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以來我國貨幣政策的執行效果分析

2022-09-24 09:18:05 字數 4791 閱讀 7913

摘要:文章試圖對2023年以來我國貨幣政策的執行效果情況進行分析。研究此問題對於完善我國貨幣政策的有效執行和促進貨幣政策目標的科學實現有重要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文章分從緊的貨幣政策階段、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階段和穩健的貨幣政策階段三個階段對該問題進行分析,指出其存在的四個主要問題,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建議。

關鍵詞:貨幣政策;背景;目標;貨幣政策工具;貨幣政策執行效果

一、 引言

2023年以來,我國貨幣政策幾經變換。2023年初,我國改變了2023年穩中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開始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到了2023年年中,我國又改變了從緊的貨幣政策,開始實施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這一政策一直持續到2023年年末,我國改變了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開始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面對2023年上半年居高不下並屢創新高的物價水平,筆者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執行效果產生了質疑。2023年以來我國貨幣政策是否得到了有效地執行,是否達到了預期的效果?

本文即是對該問題的**。

二、 從緊的貨幣政策階段分析

1. 背景。2023年1月份金融資料顯示,當月人民幣貸款結束了自2023年11月以來連續兩個月新增貸款下降的局面,以8 036億元創下單月歷史新高。

同時,m2增速也在2023年年末短暫回落後,再次以18.94%創下新高。投資、貨幣、信貸、外貿順差和物價等資料均高位執行。

在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以及產業和消費結構公升級等因素的共同推動下,國民經濟仍保持較快增長,高位執行的趨不會改變。從**走勢看,由於結構性供給約束和外部輸入等因素對**形成的衝擊短期內難以改變,cpi漲幅仍會維持在較高水平。

2. 目標。在這種背景下,我國於2023年年初改變了2023年穩中適度從緊的貨幣政策,開始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

政策的目標是通過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來抑制總需求過度膨脹,防止經濟增長由偏快轉為過熱,防止**由結構性**演變為明顯通貨膨脹。簡單地說,就是「防過熱,防通脹」。

3. 貨幣政策工具。為達到預期的目標,中國人民銀行運用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公開市場操作、上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支災再貼現和再貸款和視窗指導等。

4. 執行效果分析。通過執行從緊的貨幣政策,「防過熱」的任務得到了很好的完成,政策起效的時滯短,在2023年第一季度就體現出來,gdp、m2和貸款量增長都放緩乙個百分點左右,上半年放緩的幅度和第一季度相近。

但「防通脹」的任務沒有完成,無論是在第一季度,還是在第二季度,cpi增長幅度都太大,第一季度**8.0%,比上年提高5.3 個百分點;上半年同比**7.

9%,比上年同期高4.7個百分點。這說明從緊的貨幣政策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如果我們注意一下中國人民銀行採取的貨幣政策工具,就會發現原因所在。中國人民銀行只是五次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而同時期並沒有配合使用其他有效的貨幣政策工具,如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和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等。這樣只單純使用單一的工具,效果就會大大降低。

丁伯根法則已經證明,要實現n個獨立的貨幣政策目標,至少需要n個相互獨立的貨幣政策工具來實現。從緊的貨幣政策階段的目標是雙重的,而貨幣政策工具是單一的,這樣注定是達不到目標的。要達到「防過熱、防通脹」的雙重目標就需要運用兩種以上的相互獨立的貨幣政策工具。

三、 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階段分析

1. 背景。自2023年以來,中國gdp增速連續5個季度出現回落,沿海地區的一些工廠經營困難。

同時,美國次貸危機蔓延加深,全球金融危機開始向實體經濟蔓延,外需減弱使中國出口面臨新的壓力。與此同時,工業品**和居民消費品**繼續回落,國內產能過剩,總需求萎縮,經濟下行趨勢及壓力加大,通貨緊縮預期加大。

2. 目標。在這種背景下,我國於2023年年中改變了上半年從緊的貨幣政策,開始實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

政策的目標是把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作為首要任務,以「保增長、擴內需、調結構」為目標,引導金融機構在控制風險的前提下加大對經濟發展的支援力度,保證貨幣信貸總量滿足經濟發展需要。簡單地說,就是「保增長」。

3. 貨幣政策工具。為達到既定目標,中國人民銀行運用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調整金融機構法定存款準備金率、調整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公開市場操作、支農再貼現和再貸款以及視窗指導等。

4. 執行效果分析。通過執行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我國經濟經受了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考驗,於 2023年年底率先實現經濟形勢總體回公升向好,並在2023年也繼續保持快速平穩增長。

如果單從這點看,「保增長」的貨幣政策的目標已經實現,貨幣政策應該得到很好的執行和傳導。但是,如果我們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不少問題。第乙個問題是貨幣政策的執行缺乏連續性。

在2023年下半年,中國人民銀行綜合運用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基準利率和金融機構人民幣貸款基準利率等貨幣政策工具來調控經濟,並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但是,整個2023年這些貨幣政策工具的操作保持了一種「休眠」狀態,沒有繼續2023年以來的貨幣政策工具操作,直到2023年才又開始操作。這樣的結果使得貨幣政策缺乏一種連貫性,延長了我國經濟的恢復時間。

可以試想一下,如果2023年能繼續2023年的操作,我國經濟應該會恢復得快一點,就不會等到年底,可能年中就會恢復。第二個問題是到2023年年底,我國經濟已經實現總體形勢向好,各種主要指標都已出現向好跡象。如cpi於2023年11月結束了連續9個月的同比負增長,同比**0.

6%;工業品出廠**於2023年12月結束了連續12個月的同比負增長,同比**1.7%。在這種情況下,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要麼選擇退出,轉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麼繼續實行,但要預計到經濟會慢慢向過熱發展,做好防範經濟過熱和防範通貨膨脹的準備。

我國兩者都沒有做到,既沒有及時地調整貨幣政策取向,也沒有很好地做好防範通脹的準備。在2023年底我國經濟已出現回暖的情況下,國家對經濟前景做出了過於保守地估計,過分強調前景的不確定性和恢復基礎的薄弱性,繼續實行了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即使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國也沒有做好政策的前瞻性,對未來的經濟過熱和通脹沒有做好充分的準備。

中國人民銀行只是運用了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這種貨幣政策工具,只是在年末的時候才動用金融機構存貸款基準利率這種工具。就是法定存款準備金率這種貨幣政策工具有一半的運用次數是在年末。由於缺乏多種工具的綜合運用,貨幣政策的執行幾乎沒起多大作用,控制通脹的效果很不好,尤其在2023年下半年,cpi屢創新高,通脹預期顯著。

四、 穩健的貨幣政策階段分析

1. 背景。2023年底,國際金融危機極端動盪狀態已經有所緩和,雖然發達經濟體復甦較為緩慢且仍然不夠穩定,但總體上外需形勢有一些改善。

我國經濟執行態勢總體良好,消費平穩較快增長,固定資產投資結構繼續改善,對外**快速恢復,農業生產平穩增長,工業生產增長較快,居民收入穩定增加,我國經濟增長勢頭進一步鞏固。但與此同時,內外部流動性較為充裕,通脹預期較強,通脹壓力較大。

2. 目標。在這種背景下,2023年年底**經濟工作會議確定 2011 年開始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貨幣政策從適度寬鬆轉向穩健。

政策的目標是在保持經濟平穩較快增長的基礎上,著重調控物價,防止物價過快**,同時促進經濟結構調整和發展方式轉變,促使銀行調整信貸結構,有保有壓有扶有控,合理引導投資和消費行為,為調整經濟結構、提高資源配置效率提供平穩適度的貨幣環境;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引導金融機構加強資產規模和結構的調整,合理把握信貸投放力度、投向和節奏,控制風險資產,避免銀行體系風險進一步積累,促進金融機構穩健運營,提公升風險抵禦能力,提高金融支援經濟發展的可持續性。簡單地說,就是「穩增長,控物價」。

3. 貨幣政策工具。為達到既定目標,中國人民銀行運用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公開市場操作、上調存款準備金率、上調存貸款基準利率、視窗指導和信貸政策引導等。

通過執行穩健的貨幣政策,2011 年中國經濟保持平穩較快地增長,消費需求保持穩定,固定資產投資增長較快,進出口總體平穩較快增長,農業生產形勢良好,工業企業效益較好,居民收入穩定增長。2011 年初以來,在能源資源、勞動力等要素成本上公升、通貨膨脹預期較強、國內需求較快增長等多種因素共同作用下,****壓力繼續增大。進入2023年下半年,隨著國內經濟增長趨穩和穩健貨幣政策效果逐步顯現,加之國際大宗商品**整體出現回落,****壓力有所減輕,主要**指標開始趨穩回落,物價**過快的勢頭得到了初步遏制。

通過與預先設定的目標對比,可以發現目標中「穩增長」的部分基本得到實現,而「控物價」的部分雖然物價**過快的勢頭得到了初步遏制,但2023年cpi同比**5.4%,比上年高2.1個百分點,物價水平相對來說還是很高的,特別是2023年上半年,國內通脹預期較強,物價水平居高不下,並屢創新高。

出現這種現象部分是由於時滯,部分是由於受到太多其他因素的干擾。干擾因素的負面作用完全抵消了,甚至已經超過了貨幣政策的執行效果,使得2023年上半年貨幣政策的執行效果沒能像預期的那樣。當時,我國面臨通貨膨脹壓力上公升的風險,導致這一問題的原因比較複雜,週期性因素和結構性因素交織。

一是美國等主要發達經濟體持續實施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全球範圍內貨幣條件寬鬆,一方面加劇了國內的通貨膨脹預期,另一方面國際大宗商品**的持續上公升也加劇了我國輸入型通貨膨脹壓力。二是較大貨幣存量的滯後影響可能逐步顯現。三是災害性氣候等因素造成的農產品**結構性**。

四是受人口紅利變化等影響,勞動力成本、服務業、資源性產品**以及非**品**持續上公升。因此,這些干預因素極大地影響了2023年上半年的貨幣政策的執行效果。這也暴露了我國貨幣政策的執行抗干擾性不強,中國人民銀行既沒能採取有關措施來阻止干擾因素的不利影響,也沒能在干擾因素影響時加大貨幣政策的執行力度,抵消掉干擾因素的不利影響。

例如在2023年上半年,由於受到多個干擾因素的影響,通脹比較嚴重,中國人民銀行還是很規律的每次上調法定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每次上調基準利率0.25個百分點,而不是加大調控的力度來應對干擾因素的影響,結果通脹率居高不下,並屢創新高,貨幣政策的執行效果受到嚴重的干擾。

五、 結語與建議

總的來說,在從緊的貨幣政策階段,貨幣政策目標只實現了一半。分析其原因為貨幣政策工具的運用與貨幣政策目標存在不匹配問題;在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階段,貨幣政策目標實現了,但花費了很長的時間,並且帶來了新的問題。分析其原因為貨幣政策的執行缺乏連續性和前瞻性;在穩健的貨幣政策階段,貨幣政策的目標總體來說初步實現,但在前段時期的貨幣政策的執行效果很不理想,分析其主要原因為貨幣政策的執行抗干擾性差。

2019以來貨幣政策一覽

年 月cpi m2同比增幅 月末 2.20 15.9 2.70 17.8 3.30 17.3 3.00 17.1 3.40 16.74 貨幣政策 2007年01月 2007年02月 2007年03月 2007年04月 2007年05月 1月15日,上調存款準備金率0.5個百分點2月25日,上調存款準...

中國貨幣政策影響的區域差異性分析

作者 高茜瀅 時代金融 2014年第24期 摘要 在經濟發展過程中,貨幣政策的巨集觀調控對經濟發展起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作用。本文簡述貨幣政策地區效應理論與我國經濟區域劃分歷程。通過最優貨幣標準,分析我國貨幣政策影響的區域差異性。關鍵詞 貨幣政策產業結構最優貨幣區 貨幣政策是建立在總量調節的一種巨集觀經...

超額外匯儲備對中國貨幣政策的影響研究

財經縱橫 文 張一劉陽 進入 世紀以來,由於 順差 外商 直接投資 匯率體制 人民幣公升值預期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中國的外匯儲備進入了乙個高速增長期。截至 年年底,中國的官方外匯儲備已高達 億美元。外匯儲備應當有乙個適度的儲備規模,當外匯儲備規模超出適度規模時,就會通過外匯占款等方式 對 銀行的貨幣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