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概論大綱

2022-10-16 09:48:06 字數 4381 閱讀 3385

甘肅民族師範學院地理科學專業課程教學大綱

一、說明

(一)課程性質

《地球概論》是高等師範院校地理科學專業的專業核心課程,它主要闡述宇宙中各種天體運動的一般規律,揭示這些規律同地球環境形成之間的內在聯絡,從而為學習其它地球科學的課程提供地球整體的知識,是一門重要的基礎課程。

(二)教學目的

通過《地球概論》的學習,掌握地球天文學和地球物理學的基本理論和基礎知識,認識它們對地理環境形成過程的重要意義。掌握一般天象的形成原理和觀測一般天象的基本技能,從而樹立辯證唯物主義的宇宙觀、科學的世界觀和正確人生觀。

(三)教學內容及學時數

(四)教學方式

講授及**資料演示

(五)考核要求

1.考核的方式及成績評定

期末考試實行閉卷考試。期末成績佔60%,平時成績佔40%(課後作業20%,討論10%,考勤10%)

2.考題設計

本大綱各章所提到的考核要求都是考題的重點,試題覆蓋到每一章,適當的突出重點章節,加大重點內容的覆蓋密度。

本課程考試試卷可能採用的題型有:名詞解釋、單項選擇題、填空題、簡答題、計算題和論述題等題型。

二、本文

第一章地球座標與天球座標

教學要點:

地理座標、天球座標

教學時數:

8學時教學內容:

第一節地理座標(2學時)

地球上的經線和緯線;地球上的方向和距離;經度和緯度;地理座標。

第二節天球座標(6學時)

天球和天穹;天球的視運動;天球上的圓、點、方向和距離;球面和地平座標系。

教學要求:

1、使學生掌握地理座標的基礎上,了解四大天球座標系的內涵及相互聯絡。

考核要求:

1.地理座標和天球座標的相關概念理解)

2.經度、緯度和各種座標系的內涵及地理意義掌握)

3.各種天球座標系之間的區別了解)

第二章地球的宇宙環境

教學要點:

恆星和星系、太陽和太陽系、月球和地月系

教學時數:

18學時

教學內容:

第一節恆星和星系(4+2學時)

恆星及其自行;恆星的發光和光譜;都卜勒效應;恆星的亮度和光度;恆星的多樣性;恆星的演化;銀河與銀河系;太陽在銀河系中的位置和運動;河外星系;宇宙和天文新發現。

第二節太陽和太陽系(4+2學時)

太陽的距離、大小和質量;太陽的熱能、溫度和熱源;太陽大氣;太陽活動;太陽系的發現和太陽系的組成;行星、彗星、流星和流星體;太陽系起源的星雲假說。

第三節月球和地月系(4+2學時)

月球的距離和大小;月球表面;地月系的繞轉;月相和朔望月。

教學要求:

使學生對恆星和星系,太陽和太陽系、月球和地月系有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礎上演示**資料使學生更加立體的了解宇宙環境。

考核要求:

1.恆星、恆星的亮度和光度、銀河與銀河系、太陽活動、月相和朔望月 (識記)

2.恆星及其自行、恆星的發光和光譜、恆星的多樣性、太陽的距離、大小和質量、太陽的熱能、溫度和熱源、地月系的繞轉理解)

3.恆星物理性狀及其演化,銀河與銀河系,宇宙和天文新發現了解)

第三章地球的運動

教學要點:

地球的自轉及其證明,地球自轉的規律性,地球自轉的後果;地球公轉及其證明,地球公轉的規律性,地球公轉的後果。

教學時數:

14學時

教學內容:

第一節地球的自轉(4+3學時)

地球自轉及其證明;地軸的極移和進動;地球自轉的週期;真太陽日和平太陽日;不同天體的週日運動;不同緯度的週日運動;水平運動的偏轉。

第二節地球的公轉(4+3學時)

地球公轉及其證明;地球軌道;黃赤交角;地球公轉的週期;地球公轉的速度;太陽周年運動;行星同太陽的會合運動;月球同太陽的會合運動。

教學要求:

使學生掌握地球自傳和公轉的證明、規律性和後果。

考核要求:

1.地軸的極移和進動、真太陽日和平太陽日、天體的週日運動、黃赤交角、太陽周年運動、行星同太陽的會合運動、月球同太陽的會合運動識記)

2.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規律性理解、掌握)

3.地球自轉和公轉的證明及其後果了解)

第四章地球運動的地理意義

教學要點:

太陽的回歸運動;晝夜變化;太陽高度;地球上的四季;地球上的五帶;曆法概說;陰曆;陰陽曆;陽曆;時間和時間單位;鐘錶時刻和量時天體;鐘錶時刻與地方經度。

教學時數:

10學時

教學內容:

第一節四季和五帶(6學時)

太陽的回歸運動;晝夜長短的緯度分布、季節變化及晨昏蒙影;正午太陽高度的緯度分布和季節變化;四季的遞變與劃分;地球上的五帶。

第二節曆法(2學時)

曆法概述;陰曆;陰陽曆;陽曆。

第三節時間(2學時)

時間和時間單位;恆星時與太陽時;真太陽時、平太陽時和時差;地方時與世界時;標準時;日界線和日期進退;地球上的日期。

教學要求:

要求學生掌握地球運動引起的太陽回歸運動、晝夜長短規律、計算太陽高度、四季和五帶。了解不同的曆法和時間的度量。

考核要求:

1.太陽的回歸運動、晨昏蒙影、陰曆;陰陽曆;陽曆、恆星時與太陽時、真太陽時、平太陽時和時差、地方時與世界時、標準時;日界線和日期進退識記)

2.太陽的回歸運動理解)

3.正午太陽高度角的分布,晝夜變化和季節變化的規律,地球上的四季和五帶劃分

(理解掌握)

4.地方時、世界時和標準時換算時間應用)

第五章地球和月球

教學要點:

日月食現象;日月食的規律性;潮汐現象;引潮力;海洋潮汐的規律性;潮汐作用。

教學時數:

7學時教學內容:

第一節日食和月食(2+3學時)

日月食和天體影錐;日月食的種類;日月食的過程;發生日月食的條件;食限與食季;日食和月食的週期。

第二節海洋天文潮汐(2學時)

海面的潮汐張落;地球的潮汐變形;引潮力及其分布;引潮力的因素;太陰潮與太陽潮;海洋潮汐的週期性;海洋潮汐的複雜性;潮汐作用。

教學要求:

使學生掌握日月食的種類、程序、條件和週期等知識。

考核要求:

1.日月食現象、食限與食季、地球的潮汐變形、引潮力、太陰潮與太陽潮、潮汐作用(識記)

2.日月食的規律性理解、掌握)

3.海洋潮汐的規律性理解、掌握)

4.日食和月食發生的條件、過程及週期理解)

5.潮汐現象的形成及週期理解)

第六章地球的結構和物理性質

教學要點:

地球的形狀和大小;地球的結構;地球內部的物理性質。

教學時數:

3學時教學內容:

第一節地球的形狀和大小(1學時)

地球是乙個球體;地球是乙個扁球體;地球是乙個不規則的扁球體。

第二節地球的結構(1學時)

地球的圈層結構;地球的表面結構。

第三節地球內部的物理性質(1學時)

地球的磁性;地球的質量和密度;地球的重力和壓力;地球內部的溫度和熱源。

教學要求:

使學生了解地球的形狀、大小、結構及內部的物理性質等知識。

考核要求:

1.地球的形狀理解)

2.掌握地球的外部和內部結構理解、識記)

3.地球的磁性、質量和密度、重力和壓力、溫度和熱源了解)

三、參考書目

1.金祖孟、陳自悟編著,《地球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第3版。

2.彭清珍、方明亮、蘇佩顏編著,《地球概論》,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23年第1版。

3.徐寶芬、應振華編著,《地球概論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23年第1版。

4.郭瑞濤編著,《地球概論》,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23年第1版。

四、使用說明

利用實驗裝置做好天體系統的觀察和相關原理的分析,在部分的章節有相應的教學**資料配合相應課程的講授。

五、課外學習

(一)課外閱讀

1.目標

開闊學生視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

2.閱讀書目

(1)金祖孟,《數理地理(修訂本)》,北京:中華書局,1958。

(2)金祖孟,《普通自然講義》,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58。

(3)《中國大百科全書(天文學)》,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1980。

(4)傅承義,《地球十講》,北京:科學出版社,1976。

(5)南京大學天文系,《天文知識》,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76。

(6)戴文賽,《天體的演化》,北京:科學出版社,1977。

(7)戴文賽等,《天文學教程》,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61。

(8)紫金山天文台,《中國天文年曆》,北京:科學出版社。

(9)紫金山天文台和北京天文館,《天文普及年曆》。

(10)《地理學報》、《地理科學》、《地理研究》、《中國地理科學文摘》等。

3.學習要求

閱讀書目前五項為必讀書目,後五項為選讀書目。

地球概論實驗報告

地球概論 實驗實習指導書 實驗一 天球儀的構造和運用天球儀演示天體運動 實驗目的及要求 了解天球儀的構造,掌握運用天球儀演示天體視運動的動作技能。實驗原理 1 概述 天球儀是以觀察者為中心,以圓球表示天球的教學儀器。它在天文 地理教學上,可幫助了解天球的各種座標 時間的概念 能形象地理解天象與季節和...

地球科學概論實習報告

一 博物館實習部分 來到逸夫博物館,在文字解說和岩石實物的結合下,我們對岩漿巖,變質岩,沉積岩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岩漿巖是由上地幔和地殼深處形成的岩漿,在其揮發力及地質應力作用下,沿構造脆弱帶上公升到地殼上部或地表冷凝形成的岩石。其中,侵入地下的稱為 侵入巖 噴出地表的稱為 噴出巖 岩漿巖大部分為塊狀...

地球概論知識點總結

地球概論 一 填空 1 天體是宇宙中各種星體和星際物質的總稱,其中恆星和星雲擁有極其巨大的質量,它們的集合體構成了星團和星系。2 太陽大氣按其物理性質的差異,從內到外依次可分為光球 色球和日冕。3 0 經線和 180 經線是東經和西經的分界線 而 20 w 經線和160 e 經線則是東西兩半球的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