鋼爐作業指導書

2022-09-30 06:48:06 字數 3866 閱讀 2413

1 型殼的焙燒

1.1 裝置:電阻焙燒爐

1.2 焙燒工藝要求

1.2.1 一般情況下水玻璃模殼800℃下保溫1—1.

5小時,矽溶膠模殼1000—1050℃下保溫40分鐘,特殊情況見產品工藝卡的具體規定。焙燒好的型殼應為白色或薔薇色。

1.2.2 水玻璃型殼焙燒兩次後必須澆注,否則其強度降低而在澆注時導致跑火。

1.3 焙燒操作程式

1.3.1 裝爐前先檢查焙燒爐爐膛、通風、爐門和控溫儀表是否正常。

1.3.2 清理乾淨型殼澆口杯邊緣,嚴防砂粒等雜物掉進型殼中。

1.3.3 將型殼澆口杯朝上裝入焙燒爐中,型殼距離爐門不小於200mm;

1.3.4 嚴格控制焙燒溫度和時間,確保模殼質量,並作好記錄。

1.3.5 進出模殼時禁止野蠻操作,防止損壞矽碳棒。

1.3.6 澆包應隨模殼預熱,保溫30min以上待用。

1.3.7 進出模殼時,必須穿戴好勞保用品,防止事故發生。

2 熔煉與澆注

2.1 熔煉裝置:快速中頻感應電爐。

2.2 坩堝

2.2.1 銅合金材質選用石墨坩堝(保證導電以快速熔煉)。

2.2.2 黑色金屬材質選用氧化鎂或二氧化矽材質的材料打結的坩堝(可以自製,也可外購)。

2.3 原材料

2.3.1 所有原材料要求無油汙、鏽蝕。甄別原材料材質,防止混料。

2.3.2 原材料在使用前應預處理,以保證順利裝爐熔煉。

鋼爐工段作業指導書

2.4 爐襯打結材料

2.4.1 酸性爐襯

2.4.1.1 爐襯材料

粗石英砂20%+次粗石英砂20% +細石英砂40%+石英粉20%+硼酸1.5-2%

2.4.1.2 爐領材料

次粗石英砂30%+細石英砂50%+石英粉20%+水玻璃10%

2.4.2 鹼性爐襯

2.4.2.1 爐襯材料

4—6目鎂砂40%+20/40目鎂砂30%+280目鎂砂30%+白剛玉粉10%+水3—4%

2.4.2.2 爐領材料

鎂砂(1—2mm)40%+鎂砂(≤1mm)40%+耐火黏土20%+水玻璃適量

2.5 爐襯打結

2.5.1 自製爐襯打結

2.5.1.1 築爐前檢查感應圈有無損傷。感應圈間隙用石棉繩浸水玻璃填塞;

2.5.1.2 感應圈內側應包敷一層石棉布;

2.5.1.3 築爐前應對築爐材料磁選。材料中不得混有其他雜物;

2.5.1.4 材料應一次性攪拌好,硼酸先溶於水中備用;

2.5.1.5 先搗爐底,其底部厚度以高出感應圈

一、二層為宜;

2.5.1.6 放入爐膽模。將其放在正中,並矯正上、下同心。再將其用鋼料壓緊,最後將未與爐膽模接觸處扒粗糙;

2.5.1.7 鋪約40公釐厚的材料,用叉狀棒或扁錘搗實;

2.5.1.8 重複上續操作,直到打築離爐口50公釐為止;

鋼爐工段作業指導書

2.5.1.9 轉動爐膽模,再垂直取出。取爐膽時不應傷及爐襯表面或使已打結的爐襯鬆散;

2.5.1.10 爐領部分和出水口用爐襯材料加適量水玻璃搗築,爐領應高出爐面20公釐;

2.5.1.11 將爐襯均勻刷上一層水玻璃漿(水玻璃和水各50%),經24小時自然乾燥後備用。

2.5.2 成型爐襯打結

2.5.2.1 築爐前檢查感應圈有無損傷。感應圈間隙用石棉繩浸水玻璃填塞;

2.5.2.2 感應圈內側應包敷一層石棉布;

2.5.2.3 築爐前應對築爐材料磁選。材料中不得混有其他雜物;

2.5.2.4 材料應一次性攪拌好,加水時應將硼酸先溶於水中;

2.5.2.5 先搗爐底,厚度約30-50mm,以保證成型坩堝放入後,成型坩堝頂部低於爐面10mm;

2.5.2.6 放入成型坩堝。將其放在正中,並矯正上、下同心。再將其用鋼料壓緊,最後將未與成型坩堝接觸處扒粗糙;

2.5.2.7 鋪約40公釐厚的材料,用叉狀棒或扁錘搗實;

2.5.2.8 重複上續操作,直到打築離成型坩堝口50公釐為止;

2.5.2.9 爐領部分用爐襯材料加適量水玻璃搗築,爐領應高出爐面20公釐;

2.5.2.10 將爐襯均勻刷上一層水玻璃漿(水玻璃和水各50%),24小時自然乾燥後備用。

2.6 感應電爐不氧化法煉鋼合金元素收得率

鋼爐工段作業指導書

2.7 黑色金屬熔煉工藝要求

2.7.1 檢查爐襯、銅管感應線圈、冷卻水、爐體轉動機構等是否正常;爐襯需修補時,應先把爐襯修補好,並烘乾。

2.7.2 啟動迴圈水水幫浦,檢查中頻爐冷卻水、控制櫃冷卻水、冷卻塔冷卻水是否迴圈正常,檢查控制櫃冷卻水壓是否不小於0.05mpa。

2.7.3 合上控制櫃開關,按下「控制電路」綠色按鈕,以20kw送電將坩堝預熱到暗紅。

2.7.4 坩堝底部撒上一層(10-20mm)造渣劑,然後裝入回爐料和新料。裝料時盡可能緊密,以提高熔化效率。小料碎料裝底部,燒損量小的合金材料也可裝在底部先期熔化。

2.7.5 將功率逐漸加大到80—100kw,對爐料進行熔化。

2.7.6 見鋼水後,撒上除渣劑覆蓋液面。

2.7.7 補充加料,加大功率到150—180kw對爐料進行熔化。注意爐料要爐邊隨爐預熱,防止冷料入爐發生翻爐「翻爐」。

2.7.8 熔化過程中隨時檢查中頻爐冷卻水和控制櫃冷卻水迴圈是否正常,水溫是否超過60℃。如果水溫是否超過60℃,則立即停爐檢查。

2.7.9 熔化過程中隨時檢查爐料熔化狀態,防止「搭橋」。如果發生「搭橋」,可傾轉爐體讓「搭橋」材料熔化後,再將爐體復位進行熔化。

2.7.10 爐料全部熔化後,加入合金材料調節成份。

2.7.11 取樣,進行爐前分析化驗成分。

2.7.12 調整溫度,對金屬液體進行預脫氧。該過程可以與打渣交叉進行。

2.7.13 加入除渣劑,進行除渣處理。

2.7.14 化驗結果出來後,加入材料熔化調整成分到合格(如不合格)。成分合格後,加大功率公升溫到澆注溫度,用脫氧劑進行終脫氧,扒渣出爐澆注。

鋼爐工段作業指導書

2.8 黑色金屬澆注工藝要求

2.8.1 根據工藝卡要求,對模殼澆注進行預處理(如果需要埋砂澆注或涼殼澆注)。

2.8.2 鋼液溫度達到工藝要求時,完成脫氧。靜置10秒,扒渣乾淨,準備出鋼。注意出鋼時要保持小功率(20—50kw)送電,以保證鋼水溫度的一致性。

2.8.3 鋼液澆注時引流要穩、準,澆注要慢——快——慢(即對澆口杯時要慢,澆注過程中要快,最後收口要慢);防止鋼液噴濺、斷流或細流。

澆注口離模殼澆口杯的距離控制在100mm以內,以減少澆注時金屬液氧化。

2.8.4 澆注過程中注意觀察金屬液氧化狀態,必要時在澆包中補充脫氧處理。

2.8.5 澆剩的鋼水應倒入錠模中(錠模使用前刷塗料並預熱),及時按牌號入庫。

2.8.6 澆注完成及時清理附著在澆包上的金屬殘渣,以備下爐使用。

2.8.7 熔煉完畢應及時清理坩堝上的爐渣,保持爐體檯面乾淨。在坩堝上方蓋上一塊岩棉,防止坩堝降溫太快降低坩堝使用壽命。

2.8.8 斷開控制櫃電源,保持冷卻迴圈水繼續工作1.5h以上。

2.9 熔煉澆注注意事項

2.9.1 脫氧劑、熔劑應進行爐邊烘烤,保持乾燥。

2.9.2 澆注場地不得有積水。

2.9.3 測溫儀表應按期校正。

2.9.4 澆包使用前必須檢查抬包部位是否安全可靠。

2.9.5 實時準確真實記錄澆注結果,禁止野蠻違章操作。

2.9.6 操作時穿戴好勞保用品,防止事故發生。

2.10 黑色金屬材質熔煉典型工藝

見對應材質的典型熔煉工藝(另附)。

鋼支架作業指導書

目錄一 工程概況 2 二 施工機具一覽表 4 三 基礎驗收檢查 5 四 鋼架施工 5 五 鋼柱組合 8 六 鋼架安裝 9 七 安全措施 10 八 危險辨識與風險評價 12 九 環境因素識別記錄彙總表18 附件 脫硫 除塵裝置安裝強制性條文19 本方案根據工程實際情況及國家驗收標準進行編制,龍淨脫硫脫...

鋼支撐作業指導書

本作業指導書適用於成都地鐵4號線一期工程土建2標。本作業指導書規定了地鐵車站維護結構鋼支撐施工中的加工 運輸 安裝及質量檢查 驗收標準。建築鋼結構焊接規範 jgj81 91 鋼結構設計規範 gbj17 88 建築基坑工程技術規範 yb9258 97 成都地鐵4號線公文區間 文家站 文中風井關於鋼支撐...

鋼支撐作業指導書

1.編制目的 1 2.編制依據 1 3.適用範圍 1 4.施工準備 2 5.施工方法 2 6.工藝流程 2 6.1施工概況 2 6.2施工順序 2 6.3與地連牆 冠梁 連線處處理 2 6.4托架安裝 2 6.5鋼圍檁安裝 3 6.6鋼管支撐安裝 4 6.7施加軸力 4 6.8鋼支撐拆除 5 7.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