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學語文一年級下冊《烏鴉喝水》教學實錄

2022-10-12 14:39:02 字數 1818 閱讀 4216

《烏鴉喝水》課堂實錄

一、 謎語匯入

1、 教師出示謎語,讓學生來猜。

師: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我們大家來猜一猜好嗎?(出示**)這是什麼動物呢?

生:烏鴉。

2、 教師出示一張烏鴉**,相機引導學生說說烏鴉的樣子。

師:(出示烏鴉**)大家看看這是什麼鳥啊?誰來說說它的樣子啊?同其他美麗的鳥兒相比這只鳥又給你怎樣的感覺呢?

生:烏鴉全是都是黑乎乎的。

師:別看烏鴉長得貌不驚人,它卻非常聰明,今天就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這只聰明的烏鴉吧。我們一起來讀課題:烏鴉喝水。

二 、教授新課

(一)讀文認字

師:下面請同學們自由讀課文,把不認識的生字圈出來,並借助拼音多讀幾遍。(生讀課文)

1、師:大家看這些生字寶寶都跑出來和大家見面了,誰想來讀一讀?

誰願意當我們的小老師領著大家讀一讀呢?我們一起來讀一讀吧

生:(各種形式讀)

師:大家有沒有發現有兩個字特別像呢?

生:喝、渴

師:同學們真聰明,我們怎樣記住他們呢?

生:……

師:喝水要用口,所以喝是「口」字旁,渴了要喝水所以渴是「三點水」旁。

2、師:生字寶寶找到了新朋友大家還認識他們嗎?(讀詞語)

(**車讀、男女生比賽讀)

3、生字寶寶又出難題了,我們一起讀生字。(多**出示拼圖烏鴉)

(二)讀文感知文意

咱們班的同學真聰明,連烏鴉都直誇我們呢!

(課件出示「一一班同學真聰明!」)

1、師:接下來聽聽課文朗讀,想一想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麼事?

生:烏鴉喝水找水喝的故事……

2、接下來,誰能告訴老師課文中有幾個自然段呢?那現在我們一起合作來讀讀課文,第一自然段,第二自然段,老師來讀課題!

3、師:(多**出示**)大家看,這只烏鴉從遠處飛來了,它在找什麼?

生:找水喝。

師:誰來讀一讀?你能通過讀把這種口渴的感覺表現出來嗎?誰想試試

指導讀:渴得都快說不出話來了。

是呀,多渴呀,看!小烏鴉找水去了,它飛呀飛呀,飛到了這兒有水嗎?又飛到了這兒,有水嗎?這兒有嗎?小烏鴉還飛了好多的地方,於是課文中用了乙個詞。(到處)

「到處」是什麼意思?說明烏鴉怎麼樣?

生:處處,說明烏鴉太渴了……

師:你在口渴時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生:難受、想喝水……

4、 師:(多**出示**)大家看烏鴉找到什麼了?

生:水師:這時烏鴉什麼心情呢?

生:高興、驚喜……

師:誰來讀出高興的心情來呢?

5、 師:(多**出示**)可是烏鴉碰到什麼問題了呢?

生:水不多、瓶口又小……(讀)

6、師:烏鴉想出了什麼辦法呢?誰來讀一讀?接下來我們做個小實驗。

三、細讀,品讀體會

通過課堂小實驗,幫助學生理解這個故事,並讓學生體會:「漸漸」、「乙個乙個」,加深文意理解,幫助學生記憶。

師:誰來用「漸漸」造個句子?

師:(出示**讓學生根據課文填上缺少的詞語)誰能來填一填?

現在老師加大難度了,誰能看著**來說說?

四、學習生字

可、石、找、許講解字形、筆順、組詞,讓學生先描紅後練習。

師:注意將「找」和「我」區分開。

五、拓展延伸

1、師:誰來用自己的話夸夸這只烏鴉。

生:這只烏鴉真聰明……

師:我們一起來誇一誇這只烏鴉吧。(看課件讀兒歌)

六、課堂小結

總結:這是乙隻愛動腦筋、聰明的小烏鴉,終於喝到了瓶子裡的水,我們也要向這乙隻烏鴉學習,遇到困難多動腦筋,解決困難好嗎?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裡。

課下請同學們編乙個在沒有石子的情況下烏鴉喝到水的故事。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烏鴉喝水》 李琪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 19 烏鴉喝水 李琪 19 烏鴉喝水 編寫人 李琪 郵箱 預學單 一 我會認 1 自由 輕聲地朗讀課文,圈出生字條裡的字。讀完後給自然段標上序號。2 我會連 蝴蝶飛到了哪朵花上?請你連一連。3 快來幫烏鴉撿石子。4 找出自己喜歡的段落,在小組內讀一讀,評一評。5 讀了課文後你知...

蘇教版小學一年級語文下冊《烏鴉喝水》教案

烏鴉喝水 教學要求 1 學會本課生字 新詞。2 正確 流利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3 鼓勵學生遇到困難要積極動腦,設法解決。教學重點 重點 正確 流利地朗讀課文。難點 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字形。課前準備 1 一幅畫有瓶子 小石子 大石塊和草葉的背景圖及乙隻頭可以活動的烏鴉。2 分別抄錄4段課文的4塊小黑...

人教版一年級語文下冊烏鴉喝水教學設計及反思

烏鴉喝水教學設計及反思 教材分析 烏鴉喝水 選自 伊索索寓言 它用形象 生動的語言描述了乙隻烏鴉通過動 腦 動 手 喝到水的經過,向我們展示了乙隻可愛的烏鴉。這個故事雖然簡單,卻能給人以啟迪。教學這一課,將進一步培養學生思考和實踐的科學 精神,體會動手和用腦的樂趣,激發創造的熱情。學生分析 低年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