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市第47中學17 18下教學工作要點

2022-11-25 15:51:02 字數 3856 閱讀 2191

襄陽市第四十七中學

2017-2018學年度下學期教學工作要點

一、落實教學常規,充分啟用教學管理系統。

(一)召開四級專題會議,廣泛宣傳,明確職責,夯實教學常規。

1、召開學校領導班子會,認真學習和研究「樊城區2017-2018學年中小學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和區教研室2023年上半年工作要點,明確工作思路,並結合我校實際,制定「47中2017-2018學年下學期教學工作計畫」,重點突出教學常規管理。學校領導班子職責:全面統籌教學常規的落實,校長負總責,分管教學副校長全面具體負責。

2、召開教務處、教科室、教研組長專題會,組織科室相關人員和教研組長學習和研討「樊城區2017-2018學年中小學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和區教研室2023年上半年工作要點,再次學習《樊城區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的實施方案》【2016】12號,明確工作職責,制定措施,保障落實。教務處職責:全面落實教學常規,教務主任負總責,教研組長全面具體落實。

3、召開全校教學工作會議,傳達「樊城區2017-2018學年中小學教學工作會議」精神和區教研室2023年上半年工作要點,再次學習《樊城區教育局關於進一步加強中小學教學常規管理的實施方案》【2016】12號,安排本學期教學工作,重點突出教學常規的落實。

4、召開九年級全體教師會,組織學習「樊城區中考備考指導意見」,安排中考備考工作,突出和夯實每週(每月)教學常規。年級組長負總責,備課組長具體落實。

(二)、結合我校實際,建立健全備、教、批、輔、測、研、訓等教學常規新機制。

進一步規範教師備課、作業批改、集智備課、作業記錄工作,加強教學常規檢查,教務處定期檢查,教研組分組不定期檢查,檢查結果及時公示,並要求反饋整改情況,教務處再次抽查,做到有檢查,有整改,有反饋,有總結。

組織期中期末考試,嚴肅考試紀律,精心出題,交叉監考,流水閱卷,考後認真質量分析,總結教師教學成績,改進教學方法。

加強集智備課、帶教案上課等常規進行了抽查,重點檢查了上週個別備課組的集智備課和個別教師的二次復備不規範、不及時等整改情況,同時,對二次備課的書寫(或重點突破、或流程、或問題設計、或流程設計)作了明確要求。

加強課堂巡視檢查,教務處和年級組每天不定時對課堂情況進行巡視檢查,及時發現學生和教師的教和學的狀態,及時反饋和提醒做到課堂有監控,教師和學生教學行為有監督。

(三)、以「三長」為核心,推動教學常規管理。

召開年級組長、教研組長、備課組長會,認真學習教學工作觀摩巡查通報及外校經驗,尤其是向大校名校、特色學校學習教學常規管理的做法。強調年級組、教研組、備課組的責任意識和職能轉變,逐步健全和完善教學常規各環節的管理體系。

年級組長:監控課堂教學和課堂效率,安排月考,關注課間輔導,及時反饋(一是向教師本人反饋,二是每週或每月向教務處反饋);教研組長:落實集智備課、作業批改,安排研訓工作,及時向教務處反饋;備課組長:

落實集智備課、作業布置、教學進度、月考及考後分析、研訓等工作,及時向教務處、教科室等反饋。

(四)規範和加強年級組內的課間輔導。

課間輔導是一大亮點,形式多樣。實行「人盯人」「三優一差」責任包乾制,通過分批分次進行面批面改、聊天談心、思想匯報等輔導方式和途徑及時了解學生的思想和學習動態等。

(五)、認真開好每週教學工作例會,做好每週教學工作報備。

教務處、教科室、九年級組根據每週一的教學工作例會安排,認真落實和創新各項工作,同時將本週工作於周五報備一次(本週主要工作、亮點、存在的問題及整改),經彙總後及時上報教研室和校長辦公會。

二、以校本培訓為抓手,多側面提公升教師核心素養。

(一)、開展「三三四生活課堂」教學模式校本培訓。

1、教科室組織廣大教師繼續學習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論,結合教學實踐撰寫一篇學習體會,教科室組織評選、公示。

2、「三三四生活課堂」課題組負責人或成員主持至少2次培訓活動。中青年教師必須參加培訓,計算集中培訓學時。

3、開展「三三四生活課堂」教學模式實踐。由「三三四生活課堂」課題組負責安排講課教師,做好講前培訓、講中聽課、講後評課等環節。

(二)、開展學用智學網校本培訓。

由教務處牽頭,組織教師學習並掌握智學網三大功能,組卷,閱卷,分析,小學中青年教師和初中全體教師必須達到會用。

(三)、加強師徒結對建設,注重過程管理。

建立相關的各項規章制度保證師徒結對順利實施、確保質量的有效措施,加強師徒結對工作的過程管理。指導教師要做到「三帶」:帶師魂──敬業愛崗,無私奉獻;帶師能──掌握教育教學基礎知識與技能;帶師德──育德之道,為人師表。

青年教師要做到「三學」:學思想──教育教學理念;學本領──教育教學基本功;學做人──為人處事,為善,求真。

本學年學校新進教師較多,為促使新進校的青年教師盡快提高教育教學業務水平,做好教學工作,繼續認真開展師徒結對,要求徒弟平時做到先聽後講,師傅作好指導,幫其診斷問題,使其盡快熟悉業務,快速成長。每月對結對子情況進行了跟蹤檢查督促,本學期進行一次青年教師匯報課,屆時由教科室牽頭,相關校領導、教科室、教務處、教研組、備課組等人員聽課,點評。

(四)、按時參加市、區研訓活動和微課大賽等,不斷提公升業務素質。

按時參加襄陽市和樊城區2023年暑期中小學教師培訓;按時參加樊城區教研室、教科室、繼續教育中心組織的各類培訓、教科研活動等。按時參加樊城區教研室組織的學科教研活動;積極參加樊城區教研室組織的微課大賽,微課製作、**撰寫等。對無故不參加或沒有按時參加研訓活動的教師予以通報批評。

(五)、大力推進教育資訊化建設,提公升資訊科技與學科教學的融合。

建立教育資訊化建、管、用的評價機制,並適時對教師應用教育資訊化開展教學應用情況進行評價;加強教師終端和學生學習終端(電子白板)使用、維護管理;利用網路資源和教育資源公共服務平台開展區域教研、教學活動;培育多個區級以上教育資訊化應用典型案例;保障學校教育公用經費的15%用於教育資訊化裝置購置、應用、培訓和運維等工作,並做到專款專用;積極參加國家、省、市、區組織的資訊化應用集中培訓;由資訊科技中心牽頭有計畫的開展資訊化應用校本培訓等。

(六)以《樊城區校本培訓評估標準》為依據, 規範校本培訓。

樊城區校本培訓評估標準

三、加強中考備考和小學抽考管理,向管理要質量。

中考備考工作:

1、強化中考領導,細化主體責任:

為紮實有效地推進中考備考工作,確保2023年中考各項目標圓滿完成,成立中考備考領導小組。組長由馮傑擔任,副組長由朱學金、呂相林、劉萍擔任,成員由李志勇、盧天娥、吳家斌、趙聚峰、九年級各班班主任及各學科備課組長等組成。責任明確:

領導小組主要成員(組長、副組長)全面統領中考備考工作,把握中考備考方向,及時解決備考中存在和出現的問題,對2023年中考目標的實現負總責;李志勇全面監控、檢查、公示、反饋、考評中考備考工作,對2023年中考目標的實現和****的順利完成負總責;盧天娥具體落實中考備考工作,及時安排、指導、反饋、總結中考備考工作,對2023年中考目標的完成負總責;吳家斌、趙聚峰具體負責學生思想教育、行為習慣、事故處理等工作;班主任具體負責本班中考備考工作,及時安排、指導、反饋、總結中考備考工作,對本班中考目標的完成負總責;備課組長具體負責本學科中考備考工作,及時安排、指導、反饋、總結中考備考工作,對本學科教學質量和目標完成負總責。

2、實施「**」考核,落實主體責任:

實施年級「**」考核,年級組長為第一責任人,負責年級全面工作並負總責。

實施班級「**」考核,班主任為第一責任人,負責本班教育教學、安全、考務等工作。

實施備課組「**」考核,備課組組長為學科第一責任人,負責學科教學質量的提高。

3、注重過程管理,提高備考質量:

a、實行中考備考領導小組主要成員蹲點制度。

組織九年級教師認真學習《樊城區2023年中考複習備考工作指導意見》,強化質量意識,緊緊圍繞「科學、理性、人文、高效」的備考理念開展工作;加強九年級工作管理力度,建立每週工作例會制度;及時召開中考備考領導小組和九年級教師會議,落實複習進度和計畫,提出改進措施等。

b、加強「人盯人」 包乾跟蹤幫扶等活動。

年級組長牽頭,班主任和學科教師協商,對特優生(目標生)、學困生分配到每乙個教師。年級組長和班主任及時檢視和總結;年級組長每月向中考備考領導小組作一次匯報,教務處每月進行督導檢查。

襄陽市34中學2023年教育工會工作總結

踐行均衡理念,鑄造三十四中品牌。2010年是市三十四中繼續走在中學教育均衡發展前列的一年。這一年裡,教育教學捷報連傳,中考取得佳績 狀元花落四中,學校校貌煥然一新,辦學規模不斷擴大,處處都在唱響著一所優質學校在這裡 大步向前進 的動聽的歌。在社會事務辦工會及學校黨總支的領導下,我校工會組織堅持依法辦...

下八中學教學常規考核

一每學期學校投放常規工作獎。二學校每月按 下八中學教學 八認真 工作量化細則 督查教師的教學業務,並給予積分,根據積分比例發放獎金。其比例 獎金總額 總積分 平均積分 獎金額。三附 下八中學教學 八認真 工作量化細則 一 計畫 5分 1 學生情況分析 1分 2 教材的分析 本冊的重難點 1分 3 提...

合肥市第61中學十年課改總結

實踐新的課改理念,促進教師的專業發展 21世紀是知識經濟和資訊化時代,人類對教育的需求與重要性的認識日益加深。與此同時,社會的不斷發展對教師的素質要求也日益提高。所以教師的教學目的已不僅僅是傳授知識技能,還要能針對不同學生各自的特點因材施教,注重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造就出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新型人才。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