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一年級2023年春季數學學科學期教學計畫

2022-09-24 07:21:02 字數 5260 閱讀 5235

一、學生基本情況:

本年級學生共計120人,從上期測評情況看,學生基本能正確進行計算,部分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有所提高,但是也存在審題能力較差,缺乏檢查習慣,理解能力較差。

二、教學內容:

本冊教學內容:除法、混合運算、方向與路線、生活中的大數、測量、整理與複習(一)、走進鄉村、加與減(一)、認識圖形、加與減(二)、整理與複習(二)、美麗的植物園、統計、總複習

三、教學重點:有餘數的除法、加與減、生活中的大數

四、教學難點:混合運算、加與減、生活中的大數、測量

五、教學目標

(一)、數與代數

1、第一單元「除法」是在表內除法的基礎上學習有餘數的除法(商是一位數)。結合分物活動,使學生體會到在生活中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後有時會有餘數,掌握有餘數除法的試商方法,並能解決生活中的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2、第二單元「混合運算」(乘加、乘減、除加、除減、加減混合以及兩步有括號式題)。結合實際情境,使學生體會到要遵循「先乘除、後加減」及「先算括號裡面的」運算順序,能根據這些運算順序計算有關問題,並能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3、第四單元「生活中的大數」。結合例項,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有比「百」大的數,通過實際操作和觀察,使學生體驗到「一千」「一萬」有多大,並能結合實際,對萬以內的數進行估計,了解萬以內的數字順序,能認、讀、寫萬以內的數,會用萬以內的數進行表達和交流,會用詞語或符號來描述萬以內數的大小,培養學生的數感。

4、第六單元「加與減(一)」,第八單元「加與減(二)」。結合具體情境,探索計算萬以內加減法及連加、邊減和加減混合的計算方法;養成對計算結果的大致範圍進行估計的習慣;能在具體情境中提出問題,能運用學到的知識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二)、空間與圖形

1、第三單元「方向與路線」。借助實踐活動,認識八個方向;給定乙個方向(東、南、西或北),能辨認其餘七個方向,能用這些詞語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認識簡單的路線圖,能根據路線圖說出出發地到目的地行走的方向和途徑的地方。

2、第五單元「測量」。通過動手操作和實際活動,使學生初步體驗「1千公尺」「1分公尺」「1公釐」;了解長度單位之間的關係;培養學生認識角,能辨認直角、銳角、鈍角;通過動手操作,知道長方形、正方形的特徵,直觀認識平行四邊形。

(三)、統計與概率

1、經歷簡單的收集資料、整理資料、分析資料的過程。

2、會讀統計圖表,會在方格紙上繪製條形統計圖(1格表示1個單位);根據統計圖表中的資料,回答一些單間的實際問題,並能作出一些簡單的**。

(四)、實踐活動

本冊教材安排了豐富的實踐活動。例如:

1、設計希望小區示意圖。

2、找一找生活中的大數,並與同伴說一說。

3、估一估,數一數有多少片樹葉。

4、走一走10公尺大約有多少步,100公尺大約有多少步;估一估1000公尺大約有多少步。

5、用附頁1中的七巧板拼出長方形、正方形。

6、用學過的圖形設計漂亮的圖案。

7、把幾十粒黃豆泡在水中,記錄生長情況,製成統計圖表。

通過以上一系列實踐活動,使學生初步獲得一些數學活動的經驗,了解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簡單應用;初步學會與他人合作交流,獲得積極的數學學習情感。

六、教學措施:

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中的教學,是師生之間、生生之間交往互動與共同發展的過程。對本冊教學,提出以下建議。

一、 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

在本冊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生動有趣、直觀形象的數學活動。如:教師可以利用教材中數小正方體的活動,讓學生體會「千」「萬」的實際含義;利用自製的方向板,讓學生在教室內或操場上辨認方向;通過數學遊戲「你問我答」、神奇的「495」,練習萬以內加減法;通過設計圖案複習圖形;通過「泡黃豆」的實驗,繪製統計圖表描述資料。

這些活動有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理解和認識數學。

一、 引導學生獨立思考與合作交流

動手實踐、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在本冊教學中,教師要讓學生在具體的操作活動中進行獨立思考,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並與同伴交流。例如:

乘車去機場,有25人,麵包車限乘8人,小汽車限乘3人。可以怎樣派車?你認為怎樣派車合理?

解決這個問題時,可以先鼓勵學生自己獨立思考(想出一種方案就可以),然後在小組內交流,用自己喜歡的方式進行表達。如:**的方式。

特別是在回答怎樣派車合理時,答案不要求一致,只要合理就可以了。

實踐活動是培養學生進行主動探索與合作交流的重要途徑。在本冊教材中,安排了多個實踐活動,應充分利用,使學生經歷觀察、操作、推理、交流的過程。

二、 加強估算,鼓勵演算法多樣化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有著十分廣泛的應用,在本冊教學中,教師要不失時機地培養學生的估計意識和初步的估算能力。例如:在估計一筒花生在多少粒;估計一篇文章有多少字;進行萬以內加減法計算時,先估計得數的大致範圍再進行計算;在學習測量時,先估計測量的物體有多長,再實際測量。

這樣做,有利於學生估計能力的培養。

三、 培養學生初步的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在本冊的教學中,教師應充分利用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隨時引導學生把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解決身邊的數學問題,了解數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體會學習數學的重要性。

七、教學用具:

1、掛圖 2、直尺 3、小棒 4、實物圖 5、計數器 6、幾何圖形

八、課時安排:

一、 除法7課時

二、 混合運算6課時

三、 方向與路線3課時

四、 生活中的大數7課時

五、測量3課時

整理與複習(一2課時

走進鄉村2課時

六、 加與減(一12課時

七、 認識圖形6課時

八、 加與減(二8課時

美麗的植物園2課時

九、 統計4課時

總複習5課時

一、學情分析:

本年級中大部分學生的學習習慣較好,基礎知識掌握較牢固。但也存在一些普遍性的問題,比如:計算的能力參差,動手操作能力差,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弱等。

新課程內容多,說實話,好幾個內容都把握不准。總的感覺是這冊教材難度挺大的,使學生產生了嚴重的兩極分化。所以必須利用複習階段,查漏補缺,縮小學生間的差距,鞏固一些基礎知識。

二、複習目標

1、使學生對有餘數除法的含義、1000以內的數等知識有進一步的認識,鞏固本學期學習的基礎知識。

2、使學生對三位數與兩、三位數相加減,兩位數和一位數相乘,以及有餘數的除法等計算,在正確率和速度兩方面都能達到基本的要求,使計算能力進一步的提高。

3、使學生進一步掌握分公尺和公釐、確定位置和認識角等基礎知識,培養初步的空間觀念。

4、使學生進一步提高運用數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聯絡,體會數學的作用和價值,增強數學意識,提高數學思維的能力。

三、複習內容

第一部分複習認數和統計知識;(第

二、九單元)

第二部分複習空間與圖形方面的知識;(第

三、五、七單元)

第三部分複習三位數的加法和減法,以及有關的實際問題;(第

四、六單元)

第四部分複習有餘數的除法,兩位數乘一位數的乘法。( 第

一、八單元)

通過複習,可以幫助學生系統整理所學知識。溝通有關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使學生能夠全面掌握本學期所學的概念、法則、公式等數學知識,提高計算能力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面達到本學期的教學要求。

三、複習所要達到的具體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方面

數與代數:

1、在把若干個物體平均分的活動中認識「剩餘」現象,理解餘數的含義,理解餘數一定比除數小的規律。掌握有餘數除法的求商方法,會列豎式計算有餘數的除法。

2、聯絡生活實際並通過學具操作認識千位,知道計數單位百和千的關係,掌握三位數的組成,會讀、寫千以內的數,會比較數的大小。會口算整百數加、減整百數,整百數加整十數及相應的減法,會對千以內的數的大小進行簡單的估計和判斷。

3、在兩位數加、減兩位數的基礎上探索三位數加、減筆算方法,掌握計算要領,並進行相關的估算和驗算。

4、會口算整十數乘一位數和不需要進製的兩位數乘一位數,會估計兩位數乘一位數的積的範圍。

空間與圖形:

1、通過有效的學習活動,認識東北、東南、西北、西南。能根據給定的東、南、西、北某乙個方向,辨認出其餘的七個方向。能運用方位詞語清楚地描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能看懂、會設計簡單的路線圖。

2、結合生活情境認識角,知道角有頂點和邊,會直觀地比較角的大小。初步認識直角,會利用直角判定銳角和鈍角。

3、認識分公尺和公釐,知道分公尺、公釐與公尺、厘公尺的關係。會恰當選用長度單位計量並表述物體的長度,會進行長度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

統計與概率:

1、會對同一組資料按照不同的標準分類。

2、知道填**和描方塊都是呈現統計結果的方法,會利用統計結果進行簡單的判斷、聯想和**。

(二)、情感與態度方面。

1、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的意義與作用。在教師的組織下,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慾。

2、初步具有認真思考的習慣,在教師、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努力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複習重點

1、有餘數的除法;1000以內的三位數加減法以及乘法的筆算。

2、認識東、南、西、北以外的其它四個方向;確定位置與方向。

3、解決兩步計算實際問題,獲得解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的能力。發展學生數學素養,培養學生的良好學習習慣

五、複習難點

1、能數出複雜圖形中角的個數,正確畫出直角。

2、聯絡實際生活判斷合適的單位名稱的填寫。

3、根據不同的標準進行統計表的填寫。

六、複習措施

1、了解學生的學習掌握情況,針對性地組織複習。

2、重視基本的計算練習,重視演算法交流,重視計算錯誤原因分析,提高計算的正確率和速度。

3、避免機械重複的練習,練習設計形式多樣,注重從學生生活中選取素材。

4、注重學生的思考、分析和交流,多讀、多想、多說,提高學生說理能力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5、注重分層,使各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增強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6、加強個別輔導。

7、重視學習習慣的養成教育,指導學生做題時要認真分析題意,強調讀題——要多讀幾遍要讀明白,強調細心抄寫數字,細心計算。

8、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情感、態度和班級的學習氛圍,適當採用激勵機制,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使學生在鞏固知識的同時,在學習習慣、學習態度等多方面得到形成和提高,圓滿完成本學期的數學學習。

七、複習時間安排:

6月15日: 複習認數、統計

6月16日 : 複習分公尺和公釐

6月17日: 複習加法、減法

6月18日 : 複習認識方向、角

6月19日 : 解決一些實際問題

6月22——24日: 綜合測試、針對性練習

6月25日考試

一年級數學學科總結

本學期我擔任一年級數學教學工作,由此感受到自己肩上的擔子之重。由於低年級學生知識少,認知能力差,因此,我對教學工作不敢怠慢,認真學習,深入研究教法,虛心向其他教師學習。立足現在,放眼未來,為使今後的工作取得更大的進步,現對本學期教學工作作出總結,希望能發揚優點,克服不足,總結檢查教訓,繼往開來,以促...

一年級數學學科總結

教學工作總結 一 基本情況概述 因為學生的年齡偏小,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 道德素質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是經過乙個學期的努力,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使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所學的基本知識。但是也有個別學生由於基礎差,作業完不成,學習習慣差造成了成績較差的現象。為了更好的總結經驗和教訓,推動...

一年級數學學科總結

一 基本情況概述 這學期我擔任了一年級1班和班2的數學課,共有學生84人。還有外地來的學生,雖然學生的年齡偏小,來自不同的家庭,家長的文化水平 道德素質等都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是經過一年多的努力,較好的完成了教學任務,使大部分學生已經掌握了所學的基本知識如 學會並比較熟練的計算100以內的加減法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