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教版六年級上數學全冊教學反思 全冊

2022-10-31 05:36:02 字數 5063 閱讀 2141

1《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教學反思

我在教學《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認識》這一課時注重做到以下幾點:

1、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先讓學生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或正方體,關於長方體和正方體已經了解了哪些知識。然後根據學生的回答組織教學。

2、給學生更多的時間與空間動手操作,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數一數,量一量,認識長方體正方體的特徵。在**長方體特徵時,我先和學生認識面、稜、頂點,然後把學生分成四人一小組,運用長方體事物,在小組內通過看一看、量一量、比一比發現長方體面、稜、頂點的特徵。學生在操作討論交流中很快發現了長方體的很多特徵,我想這樣發現的特徵學生肯定印象深刻。

3、我準備了有兩個面是正方體的特殊長方體的教具。同樣讓學生自己先研究再交流,發現這樣的長方體除兩個正方形外的四個長方形面完全相同,為後面學習長方體的表面積做鋪墊。

4、在練習中注重學生靈活解決問題的能力的培養。如在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稜的特徵以後,我增加了一些題目適度拓展:已知長方體的稜長總和和長、寬,求高;已知正方體的稜長總和,求稜長。

2《長方體和正方體的表面積》教學反思

新課開始,創設讓學生「猜一猜」做乙個長方體紙盒和正方體紙盒,哪個用的紙板較多這一情境,引發學生思考,「用什麼方法才能比較出來呢?」學生通過思考與交流,認識到「必須分別計算出六個面的總面積」,這時我指出:「長方體或正方體六個面的總面積叫做表面積」,這樣設計能刺激學生產生好奇心,進而喚醒學生強烈的參與意識,產生學習的需要,使學生在自主的觀察與思考中理解了表面積的意義,為探索長方體和正方體表面積的計算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本節課教學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例如,優生在課堂上仍是主角,學困生由於動手能力差,思維跟不上,大部分時間只能充當觀眾與聽眾,從課堂練習可以看出他們對所學的知識一知半解,課堂如果讓他們充分動手操作與表達,又會花費大量的時間,不知如何解決這樣的矛盾。

3《體積和體積單位》教學反思

本課圍繞體積、容積兩個概念,主要是按照建立概念、理解概念、運用區分概念、到最後的綜合運用教學的。

首先認識體積,從生活中,感知物體都占有一定的空間,建立空間觀念,然後在比較物體所佔空間的大小中,初步認識理解體積的概念,其次認識容積,通過比較兩個盒子所容納書的體積的大小來認識容積。又從生活中,建立、理解認識容積的意義。

最後的課堂總結,採用自主交流的方法。讓學生自主地對所學的知識進行歸納整理。通過交流,鞏固和強化學生們已達成共識的知識,學生也可以進一步集思廣益,舉一反三,取長補短,共同提高。

4《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教學反思

本節課,我最滿意的是長方體和正方體體積的探索過程及結果。由於在前幾節課拼搭立體圖形中,學生曾用8塊小正方塊既搭出了長方體也搭出了正方體,因此在本節課中,有好幾個小組的學生通過同一次的操作活動,就能同時得出長方體和正方體的體積計算公式,並且正確地闡述了原因——正方體是特殊的長方體。同時學生能根據長方體與正方體的關係——正方體是長、寬、高都相等的長方體,進一步的揭示了正方體的體積=稜長×稜長×稜長與長方體的體積=長×寬×高之間的聯絡與區別。

在這乙個環節的操作探索活動中,學生通過資料的記錄與分析,發現長方體體積與長、寬、高之間的關係,知道了求長(正)方體體積所必需具備的條件,並根據資料抽象歸納出體積公式,這當中不僅提高了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也發展了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5《相鄰體積單位之間的進率》教學反思

這部分內容教學相鄰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是在學生認識了體積單位,學習了長方體、正方體體積計算後,進行教學的。在教學中讓學生通過計算、探索,發現相鄰兩個體積單位間的進率。教材通過兩個同樣大小的正方體,乙個稜長標註為1分公尺,另乙個稜長標註為10厘公尺。

讓學生依據圖中給出的資料判斷它們的體積是否相等,再讓學生分別算一算他們的體積。根據體積單位的定義:稜長1分公尺的正方體,體積是1立方分公尺,第乙個正方體的體積就是1立方分公尺。

通過計算,稜長10厘公尺的正方體體積是1000立方厘公尺。由此發現:1立方分公尺=1000立方厘公尺。

對於另一組相鄰體積單位立方公尺和立方分公尺的進率,放手讓學生根據前面探索中得到的經驗自主進行推算。

6《表面塗色的正方體》教學反思

六年級的學生雖然積累了一定的抽象思維及空間想象能力,但仍以形象思維為主,因此本課的**規律過程對學生來說還是有一定的難度,因此在教學時我還是從直觀入手引出問題,引導學生逐步深入問題的本質。課前,我先組織學生每人準備乙個正方體學具,並要求每組的小正方體大小相同(以備上課引入之用)。

上課開始,通過正方體學具組織複習正方體的特徵,為學生**發現三面、兩面、一面塗色的小正方體個數與大正方體頂點、稜、面之間的關係做好充分的準備。緊接著,利用課前準備的正方體學具,想象出要拼成稍大的正方體至少需要大小相同的小正方體的塊數,此時學生開始猜了,我並沒有及時給出正確答案,而是讓他們自己動手擺一擺去驗證自己的猜想,從而激發了他們學習的興趣。他們驗證過以後,我又及時丟擲乙個問題:

那如果把你拼成的大正方體的表面塗上你喜歡的顏色,然後再把它拿開,想象每乙個小正方體塗色情況?由此引入課題。

在教學新知時,我鼓勵學生先觀察圖猜想小正方體塗色可分為幾種情況,然後利用課件演示來驗證猜想。引導學生通過觀察,並明確這種表面塗色的小正方體至少應該分為「三面塗色」、「兩面塗色」、「一面塗色」三種情況進行研究。對於稜3等分的正方體三面塗色的問題很容易理解,在研究兩面塗色的正方體個數時,課堂上還是爭議頗大,主要原因還是在於沒能有序地進行統計。

通過討論,發現首先要確定三類小正方體在原正方體上的位置,這樣就自然而然產生了對分類計數的需要。在學生獲得基本經驗的基礎上,進一步組織學生對把稜4等分、5等分的正方體進行研究,並推廣到把稜n等分的正方體,並總結出相應的規律。

7《分數與整數相乘》教學反思

《分數與整數相乘》是分數乘法單元的第一課時,本課主要讓學生通過自主探索,了解分數與整數相乘的意義,知道「求幾個幾分之幾相加的和」可以用乘法計算,初步理解並掌握分數與整數相乘的計算方法。而分數與整數相乘的意義與整數相乘的意義相同,所以這節課在引入課題時我設計了下面的兩道習題:(1)做一朵綢花要30厘公尺綢帶,小麗做3朵這樣的綢花,一共用多少厘公尺綢帶?

(2)做一朵綢花要0.3公尺綢帶,小紅做3朵這樣的綢花,一共用多少公尺綢帶?通過讓學生列式並追問為什麼都用乘法計算,啟用學生已有的對整數乘法意義的認識。

然後再通過改題呈現例1:做一朵綢花要( )公尺綢帶,小芳做3朵這樣的綢花,一共用幾分之幾公尺綢帶?學生順理成章地列出了例1的乘法算式,通過我追問這題為什麼也用乘法計算?

學生自然地將整數乘法的意義遷移到分數乘整數的意義中,實現了知識的真正遷移。

8《「求乙個數的幾分之幾是多少」的簡單實際問題》教學反思

這樣的應用題實際上是乙個數乘分數的意義的應用。它是分數應用題中最基本的。不僅分數除法一步應用題以它為基礎,很多復合的分數應用題都是在它的基礎上擴充套件的。

因此,使學生掌握這種應用題的解答方法具有重要的意義。在教學中我抓住關鍵句,找到兩個相比較的量,弄清哪個量是單位「1」,要求的量是單位「1」的幾分之幾後,再根據分數的意**答。在教學中,我強調以下幾點:

1、讓學生用畫圖的方式強化理解乙個分數的幾分之幾用乘法計算。

2、強化分率與數量的一一對應關係.並根據關鍵句說出數量關係。

3、幫助學生理解"乙個數的幾分之幾"與"乙個數占另乙個數"的幾分之幾的不同。

對稍複雜的分數應用題,通過分析關鍵句與線段圖,為後面的新授作鋪墊,並提高學生分析題意、理解數量關係的能力。通過溝通練習題與例題,利用學生解決稍複雜的應用題,並從中理解新舊應用題的不同結構。

教學中也顯露出一些問題。主要存在於:

1、練習題與例題、在同一題的不同解法的多重比較中,比較得到的結論還需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歸納,還應更深更全面的概括。

2、在學生表達解題思路時,不宜集體講,更應注重學生個體表達,並且不必一定按照課本的固定模式,應該允許學生用自己的方式、用自己的語言來分析問題。這樣才能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查漏補差。

3、對於學困生要加強怎樣找單位「1」的訓練,並加強根據關鍵句說出對應關係和數量關係的訓練。

9《分數與分數相乘》教學反思

《分數乘分數》是在學習了分數乘整數、整數乘分數,理解了分數乘法的意義後進行學習的。分數乘法在掌握了計算法則以後,計算並不複雜,因此在本節課中我們力圖體現「讓學生自己提出、驗證計算方法,培養**問題能力,體現演算法多樣化」的總體思路。

課堂中每個階段都提供了學生充分參與的機會。引入階段,在情景的支援下讓學生自己提出並確定學習、研究的材料;展開階段,分兩個層次讓學生提出「分數乘分數」的計算方法,並通過獨立思考、合作研究來展示、證明自己的計算方法,使研究過程體現開放與自主,努力營造個性化的學習方式,以促進各個層次學生的交流與發展。

10《分數連乘》教學反思

如何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有價值。我想,最好的辦法是設計相關練習,讓學生應用所學的數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由此來體會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在本課的鞏固練習環節,我選擇了一些貼近學生實際生活的問題進行練習。

這樣既鞏固了分數乘法應用題的數量關係,又滲透了學法指導,培養了學生的**能力。學生在練習過程中,有效地培養了學生選擇資訊、加工資訊、整合資訊的能力。

11《倒數的認識》教學反思

「倒數的認識」這一節難度不是很大,適合學生通過自學,然後進行觀察、比較、交流、歸納等教學活動進行學習。為了給孩子時間和空間,本節課我採用了自主學習和學生問、學生答的方法進行教學。我只是通過組織者、引導者與合作者的身份,引導學生主動參與到整個學習過程中去,讓學生自己組織學習材料,給學生提供放手的思維空間,並尊重學生的自主性,允許學生在探索新知中犯錯誤,並在修正錯誤中體會成功。

以平等寬容的態度,激起學生的**熱情。特別是在**倒數的意義與求倒數的方法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探索,去觀察,去歸納,去總結。通過教學,我感受到教師在教學中應相信學生的能力,並積極成為學生學習的合作者、幫助者和促進者,讓學生大膽地去發現、去探索、去思考、去總結。

相信學生,他就會還給你乙個意想不到的精彩!

12《分數除以整數》教學反思

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所以要將更多的時間、空間留給學生,充分調動和發揮學生主動性。從問題的提出,就讓學生主動參與到探索和交流的數學活動中來。在探索的過程中,我尊重每乙個學生的個性選擇,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採用不同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

13《整數除以分數》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方法是引導學生結合例題,得出整數除以分數的正確結果,並且通過對題意的剖析把分數除法的題目轉化成乘法的表現形式,同時根據它們結果相同的前提,可以用等號把這兩個式子連線起來,根據學生仔細地觀察,發現等式兩邊的內在聯絡,通過層層深入,步步引導最終讓學生發現並能準確地概括出整數除以分數的計算方法。在教學中,我把上課的主動權交還給學生,讓學生能夠敢於和善於在課堂中發表自己的看法,通過這樣的訓練,發展學生的數學思維,為更好的學習數學提供必要的條件。

六年級全冊教學反思

原文位址 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一 作者 園丁 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教學反思 一 1.認識負數 教學反思 六年級下冊的第一堂數學課就是 認識負數 對於學生來說是乙個全新的概念,但又不是一無所知,可能在平時的生活中見過或聽過。因此在備課時從教材出發,又和生活聯絡起來,設計了乙個讓學生熟悉而又覺得有...

六年級數學上冊全冊教學反思

六年級數學教學 反思福和希望小學 匡俊 第一周 位置 教學反思 本堂課,我能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知識,從學生熟悉的座位順序出發,讓學生在口述 第幾組幾個 的練習過程中,潛移默化地建立起 第幾列第幾行 的概念,讓學生從習慣上培養起先說 列 後說 行 的習慣。然後再過度到用網格圖來表示位置,讓學...

人教版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教學反思全冊

人教版六年級數學下冊教學反思 1.小學數學六年級下冊 認識負數 教學反思 六年級下冊的第一堂數學課就是 認識負數 對於學生來說是乙個全新的概念,但又不是一無所知,可能在平時的生活中見過或聽過。因此在備課時從教材出發,又和生活聯絡起來,設計了乙個讓學生熟悉而又覺得有趣味的教學過程。一 從生活實際出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