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圈與天氣氣候 教學設計 第四課時

2022-10-17 12:03:17 字數 4515 閱讀 9463

2.2大氣圈與天氣、氣候(第四課時)

一、內容及其解析

從本節內容在整章的重要地位和自然地理圈層的基本組成上來看,大氣作為自然地理環境的最重要的構成圈層之一,時刻與其他地理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約。大氣運動是自然地理環境中最基本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過程。本節內容旨在論述地球大氣層的熱量**和傳遞,以及全球的基本運動規律和天氣形成機理,這些都是地理現象差異的重要因素;通過「以大氣運動」為核心的「自然地理過程」的學習,激發學生**地理問題的興趣,培養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熱愛科學和求真務實的態度,為形成正確的環境觀、人地協調觀和可持續發展觀做好基本的原理性的理論鋪墊。

大氣部分的基礎知識是自然地理知識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學習人文地理、區域地理的重要基礎。

該節內容計畫安排8個課時。總的看來,這一部分的主要內容有全球風帶氣壓帶的形成、分布及其移動規律,海陸分布對大氣環流的影響及產生的結果——季風環流,這部分的知識為本節的重點,其中繪製全球氣壓帶、風帶示意圖,理解西南季風的成因是難點。

從第四課時的內容來看,大氣環流是大氣運動的一種重要形式,它是全球性的有規律的大氣運動,三圈環流是一種理想模式下的大氣環流,它不考慮海陸的分布的影響、假設地球表面均勻,引起大氣運動的因素是高低緯度之間的受熱不均和地轉偏向力,全球的7個氣壓帶和6個風帶是大氣環流在近地面的表現形式,各個氣壓帶的形成原因各不相同。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周年移動,導致各緯度一年之中各個時間出現受熱差異,從而,7個氣壓帶和6個風帶與太陽直射點一起出現季節性移動。

從第五課時的內容來看,主要需要讓學生理解的是海陸分布對請按球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作用。由於實際上的地球表面不均勻,海陸相間分布,海陸之間的熱力差異使實際上的氣壓帶並不是明顯的呈帶狀分布,而是被相應的氣壓中心所切斷。海陸的相間分布,不僅影響全球性的大氣環流,還是形成季風的重要原因。

大氣環流對氣候的形成具有直接的控制作用,是各天氣變化和氣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一方面,大氣環流調節著全球的水熱分布,另一方面,大氣環流本身也是一種氣候現象,在不同的形式下氣候不同。因此氣壓帶和風帶是氣候形成的重要因素,且影響範圍大。

二、目標及其解析

1.基礎知識及基本技能目標

(1)理解大氣環流的形成過程,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和移動規律。

(2)理解海陸分布對氣壓帶的影響及季風的成因。

2.過程與方法目標

通過繪製風的形成示意圖和全球氣壓帶、風帶分布圖,掌握風的形成和全球氣壓帶、風帶的分布。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目標

激發**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培養學以致用、理論聯絡實際的意識。

三、問題診斷分析

在第四課時和第五課時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可能遇到的問題有:

1.全球氣壓帶與風帶的形成與分布

該部分的難點主要包括:第乙個難點是分析氣壓帶的成因。赤道低氣壓帶是由於受熱膨脹上公升形成的,為熱力低壓;副極地低壓帶是由於西風氣流的被迫抬公升而形成的,為動力低壓;副熱帶高氣壓帶是由於高空氣流堆積下沉而引起的,為動力高壓;極地高氣壓帶是由於高空氣流受冷收縮下沉而形成的,為熱力高壓。

要使學生理解該難點,就要使學生明白水平大氣運動的形成原因及運動過程中所受到的作用力。

第二個難點是低緯環流圈中高空氣流在南北緯30度處的運動規律和偏轉規律。要使學生明白該問題,就要講清高空大氣運動不受摩擦力的作用,會在南北緯30度處偏轉成與等壓線平行的風向。

第三個難點是極地東風與與中緯度西風相遇時的氣流運動規律。要使學生明白該問題,關鍵是要使學生認識到極地東風**於高緯,氣溫低,中緯西風**於較低緯度,氣溫較高,冷暖氣流相遇後暖空氣沿鋒面爬公升,近地面盛行上公升氣流形成副極地低氣壓帶。

2.季風環流形成原因,東亞和南亞季風區別

要使學生明白季風環流形成的原因,關鍵是要讓學生明白由於地球表面是不均勻的,有陸地和海洋之分,而陸地和海洋的熱力性質(比熱容)是不同的,吸收相同的能量,陸地溫度上公升的速度要比海洋快(即陸地地表溫度會比海洋表面的溫度要高),失去相同的能量,陸地溫度下降的速度要比海洋快(即陸地地表溫度比海洋表面的溫度要低)。不同季節,全球氣壓帶會被海洋和陸地上出現的高壓中心和低壓中心切斷(夏季:陸低海高,冬季:

陸高海低),它們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和地球自轉偏向力的綜合作用下,導致海陸之間出現了隨季節轉變風向的季風,形成了東亞、南亞季風環流。

四、教學支援條件分析

本兩個課時內容理論性較強,所以對知識點的理解有一定的難度,因此教學時可借助教具或電腦模擬演示,使抽象的知識直觀化,並啟發引導學生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達到掌握知識的目的。同時盡可能貼近學生對地理事物額親身感受的經驗,從身邊的地理出發落實和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和讀圖能力都比較差,通過這兩個課時的學習要加強學生讀圖能力的培養。

五、教學過程

【匯入】情景匯入:挪威森林大面積遭受酸雨危害,卻將英國告上法庭。你認為是否有道理?

【問題一】三圈環流是如何形成的?構成三圈環流的七個氣壓帶和六個風帶的成因。

設計意圖:使學生明確七大氣壓帶和六大風帶的形成、分布和季節性移動。

[自主學習]

1.概念:地球上________、有規律的大氣運動叫做______。

2.意義:能調節高低緯度之間、海陸之間的______ 和______分布,並對各地______和______有重要影響。

3.成因:高低緯度間因______,而產生的_____ 差異。

4.表現:全球共______個氣壓帶,______個風帶,其中______個高氣壓帶,______個低氣壓帶。

5.氣壓帶風帶季節移動:

(1)原因:由於______隨季節而南北移動,氣壓帶和風帶在一年內也作週期性季節移動。

(2)規律(北半球):______ 北移,______南移。

[例一]當我國各地白晝時間最短時,下列四幅圖所示氣壓帶、風帶分布正確的是( )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地球上氣壓帶和風帶隨季節的移動情況。我國白晝最短時為冬至日,太陽直射點在南半球,氣壓帶、風帶南移,另外要注意風帶中信風、西風的方向。a、d明顯不對,b項中風向應為西北風。

正確答案:c

[變式訓練]

1.讀下圖,並回答問題:

(1)該圖表示北半球_____季時的大氣環流狀況,判斷的理由是

(2)一般地說,a地比d地降水原因是

(3)c氣流來自_____氣壓帶,為什麼c氣流與d氣流相遇後向上爬公升?

(4)氣流相對上公升的緯度是________和________,那裡一般是________氣壓帶,天氣特點是________。氣流相對下沉的緯度是________ 和那裡一般是_________壓帶,天氣特點是

(5)常年吹c氣流的大陸西岸地區,氣候特點是常年受b氣流控制的大陸中部和西部地區,氣候特點是一年中,受氣流c和b地氣流交替控制的大陸西部地區,氣候特點是

【問題二】全球地表面並不是均勻分布的,而是海洋和大陸相間分布,受其影響下的全球氣壓帶和風帶是怎樣的變化的?

設計意圖:

[自主學習]

1.成因差異。

2.氣壓分布:

(1)北半球

夏季帶被大陸上的切斷,其中最為突出,使副熱帶高氣壓帶僅保留在海洋上;

冬季帶被大陸上的切斷,尤以最為強盛,使副極地低氣壓帶僅保留在海洋上。

(2)南半球:海洋面積廣大,氣壓帶基本上呈分布。

[例二]讀北半球部分地區海平面等壓線分布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氣壓中心的名稱是

(2)a氣壓形成的原因是被切斷的氣壓帶是

(3)受氣壓中心的影響,圖中c點盛行風,d點盛行風,我國的天氣以為主要特徵。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對地球上氣壓帶和風帶的影響。

答案:(1)亞洲高壓 (2)海陸熱力性質差異副極地低壓帶 (3)西北東北寒冷乾燥

[變式訓練]下圖為「大氣活動中心分布示意圖」,①③為大陸上氣壓中心,②④為海洋上氣壓中心,若圖中①為高氣壓中心,則( )

a.①為夏威夷高壓  b.②為阿留申低壓

c.③為亞速爾高壓  d.④為亞洲高壓

【問題三】什麼是季風?它是怎樣形成的?

設計意圖:使學生領會季風的形成原理,特別是東南季風和西南季風在形成原因上的區別。

[自主學習]

1.東亞季風:

(1)成因差異; (2)風向:冬季:________風;夏季風。 (3)性質:冬季風夏季風

2.南亞季風:

(1)成因差異;________和________的季節移動。 (2)風向:冬季:________風;夏季風。 (3)性質:冬季風夏季風

[例三]讀下圖,回答下列問題:

(1)東亞夏季風來自_____;南亞夏季風來自_____;南亞夏季風的成因是_____

(2)c處夏季既能受到_____季風影響,也能受到_____季風影響,形成_____氣候;d處屬_____氣候,夏季僅能受到_____季風的影響,形成_____季。

[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東亞季風與南亞季風的區別。關鍵是搞清東亞和南亞在夏季的氣流運動情況,準確判斷出c、d處的地理位置,然後分析出風向及所屬氣候型別。

答案:(1)太平洋印度洋夏季,赤道低氣壓帶北移到北半球,南半球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受印度低壓的吸引,在地轉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轉而形成的。(2)東南西南熱帶季風**帶季風東南雨

[變式訓練]讀「北半球某地近地面氣壓分布圖」(右圖),回答下列問題。

(1)此時為______季(冬、夏)。

(2)在a處用箭頭表示此季節的風向。

(3)此時我國大部分地區主要受______控制(寫出氣壓名稱)。

大氣圈與天氣 氣候 3

a 溫和濕潤 b 寒冷乾燥 c 高溫多雨 d 炎熱乾燥 3 q地降水的水汽主要來自於 a 暖濕的中緯西風 b 乾冷的中緯西風 c 乾冷的極地東風 d 冷濕的極地東風 4 圖5所示時期,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此時為北半球的冬季 b 我國東部地區吹西北風 c 我省大部分地區炎熱多雨 d 南亞地區吹東北...

大氣圈與天氣氣候 教學設計 第五課時

2.2大氣圈與天氣 氣候 第五課時 一 內容及其解析 從本節內容在整章的重要地位和自然地理圈層的基本組成上來看,大氣作為自然地理環境的最重要的構成圈層之一,時刻與其他地理要素相互作用 相互制約。大氣運動是自然地理環境中最基本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過程。本節內容旨在論述地球大氣層的熱量 和傳遞,以及全球...

第四課《風來了》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 知識與技能 學習風的表現方法。2 過程與方法 培養對大自然 對生活的觀察能力和記憶能力,發展想象思維和。繪畫表現能力。3 情感態度價值觀 培養熱愛大自然 熱愛生活的情感。教學重難點 重點 引導學生觀察記憶颳風時周圍事物和人物的變化。難點 運用線條大膽地表現對風的感受。教學準備 16k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