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動控制原理實驗報告

2022-10-19 05:06:10 字數 4634 閱讀 8372

實驗報告

課程名稱: 自動控制原理

實驗專案: 典型環節的時域相應

實驗地點: 自動控制實驗室

實驗日期: 2017 年 3 月 22 日

指導教師喬學工

實驗一典型環節的時域特性

一、實驗目的

1.熟悉並掌握tdn-acc+裝置的使用方法及各典型環節模擬電路的構成方法。

2.熟悉各種典型環節的理想階躍相應曲線和實際階躍響應曲線。對比差異,分析原因。

3.了解引數變化對典型環節動態特性的影響。

二、實驗裝置

pc機一台,td-acc+(或td-acs)實驗系統一套。

三、實驗原理及內容

下面列出各典型環節的方框圖、傳遞函式、模擬電路圖、階躍響應,實驗前應熟悉了解。

1.比例環節 (p)

(1)方框圖

(2)傳遞函式:

(3)階躍響應: 其中

(4)模擬電路圖:

(5)理想與實際階躍響應對照曲線:

① 取r0 = 200k;r1 = 100k。

② 取r0 = 200k;r1 = 200k。

2.積分環節 (i)

(1)方框圖

(2)傳遞函式:

(3)階躍響應: 其中

(4)模擬電路圖

(5) 理想與實際階躍響應曲線對照:

① 取r0 = 200k;c = 1uf。

② 取r0 = 200k;c = 2uf。

3.比例積分環節 (pi)

(1)方框圖:

(2)傳遞函式:

(3)階躍響應:

(4)模擬電路圖:

(5)理想與實際階躍響應曲線對照:

①取 r0 = r1 = 200k;c = 1uf。

理想階躍響應曲線實測階躍響應曲線

②取 r0=r1=200k;c=2uf。

理想階躍響應曲線實測階躍響應曲線

4.慣性環節 (t)

(1) 方框圖

(2) 傳遞函式:。

(3) 模擬電路圖

(4) 階躍響應:,其中;

(5) 理想與實際階躍響應曲線對照:

① 取r0=r1=200k;c=1uf。

② 取r0=r1=200k;c=2uf。

5.比例微分環節 (pd)

(1) 方框圖

(2) 傳遞函式:

(3) 階躍響應:。

(4) 模擬電路圖

(5) 理想與實際階躍響應曲線對照:

① 取r0 = r2 = 100k,r3 = 10k,c = 1uf;r1 = 100k。

② 取r0=r2=100k,r3=10k,c=1uf;r1=200k。

6.比例積分微分環節 (pid)

(1)方框圖:

(2)傳遞函式:

(3)階躍響應:

(4)模擬電路圖:

(5)理想與實際階躍響應曲線對照:

①取 r2 = r3 = 10k,r0 = 100k,c1 = c2 = 1uf;r1 = 100k。

②取 r2 = r3 = 10k,r0 = 100k,c1 = c2 = 1uf;r1 = 200k。

四、實驗步驟及結果波形

1.按所列舉的比例環節的模擬電路圖將線接好。檢查無誤後開啟裝置電源。

2.將訊號源單元的「st」端插針與「s」端插針用「短路塊」短接。由於每個運放單元均設定了鎖零場效電晶體,所以運放具有鎖零功能。

將開關分別設在「方波」檔和「500ms~12s」檔,調節調幅和調頻電位器,使得「out」端輸出的方波幅值為1v,週期為10s左右。

3.將2中的方波訊號加至環節的輸入端ui,用示波器的「ch1」和「ch2」錶筆分別監測模擬電路的輸入ui端和輸出u0端,觀測輸出端的實際響應曲線u0(t),記錄實驗波形及結果。

4.改變幾組引數,重新觀測結果。

5.用同樣的方法分別搭接積分環節、比例積分環節、比例微分環節、慣性環節和比例積分微分環節的模擬電路圖。觀測這些環節對階躍訊號的實際響應曲線,分別記錄實驗波形的結果。

6.各典型環節不同引數下的階躍響應曲線的實驗結果:

1.比例環節

①取r0=200k;r1=100k。

②取r0=200k;r1=200k。

2.積分環節

①取r0=200k;c=1uf。

②取r0=200k;c=2uf。

3.比例積分環節

①取r0=r1=200k;c=1uf。

②取r0=r1=200k;c=2uf。

4.慣性環節

①取r0=r1=200k;c=1uf。

②取r0=r1=200k;c=2uf。

5.比例微分環節

①取r0=r2=200k,r3=10k,c=1uf,r1=100k。

②取r0=r2=200k,r3=10k,c=1uf,r1=200k。

6.比例積分微分環節

①取r2=r3=200k,r0=10k,c1=c2=1uf,r1=100k。

②取r2=r3=200k,r0=10k,c1=c2=1uf,r1=200k

實驗報告

課程名稱: 自動控制原理

實驗專案: 典型二階系統的時域分析

實驗地點: 自動控制實驗室

實驗日期: 2017 年 3 月 22 日

指導教師喬學工

實驗二典型二階系統的時域特性

一、實驗目的

1.研究二階系統的特徵參量 (ξ、ωn) 對過渡過程的影響。

2.研究二階物件的三種阻尼比下的響應曲線及系統的穩定性。

3.熟悉 routh 判據,用 routh 判據對三階系統進行穩定性分析。

二、實驗裝置

pc 機一台,td-acc+(或 td-acs)教學實驗系統一套。

三、實驗內容

1.典型的二階系統穩定性分析

(1)結構框圖

(2)對應的模擬電路圖

(3)理論分析

系統開環傳遞函式為開環增益。

(4)實驗內容

先算出臨界阻尼、欠阻尼、過阻尼時電阻r的理論值,再將理論值應用於模擬電路中,觀察二階系統的動態效能及穩定性,應與理論分析基本吻合。

,, 系統閉環傳遞函式為:

其中自然振盪角頻率阻尼比:。

2.典型的三階系統穩定性分析

(1)結構框圖

(2)模擬電路圖

(3)理論分析

系統的開環傳函為: (其中),

系統的特徵方程為:。

(4)實驗內容

實驗前由 routh 判斷得 routh 行列式為:

為了保證系統穩定,第一列各值應為正數,所以有

得: 0 < k < 12 r > 41.7kω 系統穩定

k = 12 r = 41.7kω 系統臨界穩定

k > 12 r < 41.7kω 系統不穩定

四、實驗步驟及波形

1.將訊號源單元的「st」端插針與「s」端插針用「短路塊」短接。由於每個運放單元均設臵了鎖零場效電晶體,所以運放具有鎖零功能。

將開關設在「方波」檔,分別調節調幅和調頻電位器,使得「out」端輸出的方波幅值為 1v,週期為 10s 左右。

2.典型二階系統瞬態效能指標的測試

(1)按模擬電路圖 1.2-2 接線,將 1 中的方波訊號接至輸入端,取 r = 10k。

(2)用示波器觀察系統響應曲線 c(t),測量並記錄超調 mp、峰值時間 tp 和調節時間 ts。 (3)分別按 r = 50k;160k;200k;改變系統開環增益,觀察響應曲線 c(t),測量並記錄效能指標 mp、tp 和 ts,及系統的穩定性。並將測量值和計算值進行比較 (實驗前必須按公式計算出)。

將實驗結果填入表 1.2-1 中。

系統響應曲線如下:

欠阻尼 r=10kω

欠阻尼r=50 kω

臨界阻尼r=160 kω

過阻尼r=200 kω

3.典型三階系統的效能

(1)按圖 1.2-4 接線,將 1 中的方波訊號接至輸入端,取 r = 30k。

(2)觀察系統的響應曲線,並記錄波形。

(3)減小開環增益 (r = 41.7k;100k),觀察響應曲線,並將實驗結果填入表 1.2-3 中。

不同開環增益下的的響應曲線:

k=16.7(r=30 kω)

k=12(r=41.7 kω)

k=5(r=100 kω)

實驗報告

課程名稱: 自動控制原理

實驗專案: 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和穩態誤差

實驗地點: 自動控制實驗室

指導教師喬學工

實驗三控制系統的穩定性和穩態誤差

一、實驗目的

1.學會利用matlab對控制系統的穩定性進行分析;

2.學會利用matlab計算系統的穩態誤差。

二、實驗裝置

安裝windows系統和matlab軟體的計算機一台。

三、實驗內容

1.利用matlab描述系統數學模型

如果系統的的數學模型可用如下的傳遞函式表示

則在matlab下,傳遞函式可以方便的由其分子和分母多項式係數所構成

的兩個向量惟一確定出來。即

num=[b0,b1 ,…, bm]; den=[1,a1,a2 ,…,an]

自動控制原理實驗報告

1實驗報告 一 一階系統 1 系統傳遞函式為 2 模擬運算電路如圖1所示 圖1由圖1得 在實驗當中始終取r2 r1,則k 1,t r2c 3 取不同的時間常數t 0.25 0.5 1 時電阻與電容的引數如表1所示 表14 不同t取值下的階躍響應曲線如下 圖2 t 0.25時的階躍響應曲線 圖3 t ...

自動控制原理實驗報告

實驗一典型環節及其階躍響應 一 實驗目的 1.掌握控制模擬實驗的基本原理和一般方法。2.掌握控制系統時域效能指標的測量方法。二 實驗儀器 1 el at iii 型自動控制系統實驗箱一台 2 計算機一台 三 實驗原理 1 模擬實驗的基本原理 控制系統模擬實驗採用復合網路法來模擬各種典型環節,即利用運...

自動控制原理實驗報告

控制理論 一 實驗報告 姓名學號 學部 系 專業班級 指導教師 年月日實驗一 典型環節的電路模擬 一 實驗內容 1 設計並組建各典型環節的模擬電路 2 測量各典型環節的階躍響應,並研究引數變化對其輸出響應的影響。二 實驗步驟 1 比例 p 環節 t latex orirawdata g s fr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