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莎拉布萊曼的歌唱發聲特色

2022-10-16 10:00:02 字數 6023 閱讀 3159

【摘要】**劇的演唱方法有全真唱法、全混唱法、半聲唱法、半混唱法等。文章以《莎拉·布萊曼維也納演唱會》****上布萊曼的演唱為例,解析了布萊曼的歌唱發聲技術及其發聲的主要技術特點。

【關鍵詞】**劇唱法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 歌唱發聲特色

一、緒言

本人最早接觸到美國百老匯具有舞台效果的現代**劇演唱錄音帶是在上個世紀90年代。而看到英國女高音莎拉·布萊曼(sarah brightman,1960-)**劇名曲演唱錄影已經是在本世紀初期的事了。不過分地說,筆者對「**劇」這種體裁的真正關注,並非源於電影《**之聲》或是《雨中曲》,而是源自於莎拉·布萊曼給人強烈震撼的視聽衝擊的演唱,此後便對於該種(主要是薩拉·布萊曼式的)唱法開始了探索性的學習、研究及教學實踐。

**劇唱法歸類問題,於中國歌壇而言是近年來出現的新課題,由於不同人對於**劇的不同演唱方式,諸如所謂「美通」、「民通」、「通俗」等,致使業內人和**良久都不能確定其究竟歸為哪種演唱大類。2023年在「全國青年歌手大獎賽」期間,**電視台正式將**劇演唱形式納入「通俗組」,2023年在寧波舉行的「第六屆中國**金鐘獎首屆流行**大賽」,也正式把**劇演唱列入流行演唱範疇。筆者以為,在中國**劇尚處於初創階段的今天,這不失為乙個聰明的決定,無疑對「**劇」這門藝術的推介與欣賞群體的培養,起到積極的作用。

隨著**劇欣賞層面的不斷擴大,對**劇屬性的演唱發聲研究,以及聲樂比賽類別中的「**劇演唱比賽」的研究,有著重要的意義。本人以《莎拉·布萊曼維也納演唱會》****上布萊曼的演唱為例,來解析莎拉·布萊曼的歌唱發聲技術的主要技術特點。

二、**劇演唱的發聲方法

**劇的演唱方法多種多樣,歸納起來具有共性特徵的演唱特點或用於常規的發聲訓練方式無外乎:全真唱法、全混唱法、半聲唱法、半混唱法。在運用時還可根據演唱者自身條件與作品具體處理的需要,或將這四種發聲方式進行有機的搭配,從而形成:

1、低(音)真(聲)+高(音)混(聲);2、低(音)混(聲)+高(音)真(聲);3、低真+中(音)混(聲)+高真;4、低混+中真+高混模式等。

1、全真唱法:顧名思義全真唱法用的是全真聲,主要以自然聲區的音域演唱歌曲,是一種自然的聲音形象,當然,自然的聲音不等同於沒有方法的白聲,因為它是有呼吸、有特色的聲音形象。許多流行歌手在演唱時常常採用(或只會)真聲,一般民謠風或流行風的曲目其音域都不太寬廣,正常人於自然聲區所提供的乙個多八度的真聲足以應付。

全真聲具有自然、親切、豐滿、厚重、熱情,伸展自如和極富張力等特點,其表現力和應用機率廣泛。從娓娓道來的訴說到情緒激昂的吶喊,不僅適合於演唱清新自然的甜歌、鄉村民謠、爵士,以及能夠演唱使人為之亢奮的搖滾等不同型別的歌曲。

全真唱法也有其明顯的不足,其自然聲區的音域有限,難以勝任更大難度的藝術作品。以男、女高音為例,全真聲的演唱於一般情況下,高音的極限區在f2上下,如欲突破這個侷限需混入假聲,否則聲音就會出現破裂。

2、全混唱法:全混唱法是真假混合發聲方式中的一種重要的手法,也是當代流行歌曲中較為時尚的一種唱法,其整個訓練方式幾乎和美聲相一致,所不同的是顫動(vibrato)聲比美聲的要求要自由(或快、或慢、或為直聲),音色總體上比美聲要靠前,咬字更趨生活化,發音管的體積也不似美聲的大。此外,在歌手嗓音的質地要求上也總體比美聲要求要低。

全混唱法具有高雅而不失親切,柔和而不輕浮,連貫而不失流暢等特點,所以能給人以輕鬆自然的視聽印象。

3、輕混唱法:輕混唱法與通常美聲要求的半聲唱法相近,只是實施起來更為靈活、多樣一些,不必像美聲唱法一樣去刻意強調發聲的管狀共鳴。所謂半聲其實並不完全是用一半的聲音來唱歌,其真實含義是指有呼吸支援的弱勢混聲。

輕混唱法具有優美、柔和的特點,在唱情、傳情,以及表現天籟般的情狀和意境方面更優於其它技術手段。在唱低音時聲音可能會出現沙沙的氣聲,這點正是其特點所在。唱高音更顯得高遠、空靈和飄逸。

最不善表現的區域是d2、e2、f2和#f2等。

4、半混唱法:半混唱法有別於半聲唱法和全混唱法,其基礎是真聲,再輔以適當的假聲,根據作品和音區需要,半混聲中的真假聲音比率可以隨意調節。半混發聲方法相較於全真聲要柔和、在不失張力的情況下比真聲唱得更高,另一方面相較於全混、輕混聲都要剛勁些。

5、低音全真+高音混聲:相信此種混合運用的方式許多歌手都不陌生,所不同的是,有的歌曲要求真聲到混聲的過渡要自然、不要有痕跡,這就要求歌手掌握漸進的轉混方式;而有的歌曲則是要強調轉換時的不自然,以形成音色鮮明的對比效果,從而達到歌曲的特性風格和情感表達要求的目的。

6、低音混聲+高音全真:低混+高真的結合演唱模式其特點是:在低聲區若娓娓道出「悄悄的」輕而不飄、柔和而不虛的聲音,而在高聲區則以強力宣洩般的聲音將**推至高潮。

此種結合的方式相較於全曲以單一的發聲形態來演唱,更能夠展現情緒發展的邏輯、更具藝術的衝擊力。

但是,常常也有例外,因為**劇演唱方法不拘泥於某派、某種方法,或象誰、不象誰,均以塑造角色形象為第一需要,所以,即便某演員是沙啞、怪誕的嗓子,只要符合劇情人物性格特徵的,都可能被導演選中、都可能成為受歡迎的演員或歌手。

三、莎拉·布萊曼的歌唱發聲技術

莎拉·布萊曼的演唱融合了多種元素,形成了獨具魅力的演唱風格,因此許多**評論界定其為所謂「跨界唱法」。

關於「跨界」之說,莎拉·布萊曼曾有過十分精闢的回答:「我的事業是有階段性的,某個階段我在**劇,而另乙個階段我可能就在流行樂壇,我從藝20多年,嘗試了各種**元素,並在其中加入了我的個人風格,這是我獨特的個人標記,我甚至會在演唱會中演唱有搖滾元素的歌曲,我覺得並不要限定的那麼嚴格,能夠打動人心的就是好**。」筆者以為莎拉·布萊曼對自己的演唱特色是有客觀、清晰認識的,原本也應該如此。

聲音只是歌唱內容的載體,舉目世界歌壇,無論是什麼載體,過去都曾出現過引領時代文化風尚的演唱大家。

個人風格、獨特的個人標記以及打動人心的演唱,是莎拉·布萊曼得以成為極具影響力的世界巨星的複合性因素。無疑她的演唱是真摯、親切和高貴的,舞台表現也是從容、得體、充滿魅力的,然而無可否認的是,配合她演唱情感表達的不同聲音元素,其運用和分寸的把握也是恰到好處的。那麼,究竟莎拉·布萊曼在歌唱中運用了哪些歌唱發聲的技巧或說元素呢?

如果籠統地說來也許是一句話的事,然而不認真研究,這一句話背後的技術密碼是不會自行解開的。筆者聽過薩拉的一些不同版本的**和歌曲集萃,也曾對其進行過技術性分析,從感性認識上有一些認識或心得,通過教學實踐,也曾培養了一些包括獲得中國「金鐘獎」金獎選手在內的**劇和流行歌曲演唱人才(如學生秦天等),然而,真正付諸於文字的專門研究其實並不多。下文將對「莎拉·布萊曼維也納演唱會「的所有曲目的演唱情況進行概要式地分析。

(一)莎拉·布萊曼的發聲方法

其實演唱**劇的人很多,世界當紅的女歌星也不在少數,那麼為何單單鍾情於薩拉.布萊曼的演唱呢,筆者以為是個人愛好的問題。如下重點對其演唱的15首歌曲所運用的發聲方法和演唱效果進行梳理和評述。

以此來揭開「月亮女神」之神秘面紗。

上述(**)**會整場共用時75分鐘,以現代著名**劇作家安德烈·洛伊·偉伯的「pie jesu」《仁慈的耶穌》,又名「安魂曲」為開場,(「此曲是韋伯為他當時的愛妻莎拉·布萊曼量身訂做的,也是為了紀念一些因戰火而失去家庭的孩子的」)[3],以奧地利作曲家弗朗茨.舒伯特 「**e maria」(《聖母頌》)為終曲的。其間還演唱了莎拉·布萊曼必唱的保留曲和成名曲 「phantom of the opera」(《歌劇魅影》)、「time to say goodbye」 (《告別時刻》)。

莎拉·布萊曼的音色是多變的,所使用的發聲方法也是經常變化的。在這15首歌曲中曾多次改變音色,即便是在一首歌曲中也常使用不同的色彩以增添演唱的魅力,其最大的特點就是能夠根據不同風格、不同情感表現要求的**來變化自己的發聲狀態和演唱方法。

(二)莎拉·布萊曼歌唱發聲的個性特點

根據演唱會的15首歌曲,我們將其演唱中所運用到的技術元素進行簡單的歸納,來管窺莎拉·布萊曼演唱中具有個性的發聲特點或演唱方法。見下表:

根據上表分析不難看出,15首歌曲演唱中運用輕混發聲的有12次之多,且運用輕混單一方式演唱全曲的也達到7首之多,足見莎拉·布萊曼是以輕混演唱為特點的,是否這正是她的歌聲具有如此魅力的謎底?

**劇演唱是以電聲為傳導方式的,演員在演唱時需使用麥克風,加之劇中角色的曲折經歷、人物內心的複雜性需要用不同的音色去表現、去刻畫,因此,演員不能完全以全真聲的方式來演唱所有唱段,以此來避免人物內心和性格特徵給觀眾留下幼稚和蒼白的印象。反之,也不能單獨以全混聲的演唱方式來刻畫作品和角色所需的聲音形象,否則就成了傳統的歌劇演唱了。

從上表15首歌曲中,我們還觀察到莎拉·布萊曼演唱某一首歌曲時,同時運用了兩種以上的聲音表達方式,此種多重元素集一曲而用之的也達到了7首之多。在感慨其嫻熟的演唱技巧之餘,也不禁對她用聲音來渲染**畫面的調色能力表示由衷的讚嘆。

四、輕混唱法是莎拉·布萊曼發聲的主要技術特點

結合前文分析,撇開其演唱會的聲光電等造勢因素不談,筆者以為,構成莎拉·布萊曼獨特演唱魅力的原因主要來自於幾個方面:其一,是良好的嗓音天賦,其二,是上好的樂感,其三,是自然大方的舞台形象和藝術表現,其四,是形成清晰柔潤聲音的演唱方法。

下文將擱置前三項內容,主要針對第四項內容展開討論。

(一)輕混唱法與美聲的相似性

莎拉·布萊曼式的輕混唱法近似於美聲,也有別於美聲,其純正的美聲特質上除了具有協調、松通的發聲狀態,所形成的豐富的泛音和明亮的音色以外,同時還具有較為發達的立體或複合式的共鳴腔體對聲音進行處理和放大。而莎拉·布萊曼所用的輕混唱法雖然在發聲的效果上近似美聲,雖聽眾也能夠感受到其聲音同樣也是協調松通的,然而,在聲音的豐滿度和立體共鳴效果的要求以及聲音強度方面,不難看出,莎拉·布萊曼沒有按照純美聲的路子往下走,因為,良好的擴音裝置不必要歌手運用巨集大的音量,精密的麥克風也承受不了大嗓門的聲音強度,而最重要的是特定作品要求歌手不可以用強大的共鳴來表現靜謐、深邃、幽怨和悠遠的情境。由此以來,莎拉·布萊曼所發出的輕混聲,其聲音的「體積」大小、聲束的密疏和聲音的韌性方面,比較同類嗓音條件的抒情(歌劇)女高音有明顯的區別、其聲音的密度更為疏鬆、音色也更為輕柔。

如果我們一定要對莎拉·布萊曼的發聲方法進行某種屬性的框定或是歸類的話,我以為鑑於莎拉·布萊曼多種唱法的經歷必然對其近似於美聲的演唱方式有不同程度的「改良」的話,那麼我們可將其用近乎於「聲線上的說白」所塑造出的,與觀眾沒有距離感的聲音效果喻為:「類美聲」、「柔性美聲」、「弱勢美聲」或「通俗美聲」,但唯獨不是所謂「美通」(於此就不予展開論述了)。

(二)「類美聲(輕混)」的技術性特點

1、「類美聲(輕混)」的聲音效果不一定要像美聲一樣明亮、通透和集中,也不必一定要去追求具有十分強大的能量支撐,它可以表現得更為從容、自由、自然和輕鬆,換言之,既可讓聲音集中,也可不必讓聲音集中;既可讓嗓音閉合嚴密,也可根據歌曲風格需要而有意識地讓聲門出現漏氣效果。這一切取決於歌手的能力或劇情的需要。

2、在咬字部位方面也不一定要像純美聲一樣去講究說在某一(心理的)部位上,或母音一定要統一在某一「不變」的點上。因為二者間的區別在於審美要求的不同,乙個精緻、考究,乙個隨性、自然;乙個是穿西裝打領帶,乙個是牛仔褲配t恤衫,如此而已。

3、我們在前文中提到的「聲線上的說白」的「聲線」,其意是指呼吸所支撐的有規律的聲音運動軌跡,或曰連貫的**音之間所建立起來的乙個延綿不斷的線條,不管你所「製造」出的線條是相對密集的「聲束」,還是疏鬆、連貫的「聲芒(光芒概念的借代)」都只是語言和文義的載體。「聲線上的說白」就是將「聲線」當做傳輸帶,自然地托載著歌詞向著歌唱者所指向的客觀目標傳送出去,其指向愈明確,愈能夠表達演唱者即時的情狀。莎拉·布萊曼更有所不同,在演唱時一方面她的「聲線」這個傳送帶把歌詞在向前輸送,與此同時薩拉的演唱,其內心似乎更有一種能量在主動地把歌詞和承載的情感向著目標推進。

4、對於一部分**劇和流行歌曲演唱而言,「類美聲(輕混)」雖然不一定要求聲音十分集中,但必須要有較好的呼吸支援。此種發聲方式可以用低喉位(如美聲一樣的)來唱,也可以用自然喉位,還可以用高喉位來唱(莎拉·布萊曼在d2-e2經常性地提喉,這點在美聲唱法上是不允許的),取決於歌手的能力和作品表現的實際要求。高喉位的發聲方式在美聲唱法上是不允許的,然而在**劇演唱、流行歌曲演唱方面是可行的。

提喉有時可以使語感更自然、更親切、更真實些,但容易疲勞,也不容易唱很高的音,如欲把聲音唱的高,則必須換聲。通常情況下「輕混」是很難做到不露技術破綻的,因為在保證聲音輕柔的同時又不能出現氣息淺或提氣的情況出現,這就要求歌手的發音管要通暢、呼吸要沉穩。在整場**會的15首歌曲中,莎拉·布萊曼竟然能夠在12首歌曲中運用此法,足見其演唱技藝不同凡響了。

五、結語

研究莎拉·布萊曼演唱的發聲,使筆者感受到:沒有不好的聲音,只有不好的用法。在如何看待**劇的演唱方式上,我們應該部分跳出或完全跳出唯美聲是尊的審美標準和演唱技法上的條條框框,用新的眼光去審視新的藝術品種。

再好的聲音如果安放不當、不用靈魂去支配,或者不能產生藝術的感染力,那麼充其量也只能算得上是一部精緻的發聲機器而已。

歌唱的發聲技巧

呼吸的控制 歌唱的呼吸是有準備,有計畫,有節制的呼吸,一切聲音都與呼吸相關。歌唱呼吸要口鼻共用,始終保持自然順暢,從容不迫,嘆無聲息的,不能給人以明顯的換氣姿勢。正確的呼吸狀態應保持力背撐腰,氣行於背,肩,胸背舒展,寬開,充分發揮呼吸器官的功能,氣要吸的深入,柔和,適度,橫膈膜處要兩肋擴張,保持收腹...

論歌唱的技巧

歌唱實踐報告 會計1304樂竟進3130807124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越來越追求生活的品質,在人們生活中的出鏡率越來越高。手機,隨處可見,各種 選秀節目層出不窮,很多的 民間高手不斷浮出舞台。作為乙個 的熱愛者,我選擇了這門 歌唱的技巧 的選修課,結識了何江老師,學到了很多歌唱的技巧與知識,受益...

歌唱發聲的基礎知識與訓練方法

一 歌唱發聲器官的組成 聲音的形成是發聲器官協調工作產生的生理現象,這個現象的產生是氣息運動和聲帶振動所形成的物理現象,但歌唱的發聲運動又和我們平時說話的發聲有所不同,因而歌唱發聲又是乙個物理的聲學 音響學現象。而進行歌唱藝術實踐又是乙個複雜豐富的心理活動過程,因此我們的歌唱運動可以說是生理 物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