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與骨質疏鬆症關係探析

2022-10-13 09:06:02 字數 1441 閱讀 7692

2 肝與骨質疏鬆症關係的中醫研究現狀目前,對於骨質疏鬆症中醫沒有統一的證型標準,根據其臨床症狀、體徵辨證主要以肝、脾、腎三臟為主,涉及氣、血、陰、陽、淤血、痰飲等。劉忠厚[1]根據多年研究將骨質疏鬆症的證型分為肝腎陰虛等證型;黃巨集興等[2]採用聚類分析的統計方法,**骨質疏鬆症的中醫證型分布規律 ,結論認為骨質疏鬆症中醫證型分為肝腎陰虛等證型較符合臨床實際;謝杰[3]運用多層次模糊數學綜合評判的原理與方法,對絕經後骨質疏鬆症患者進行辨證分型的研究,得出肝腎陰虛等證型的分級程度不一,臨床用藥應給予不同的劑量;朱芸茵等[4]從**病機、證候分布、證候演變等三方面對原發性骨質疏鬆症的中醫證候進行研究總結為肝腎陰虛等為常見證候。楊大男等[5]在「腎主骨」和「肝腎同源」理論指導下,對1988例不同虛證患者進行了骨礦含量的檢測,結果發現肝腎兩虛型男、女骨線密度和骨面密度均低於腎虛型及所有證型。

張榮華等[6]根據「以方藥測證」的理論對84味防治退行性骨質疏鬆症的內服中藥進行歸納分析,得出其歸經多為肝、腎經。楊帆等[7]對近幾十年來**骨質疏鬆症的208 首方劑,1522 味藥進行了統計學分析研究, 結果同樣顯示用藥歸經以肝、腎經為主。以上研究表明,骨質疏鬆症的辨治證型均涉及到肝,且最為常見,**藥物也多入肝經,說明肝在骨質疏鬆症的發生發展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3 肝與骨質疏鬆症的現代醫學研究   guichelaar等[8]對50例晚期慢性肝病患者進行骨組織活檢及計量,結果顯示,所有患者骨形成靜態指標和骨形成動態指標均下降,同時骨吸收指標上公升,骨小梁數減少,骨小梁間隙增寬,認為肝臟病變可導致骨代謝發生異常,表現為骨吸收增加,骨形成下降。uretmen等[9]對22例患有慢性肝病的絕經後婦女採用雙能x線吸收測量法(dexa) 測定骨密度、骨轉換的生化指標及鈣-甲狀旁腺激素pth-維生素d軸,結果顯示絕經後伴有慢性肝病的婦女,其骨質疏鬆發病率顯著高於健康絕經後婦女。葉曉光等[10]應用雙x線能量骨密度儀發現慢性肝病患者隨著肝損害的加重,其骨礦密度下降,並引起代謝紊亂。

menon等[11]測定原發性膽汁性肝硬化(pbc)患者的腰椎和髖骨bmd,結果表明20 %患者存在骨質疏鬆。關於肝在骨質疏鬆症中的發生發展機制,現代醫學認為肝主要通過維生素d及鈣、磷代謝、雌激素等途徑影響骨形成與骨吸收。   鈣劑和維生素d是骨質疏鬆患者基本**的一部分,美國國家科學院和全美骨質疏鬆症**會則建議50歲以上的成年人每天至少補充800~1 000 iu維生素d以防發生骨折。

維生素d經吸收進入人體血液,與特異的維生素d結合 α-球蛋白(dbp)相結合,迅速進入肝臟,經25-羥化酶的作用形成 25-羥維生素d(25-ohd);再經血到腎臟,在1-α 羥化酶的作用下,轉化成生物活性很強的 1,25-(oh)2d,其化學結構、生物學作用方式均似類固醇激素。其生物學作用包括:促進鈣、磷自小腸吸收;增進腎曲管對鈣、磷的回吸收;促使鈣、磷沉著於骨基質等。

吸收後的維生素d本身並無生物活性,只有經血液轉送至肝臟轉化生成鈣二醇,然後在腎臟進一步羥化成為鈣三醇後才能發揮生物學作用。當肝臟病變時,影響了維生素d在肝臟的25羥化作用,可致有活性的維生素d代謝障礙而使鈣吸收減少,引起骨質疏鬆[12,13]。

患了骨質疏鬆症如何調理 x

1 以運動強健骨骼,可增加骨骼的礦物質含量。2 從飲食中攝取足夠的鈣質。3 熬骨頭湯時加些醋,可幫助溶解骨頭中的鈣。4 服用鈣質補充物,可將鈣質補充物置一錠於醋中,若裂成數塊,則較易溶於胃裡,若無,應更換其它品牌。5 攝取足夠的維他命d,以幫助吸收鈣質。6 節制使用酒精。7 戒菸。8 限制咖啡因用量...

走出防治骨質疏鬆症的誤區

去年年底,我們曾為一批平均年齡68歲的離退休醫務人員作了一次有關骨質疏鬆防治知識的講座。講座結束後,94名與會者都填了乙份健康調查表,其中女性71名,男性23名。然而結果令人震驚,94人中已有45人曾發生過骨折,佔與會人數的48 其中發生過二次骨折的有4位,反覆骨折三次的有3位 在3名股骨頸骨折者中...

奶牛骨質疏鬆症的防治

維普資訊 畜牧與獸醫 年第 卷第 期 奶牛骨質疏鬆症的防治 李成梅 張軍 鄒水 李鳳蓮 孫鳳發 廣東省廣州市貿中心大廈北塔 室,廣東廣州 黑龍江省哈管局閻家崗農場,黑龍江哈爾濱 中圖分類號 文獻標識碼 文章編號 骨質疏鬆症是奶牛礦物質代謝紊亂的一種慢性全身性疾病。成年牛骨質疏鬆症,因鈣 磷代謝障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