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梅說教材品社

2022-10-12 02:03:04 字數 4910 閱讀 7155

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

說課標說教材

尊敬的各位評委、老師們:

大家好!我是小學思品組的x號選手。今天我研說的是人教版《品德與社會》小學四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教材。下面,我將結合我的教學實踐,從課程標準、教材特色、實施建議這三個方面進行闡述。

一、說課標

品德與社會課的老師,首先要吃透課程標準。這裡我將從課程總目標、內容標準以及課標中本單元課程內容三個方面研說。

(一)課程總目標

《品德與社會》旨在培養學生的良好品德,促進學生的社會性發展,為學生認識社會、參與社會、適應社會,成為具有愛心、責任心、良好行為習慣和個性品質的公民奠定基礎。

(二)內容標準有:

四年級是小學生知識、能力、情感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新課標從情感·態度·價值觀,能力與方法以及知識三個不同的維度引導和幫助學生達到這些目標。

情感·態度·價值觀

1.珍愛生命,熱愛生活,養成自尊自律、樂觀向上、勤勞樸素的態度。

2.愛親敬長,養成文明禮貌、誠實守信、友愛寬容、熱愛集體、團結合作、有責任心的品質。

3.初步形成規則意識和民主、法制觀念,崇尚公平與公正。

4.熱愛家鄉,珍視祖國的歷史與文化,具有中華民族的歸屬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差異,初步形成開放的國際視野。

5.具有關愛自然的情感,逐步形成保護生態環境的意識。

能力與方法

1.養成安全、健康、環保的良好生活和行為習慣。

2.初步認識自我,掌握一些調整自己情緒和行為的方法。

3.學會清楚地表達自己的感受和見解,傾聽他人的意見,體會他人的心情和需要,與他人平等地交流與合作,積極參與集體生活。

4.學習從不同的角度觀察社會事物和現象,對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問題作出正確的判斷,嘗試合理地、有創意地**和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力所能及地參與社會公益活動。

5.初步掌握收集、整理和運用資訊的能力,能夠選用恰當的工具和方法分析、說明問題。

知識1.理解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為規範和文明禮貌,了解未成年人的基本權利和義務,懂得規則、法律對於保障每個人的權利和維護社會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義。

2.初步了解生產、消費活動與人們生活的關係,知道科學技術對生產和生活的重要影響。

3.知道一些基本的地理常識,初步理解人與自然、環境的相互依存關係,了解人類共同面臨的人口、資源和環境等問題。

4.了解家鄉的發展變化,了解一些我國歷史常識,知道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成的中華民族優秀文化和革命傳統,了解影響我國發展的重大歷史事件和社會主義建設的偉大成就。

5.初步了解影響世界歷史發展的一些重要事件,知道不同環境下人們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風俗習慣,懂得不同民族、國家和地區之間相互尊重、和睦相處的重要意義。

(三)課標中本單元課程內容有:

1.能夠識讀本地區(區、縣、市等)、旅遊景區等小區域的平面示意圖。正確辨認區域地圖上的簡單圖例、方向、比例尺。

2.了解本地區的自然環境和經濟特點及其與人們生活的關係;感受本地區的變化和發展;了解對本地區發展有貢獻、有影響的人物,萌發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3.了解本地區的民風、民俗和文化活動,體會其對人們生活的影響。

二、說教材

下面我將結合教材的編寫特點,編寫體例,內容結構,知識與技能的立體式整合來談一談我對本單元教材的理解。

(一)教材編寫特點

根據《課程標準》的基本理念,本單元教材設計力求以兒童的社會生活為基礎,在教材編寫上突出了以下特點:.

1.框架結構綜合

選擇認識社會的幾對基本概念,如獨立於相互依賴、傳統與變遷、差異與共性為支撐,從兒童的現實生活出發,選擇有關社會壞境、社會生活和社會關係等方面的主題,因循而不拘泥於兒童生活的領域,整合品德、地理、歷史、社會等學科的內容,使教科書的結構具有較強的綜合性。

2.學習內容開放

教材內容的設計不侷限於課堂內的教學活動,而是體現課前、課中、課後,校內外連續、完整的活動過程。強調從學生日常生活常見的現象,以及學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拓展學習主題。而研討問題的提出,不追求固定的、統一的結論,重在為學生留有更多的選擇和創造空間。

教學內容的選取,在完整、準確體現課程標準要求的前提下,適當拓展,以使學生在某以主題學習中,能從多角度獲得更深刻的生活和情感體驗;或者在現有生活範圍內,能有乙個更開闊的視野。

3.整體設計連貫

各課的設計既有各自比較明確的設計意圖和側重點,又有發散性;課與課之間具有一定的連貫性。同時教材內容的選擇和組織關注與品德與生活課程相銜接,以及與人教版其他課程教材的相互配合,避免不必要的重複。

4.學習方式新穎

突出「體驗式」「研討式」「**式」的學習特點,通過引導學生觀察和體驗生活,精心創設**情境,編寫典型範例,設計思考問題等,為學生創造更為廣闊的獨立思考、自主學習和實踐空間。

5.呈現形式活潑

強調從兒童視角出發,運用兒童語言,採用兒童喜聞樂見的形式,如充分發揮圖畫、**等在呈現教材內容方面的積極作用,增加教材的趣味性、可讀性和啟發性。

(二)教材的編排體例

本冊教材編排體例基本相同,都是按照「單元主題——每課主題——內容話題」的框架進行設計。以本單元為例:「一方水土養一方」是單元主題;「我的家鄉在**」、「家鄉的美景家鄉的人」、「濃濃的鄉土情」是每課主題;每一課又由兩到三個內容話題構成。

此外,還會根據教學內容的不同安排「活動天地」、「小記者在行動」、「瞭望台」等內容。內容生動活潑,教材呈現方式直觀生動,**並茂。

(三)內容結構

本單元主要內容是「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突出「愛家鄉」教育,單元目標是:學會運用地圖,了解家鄉,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人人都有自己的家鄉,具有家鄉人的自覺意識和歸屬感,激發愛家鄉的情感。

共安排了3個主題:

第1課 《我的家鄉在**》學生會看中國地圖,認識方向、圖例、比例尺;了解家鄉的地理位置,知道家鄉是祖國的一部分;初步了解我國五種地形,感知家鄉地形特點;**地理環境對當地人們生活和生產的影響。

第2課 《家鄉的美景家鄉的人》了解家鄉風景名勝、文物古蹟,文化、歷史的發展;感激、敬佩為家鄉的建設做出貢獻的人,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

第3課 《濃濃的鄉土情》考察和了解家鄉文化生活、老房子、飲食習俗等,理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的含義,激發愛家鄉之情。

(四)知識與技能的立體式整合

品德與社會教材,以學生的生活發展為主線、以由近及遠的社會生活範圍構成基本框架,學生社會生活的幾個主要因素和逐步擴充套件的生活領域,點面結合。體現了本課程:一條主線,點面結合,綜合交叉,螺旋上公升的設計思路。

本單元知識編排上,不但注意橫向主題間的結合,而且兼顧了不同學段知識的上下銜接。

橫向整合:

單元內部的3課之間注意保持有機的內在聯絡,在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一內容的統領下,每一課又從各課主題引入、指導學生了解家鄉的位置、家鄉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蹟、家鄉名人、文化生活、老房子、以及飲食習俗等,但都統一於「愛祖國、愛家鄉」的單元教學目標。

縱向整合:

「愛祖國、愛家鄉」題材的內容,在二年級下冊第一單元《我生活的地方》,在四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一方水土養一方人》和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我愛祖國山和水》均安排了教學內容,教材的編寫按照兒童品德發展規律及認知規律,以及兒童不斷擴大的社會生活,在內容分配上,注重知識的上下銜接和層層遞進。

三、實施建議

實施建議,我將從教學、評價和課程資源的開發利用三方面,介紹自己的作法。

(一)教學建議

根據課程標準、本單元教材特點以及教學實踐,我有以下幾點教學建議:

1.整體把握課程目標和教學目標的關係

教師要在把握單元課程目標的基礎上,設計單元或課的教學目標,處理好長期形成的目標和短期教學目標之間的關係。每節課教學目標不必面面俱到,但要做到清晰、具體,注意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盡可能根據學生實際進行設計,避免大而空。

如,本單元「激發學生對家鄉的自豪感和責任感」是乙個長期綜合性的養成過程,而本單元第二課「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喚起對家鄉的自豪感」也是需要不斷實踐積累逐漸形成的目標,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我把目標具體化為「通過了解家鄉的風景名勝、文物古蹟,認識家鄉的自然環境,了解家鄉的文化和歷史的發展。通過分組交流、展示身邊美景、「當小導遊」等活動激發學生對家鄉的熱愛之情和自豪感。」

2. 通過創設多樣化情境豐富和提公升學生的生活經驗

在教學中,教師要調動學生的生活經驗與認識,引導學生用多種感官去觀察、體驗、感悟社會,獲得對世界的真實感受。同時,教師還要注意學生之間經驗的差異,鼓勵學生與擁有不同經驗和觀點的同伴、教師和其他人開展交流、討論和對話,分享經驗和感受。

如第2課《家鄉的美景家鄉的人》教學中,****,師生共同欣賞天津薊縣盤山的美麗風光。教師聲情並茂地介紹。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感覺。

為學生交流做好了示範。然後引導學生在小組內交流、整理課下利用多種途徑蒐集的資料,如:**、**、文字資料以及編寫的解說詞等。

分享各自的知識與經驗,培養自主學習的意識和團隊精神。

3.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和獨立思考。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應由單純的知識傳授者向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組織者的轉變。教師要通過創設任務情境或問題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和**的興趣,鼓勵他們大膽嘗試解決問題的方法。

如《濃濃的鄉土情》一課教學中,在「瞭望台」環節,引導學生自讀21頁教材內容,思考北京胡同的來歷。在自主學習,獨立思考的基礎上,使學生懂得乙個街名必有乙個故事,告訴我們一段歷史,散發出一股濃濃的鄉土情。激發學生探索家鄉地名的興趣和好奇心,進一步增強對家鄉的親近感。

4.因地制宜地拓展教學時空

教師要根據實際條件,就地取材,創造性地發掘和利用學校、家庭、社會、**已有的資源,以及購物、旅遊、訪友等機會,引導學生適時地開展體驗、考察、調查、製作、遊戲等活動,通過學生熟悉的材料拉近學生與學習物件的距離。

如第3課「濃濃的鄉土情」,我提前布置蒐集一些自己老家的文化生活、過去的老房子的資料、向家長詢問自己家鄉的飲食習俗,並做好記錄。課堂上,學生分享資料,拓展了學生的生活空間,教學活動依照教材,又不侷限教材。

5.有效組織適宜的教學活動

本課程的教學活動方式多樣,如閱讀、討論、辯論、參觀、調查、訪問、遊戲、角色扮演、模擬活動、兩難問題辨析,以及撰寫報告書、製作圖表等,每一種活動都有其適用的範圍和價值。教師要根據不同的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物件和教學條件加以選擇,最大程度地發揮每一種教學活動的效用,而不宜在一節課內展現多種教學活動方式。

王中說教材活動方案

王爺府蒙古族初級中學 學課標,說教材 活動方案 一 指導思想 為了進一步深化課程改革,促進全體教師認真地研讀課程標準,認真研讀教材,正確地使用教材,切實提高教師適應新形勢下教學所必需的專業能力,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益,依據 喀喇沁旗教研室2012年度 學課標 說教材 活動方案 的具體要求特制訂我校 學課...

王敏勤教授談說教材

其次,明確怎樣開展 說教材 活動。說教材 不同於過去的 通教材 通教材 僅僅是把教材的知識點從頭到尾 通 一遍,把不明白的問題和重點 難點搞清楚,一般是教哪冊 通 哪冊,並沒有注意教材的整體性。而 說教材 要求教師要整合教材,不管教哪個年級的,都要了解整個學段的課程標準的要求和教材的編寫意圖,要從教...

研課標,說教材思品組實施方案

4.幾點具體要求。知識樹的繪製及教材解說,是實實在在的教研,是教師鑽研教材的一種有效形式,做得到位與否,不僅對課堂效率的提高有著直接的影響,而且對我們的教學質量的全面提公升也會產生很大影響。所以制定如下具體要求 1 教師教哪個年級,就繪製和解說哪個年級的教材 2 教師可以按單元知識繪製知識樹和解說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