問效。

Mapgis林地保護利用規劃方案

林地保護利用規劃解決方案結合遙感技術完成林地落界 提供多種小班資料庫建庫工具,助力輕鬆完成小班資料庫建庫工作,並提供多種專題圖和報表的製作,給林業管理者提供可靠的依據。主要特點 嚴格執行縣市級林地保護規劃規範 業務流程化的系統設計,簡單實用,降低對技術人員要求 實用的資料建庫工具,實現二類調查與林地...

接地保護材料知識

接地保護材料選擇 接地材料要選擇導電性能好的材料,如鋼鐵,銅 導電性是鋼的8倍 石墨等,其尺寸滿足系統最大故障電流衝擊,可根據熱穩定校驗公式校驗。接地材料除考慮導電性能外,還必須考慮其防腐效能,在八十年代及以前,很少或根本就沒有考慮地網的腐蝕問題。由於地網腐蝕引起的安全事故屢有發生,就如變電站,接地...

耕地保護管理講義

宅基地管理 農村宅基地是指農村 包括村莊和集鎮 村民經依法批准,用於建造住宅 包括住房 附屬用房等 的集體所有土地。宅基地使用權是指農村居民及少數城鎮居民為建造自有房屋對集體土地所享有的占有 使用的權利。宅基地使用權可以分為兩種 即農村宅基地使用權和城鎮宅基地使用權。農村村民一戶只能擁有一處宅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