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代的婚戀與婚俗

2022-10-11 09:48:02 字數 3729 閱讀 3148

詩經》讀書報告

趙瀚慧13級環境科學 20136773 81

對於生活在新時代的90後來說,愛情幾乎是永遠不過時的話題。時間是萬能的緩衝劑,所有的故事在時間的長河裡不是如泡沫般越飛越高然後幻滅,就是如窖藏的美酒越來越香醇。而《詩經》中的愛情低吟淺唱穿越千年的輪迴仍然在史上熠熠生輝,成就了一段不老的傳奇,讓我們千古傳唱。

詩經中浪漫自由的愛情、刻骨銘心的眷念,實在讓人心生嚮往。《詩經》中有許多反映了周代婚戀情況及成婚禮俗的作品,下面用我比較喜歡的幾首詩來談談我個人的見解。

(一)相遇愛慕

詩經中第一篇大家耳熟能詳的《關雎》①「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它描寫了乙個小夥子單相思的動人的情景。他熱戀著一位在河邊採荇菜的姑娘,為了她,竟至長夜無眠「輾轉反側」。

但他並沒有沉浸在愁苦的情緒裡,而是想象總有一天要把她娶過來,共同過著琴瑟、鐘鼓般的相互協調的歡樂幸福生活。他寫自己的相思之情是坦率的、大膽的。他毫不掩飾自己的感情,也毫不掩飾自己的願望。

而②《邶風靜女》一詩,則描寫了情人幽會時的情景:靜女其姝,俟我於城隅。愛而不見,搔首躑躅……在這短短的篇幅裡,它不僅為我們勾勒出一副生動的風俗畫面,而且還寫出了人物的心理和感情,為我們刻畫了兩個性格鮮明的人物形象。

詩歌通過男子的口吻寫出了男子的情感的變化,又通過男子的感受寫出女子的美麗可愛,就這樣把民間青年男女在一起時的那種天真活潑,互相逗趣的情景寫得活龍活現。乙個故意惹逗,乙個語帶雙關得湊趣,其開朗的性格,深厚的感情,愉快的情緒,躍然紙上。

詩經時代之所以有如此自由開放的戀愛環境,在於當時禮教初設,古風猶存,青年男女的自由戀愛尚少禁忌,所謂:③「仲春之月,令會男女,於是時也,奔者不禁」。周代是人們所處的時代的第乙個階級社會,在這個時代的愛情,由於沒有過多的文化和倫理的積累,那時的愛情因此更直接,沒有那麼多文化、倫理重負下的猶豫不決、閃爍其辭。

它不過多承載社會內容,是男女雙方沒有社會功利的自然吸引。因此,周代不僅帶有明顯的原始初民的那種粗樸的遺留,還充滿了人類早期的純樸自然的人性美。

①《周南關雎》

②《邶風靜女》

③《周禮煤氏》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23年7月 57頁

(二)確定關係

在《詩經》的情歌中,有許多篇章描寫男女互贈信物,以確定愛情關係。《衛風木瓜》就是一首描寫男女贈物定情的情歌。這首詩講的是乙個姑娘向她所愛的男子投過去的乙個木瓜,表示愛心。

那男子欣然接受以後,將身上的玉佩解下來贈給她,那男子回答得好,這不是報答,是表示兩人永遠相愛,真正的愛情不是索取,而是奉獻。

《晉書潘岳傳》也道:①「意者,古俗於夏季果熟之時,會人民於林中,士女分曹而聚,女各以果實投其所悅之士,中焉者或以佩玉相報,即相約為夫婦焉。」 因此贈物達情作為一種習俗,行之既久,便在生活中形成了一種約定俗成的法規和相對穩定的觀念,其含蓄的深長意味和濃郁的浪漫情懷為後世所延續。

①《晉書潘岳傳》 中華書局 2023年12月 364頁

(三)共同攜手

戀愛的理想結局是結婚。下面是《詩經》中兩類的婚嫁詩

1、賀婚詩

在《詩經》的婚嫁詩中,首先值得我們重視的賀婚詩。婚禮是人生大禮,在《詩經》時代,婚禮是非常隆重的。如《大雅韓奕》寫韓侯取妻時的盛況是:

「韓侯迎止,於蹶之里。百兩彭彭,八鸞鏘鏘,不顯其光。諸娣從之,祁祁如雲。

韓俟顧之,爛其盈門。」韓侯娶的妻子是蹶父的女兒,韓侯親自到那裡迎接,迎親的車子有上百輛,陪嫁的妾媵多如雲。由此可見,《詩經》時代的結婚場景是非常隆重的。

2、 棄婦詩

婚姻並不全是幸福和快樂,在《詩經》中也有表現不幸婚姻的,在男女不平等的夫權社會,婚姻幸福對婦女來說,常常是個美好的願望而已。《詩經》時代,以男性為中心的社會早已形成,宗法禮教雖不及封建社會中、後期那麼嚴密,但婦女因沒有獨立的經濟地位,婚後成為男子的附屬品已是社會的普遍現象。因此,即使在前所述反映戀愛過程的情詩和反映戀愛結局的婚嫁詩中,固然唱出了少男少女們發自內心的愛情呼聲,但是在婚後的生活中,如果夫妻間發生感情的破裂,受栽害最深的,往往是女子。

由此,產生了《詩經》描寫女子婚姻不幸的詩和棄婦詩。①《邶風柏舟》就是乙個女子對自己婚姻不幸的哀嘆。詩以在河中漂蕩、不知所屆的柏舟起興,來比喻自己在家中的處境遭遇以及自己不知如何擺脫這種處境的複雜心情。

從詩中看,女主人公是個非常有個性的人,在夫家,她不能逆來順受,在遇見不公正時,她曾經和丈夫有過抗爭,「我心匪鑑,不可以茹」,但沒有成功。

由於婦女沒有獨立的政洽地位和經濟地位,棄婦的命運自然也就最為悲慘。《詩經》中有多首棄婦的詩篇,②《邶風氓》充滿了對負心人的控訴、怨恨和責難,是《詩經》棄婦詩的代表作。全詩以敘事為線索展開抒情,同時夾以議論,細緻地描述了自己從相戀到被棄的過程,生動地表達了自己從當初被騙到最後被棄時的心靈痛苦,全方位地展示當時社會婦女的社會地位和她們的婚姻生活。

①《邶風柏舟》

②《邶風氓》

下面我們從婚戀詩來**周代的婚戀禮俗

1.自由戀愛

周代青年男女以樂歌相語,自由戀愛求偶的風氣在《詩經》中隨處可見。如①《鄭風褰裳》:「子惠思我,褰裳涉溱。子不思我,豈無他人?」當時周代統治階級為了繁衍

人口,增加勞動力,用行政手段強制青年男女及時結合,這就使得當時青年男女的戀愛擇偶處在乙個比較寬鬆的環境中。青年男女可以相對自由地選擇自己的意中人,這是乙個較為開放又較為本能原始的情愛觀,而如今我們所說的自由戀愛說也可以看作是對周代婚戀自由的繼承。

2.相互投贈

《詩經》中的愛情詩有大量投贈之句。②《女日雞鳴》「知子之來之,雜佩以贈之。知子之順之,雜佩以問之。

知子之好子,雜佩以報之」。在③《木瓜》中說得更為明白:「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

匪報也,永以為好也!投我以木桃,報之以瓊瑤。」由此可見,相互投贈是青年男女交換定情信物。

投果,古時就是禱神除邪氣,即辟邪的行為,以後成為求婚的習俗。如今在婚戀過程中投贈習俗發生了轉變,多為男子向女子送花或物求愛,女子收下即為同意,一般不會回禮,或許在一些少數民族中還會有類似習俗儲存。

①《鄭風褰裳》

②《女日雞鳴》

③《木瓜》

3. 賀婚

賀婚詩是指在婚禮上由賓客唱出的、表達美好祝願的詩歌。《詩經》中有很多的賀婚詩,有以新郎口吻所寫的《有女同車》、以新娘口吻所寫的《著》等,在內容上又有讚揚婚姻本身的、祝福夫妻生活美好的、以及祝多子的。《禮記曲禮上》說:

「賀取妻者曰:某子使某,聞子有客,使某羞」。祝多子的賀婚詩包括《螽斯》《椒聊》。

兩者分別以多子的蝗蟲和花椒來比喻、祝福人多子。螽斯的比喻在今人看來有些不舒服,但畢竟是取譬淺近又形象的。兩詩主題相近,但有些許差別。

前者除了以比喻來祝福多子之外,還有祝願子孫強大能幹又和諧的意思。「振振」「繩繩」「蟄蟄」就是形容子孫的眾多、昌盛和和諧。如今在婚禮上賀婚仍然存在,只不過賀婚的人多為新人的父母。

4. 結婚禮儀

在周代,婚姻「六禮」之制如此完備,並在當時得到較為普遍的遵守,這表明,周代社會已基本進入一夫一妻制的專婚狀態。《周南桃夭》中「之子於歸,宜其室家」的句子,明顯是女子出嫁到男家。其《邶風擊鼓》「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無疑是一種與現代極為接近的專一愛情觀

《詩經》以渾樸的風格包羅著《詩經》時代的社會永珍,表現婚戀嫁娶的婚戀詩中蘊含著《詩經》時代人們的愛情觀念:對愛情自由大膽追求、執著專一,以及以禮制情。通過對這些觀念的分析研究,可以使我們逐漸靠近周代社會生活,靠近《詩經》時代人們的情感世界,乃至心靈世界,也可以使我們認識到,周代會宗法禮制正在形成,社會理性正在上公升,人的原欲逐漸被壓抑,禮法試圖指導人們過上一種優雅並秩序井然的生活,並且可以追溯我們的民族性格與民族文化品格的淵源。

總而言之,《詩經》中的婚戀詩為我們記錄下了中國古代人們或美好或痛苦的婚戀生活,也為我們研究古代的風俗歷史提供了寶貴的材料。這種柏拉圖式的精神之戀的詩意美感,總不免讓人產生無盡的追戀和精神的歸依感。在當今日趨庸常的生活裡保持一顆不死的詩心是非常有必要的。

從應國與虢國墓地的發現看周代禮樂制度

虢國墓地與應國墓地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周代禮制與當今社會的關係 王龍正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所提出的以德治國 建立和諧社會的理論,如果溯本求源,可以看出與孔子所極力推崇的西周時期形成並完善的禮儀制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絡。以周代禮樂制度為基礎而形成和發展起來的儒家思想演說,影響了中國歷史達兩千多年之久,...

坪地彝族紛繁獨特的婚俗

乙個民族的婚俗,總有它自己的特點。民族婚俗是構成乙個民族風土人情的主要內容之一。在我縣坪地一帶,雖然彝族婚俗賦予了內容,但古老的那種風趣與生動的民族禮節,至今仍在盛行。坪地是我縣乙個彝族鄉,這裡彝家青年男女婚禮紛繁獨特,今天仍保留著接風洗塵 潑水 唱酒令 踩碗 鉤頂帕等多個傳統禮節。基於坪地彝家婚禮...

當代大學生婚戀觀的分析與思考

摘要 近年來,隨著高校大學生談戀愛現象漸趨普遍,戀愛問題已成為當代大學生較為突出的問題。本文從大學生婚戀觀現狀入手,深入剖析了大學生戀愛的特點以及存在的問題和誤區,提出了加強對大學生婚戀觀進行教育引導的相應對策及大學生擁有正確婚戀觀的途徑。關鍵詞 大學生 婚戀觀 現狀 教育 0.引言 對甜蜜愛情 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