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

2022-11-19 05:51:03 字數 3419 閱讀 8374

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

(義務教育數學學科教學)

第一部分前言

為深化中小學教師培訓改革,提公升教師隊伍整體素質能力,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創新型教師隊伍,特制定《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包括義務教育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和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從師德修養、學科教學、班級管理、學習與發展四個維度建立完善的標準體系,通過統一出台師德修養、班級管理、學習與發展培訓課程指導標準,分科出台學科教學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進一步規範和指導各地分類、分科、分層實施五年一週期的教師全員培訓工作。

根據中小學教師專業標準、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教師教育課程標準和國家關於教師培養培訓、學生核心素養與數學學科核心素養等相關檔案精神,教育部制定了《中小學幼兒園教師培訓課程指導標準(義務教育數學學科)》(以下簡稱《指導標準》),旨在促進義務教育階段數學學科教師專業發展,提高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指導標準》基於義務教育階段教育教學工作任務及實踐需要,明確學科整體理解、數與代數、圖形與幾何、統計與概率、綜合與實踐等多項培訓目標主題,

開發中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能力自我診斷量表,分層分類設計培訓專題課程,提公升教師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指導標準》是國家、省、地(市)、縣(區)組織開展教師培訓工作的重要參考,是各級教師培訓機構、教研機構以及中小學設定數學教師培訓課程、開發和選擇教師培訓課程資源的基本依據,也是中小學數學教師規劃個人專業發展和自主選擇培訓課程的根本指南。

一、基本理念

《指導標準》秉承師德為先、能力為重、學生為本、實踐導向、分層培訓的理念,對照教師教學能力標準,制訂實踐導向的培訓目標,開展教師教學能力診斷,設定有針對性的培訓課程,確保「按需施訓」。

(一)師德為先

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融入教師培訓課程,注重教師職業理想、敬業精神和奉獻精神教育,引導教師將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落實到教書育人全過程,熱心從教、依法執教、為人師表、關愛學生、團結協作,增強人格魅力、學識魅力和職業魅力,做學生錘煉品格、學習知識、創新思維、奉獻祖國的引路人。

(二)能力為重

中小學數學教師培訓的核心是教師教學實踐能力和專業水平的提高,特別是專業綜合素養的提公升。通過系統、分層、有針對性的培訓,全面提公升數學教師的教學能力,使教師成為具有先進的教育理念,依據《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以下簡稱《課程標準》)的理念和目標,恰當的教學策略與方法,促進學生綜合發展的「四有」好教師。

(三)學生為本

中小學數學教師培訓的根本目的是為了學生的發展,培訓效果的最終落點也是學生的發展。要圍繞學生的全面發展及數學核心素養培育,來設計教師培訓課程,旨在通過教師專業素養的不斷提公升,幫助學生獲得知識與技能,感悟數學思想,積累數學活動經驗,形成與發展數學核心素養。

(四)實踐取向

中小學數學教師培訓課程設計要重視實踐取向,教師的素養和能力是以教師所做的事情、所從事的工作為依據劃分,因此教師培訓課程的設計要強調實踐性和綜合性,要服務於教師的工作實踐。

(五)分層培訓

中小學數學教師培訓以教師發展階段為基礎,以能力診斷為依據,根據教師年度發展和週期性發展需求,進行遞進式設計。為了強化培訓內容的針對性和系統性,強調基於能力診斷,對教師核心教學能力劃分出層次,以此設計不同層次需求的課程,增強培訓的針對性,促進教師專業持續發展。

二、設計思路

《指導標準》在大樣本調研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到數學學科本身的特點、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數學教育教學的特點、職後數學教師學習的特點,確定了教師培養目標和診斷數學學科核心教學能力指標;開發用於教師自我診斷的「能力表現級差表」;設計與教師能力水平相對應的培訓課程。

(一)確定數學教師培訓目標和教學能力指標

數學教師培訓目標(一級指標)的確定以數學學科核心內容為依據,主要參考《課程標準》劃分的各內容領域,並整合具有共同特徵的數學核心內容。小學和初中一級指標總體結構一致,小學劃分為9個一級指標,初中劃分為10個一級指標。初中與小學相比,增加了圖形的證明,這是由圖形與幾何領域的核心內容決定的。

對於個別一級指標的表達,小學和初中也略有不同,如小學「數的運算」,初中為「數與式的運算」;小學「圖形的認識與測量」,初中為「圖形的認識與度量」;小學「圖形的運動與位置」,初中為「圖形的位置與變換」。二級指標為相應一級指標下的教師教學能力的核心項,主要從學科知識、學生學習和學科教學等幾個維度進行劃分。小學劃分為22個二級指標,初中劃分為25個二級指標。

培訓目標的確定、能力水平診斷指標描述、培訓課程設計都基於二級指標進行。

小學階段一級和二級指標

初中階段一級和二級指標

(二)開發用於教師自我診斷的「能力表現級差表」

教師的教學能力診斷是基於培訓目標,指向培訓目標中的二級指標所涉及內容的數學教師教學能力。教學能力診斷著眼於教師對相關內容的理解與把握,學生學習相關內容的特徵與問題,具體的教學策略與方法,以及教學評價的設計等。為方便教師進行教學能力的自我診斷,提供了數學教學「能力表現級差表」。

能力診斷以行為描述的方式為主,教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種最貼近的行為描述,以此診斷自身的教學能力。教學能力診斷的結果,可以作為選擇培訓課程的依據。以教學「核心能力項」的「級差點」為依據,將數學教學能力水平劃分為四個等級。

水平四為達到或接近該「核心能力項」主要能力指標,水平三為與該「核心能力項」主要能力指標有一些偏失,水平二與該「核心能力項」主要能力指標有較明顯的差異,水平一表示與該能力指標差距較大。以下分別是小學「圖形的認識與測量內容的理解」和初中「數與符號的教學設計」的「能力表現級差表」。

例1:「圖形的認識與測量」內容的理解(小學)

【培訓目標】

(1)理解《課程標準》對圖形的性質與分類、圖形的測量的整體要求,理解教材相關內容的表述及教材的編寫意圖。

(2)理解圖形的性質、分類、測量的抽象與表達,理解度量的本質及其重要性。

(3)理解幾何直觀和空間想象力的內涵及其教育價值。

【能力診斷】

例2: 「數與符號」的教學設計(初中)

【培訓目標】

(1)能合理確定數與符號認識的單元與課時教學目標,能體現知識技能、過程方法、數學思考及情感態度等多個維度,能把握數與符號認識的重點、難點。

(2)能設計合理的教學情境和環節幫助學生理解數與符號的抽象,以及數、符號與現實生活的聯絡,進一步深化符號意識。

(3)能採用恰當的教學方法與策略組織數與符號認識的教學,能設計合理的練習促進知識與技能的鞏固。

【能力診斷】

(三)設計與教師能力水平相對應的培訓課程

「培訓課程」是基於培訓目標和能力診斷設計的。「培訓課程」的結構與培訓目標一致,以二級指標為基本單位,每乙個二級指標下設計若干個模組的課程。培訓課程體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一些課程側重於理論方面的理解,關注數學教育改革與發展的前沿問題,同時將實踐中的案例融入其中;一些課程側重於教學例項的分析與展示,關注數學課程與教學改革的熱點問題,也將進行一定的理論提公升。

每一類課程下設形式多樣的若干專題,包括專題講座、經驗分享、案例分析、專題研究、備課指引等。不同專題的課程適合不同水平教師的需求,通過能力診斷確定的在不同的二級指標下的不同水平教師,可以選擇相應的專題進行學習。培訓機構和學校也可根據學員的能力水平選擇相應的專題組織培訓,以此實現培訓的針對性和實效性。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修改稿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修改稿 修改說明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修改稿 附錄1 課程目標的術語解釋 附錄2 內容標準中的案例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修改稿 修改說明 根據幾年課程改革實驗的經驗和出現的問題,在深入調查 認真研討和廣泛徵求意見的基礎上,數學課程標準修改組形成了的...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修改稿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修改稿 修改說明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修改稿 內容標準 附錄1 課程目標的術語解釋 附錄2 內容標準中的案例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修改稿 rar 全日制義務教育數學課程標準 修改稿 修改說明 根據幾年課程改革實驗的經驗和出現的問題,在深入調查 認真...

全日制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

目錄第一部分前言 一 課程性質 二 課程基本理念 三 課程標準的設計 第二部分課程目標 一 知識與技能 二 過程與方法 三 情感 態度與價值觀 第三部分內容標準 一 科學 一 科學 能力目標 二 科學 例項 二 科學內容 1 物質 2 運動和相互作用 3.能量 第四部分實施建議 一 教學建議 二 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