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振動與受迫振動》實驗報告

2022-09-26 17:54:05 字數 2610 閱讀 6823

工程物理系核41 崔迎歡 2014011787

一.實驗名稱:阻尼振動與受迫振動

二.實驗目的

1. 觀測阻尼振動,學習測量振動系統基本引數的方法;

2. 研究受迫振動的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觀察共振現象;

3. 觀測不同阻尼對受迫振動的影響。

三..實驗原理

1. 有粘滯阻尼的阻尼振動

彈簧和擺輪組成一振動系統,設擺輪轉動慣量為j,粘滯阻尼的阻尼力矩大小定義為角速度dθ/dt與阻尼力矩係數γ的乘積,彈簧勁度係數為k,彈簧的反抗力矩為-kθ。忽略彈簧的等效轉動慣量,可得轉角θ的運動方程為

記ω0為無阻尼時自由振動的固有角頻率,其值為ω0=,定義阻尼係數β=γ/(2j),則上式可以化為:

小阻尼即時,阻尼振動運動方程的解為

(*)由上式可知,阻尼振動角頻率為,阻尼振動週期為

2. 週期外力矩作用下受迫振動的解

在週期外力矩mcosωt激勵下的運動方程和方程的通解分別為

這可以看作是狀態(*)式的阻尼振動和頻率同激勵源頻率的簡諧振動的疊加。一般t>>τ後,就有穩態解

穩態解的振幅和相位差分別為

其中,φ的取值範圍為(0,π),反映擺輪振動總是滯後於激勵源支座的振動。

3. 電機運動時的受迫振動運動方程和解

彈簧支座的偏轉角的一階近似式可以寫成

式中αm是搖桿擺幅。由於彈簧的支座在運動,運動支座是激勵源。彈簧總轉角為。於是在固定座標系中擺輪轉角θ的運動方程為

也可以寫成

於是得到

由θm的極大值條件可知,當外激勵角頻率時,系統發生共振,θm有極大值。

引入引數,稱為阻尼比。

於是,我們得到

四.實驗儀器:波耳振動儀

五.實驗步驟。

1. 開啟電源開關,關斷電機和閃光燈開關,阻尼開關置於「0」檔,光電門h、i可以手動微調,避免和擺輪或者相位差盤接觸。手動調整電機偏心輪使有機玻璃轉盤f上的0位標誌線指示0度,亦即通過連桿e和搖桿m使擺輪處於平衡位置。染貨撥動擺輪使偏離平衡位置150至200度,鬆開手後,檢查擺輪的自由擺動情況。

正常情況下,振動衰減應該很慢。

2. 開關置於「擺輪」,撥動擺輪使偏離平衡位置150至200度後擺動,由大到小依次讀取顯示窗中的振幅值θj;週期選擇置於「10」位置,按復位鈕啟動週期測量,體制時讀取資料。並立即再次啟動週期測量,記錄每次過程中的的值。

(1)逐差法計算阻尼比ζ;

(2)用阻尼比和振動週期td計算固有角頻率ω0。

3. 依照上法分別測量阻尼(1、2)兩種阻尼狀態的振幅。求出ζ、τ、q。

4. 開啟電機開關,置於「強迫力」,週期選擇置於「1」,調節強迫激勵週期旋鈕以改變電機運動角頻率ω,選擇2和4兩種阻尼比,測定幅頻和相頻特性曲線;每次調節電機狀態後,擺輪要經過多次擺動後振幅和週期才能穩定,這時再記錄資料。要求每條曲線至少有12個資料點,其中要包括共振點,即φ=π/2的點。

六.實驗結果

1. 測量最小阻尼時的阻尼比ζ和固有角頻率ω0。

擬合直線得b=-0.0096sb=3.1*10^(-5)

由得到:

ξ=(1.5279±0.0011)*10^(-5)

td=1.44524s,

τ=1/β=-td/b=151.02s

q=1/2ξ=327.2

2. 測量其他2種阻尼狀態的振幅,求出ζ、τ、q。

阻尼檔為3:

b=-0.097884619

sb=0.000657603

ξ=1.558*10^(-2),

ξ=(15.5800±0.0016)*10^(-3)

td=1.444s

ω0=4.352/s

τ=1/β=-td/b=14.75s

q=1/2ξ=32.1

阻尼檔為4時:

b=-0.128536508

sb= 0.000738915

ξ=0.02045

ξ=(20.4500±0.0024)*10^(-3)

td=1.444s

ω0=4.352/s

τ=1/β=-td/b=11.23s

q=1/2ξ=24.45

3. 測定受迫振動的幅頻特性和相頻特性曲線。

阻尼檔為3時β=1/τ=0.068,

阻尼檔為4時β=1/τ=0.089

利用穩態解時相位差的表示式

實測相位差ψ與理論求出值得相對偏差φ/φ=ψ(o-ψ)/ψo

阻尼檔為3時

阻尼檔為4時

七、討論

1.如何判斷受迫振動已處於穩定狀態?

經過一段時間(不超過5min),振幅測量值基本穩定了,則可以受迫振動基本達到穩定

2.如何減少等待受迫振動達到穩定的時間?

可以選取強迫力週期單調遞增(減)的方法逐次測量各資料點,這樣每次振動狀態的改變都較小,受迫振動振幅最大值較小,則這部分振動的影響會較快消除。

3.在理論計算相位差中應注意什麼問題?

arctan函式的取值範圍是-90°~90°,而實驗中測相位差的範圍是0°~180°,計算時,如果計算角度為負時需加上180°

5. 實驗中如何判斷達到共振?

實驗中,可以適當增加共振點附近的測量點密度,在共振點附近反覆仔細調節外激勵頻率,觀測到振幅最大是對應的就是共振點。但阻尼較高的情況下,由於振幅測量準確度不夠,可能共振附近多點的振幅測量值都相同。

大學物理實驗簡諧振動與阻尼振動的實驗報告

湖北文理學院物理實驗教學示範中心 實驗報告 學院專業班學號姓名 實驗名稱簡諧振動與阻尼振動的研究實驗日期 年月日實驗室 n1 103 實驗目的 1.驗證在彈性恢復力作用下,物體作簡諧振動的有關規律 測定彈簧的彈性係數k和有效質量m.2.測定阻尼振動系統的半衰期和品質因數,作出品質因數q與質量m的關係...

弦的振動實驗報告

實驗目的 根據弦振動的微分方程和邊界條件,計算弦振動的固有頻率和振型,與實驗結果對比,研究弦振動與結構及預緊力的引數關係。實驗內容 研究弦振動的固有頻率與邊界條件及弦的預緊力的關係,觀察弦的節點及波峰波谷的形狀。實驗原理 實驗原理如圖1所示,弦為一端固定,另一端懸掛重物 砝碼 弦上固定有幾種質量塊,...

汽車振動學實驗報告

姓名 學號 班級 2011級交通運輸1班 指導教師 蔣淑霞 實驗主題 基於matlab的汽車振動分析 實驗一 單自由度阻尼振動分析 包括欠阻尼 臨界阻尼和過阻尼 一 實驗內容 1 將老師給的源程式讀懂 包含臨界阻尼和欠阻尼 2 參考上述程式,改變阻尼比和畫出不同阻尼比下的響應曲線共10條,並比較各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