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師版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2022-10-13 04:06:05 字數 5359 閱讀 9668

板書:兩個圓,乙個曲面

學生說說自己想的辦法。

教師:大家選擇自己認為可行的辦法試一試。

學生分小組操作。(可以塗上顏色、墨水在紙上印,可以量圓的周長,可以量直徑等)

交流探索方法和結果,教師引導總結。

板書:相等的(在「兩個圓」板書基礎上補充)

2.測量圓柱的高

教師:同學們辦法真多,動手的能力也很強,證明了圓柱兩個底面是相等的。(教師出示兩個底面相等但高矮不同的圓柱)大家再來比較,這兩個圓柱有什麼不同之處?

學生:高矮不同。

教師:那你能說說什麼是圓柱的高?

學生充分發言,教師引導小結:圓柱兩個底面之間的距離就是圓柱的高。

觀察實物,討論:圓柱有多少條高?它們之間有什麼關係?

通過觀察得出:圓柱的高有無數條,它們都相等。

教師指導學生測量圓柱的高。學生拿出各種圓柱進行測量。

學生匯報測量結果。

3.**圓柱側面的特徵

教師:大家知道圓柱的側面是乙個曲面,那這個曲面展開後是乙個什麼圖形呢?請拿出準備好的罐頭盒,把它的商標紙剪開,再展開,看看商標紙是什麼圖形?

學生動手操作,教師巡視指導。

全班交流:沿高剪開後展開得到乙個長方形;也可能得到乙個正方形;斜著剪得到乙個平行四邊形。

請學生觀察、思考並討論:展開後的長方形(或正方形、平行四邊形)與圓柱有什麼關係?

學生動手操作:把展開後的長方形還原成圓柱的側面,發現:長方形的長等於底面圓的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板書)

三、教學小結

教師:今天我們**了圓柱的特徵,大家說說,圓柱有些什麼特徵?

四、作業布置

1.判斷下面那些是圓柱,並說明理由

教科書第26頁練習七第1題。

2.說說生活中哪些物體是圓柱

課後反思:

第2課時:圓柱的表面積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5~27頁例2,例3,課堂活動,練習七的2~6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理解圓柱表面積的含義。掌握圓柱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會正確地計算圓柱的表面積。能靈活運用求表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通過觀察、想象、操作、思考、討論等活動,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和自信心,體會數學與現實的聯絡。

【教學重點】

理解求圓柱的表面積的計算方法並能正確計算。

【教學難點】

靈活運用表面積的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教學準備】

爐筒、水桶、油漆桶、易拉罐桶、捲尺等。

【教學過程】

一、情境引入

談話:(出示水桶)昨天,我們家鄰居的幾個小孩在玩耍的時候,不小心將張奶奶的水桶弄壞了,為了表示歉意,幾個小孩準備做乙個一樣大小的新水桶還給張奶奶,可是不知道要用多少鐵皮,就跑來問我。我經過計算告訴了他們,你知道老師是怎樣計算的嗎?

那你想不想學習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呢?這節課,我們就來研究圓柱的表面積。

這節課,我把平常看到的爐筒、水桶、油漆桶等圓柱都請上了我們的數學課堂,就讓我們通過它們來獲取我們想要的知識。

二、小組合作,探索方法

1.探索側面積的計算方法

出示水桶,教師提問:水桶的側面展開是什麼形狀呢?我們用易拉罐來做個實驗吧。

學生分組實驗,剪開易拉罐側面的包裝紙,展開觀察思考,看能發現什麼?

組織學生交流,通過交流讓學生明確:圓柱的側面展開是乙個長方形,長方形的長就是圓柱的底面周長,寬就是圓柱的高。

教師提問:怎樣計算圓柱的側面積?

通過學生的獨立思考與交流,最後概括出:

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2.探索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1)觀察實物,理解表面積的含義。

請同學們仔細觀察這三種物體,比較一下它們有什麼不同。

學生匯報。歸納出:

爐筒:只有乙個側面。

水桶:有乙個側面和乙個底面。

油漆桶:有乙個側面和兩個底面。

(2)探索表面積的計算方法

根據三種物體的實際構造,你們能想辦法求出它們的表面積嗎?(小組討論)

指生匯報,明確解決辦法:

爐筒表面積=側面積

水桶表面積=側面積+乙個底面積

油漆桶表面積=側面積+兩個底面積

3. 教學例2

(1)出示例2,讓學生明確題中的資訊及要解決的問題。

(2)學生獨立解決。

(3)交流。重點:圓柱的側面積=底面周長×高

4.教學例3

(1)出示例3,讓學生明確題中的資訊及要解決的問題。

(2)學生獨立解決。

(3)交流。教師重點提問:做油桶需要的鐵皮應計算哪幾個面的面積?為什麼?

三、課堂活動

1.完成教科書第26頁課堂活動

(1)明確測量時的注意事項。

教師引導學生明確,測量三個物體的相關資料:直徑——先在圓上固定一點,尺子的另一端在圓上移動,尋找最大的距離,就是圓的直徑。周長——可繞桶一周量出圓的周長。

高——一定是兩底之間的最短距離。

(2)學生分組測量資料,計算三種物體的表面積。

(3)交流。學生測量和計算可以稍有誤差。

教師提問:剛才同學們都是用「四捨五入」法取的近似值。在實際中,這樣取能行嗎?為什麼?

2.完成教科書26頁第2題的計算。

在書上進行填表。及時反饋,矯正。

3.拓展練習

工人叔叔把一根高是1m的圓柱形木料,沿底面直徑平均分成兩部分,這時表面積比原來增加了0.8m2。求這根木料原來的表面積。

四、教學小結

1.提出問題

圓柱表面積的有關知識,在實際應用時要注意什麼呢?還想到哪些問題?你能舉一些例子來說明嗎?(讓學生展開思路,充分發言。老師還可以適當提示)

2.小結

老師根據學生發言,對本節課的知識進行總結,學生說得不夠全面教師補充:應用圓柱的表面積有關知識解決實際問題時,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根據實際需要來計算各部分面積,必須靈活掌握。另外,在生產中備料多少,一般採用進一法,目的就是為了保證原材料夠用。

五、作業布置

學生獨立完成教科書第27頁3~6題。

課後反思:

第3課時:圓柱的體積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27~30頁例4及課堂活動,練習八1,2,3題。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學生體驗圓柱體積公式的推導過程,掌握圓柱的體積公式並能應用公式解決實際問題。

2.過程與方法:倡導交流、合作、實驗操作等學習方式,培養學生觀察、猜測、分析、比較、綜合的學習思考方法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讓學生感受探索數學奧秘的樂趣,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情感。

【教學重點】

圓柱體積計算方法及應用。

【教學難點】

理解圓柱的體積計算方法的推導過程。

【教學準備】

教具:圓柱體教具。

【教學過程】

一、自主**新知

1.議一議

請同學們討論討論,怎樣計算圓柱的體積?

2.全班匯報交流

(1)教師:請大家想一想圓的面積計算公式是怎樣推導出來的?

伴隨學生的回答,課件(或圓面積教具)可以再次演示把圓平均分成若干等份,拼成乙個近似的長方形,找出長方形的長是圓的周長的一半,寬就是半徑,從而推導出圓面積的計算公式。

(2)教師:既然我們運用轉化的數學方法求出了圓的面積,那對於怎麼求圓柱的體積,你們能想到什麼好方法?

引導學生體會:我們雖然不會算圓柱的體積,但我們會計算長方體的體積;如果能將圓柱轉化成長方體就好了。

(3)思考:怎樣才能把圓柱轉化成長方體呢?

引導學生思考:我們可以把圓柱的底面分成許多相等的扇形,然後把圓柱切開,再把它拼起來,就轉化成近似的長方體了。

學生操作學具,進行拼組。

(4)教師演示拼組的過程,將圓柱底面等分成16份、32份、64份、128份……

如果繼續分下去,你會有什麼發現?

引導學生體會圓柱底面等分的份數越多,拼組成的立體圖形就越接近於長方體,體會無限逼近的數學極限思想。

(5)討論:圓柱和所拼成的近似長方體之間有什麼關係?

小組討論。

匯報:拼成的近似長方體的底面積等於圓柱的底面積,近似長方體的高就是圓柱的高,因此要求圓柱的體積就只要求切拼後的近似長方體的體積就可以了。

伴隨學生的回答教師及時板書:

長方體的體積=底面積×高

圓柱的體積=底面積×高

教師演示,加深理解。

教師:如果用s表示底面積,h表示高,那麼圓柱體積公式怎樣表示?

板書:v=sh

教師:計算圓柱的體積必須知道什麼條件?(底面積和高)

二、運用新知,嘗試解答問題

(1)出示例4,思考:題目已知什麼?求什麼?

嘗試練習,學生交流計算過程和結果。

教學例4。

教師:不告訴圓柱的底面積,你能求出它的體積嗎?

集體感知題意。全體學生獨立完成,兩名學生板演後講解。

教師小結:當求體積的必要條件沒有直接告訴時,我們應先根據相關資訊予以解決。

(2)拓展:如果已知圓柱底面的半徑r和高h,該怎樣來計算圓柱的體積呢?

自己先寫出計算公式,全班交流:v=πr2h。

三、基本技能訓練

練習八第1題。

四、教學小結

今天我們一起研究了什麼知識?(圓柱的體積計算v=πr2h)。在今天的學習中你的最大收穫是什麼?

五、作業布置

練習八第2,3題。

課後反思:

圓錐第1課時:圓錐的認識

【教學內容】

教科書第31頁的內容。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實物感知,使學生認識圓錐,掌握圓錐的特徵及各部分的名稱,會測量圓錐的高。

2.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通過觀察、操作、討論、交流等活動了解圓錐的特徵。

3.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動手操作能力。

【教學重點】

圓錐的特徵及圓錐各部分的名稱。

【教學難點】

測量圓錐高的方法。

【教學準備】

小黑板、圓柱和圓錐形實物、三角板、直尺、扇形**一張。

【教學過程】

一、複習鋪墊,引入新課

1.找生活中的圓錐

教師出示小黑板畫面(或小黑板板貼),展示各種形狀的物體(有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圓錐……),學生觀察圖中的物體。

教師:哪些是我們已經認識過的物體?(長方體、正方體、圓柱)

教師:誰能說一說圓柱有哪些特徵?抽學生回答。

教師指著圓錐問:你們見過這種形狀的物體嗎?誰知道像這種形狀的物體叫什麼?(圓錐)誰能說一說在哪些地方見過這種圖形?

(樓頂上的鐵架臺是圓錐形的,建築工地上的鉛錘、聖誕節戴的帽子、鐵路邊上的煤堆。)

教師對學生的回答給予肯定,接著教師用小黑板展示生活中常見的圓錐形物體。

小結:像麥堆、谷堆、鉛錘、帽子等物體的形狀都是圓錐。

板書:圓錐

2.揭示課題

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教案

圓柱和圓錐單元備課 教學目標 1 在現實情境中,通過觀察 操作 比較等活動,認識圓柱和圓錐,掌握它們的特徵。2 結合具體情境,通過探索與發現,理解並掌握圓柱的側面積 表面積和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並能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3 經歷探索圓柱 圓錐有關知識的過程,進一步發展空間觀念。4 在觀察與實驗 猜測與...

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題庫

2 王叔叔中了體育彩票的一等獎,獎金是120萬元,按規定,應繳納20 的個人所得稅,張叔叔實得獎金 萬元。3 編寫了一本書,獲得稿費8000元,按規定,超出5000元的部分應繳納5 的個人所得稅,應繳稅 元,稅後稿費 元。二 選擇 1 一件商品打八折 現價是原價的 a 80 b 20 c 30 2 ...

六年級數學下冊第二單元圓錐

圓錐的認識 1 圓錐有乙個 面和乙個 面。2 圓錐的底面是乙個把圓錐的側面展開得到乙個 形。3 從圓錐的到是圓錐的高。圓錐有 條高。4 將圖中直角三角形以6cm的直角邊為軸旋轉一周,可以得到乙個這個圖形的高是 cm,底面直徑是cm,底面積是cm2。圓錐的體積1 一 填空。1 乙個圓錐與乙個圓柱等底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