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槓桿的科學》教學設計

2022-11-20 19:57:04 字數 1556 閱讀 1252

第二課槓桿的科學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認識理解槓桿有3個點:用力點、支點、阻力點。有的槓桿能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有的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過程與方法:用槓桿尺做實驗、收集並整理資料,分析認識槓桿省力、費力和不省力不費力的規律。

情感態度價值觀:體會到收集資料的重要意義,並意識到互相合作的重要性。

【教學重點】通過對槓桿尺的**,發展記錄、分析、處理實驗資料的能力。

【教學難點】明確省力和費力槓桿的科學原理,理解其在生活中的合理應用。

【教學準備】

槓桿尺、鉤碼、記錄紙(學生);槓桿類和非槓桿類工具3~5種。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活動:請問我們班有沒有「大力士」,誰能幫我把講台抬起來,我的一枝筆掉到桌子地下去了。(請同學們推薦「大力士」上來抬講台)

哎,講台實在太重了,搬不動,能不能利用工具來幫助我們做這件事?

用吊機吊、把桌子撬翻、用滑輪吊……(請學生出謀劃策)

二、認識槓桿

1、今天,老師介紹給大家一種非常簡單的卻能很輕鬆地完成工作的工具——槓桿。

什麼是槓桿?——在一根棍子的下面放乙個支撐的物體,就可以用它撬起重物,人們常把這樣的棍子叫撬棍。而今天我們科學地把像撬棍這樣的簡單機械稱為「槓桿」。

2、示範用槓桿撬講台。

3、板書分析槓桿的各個部分名稱和定義。

阻力點用力點

支點槓桿上有三個重要的位置:支撐著槓桿,使槓桿能圍繞著轉動的位置叫支點;在槓桿上用力的位置叫用力點;槓桿克服阻力的位置叫阻力點。

4、出示p4的兩張**:壓水井、蹺蹺板。

請大家在上面畫一畫,他們的三個點分別在什麼位置

5、在展台底下進行反饋交流。

6、分辨槓桿

觀察p4 p5的這些工具,說說哪些是槓桿,哪些不是槓桿?並說明理由(找一找三點)

學生自己體驗槓桿尺的組成及變化。

三、研究槓桿的秘密

1、 剛才我們用槓桿輕鬆地撬起了講台,那是不是所有的槓桿都省力呢?

(學生一般認為都是省力的,教師在課堂上舉例費力的事件)

讓我們用槓桿尺這個工具,來幫助我們更好地進行研究。

2、 對槓桿尺的構造進行介紹和使用方法

3、 教師問題的提出:如果我在槓桿尺的左邊第四格掛上乙個鉤碼,要使槓桿尺保持平衡,我應該在槓桿尺的右邊什麼位置掛上幾個鉤碼 ?(請同學上台來試一試,並說說你是怎麼想的)

4、 還有其他方法嗎 ?

5、 老師剛才是在左邊第四格掛了乙個鉤碼,還可以怎麼掛?那麼右邊又應該在什麼位置掛幾個鉤碼才能使槓桿尺平衡呢?請大家在小組內合作開展實驗,並且把資料記錄在p6上的**內。

完成實驗之後再把實驗資料進行統計:省力情況有( )種,費力情況有( )種;不省力也不費力情況有( )種。

6、 對所有的資料進行觀察和分析。

1) 在什麼情況下,槓桿省力?

2) 在什麼情況下,槓桿費力?

3) 在什麼情況下槓桿不省力也不費力?

7、 教師進行總結:省力、費力、不省力不費力各情況的比較和分析。

四、收集資料步驟的反思

我們是按怎樣的方法步驟收集資料的?哪種方法更合理?

五、全課小結

《槓桿》教學設計

12.1槓桿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認識槓桿,認識有關槓桿的幾個概念 能從常見工具和簡單機器中識別出槓桿,知道槓桿的平衡條件。2 過程與方法 經歷繪製槓桿示意圖的過程,體會科學抽象的方法 觀察和操作槓桿 經歷 槓桿的平衡條件的過程,學習分析實驗現象,尋找資料間規律從中歸納出實驗結論的一般方法。3...

槓桿 教學設計及教學評價

一 概述 本節課為人教版九年級 物理 第十二章簡單機械第四節,分2課時講。槓桿是最重要的一種簡單機械,它也是滑輪 輪軸等其他一些簡單機械的基礎。生活中變形的槓桿有很多。本節課進行認識槓桿 認識有關槓桿的幾個概念 實驗 槓桿的平衡條件三方面的教學。這節課通過幻燈片展示生活中常見的一些工具 槓桿 讓學生...

槓桿教學反思

上完這節課,我有乙個深刻的體悟 教學的過程是教與學的交往 互動的過程,是師生雙方相互交流 相互溝通 相互啟發 相互促進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教師既要放手讓學生自主 又要適時點撥 引導 講授,為學生順利自主 提供有力的幫助。我在對於槓桿五要素的教學過程中,改變了過去直接講授的方式,而是讓學生在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