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活法》讀後感

2022-11-06 01:12:03 字數 4386 閱讀 3851

讀完稻盛和夫的《活法》後,深深被他的哲學觀和人生觀所折服。其實他的企業經營哲學和生活哲學都很簡單,就是不許撒謊,不許給他人添麻煩,要正直,不得貪得無厭,不許只考慮自己的私人利益等等。就是這些簡單的理念,幫助了稻盛和夫走向成功,也幫助了京瓷走向成功。

而很多精於算計,一切以自我為中心的人最終在商業世界中慢慢地消失了,甚至成為了商業醜聞的主角。

其實有的時候,做人是很簡單的,成功也是很簡單的。稻盛和夫談到他自己的成功時,也說自己並沒有什麼過人之處,也就是擁有強烈的願望,推崇高尚的價值觀,並執著地對待工作而已。

在本書的第一章裡,我很喜歡裡面提到的松下幸之助先生的「水庫式經營」,他說經營企業就像修建水庫一樣,使水量不受天氣和環境左右並能保持一定的數量。用到企業經營中,那就是當企業景氣時要為不景氣做好準備,保留一定的後備力量,做到未雨綢繆。這種經營理念在許多企業身上都能夠看到。

譬如國內的華為公司,創始人任正非一直強調要備好棉襖過冬,要事先想到企業可能會陷於危機,具備良好的危機意識,準備充足的現金流,去迎接企業慘淡經營的寒冬。可以說,這種思想對於保持企業的危機感與進取心是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的。

當稻盛和夫談到成功的兩大要素時,他列舉了樂觀與悲觀這對矛盾的極致應用。在事情的推敲設想階段,需要積極的樂觀心態,而在設想向具體計畫轉移時,則應該以悲觀的理性分析為主,必須想象所有可能存在的風險,慎重、小心、嚴密地推敲計畫。為什麼要這樣呢?

因為只有以樂觀的心態去設想問題時,才會放開了去想問題,才能吸收一些看似不可行但實際很有前景的好主意。而在計畫階段,悲觀點才能做到布局謹慎,思考周密。很多人就是因為在這兩者間權衡不好,以至於錯失了很多機會,甚至釀成很多苦果。

有的人在設想問題時,以悲觀的態度對待之,結果很多本來很好的點子都被否定了,其實它們只是暫時不具備完成的條件而已,將來沒準很有前景。還有的人在計畫和執行時過於樂觀,以為自己資源充足就能做好一切,結果很多細節上的問題都被忽略了,最終導致整個計畫

系統的癱瘓。其實這樂觀與悲觀的應用也是對人心態上的乙個考驗,能做到適時,適事,適勢才是強者。像李嘉誠所說的一句話:

光景好時決不過分樂觀,要帶點悲觀去看待它;光景壞時決不過分悲觀,要帶點樂觀去看待它。這種平衡的思想用我們的古話說則叫中庸。

稻盛和夫先生在做事情時總是堅信鍥而不捨必定成功,他認為,哪怕是無能為力的事,那也只是現在的自己無能為力,將來的自己一定能行,用「將來進行時」考慮是很重要的,應該相信自己還有潛能,從而等待機會喚醒、迸發出來。對待困難的時候,我們可能會感到無能為力了,而稻盛和夫認為,無能為力只不過是過程中的事,再努力一下沒準就能看到好的結果。竭盡全力直到極限就一定能成功。

在第一章裡面,我比較喜歡稻盛和夫先生總結出的乙個結論:解決問題的答案總是在現場。只有身處一線,親身感受,並對問題進行層層剖析才能深刻地認識問題並解決問題。

說得好,答案總是在現場,一切創意也都在現場。大多數企業不斷地進行市場分析,不斷地接觸顧客不正是奉行這一原則嗎?

在稻盛和夫的經歷當中,他要我們牢記有意注意的人生,具備準確的判斷能力。要能抓住事物的本質和核心,具備準確的判斷能力。這給我的啟示就是凡事要多用心,要多注重細節,去觀察到一些別人看不到的東西。

稻盛和夫先生有一道「人生方程式」: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能力,思維方式指乙個人的原則和方向,在今天的企業用人當中,思維方式可能不是企業一開始就能看出來的,所以企業招攬人才之初,主要著重人在熱情與能力上的顯現。乙個人有能力,有熱情才能為自己所在的公司或集團做出價值。

在我個人的觀點裡,在這兩者間,我是覺得熱情比能力更重要,因為有熱情至少說明你是認同公司的文化和價值觀的,你也能夠為公司的成長而努力工作,如果能力不夠,只要你有熱情,那麼能力是可以在公司的成長氛圍中慢慢提公升起來的。但空有能力的話,如果你不能付出百分百的的熱情,那對公司的作用也不會很大。有些人自恃能力卓越,不會站在團隊的角度把一些機會讓給其他人,從而帶動整體的成長,甚至會不把公司和其他同事放在眼裡,結果影響了整體的協作效率。

這種人在公司和團隊當中也只會起到負面作用。韋爾奇也說過公司裡最棘手的人是那些有能力但是卻不認同公司價值觀的人,這些人現階段能夠創造良好的業

績,但是卻不擅長引導團隊成長,不會從公司的利益上去考慮問題。雖然棘手,但是韋爾奇最終的選擇還是果斷讓這些人離開。因為這些人空有能力,對公司和團隊缺乏基本的熱情。

稻盛和夫先生是一位高尚的企業家,他也主張把對領導者的考核標準中加進更多「德」的比重,不能一味地強調「才」。他強調人格第一,勇氣第二,能力第三。然而,他說道,目前的領導挑選方法本身還是存在著問題的,很多組織的領導不是以人格而是以才華和能力作為單一的選拔的標準。

與人格相比,現在的人才配置普遍更重視用考試結果和測評成績表示的能力。其實這也可以理解,因為能夠在紙上顯現出來的東西通常比較直觀,而人格這些東西卻只能靠慢慢去挖掘,因此企業招攬人才之初通常偏向於選取最為直觀的辦法。他們想,與其重視人格這種模糊的因素,還不如重視才華這種容易直接帶來成果的要素來選拔領導。

然而小贏憑智,大贏靠德,無德者對整個企業來說最終也將會成為阻礙因素,因此雖然選人之初難以直觀地看出乙個人的品格,但是在之後的日子裡,加強對人思想道德的考核是非常重要的。無德者,難擔大任。商界當中,很多一時叱吒風雲的企業家就敗在「德」字之下。

黃巨集生、黃光裕等人因為過不了「德」這一關而走偏了,鑄下大錯。而柳傳志、王石這些人因為恪守企業家精神,不違背企業道德而受世人推崇至今。我們的古人一直強調德才兼備,到了現在,這些傳統觀念都依然是值得我們永遠恪守的金玉良言。

當讀到第四章的時候,我被稻盛和夫先生那種利他精神所感染了,我甚至一度相信,他的活法,是一種超越世俗的禪道,是一種無人能及境界。稻盛和夫先生是這麼對待利他精神的:為家人工作,幫助朋友,孝敬父母,通過這種虔誠而細小的利他行為一點點地延展為為社會、為國家、為世界那樣的大規模的利他行為。

稻盛和夫先生是那麼想的,也是那麼做的。他主張降低長途**費,不求利潤的最大化,有一定合理的利潤就好,讓廣大國民都能付得起錢,打得了**。他還為了整體的國民利益而不惜放棄公司產品競爭,把市場拱手讓給對手。

這種利他境界,我想能夠匹敵的人寥寥無幾。有人說,社會上每乙個人都是為自己私利的,但在這個過程中,社會得到快速發展,資源得到良好配置。其實追求個體的最大利益並不會得到社會資源配置的最優化,就像博弈論一樣,每個人追求自己的利益的最大化,其結果往往不如每個人作出讓步,為共同的利益而戰來得好。

只有追求整體利益,社會資源才會得到最有效的配置。有的人說,人生性就是自私的,當連自己的需求都不能完全滿足的時候,怎麼去進行利他呢?其實,就如同書上所說,利己和利他總是辯證的關係,利他的同時也是利己。

如果我們從更廣闊的視角去看事物,立足於更大範圍的個人行為上面,我們就可以發現,小單位中的利他在大單位看來就轉變為利己了。當我們幫助同事的時候,其實我們也是在為共同的公司做貢獻;當我們為公司做貢獻的時候,其實我們也是在為我們所處的社會謀福利。這樣一來,既是利他,也是利己。

在實際的企業運作當中,稻盛和夫先生是這樣詮釋他的經營活動的:不要以為只要公司賺錢就可以了,應該也為合作方獲取利潤,還應該為消費、投資方、區域性利益作出貢獻。在現實的商業活動中,我們也不乏這樣的例子。

寶潔公司設立客戶生意發展部,目的就是為了幫助經銷商更好地發展。因為寶潔認為,只有經銷商發展起來了,自己才能夠在他們的幫助之下更好地成長。還有乙個例子就是阿里巴巴的馬雲總是向員工強調不要緊盯客戶口袋裡的5元錢,公司應當幫助客戶賺100塊,然後自己再從他們那100塊中拿5塊。

想到利他,我又突然想起之前看過的關於人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成長的三個階段,第乙個階段是實現個人價值,第二個階段是幫助他人實現價值,第三個階段是為社會帶來價值。我想,這也就是利他精神由微至廣的乙個發展歷程吧。

本書中第五章的標題是「與宇宙相和諧」,稻盛和夫先生認為,人生受「看不見的手」所駕馭,第一隻手是命運,第二隻手是從根本上掌控人生的無形巨手,叫「因果報應的法則」,簡單來說,就是善有善報,惡有惡報。命運和因果定律,這兩大原理支配著每乙個人的人生。他認為,思善事,做善事,就能將命運引向美好。

人類一方面受命運的支配,另一方面通過自己的善事善行來改變命運。可能大家會認為這是迷信,但從某種角度來說,這是一種良性的生活態度,是心靈上的一種有利趨向。因為這個法則可以不斷地去鞭策人們去拼搏進取,戰勝困難,同時日積一善,積善成德。

三尺之上有神明,不要拋棄對上天、對自然基本的敬畏,這樣才能做到自律,做到謙遜,做到布施,做到忍讓。有人說自己做了很多善事,平時也很努力工作,可生活卻屢遭不幸,為什麼做好人沒好報,付出之後沒有收穫呢?其實不是這樣,這只是命運一時凌盛與因果法則罷了,只要他不放棄,到時他一定會得到應得的收穫的。

有的時候,因果報應法則難以被人看清並

輕易相信,是因為人們只用很短的時間來衡量和判斷事物。思想、言行作為結果表現出來還需要相應的時間,在兩三年這個短暫的時間單位裡難以看出結果。這正應了中國的古話:

不是不報,時辰未到。長遠地來看,誠懇地不吝惜善行的人不會永遠時運不濟,而懶惰、敷衍了事的人不可能榮華一世。

寫到這裡,我想也差不多結尾了,但我對稻盛和夫先生的崇敬之情卻不會到達盡頭。在這裡,我以對稻盛和夫先生的乙個整體評價來作為我讀書筆記的結尾,以此表達我對他的尊崇。在《活法》通篇當中,我讀到了稻盛和夫先生是這麼的乙個人:

心態良好,為人豁達,富有原則,公私分明,懂得感恩,為人謙遜,善於自省,樂於進取……當然,還有許許多多我尚未發現的品質,我會努力進行進一步的鑽研與**的,在此也感謝老師所提供的閱讀材料。

稻盛和夫《活法》讀後感

讀完稻盛和夫的 活法 後,我深深被他的哲學觀和人生觀所折服。對這本書感觸頗深,更知我們的人生需要更多的 精神糧食 我們的精神需要不斷的提高才得以昇華。稻盛和夫是兩大世界500強企業 京瓷公司和日本第二 電信公司創始人,是日本唯一在世的 經營之聖 他很善於總結,他通過其親身的經歷為向我們闡述了簡單人生...

稻盛和夫《活法》讀後感

各位領導老師們上午好,能夠有這麼一次機會感覺還是挺幸運的,第乙個上來分享讀書心得,有些許的緊張和激動,算是拋磚引玉,一定會有一些不足的地方,請老師們不吝指教。我分享的書是日本作家稻盛和夫的 活法 我的主題是經營美好人生。讀完稻盛和夫的 活法 對這本書感觸頗深,更知我們的人生需要更多的 精神糧食 我們...

稻盛和夫《活法》讀後感馬成連

自己所遭遇的事情,其實都是自己的心所產生的 稻盛和夫不信 宿命 堅持 立命 乙個人要想成功必須有好的心態,能從周遭環境中找到信心和力量進而催生更大的行動力。同樣,經營企業也需要乙個好心態。稻盛和夫提出辦事業三階段不同的心態 創業之初或專案設想階段。此時必須保持樂觀向上的心態,先生提出了乙個獨特的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