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級科學下冊放大鏡下的晶體教案教科版

2022-10-12 12:42:03 字數 1274 閱讀 3957

放大鏡下的晶體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一些固體物質的內部有一定的結構,如果構成這些物質的微粒按一定的空間次序排列,形成了有規則的幾何外形,這就是晶體。

過程與方法:

1、用放大鏡觀察常見固體物質的晶體。

2、用圖記錄觀察結果。

3、自製食鹽等晶體。

情感、態度、價值觀:

1、激發了解和探索晶體世界秘密的興趣。

2、在欣賞各種晶體的過程中,感受自然的美。

【教學重點】觀察放大鏡下的晶體。

【教學難點】製作晶體。

【教學準備】

分組觀察器材:放大鏡、食鹽、味精、燒杯、滴管、玻璃片、礦物晶體……

教師演示器材:各種晶體及晶體用途的**或多**課件,製作好的大晶體及器材

【教學過程】

一、觀察美麗的晶體

1、畫一畫我們記憶中的白糖、鹽、味精的小顆粒

上節課我們用放大鏡觀察了小小的昆蟲,今天我們要運用放大鏡來看一些物質。糖、鹽、味精是大家所熟悉的物質,首先請你在科學記錄本上畫一畫這三種物質的小顆粒。

2、放大鏡下的白糖、鹽、味精的小顆粒借助放大鏡觀察糖、鹽、味精這三種物質的小顆粒分別是什麼形狀的。將放大鏡下的顆粒形狀畫在科學記錄本上。(也可畫在書上第7頁方框中)

3、關於晶體

交流借助放大鏡觀察到的食鹽、白糖、味精的顆粒形狀。(食鹽和白糖都是立方體狀的顆粒,味精是柱狀的顆粒。)像食鹽、白糖、味精那樣,有規則幾何外形的固體物質叫做晶體。

閱讀第8頁關於晶體的內容,欣賞第8頁各種晶體的**。老師也可搜尋一些漂亮的晶體**讓學生欣賞,讓學生感受來自大自然的美麗與神奇。

二、製作晶體

1、晶體的形成

師:同學們可能會有這樣的疑問:晶體是怎麼形成的?

像糖、鹽、味精這些日常用品,是不是工廠用機器將它們切碎成了這樣的形狀?不是的,自然界中有的晶體從溶液中誕生,如海水蒸發得到鹽的結晶。有的晶體是在一定的壓強和溫度下形成的,如火山噴發岩漿冷卻後形成礦物的晶體。

我們可以嘗試著用蒸發水分的方法來製作鹽的晶體。

2、製作我們的晶體

師:(出示其他班級已經製作的晶體)瞧,這便是用蒸發的方法得到的鹽的晶體,讓我們也來試一試好嗎?

師提供一些濃食鹽溶液,讓學生用滴管滴在玻璃片上,然後用酒精燈慢慢烘乾。待水分蒸發後用放大鏡觀察它們在玻璃片上留下的痕跡。(注意,玻璃片需遠離火焰用火焰上方的熱量烘,老師自己要先試驗一下,用這樣的方法能否得到理想的晶體。

)3、拓展活動

板書設計:

放大鏡下的晶體

晶體:像食鹽、白糖、味精的顆粒那樣

規則幾何外形固體

六年級科學下冊放大鏡下的晶體 二 教學反思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教學反思 第一單元微小世界 第三課放大鏡下的晶體 本課以食鹽 味精 白糖為例,通過放大鏡觀察物質世界的某些晶體結構特徵。課前除了為每乙個小組準備現成的晶體觀察材料之外 食鹽 味精 白糖 還應制做準備些通過水分蒸發而結晶出來的晶體,這樣的晶體有著不同的結構特徵。而這些晶體的製作,教...

六年級科學下冊放大鏡下的晶體2教學反思教科版

教科版六年級科學下冊教學反思 第一單元微小世界 第三課放大鏡下的晶體 本課以食鹽 味精 白糖為例,通過放大鏡觀察物質世界的某些晶體結構特徵。課前除了為每乙個小組準備現成的晶體觀察材料之外 食鹽 味精 白糖 還應制做準備些通過水分蒸發而結晶出來的晶體,這樣的晶體有著不同的結構特徵。而這些晶體的製作,教...

教科版 六年級科學下冊教學反思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

放大鏡下的昆蟲世界 教學反思 本課的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利用放大鏡仔細觀察昆蟲的細微之處,來發現一些昆蟲的奇特結構。一 精心準備觀察材料,實現觀察的有效性 要想順利開展本課的教學活動,關鍵是要有一定數量的昆蟲標本,而且種類要多,蜻蜓 蒼蠅 蜜蜂 螞蟻 蝴蝶 蝗蟲等,而我在教學中遇大的最大障礙就是這個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