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的飲食與營養情況調查》綜合實踐活動方案設計

2022-10-21 20:09:23 字數 5890 閱讀 9683

東南鎮中心小學學生科技實踐活動

小學生的飲食與營養情況調查

東南鎮中心小學

2016、11

一、活動主題的提出

隨著社會的進步和改革開放的不斷深入,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大多數孩子的飲食以副食品為主。這就造成相當一部分學生亂挑食、愛吃零食的不良現象。常以零食為主,三餐不按時吃,這樣既不符合飲食衛生,又嚴重地危害了小學生的身體健康;既助長了小學生追求名牌、追求奢華、追慕虛榮的風氣,又毒害了小學生的心靈。

所以培養小學生正常飲食的良好習慣,確保小學生健康成長,是我們亟待**解決的實際問題。我們力求通過以「小學生的飲食與營養情況調查」的綜合實踐活動,規範小學生的飲食習慣,正確引導營養方向,更好地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

二、活動總目標

知識目標:

1、引導學生對食物的關注,幫助學生更深入地了解食物的功用,讓食物更好地為我們健康成長服務。

2、使學生了解合理飲食的重要性和健康飲食的小常識,提高對健康的認識,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慣。

能力目標:

1、讓學生在活動參與中,提高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能力,發展自己的觀察能力、實踐能力、創新思維能力以及與人交往、合作的能力。

2、通過訪問、調查、上網、查閱資料等方法培養學生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

3、引導學生通過辦手抄報,寫標語、建議書等形式對學生進行「飲食與營養」的宣傳活動。

情感與態度目標:知道糧食來之不易,養成合理的良好的飲食習慣,杜絕浪費現象,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和認真**問題的科學態度。

三、活動方式

調查訪問宣傳資料收集參與體驗

五、活動實施的具體過程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1、提出活動任務及要求;

活動任務:每組確定飲食與健康研究內容。

活動要求:

(1)、組長要做好保證小組成員都有事做,督促組員按期完成任務。

(2)、組員以後要把查到的資料認真登記到綜合實踐活動記錄本上,在資料的整理中,如果有什麼想法要及時記錄。

(3)、有什麼不懂的問題可以向家長、老師、同學請教,最後可別忘記了把研究中可能會碰到的困難和問題先想出來。

2、布置活動時間:利用星期

六、星期天。

3、要求學生隨時記錄活動情況,心得體會,以便交流。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活動一:調查交流食物的營養價值。

活動二:自我飲食習慣調查。

活動三:如何做到飲食均衡、適量

活動四:我是小小營養師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第四階段展示階段

《小學生的飲食與營養情況調查》各階段活動安排

第一階段準備階段

具體目標:明確研究主題,建立研究小組,準備實施

活動時間:1課時

活動過程:

1、 談話引入研究主題

民以食為天」,飲食似乎是人類與生俱來的一種條件反射。在還沒有解決溫飽問題的時代,吃飯只是為了填飽肚皮。當人們再也不必為了「一日三餐」的著落而犯愁時,吃飯成了享受,成了一門藝術。

吃什麼最好,怎麼才能吃得科學合理,吃出健康,更成了當今社會人們最關心的話題。那麼關於吃的方面你肯定想了解很多東西。此次我們要以「飲食與營養」為主題開展一次綜合實踐**活動。

2、圍繞主題,展開討論

(1)、食物可分為哪幾類?舉例說明。(穀類食物——如公尺飯、饅頭、麵條、窩窩頭、燒餅、玉公尺、紅薯等等;新鮮蔬菜;水果;大豆及其製品——煮黃豆、豆腐、豆腐腦、豆干、豆漿等等。

動物性食物——雞、鴨、魚蝦、肉、蛋和奶)

(2)、每一種食物分別有哪些營養價值?

3、小組擬訂活動方案

(1)、教師宣布組織形式。

(2)、班內分組,注意男女的平衡及不同能力,不同性格傾向學生的平衡,明確組內分工,選出小組負責人。

(3)、活動方案的設計**如下:

4、交流指導完善

第二階段實施階段

活動一:調查交流食物的營養價值。

具體目標:

1、 通過調查活動,了解每一種食物的營養價值

2、 培養學生蒐集、整理資料的能力,

活動時間:1課時

活動過程:

1、各研究小組分頭行動,通過觀察、調查、上網、查閱書籍、諮詢他人等方法了解食物所具備的營養物質。

2、做好活動時的研究記錄

3組長做好整理

4、班內進行交流

5、教師總結歸納

穀類食物:這類食物主要為人體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和b族維生素。新鮮蔬菜和水果:此類食物主要提供維生素c、胡蘿蔔素、膳食纖維和礦物質。

動物性食物:此類食物主要為人體提供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大豆及其製品:此類食物主要為人體提供蛋白質、脂肪、礦物質、膳食纖維和b族維生素。

活動二:自我飲食習慣調查。

具體目標:

1、了解自我飲食情況,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慣。

2、培養學生自我觀察和自我分析的能力。

活動過程:

1、出示自我飲食情況調查表

早餐中、晚餐

加餐(包括零食)

2、做好為期一周的觀察和記錄

3、交流展示

4、針對自我飲食習慣,進行評價,提出合理性的意見和建議

活動三:如何做到飲食均衡、適量

具體目標:

1、明白飲食必須做到均衡、適量,才能使我們有乙個健康的身體。

2、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慣。

活動過程:

1、調查研究不良飲食習慣造成的危害

2、交流匯報調查情況

3討論(1)人們飲食為什麼要注意營養的搭配?

(2)怎樣合理安排飲食,才會使營養均衡

(參考資料:平衡膳食的營養特點:

1.保證三大營養素的合理比例,即碳水化合物佔總能量的60%~70%、蛋白質佔10%~15%、脂肪佔20%~25%。

2.碳水化合物主要由穀類、薯類和澱粉食品構成,控制食糖及其製品。

3.脂肪要以植物油為主,減少動物脂肪。脂肪中飽和脂肪酸、單不飽和脂肪酸和多不飽和脂肪酸之間的比例一般為1∶1∶1。

4.蛋白質中應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優質蛋白(動物蛋白和大豆蛋白),若以氨基酸為基礎計算,成年人每日供給的蛋白質中,20%需要由必需氨基酸來供給,以維持氮平衡,10~12歲兒童需要有33%,嬰兒需要有39%,以保證生長發育的需要。

5.維生素要按供給量標準配膳,有特殊需要者另外增加,一般維生素b1、維生素b2、菸酸三者之間的比例為1∶1∶10較為合理。

6.膳食中鈣磷比例也要適當,膳食中鈣磷比例在2∶1~1∶2之間基本符合機體的吸收及發育,若維生素d營養狀況正常時,不必嚴格控制鈣磷比例。

平衡膳食的基本要求

要滿足身體的各種營養需求,有足夠的熱能維持體內外的活動;有適當量的蛋白質供生長發育、身體組織的修復更新,維持正常的生理功能;有充分的無機鹽參與構成身體組織和調節生理機能;有豐富的維生素以保證身體的健康,維持身體的正常生長發育,並增強身體的抵抗力;有適量的膳食纖維,用以維持正常的排洩及預防某些腸道疾病;有充足的水分以維持體內各種生理程式的正常進行。平衡膳食應符合以下條件:

1.膳食食物要多樣化

現代營養學認為,合理膳食的食物構成,在每天膳食中應含有五類基本食物。

(1)谷薯類:穀類包括公尺、面雜糧,薯類包括馬鈴薯、甘薯、木薯等,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蛋白質、礦物質、膳食纖維及b族維生素,是熱能的主要**。每天的進食量與熱能需求、生活、勞動強度有關,也受副食供給量的影響,一般從事中等勞動的成年人,每天需要糧食500克~600克。

(2)動物性食物:包括肉、禽、魚、奶、蛋等,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礦物質、維生素a和b族維生素。

(3)豆類及其製品:包括大豆及其他幹豆類,主要提供蛋白質、脂肪、膳食纖維、礦物質和b族維生素。

(4)蔬菜水果類:包括鮮豆、根莖、葉菜、茄果等,主要提供蛋白質、膳食纖維、礦物質、維生素c和胡蘿蔔素。在乙個平衡膳食裡,蔬菜是必不可少的,否則就不能滿足身體對某些維生素和無機鹽的需要,膳食纖維也將不足。

**每天最好能吃到400克~500克蔬菜。

(5)純熱能食物:包括動植物油、澱粉、食用糖和酒類,主要提供能量。植物油不但能增加食物的香味,還可提供維生素e和必需脂肪酸,並促進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

關於各類所佔比例,有人調查研究了營養與慢性病之間的關係,認為不僅營養不足會影響人體健康,而營養過剩也可以成為某些疾病的誘因,從而提出平衡膳食以穀類60%、肉魚乳蛋類17%、油脂8%、其它15%的構成較為適宜。

2。要有合理的膳食制度

要合理按排一日的餐次,兩餐之間的間隔和每餐的數量、質量,使進餐與日常生活制度和生理狀況相適應,並使進餐與消化吸收過程協調一致。膳食制度安排的適當,可以協助提高勞動和工作效率。按照我國人民的生活習慣,正常情況下,一般每日三餐比較合理,兩餐的間隔以4~6小時合適。

各餐數量的分配要適合勞動需要和生理狀況,較適宜的分配為:

早餐佔全天總熱能的25%~30%,午餐佔全天總熱能的40%,晚餐佔全天總熱能的30%~35%。

另外,用膳時間應和生活工作制度相配合。合適的膳食安排,科學的烹飪方法,能促進消化,引起食慾。同時要保證清潔衛生,防止食物被汙染,並減少營養素的損失。)

4、教師總結:唐代醫生孫思邈最早認識到:不吃驚雜食,單吃白公尺,得腳氣病。

人們通過長期實踐認識到,沒有任何一種天然食物能包含人體所需要的各類營養素。即使像乳、蛋這類公認的營養佳品,也難免「美中不足」。如嬰兒賴以生長的乳類就缺乏鐵質。

半歲嬰兒如不適時增補鐵質的輔食,就會發生營養性貧血。又比如雞蛋,營養可謂「豐富」,但缺乏人體所需要的維生素c。所以單靠一種食物,不管數量多大,都不可能維護人體健康。

這就是說,吃飽了肚子並不意味著就有了足夠的營養,除非所吃進的食物還含有人體所需要的各種營養成分。反過來也一樣,質雖精但量不足,同樣不可能維護健康、促進生長。因此,要保證合理營養,食物的品種應盡可能多樣化,使熱量和各種營養素數量充足、比例恰當,過度和不足都將造成不良後果。

營養過度,其後果比肥胖本身還嚴重。營養缺乏會造成營養性水腫,以及貧血、夜盲、腳氣病、糙皮病、壞血病、佝僂病等一系列疾病。總之,營養不良(過度和缺乏)所造成的後果是嚴重的。

因此,飲食必須有節,講究營養科學。

活動四:我是小小營養師

具體目標:

1、懂得飲食要適時、適量,培養學生良好的飲食習慣。

2、學會對日常食物的合理搭配

活動過程:

1、調查身邊的小夥伴們或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營養習慣,給他們提提建議

調查表2、出示一名學生的一周午餐食譜

期一午餐:公尺飯、魚香肉絲、青菜炒蘑菇、番茄蛋片肝絲湯、香蕉

午點:豆沙粢毛團

星期二午餐:玉公尺飯、五香板魚燴素絲、蔥花肉糜豆腐湯、龍蝦片

午點:醬黃豆粥

星期三午餐:蝦皮香乾菜肉大餛飩、麵包

午點:花生血糯赤豆羹

星期四午餐:鴛鴦蛋、胡蘿蔔捲心菜、蝦皮紫菜湯、蘋果

午點:花卷

星期五午餐:公尺飯、咖哩雞翅、小白菜炒香乾、番茄土豆絲湯

午點:餅乾、橙汁魚肝油

3、出份營養**小小報

下面我們就要來做小小的營養師,親自動手設計既有營養又合理的健康食譜。

4、營養師大碰撞

讓孩子們交流自己設計的營養食譜,營養師們互相發問、解疑。建議營養師們將營養食譜介紹給你認為適用的人。(同學、家長、老師等)

第三階段總結階段

具體目標:

1、以各種方式來總結此次活動的收穫與體會

2、培養學生的創造與寫作能力

活動時間:1課時

活動過程:

1談話匯入:

通過前階段的一系列調查活動,大家已經深深的知道了飲食均衡的重要性。大家以後要改掉偏食、挑食的不良習慣,而且要做到不能多吃「垃圾食物「,這樣我們才能健康地成長。

2各小組以各種方式來宣傳飲食與營養的密切關係

(1)排練小品《飲食小醫生》

(2)撰寫飲食兒歌

(3)出乙份健康飲食手抄報

(4)編寫健康飲食宣傳標語

(5)寫一篇飲食與健康活動的體會

第四階段展示階段

具體目標:

1、以各種方式來展示此次活動的收穫與體會

2、宣傳飲食與營養的密切關係

活動過程:

1、展示各小組準備的活動

2、師生評價

3、教師總結

綜合實踐活動小學生看電視時間情況調查

社會調查活動 把握看電視時間,做時間的小主人 小學生看電視時間情況調查活動指導思路 儘管21世紀,網路已逐漸成為傳播資訊的主流,但電視的影響卻仍不容忽視。學生適當看電視,可以及時了解國內外的大事,開闊視野,增長知識。同時學生在學校學習很緊張,回家後,放鬆一下是非常必要的,而看電視就是一種很好的放鬆。...

小學生飲食習慣調查問卷

同學們 你好 感謝您參與本次問卷調查,我是寧波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健康服務與管理學院的在校大學生。對於大多數學生來說,飲食習慣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生活以及學習。本問卷詣在了解學生飲食習慣的現狀,分析學生飲食習慣的特點,以及更好的幫助學生建立並維持良好地飲食習慣。此問卷採取不記名方式,所得資料只用作研究...

中學生飲食與營養的問卷調查表

一 基本情況 1 您的性別 男 女 2.您的所在地區市 省區 縣街道社群 3.您的年齡 20 30歲 31 50歲 51歲以上 4 您的教育程度是 大學本科以下 大學本科及以上 5.您在本社群的居住時間 2年以下 2 5年 含2年 5 10年 含5年 10年或以上 二 關於飲食與營養 1.你關注飲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