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指南學習要點

2022-10-17 00:03:34 字數 4913 閱讀 5111

d、當混凝土施工質量抽檢結果出現不合格時,配合質量主管部門調查、分析原因,提出整改措施。必要進,可對質量問題的分析處理結果進行試驗論證。

5、對模板工程的要求:

(1)、為保證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質量,必要時可使用帶透水襯裡的模板。混凝土養護期間,當混凝土與環境之間的溫差大於20℃時,宜採用保溫模板。

(2)、檢算模板的傾覆穩定性時,其側面所受風荷載可採用鐵道部現行《鐵路橋涵設計基本規範》(tb10002.1)的規定,其受風面積可按實際情況計算,風速可按施工期內當地預計的最大風速計算。傾覆穩定係數不得小於1.

5。(3)、模板的計算撓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①、建築物外露表面和直接支承混凝土重力的模板(縱樑、橫樑等)不得大於構件跨度的1/400;

②、建築物隱蔽表面的模板不得大於構件跨度的1/250;

③、模板的彈性壓縮或下沉量不得大於構件跨度的1/1000;跨度大於4m的鋼筋混凝土梁式構件,其底模板應計算起拱高度。

(4)、模板、支(拱)架安裝完成後,在澆築混凝土前以及澆築過程中,應對模板、支(拱)架、鋼筋骨架、預埋件及梁支座等加以檢查。當發現問題時,應及時處理,並作記錄。檢查的主要內容包括下列各項:

①、模板的高程、位置及截面尺寸,施工的預留拱度;

②、模板、支架、支撐、支柱等結構的可靠程度;

③、拆除支架器具(如木楔、砂筒等)的裝備狀態;

④、橋梁支座、錨定螺栓、壓漿管、塞子等預埋件的安裝位置和高程。

6、對混凝土工程的要求:

(1)、重要混凝土結構施工前應進行混凝土試澆築,以便對混凝土配合比、施工工藝、施工機具的適應性進行檢驗,對有代表性的混凝土結構內部混凝土溫公升過程進行測定,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2)、混凝土的配合比應根據混凝土原材料品質、設計強度等級、耐久性以及施工工藝對工作性的求,能過試配、調整等步驟選定。配製的混凝土拌和物應滿足施工要求,配製成的混凝土應滿足設計強度、耐久性等質量要求。

(3)、選定混凝土配合比應遵循下列基本規定:

①、為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改善混凝土的施工效能和抗裂效能,混凝土中應適量摻加優質的粉煤灰、磨細礦渣粉或矽灰等礦物摻和料。不同礦物摻和料摻量不宜小於膠凝材料總量的20%當混凝土中粉煤灰摻量大於30%時,混凝土的水膠比不宜大於0.45。

預應力混凝土以及處於凍融環境中的混凝土的粉煤灰的摻量不宜大於30%。

②、c30及以下混凝土的膠凝材料總量不宜高於400kg/m3,c35~c40混凝土不宜高於450kg/m3,c50級以上混凝土不宜高於500kg/m3。

③、不同環境條件下鋼筋混凝土、素混凝土的水膠比、膠凝材料用量應滿足《技術指南》規定。

④、混凝土中宜摻加符合《技術指南》要求的且能提高混凝土耐久性能的混凝土外加劑,優先選用多功能復合外加劑。

⑤、混凝土的鹼含量應滿足《技術指南》有關要求。

⑥、鋼筋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氯離子總含量不應超過膠凝材料總量的0.10%,預應力混凝土結構的混凝土氯離子總含量不應超過膠凝材料總量的0.06%。

⑦、混凝土的入模含氣量宜滿足《技術指南》規定。

⑧、混凝土的塌落度宜根據施工工藝要求確定。在條件許可條件下,應盡量選用低坍落度的混凝土施工。

(4)、攪拌混凝土前應嚴格測定粗細骨料的含水率,準確測定因天氣變化而引起粗細骨料含水量的變化,以便及時調整施工配合比。一般情況下每班抽測2次,雨天應隨時抽測。

(5)、攪拌混凝土應採用強制式攪拌機,計量器具應定期檢定。攪拌機經大修、中修或遷移至新的地點後,應對講師器具重新時行檢定。每一工班正式稱量前,應對計量裝置進行效核。

(6)、應嚴格按照經批准的施工配合比準確稱量混凝土原材料,其最大允許偏差應符合下列規定(按重量計)膠凝材料(水泥、礦物摻和料等)這±1%;外加劑為±1%;粗、細骨料為±2%;拌合用水為±1%。

(7)、澆築混凝土應符合下列一般規定:

①、在炎熱氣候條件下,混凝土入模時的溫度不宜超過30℃應避免模板和新澆混凝土受陽光直射,控制混凝土入模前模板和鋼筋的及附近的區域性氣溫不超過40℃。宜盡可能安排在傍晚澆築而避開炎熱的白天,也不宜在早上澆築以免氣溫稓到最高時加劇混凝土內部溫公升。

②、澆築重要工程的混凝土時,應定時測定混凝土溫度以及環境氣溫、相對濕度、風速等引數,並根據環境引數變化及時調整養護方式。

③、混凝土應分層進行澆築,不得隨意留置施工縫,其分層厚度(指搗實後厚度)應根據攪拌機能力運輸條件,澆築速度,振搗能力和結構要求等條件確定。但混凝土最大攤鋪厚度不宜大於400mm,幫浦送混凝土的最在攤鋪厚度不宜大於600mm。

在新澆築完成的下層混凝土上再澆築新混凝土時,應在下層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澆築完成上層混凝土。上下層同時澆築時,上層與下層前後澆築距離應保持1.5m以上。

在傾斜面上澆築混凝土時,應從低處開始逐層擴充套件公升高,保持水平分層。

④、混凝土澆築應連續進行,當因故間歇時,其間歇時間應小於前層混凝土的初凝時間或能重塑的時間。不同混凝土的允許間歇時間應根據環境溫度、水泥效能、水膠比和外加劑型別等條件通過試驗確定。當允許間歇時間已超過時,應按澆築中斷處理,同進應留置施工縫,並作出記錄。

施工縫的平面應軸線相垂直,施工縫處應埋入少量的接茬片石、鋼筋或型鋼,並使其體積露出前層混凝土外一半左右。

⑤、新澆混凝土與鄰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質間的溫差不得大於15℃。

⑥、澆築混凝土時,應填寫混凝土施工記錄

(8)、自高處向模板內傾卸混凝土時,為防止混凝土離析,一般應滿足下列要求:

①、從高處直接傾卸時,混凝土自由傾落高度不宜超過2m,以不發生離析為度。

②、當傾落高度超過2m時,應通過串筒、溜管或振動溜管等設施輔助下落;

③、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澆築面的高度不宜超過1m。

(8)、在混凝土施工縫處接續澆築新混凝土時,一般應滿足下列要求:

①、應鑿除處理層混凝土表面的水泥砂漿和松弱層。處理層混凝土須達到下列強度:

a、 用水沖洗鑿毛時,須達到0.5mpa;

b、 用人鑿除時,須達到2.5mpa;

c、 用風動機鑿毛時,須達到10mpa;

②、經鑿毛處理的混凝土面應用水沖洗乾淨,但不得存有積水。在泖築新混凝土前,對垂直施工縫宜在舊混凝土面上刷上一層水泥淨漿,對水平施工縫宜在舊混凝土面上鋪一層厚10~20m m水膠比比混凝土略小的1:2水泥砂漿,或鋪一層厚約30cm的混凝土,其粗骨料宜比新澆築混凝土減少10%。

③、對於素混凝土結構或鋼筋稀疏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應在施工縫處補插錨固鋼筋。有抗滲要求的混凝土結構,施工縫宜做成凹形、凸形或設定止水帶。

④、施工縫為斜面時,舊混凝土應澆築成或鑿成台階狀。

⑤、施工縫處理後,須待處理層達到1.2pma後才能繼續澆築混凝土。當結構物為鋼筋混凝土時,處理層混凝土強度不得低於2.

5pma。混凝土達到上述抗壓強度的時間宜通過試驗確定。

(9)、澆築大體時積混凝土(構件最小截面在800mm以上),一般應滿足下列要求:

①、澆築大體積混凝土應在一天中氣溫較低時進行,混凝土的澆築溫度(振搗後50~100mm深處的溫度)不宜高於28℃。

②、澆築大體積混凝土應沿高度均勻分段、分層澆築。分段數目宜減少,每段混凝土厚度應為1.5~2.

0m。當橫截面面積在200 m2以內時,分段不宜大於2段,當截面面積在300 m2以內時,分段不宜大於3段,且每段面積不得小於50 m2。段與段間的豎向施工縫應平等於結構較小截面尺寸方向。

當採用分段嘵築時,豎向施工縫應設定模板。上、下兩鄰層中的豎向施工縫應互相錯開。

③、在炎熱季節澆築大體積混凝土時,宜將混凝土原材料進行遮蓋,避免日光曝曬,並用冷卻水攪拌混凝土,或採用冷卻骨料、攪拌進加冰屑等方法降低入倉溫度,或在混凝土內埋設冷卻管通水冷卻。

④、在遇氣溫驟降的天氣或寒冷季節澆築大體積混凝土後,應注意覆蓋保溫,加強養護。

⑤、儘量減少澆築層厚度,以便加快混凝土散熱速度。

(10)、澆築墩台混凝土時,一般應滿足下列要求:

①、對墩台基底的處理,應符合下列規定:

a、基底為非黏性土或乾土時,應將其潤濕;

b、基面為岩石時,應加以潤濕,並鋪一層厚20~30mm的水泥砂漿,然後於水泥砂漿凝結前澆築第一層混凝土。

②、對一般墩台及基礎混凝土,應在整個平截面範圍內水平分層進行澆築。

③、澆築大體積墩台基礎混凝土時,混凝土澆築宜選在一天溫度較低的時間內進行,澆築場地應遮蔭,以降低模板、鋼筋的溫度,也可在模板、鋼筋和地基上噴水以降溫,但在澆築時不能有附著水。當大體積墩台基礎混凝土的平截面過大不能在前面混凝土初凝或能重塑前澆築完成次層混凝土時,可分塊進行澆築。分塊澆築時應符合本技術指南的規定。

(11)、混凝土的養護包括自然養護和蒸汽養護。混凝土養護期間,應重點加強混凝土的濕度和溫度控制,儘量減少表面混凝土的暴露時間,及時對混凝土暴露面進行緊密覆蓋(可採用篷布、塑料布等進行覆蓋),防止表面水分蒸發。暴露面保護層混凝土初凝前,應捲起覆蓋物,秀抹子搓壓表面至少兩遍,使之平整後再次覆蓋,此時應注意覆蓋物不要直接接觸混凝土表面,直至混凝土終凝為止。

(12)、混凝土帶模養護期間,應採取帶模包裹,澆水、噴淋灑水或通蒸汽等措施進行保溫、潮濕養護,保證模板接縫處不至失水乾燥。為了保證順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澆築24~48h後略微鬆開模板,並繼續澆水養護,混凝土養護時間必須達到《技術指南》要求的規定齡期。

(13)、混凝土去除表面覆蓋物或坼模後,應對混凝土採用蓄水澆水或覆蓋灑水等措施進行潮濕養護,也可在混凝土表面處於潮濕狀態時,迅速採用麻布、草簾等材料將暴露面混凝土覆蓋呀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將麻布、草簾等保濕材料包裹。包裹期間包覆物應完無損、彼此搭接完整,內表面應具有凝結水珠。有條件地段應盡量延長混凝土的包覆保溫養護時間。

(14)、混凝土養護期間應注意採取保溫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溫度受環境因素影響(如曝曬、氣溫驟降等)而發生劇烈變化,養護期間混凝土的芯部與表層、表層與環境之間的溫差不宜超過20℃(截面較為複雜時,不宜超過15℃)。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應制定嚴格的養護方案。

(15)、混凝土養護期間,應對有代表性的結構進行溫度監控,定時測定混凝土芯部溫度、表層溫度以及環境的氣溫、相對濕度、風速等引數,並根據混凝土溫度和環境引數的變化情況及時調整養護制度,嚴格控制混凝土的內外溫差。

(16)、混凝土拆模時間除需考慮拆模時的混凝土強度應滿足技術指南的規定外,還應考慮拆模時混凝土的溫度(由水泥水化熱引起)不能過高,以免混凝土接觸空氣時降溫過快而開裂,更不能在此時澆注涼水養護,混凝土內部開始降溫以前以及混凝土內部溫度最高時不行拆模。

混凝土工程施工技術交底

混凝土施工技術交底記錄 工程名稱 關嶺自治縣第二中學工程專案 施工單位 貴州省大地建築工程有限責任公司 交底內容 1 施工準備 材料及主要機具 水泥 用325 425號礦渣矽酸鹽水泥或普通矽酸鹽水泥。砂 用粗砂或中砂,當混凝土為c30以下時,含泥量不大於5 石子 構造柱 圈樑用粒徑 0.5 3.2c...

混凝土工程施工

9.1概述 本工程混凝土主要包括 渠首 進水閘 沉沙池 壓力前池 壓力管道 砼 七至十級電站壓力管道及穿越建築物砼。砼工程量約1.05萬m3,鋼筋制安323t。9.1.1渠首電站 渠首水電站沿大河沿河右岸布置,工程設計引用流量為4.17m3 s,渠首電站總長約6.8km。渠首電站主要由進水閘 圓中環...

混凝土工程施工措施

2.3澆築混凝土應連續進行。如必須間歇,其間歇時間應盡量縮短,並應在前層混凝土初凝之前,將次層混凝土澆築完畢。間歇的最長時間應按所用水泥品種及混凝土凝結條件確定,一般超過2 h時,應按施工縫處理。2.4澆築過程中應由木工 鋼筋工等有關人員配合,應經常觀察模板 鋼筋 預留孔洞 預埋件和插筋等有無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