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年一年級上冊科學教學計畫

2022-10-21 09:27:05 字數 3242 閱讀 2209

一、 指導思想

積極貫徹落實「科學技術是第一一生產力」和「科技教育應從娃娃抓起」的指示,適應「教育要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指示,引導少年兒童開展各類科技活動,培養少年兒童科技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高少年兒童的科學素質,努力為社會培養合格的建設者和**人。

二、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進入小學,新的學習和生活對孩子們來說充滿了好奇和有趣,對學校、環境、老師、同學、課堂、學習、學校的要求都充滿了新鮮感。同時他們年齡小,好動、易興奮、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剛入學時,40分鐘的課堂學習對於他們來說真的很難!一年級上冊科學在小學六年科學學習中具有特殊的意義。

如果說他們在幼兒階段主要是通過「玩」來認識和了解科學的話, 從現在起,他們進入的將是一一門「課程」。課程的含義是具有明確的教學目標和系統的設計,但絕不是說不再「有意思」,不再令人「感興趣」,不再有孩子們的「個人看法」和「探索空間」。恰恰相反,好的科學課應該是屬於「兒童的科學」

三、教材分析

一年級上冊科學教學內容由「植物」和「比較與測量」兩個單元組成。其中「植物」單元有6個教學內容,「比較與測量」單元有7個教學內容,總計13個教學內容,原則.上每個教學內容需1課時來完成教學。

另外每個單元最後都有「科學閱讀」內容。

1.「植物」單元:這是小學一年級科學課的第- 乙個單元,它將引領學生走進小學科學學習的大門,掀開科學學習的第一頁,對學生今後的學習產生重要的影響。

選擇植物作為科學學習的起點,是因為植物是孩子們的親密夥伴,他們對植物具有天然的好奇心。讓孩子把植物作為一乙個生命體來思考,運用各種感官進行觀察,是生命科學概念體系構建和技能目標達成的基礎和需要。秋天是果實成熟的季節,豐收的季節,生命也在這個季節裡展現出豐碩的一~面。

讓學生關注植物、關注乙個個生命體的特點,是這個單元的重要導向。

2.「比較與測量」單元:比較和測量是科學研究的基礎,也是科學研究的重

要技能。當科學家觀察和實驗時,他們離不開比較和測量。通過使用數字和標準的測量單位,他們可以確定和描述物體諸如長度、體積、重量和溫度等屬性。

相似地,在生活中,學生們自然地進行著比較,也會進行一一些簡單的測量。事實上,比較和測量是學生們理解周圍事物的重要途徑。在本單元中,他們將觀察事物間的相同和不同之處,用不同的工具和方法測量一些物體的長度,重演標準尺的產生過程,體會比較和測量在科學研究中的重要作用。

四、教學目標

1.「植物」單元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目標

①地球上生活著多種多樣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有根、莖、葉。

②植物是有生命的,是生物。

③植物具有一定的形態結構,需要水分、陽光,每個植物個體都生活在一一定的環境中。

④植物會生長和死亡。

⑤能說出周圍常見植物的名稱及其特徵。

(2)科學**目標

①能用多種感官觀察植物。

②能用語言、圖畫描述和記錄觀察內容。③能在觀察過程中提出要研究的問題。

④能種植一棵植物,並使其存活- -段時間。⑤能用合適的科學詞彙進行簡單的表達。

(3)科學態度目標

受植物的多樣性,對植物產生研究興趣。②對植物的生存需求形成一-定的敏感性。

③養成實事求是的態度。

④養成參與、表達和傾聽的良好習慣。(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1 解植物在生活、生產中的運用,體會植物與人類的密切關係。

②了解人類需要從自然界獲取植物資源,懂得珍愛植物,認識到保護身邊的

植物很重要。

2、「比較與測量」單元教學目標(1) 科學概念目標

①觀察中有比較, 比較需要公平,測量使比較的結果更準確。

2 同的起始線是公平比較的需要。

3 定起點和終點、測量單位首尾相連是測量的要素。

④非標準單位的測量工具導致測量結果的多樣性。

⑤標準單位的測量比非標準單位的測量能產生更為一致和可比較的結果,有助於資訊的交流。

⑥有不同的工具可用來測量物體,長的工具更方便測量長的物體。

⑦尺子是世界通用的測量長度的工具,是統一測量標準的產物。

(2)科學**目標

①能用多種感官和簡單的方法觀察和描述事物之間的相同之處和不同之處。

②能根據高度或長度給物體排序。

4 以討論、畫畫、書寫等形式進行描述和交流。

5 試以圖表的形式組織資訊。

6 習**事物的相對高度和尺寸。

7 用標準和非標準工具進行長度的測量。

8 步運用十進位制計量測量結果。

9 初步運用尺子進行測量。

(3)科學態度目標

①發展對測量的認同感。

②逐步適應使用多種測量工具和測量單位。

③認同以圖表形式組織和交流資訊的重要性。

④樂於在情境中學習,能保持對乙個問題的好奇和**興趣。

⑤樂於小組合作**學習,能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活動。

⑥願意傾聽他人的意見,樂於講述自己的觀點,展示自己的測量資料。

⑦在教師的指導下,有分析、反思測量過程的意識。

(4)科學、技術、社會與環境目標

①能意識到觀察、比較和測量是人們認識世界的基本方法。

②體會到統一測量工具和單位給生產生活帶來的便利。

③認識到人們總是在解決問題中不斷地完善和改進工具,從而拓展和增強了人的能力。

五、教學措施

1、開展生動的科技課,引領學生進行主動地**學習。

2、注重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通過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把科學**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與科學知識目標有機的結合在一起。引導學生將所學的知識、技能與社會生活相聯絡,逐步形成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

3、重視科學與技術的聯絡。致力於提高學生的科學**能力和技術設計能力。

4、重視科學與技術的聯絡。致力於提高學生的科學**能力和技術設計能力,培養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

5、樹立安全意識。培養學生具有安全參與**活動的知識、能力和習慣。

六、潛能培養措施

兒童潛能主要表現在:

1、對學科知識無學習興趣;

2、無科學**意識,科學**能力差;

3、缺乏合作意識;

4、實踐能力不足。

針對這些情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結合科學課的特點。首先應以生動的教

學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其次要提供合作與參與的機會,再次是培養他們科學**的能力,在自由分組中安排他們進入較好的組學習,並開展「一幫一」的活動

幫助他們。

七、教學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個人教學計畫; 2、教學「植物」1、2課

十月份: 1、教學植物3-- 6課; 2、科學閱讀。

十一月份: 教學「比較與閱讀」1一- 4課。

十二月份: 1、教學「比較與閱讀」5-- 7課; 2、科學閱讀元月份: 撰寫學期工作總結。

學年一年級語文上冊教學計畫

3 識字寫字 1 準確認讀255個生字。2 說出基本筆畫的名稱。3 能按筆順在田字格里書寫 默寫129個生字。養成正確的寫字姿勢和良好的學習習慣,做到書寫正確 規範,姿勢端正,捲麵整潔。4 口語交際。1 能用普通話進行口語交際,聲音清楚,態度大方。2 能根據一定的情境或看圖用一句完整的話或幾句連累的...

一年級科學教學計畫

山東省武城縣第七小學劉文明 教學目的要求 密切學生與生活的聯絡,推進學生對自然 社會和自我內在聯絡的整體認識和體驗,發展學生的創新能力 實踐能力和良好的個人品質。1.親身參與實踐,注重親歷 自主學習和實踐,並在開放的學習情境中獲得親身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2.獲得對自然 對社會 對自我之間...

一年級科學教學計畫

2017 2018學年第二學期 科學 教學計畫 小學一年級陳妹 一 學情分析 一年級學生年齡小,好動 易興奮 易疲勞,注意力容易分散,尤其是剛入學時,40分鐘的課堂學習對於他們來說真的很難!一年級下冊科學在小學六年科學學習中具有特殊的意義。如果說他們在幼兒階段主要是通過 玩 來認識和了解科學的話,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