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 詩歌鑑賞解題方法歸納1

2022-09-16 18:45:02 字數 2309 閱讀 2381

朱熹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間時見於初成。

可憐此地無車馬,顛倒蒼苔落絳英。

後兩句表達怎樣的感情?

二、煉字型的鑑賞題要答三步

常見到這樣的部題:「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

」或者:「某字歷來為人所稱道,你認為它好在**?」對這類題,作答時,不要孤立地唯讀該字,要放在句中,並結合全詩的意境來分析。

具體說,要答三步:(1)解釋該字在句中的含義。(2)展開聯想把該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點出該字烘托了怎樣的意境,或表達了怎樣的感情。

示例:南浦別

白居易南浦淒淒別,西風裊裊秋。

一看腸一斷,好去莫回頭。

前人認為,「看」字看似平常,實際上非常傳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這種看法嗎?為什麼?

三、意境類鑑賞題要答三步

問題:「這首詩歌營造了乙個怎樣的意境氛圍?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或者問:「這首詩歌為我們展現了一幅怎樣的畫面?表達了詩人什麼樣的思想?

」有時也這樣問:「這首詩歌描寫了什麼樣的景物?抒發了詩人怎樣的情懷?

」解答這類問題時,要從三步作答:

(1)描詩歌圖景。(2)概括意境特點。

(3)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步,要用自己的語言把詩歌所營造的意境描摹出來。這裡有兩個要點,一是用自己的語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個景物都寫到,但要寫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語言力求優美。

第二步,考生在描摹出圖景後,用一句簡練的話語概括這些景物所營造的情境的氛圍特點,或幽靜、或蕭瑟、或生機勃勃、或孤清冷寂。

第三步,根據這首詩歌情境氛圍的特點再來談詩人的思想感情。

常常失誤有三點:一是描摹景物時採用直譯的方法,變描摹為翻譯。二是往往著重於「情景相融」的正襯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詩歌的通過景物來反襯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錯誤。

在這種情況下,應多從詩人的生平、抱負或標題注釋等來思考,避免出錯。三是硬套某些術語,不結合詩句本身的內容分析。

示例:山居秋瞑

王維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作者在這首詩中營造了怎樣的一種意境?這種意境表現了作者怎樣的理想?

四、語言鑑賞題要答三步

常有這樣的問題:「這首詩在語言上有何特色?」或者「請分析詩的語言風格或語言藝術」。

這種題型不是要求揣摩個別字詞運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詩表現出來的語言風格。能用來答題的詞一般有:清新自然、樸實無華、華美絢麗、明白曉暢、多用口語、委婉含蓄、雄渾豪放、筆調婉約、簡練生動……

這類題要分三步來答:

(1)用一兩個詞準確點明語言特色。

(2)用詩中有關語句具體分析這種特色。

(3)指出表現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示例:春怨

打起黃鶯兒,莫教枝上啼。

啼時驚妾夢,不得到遼西。

請分析此詩的語言特色。

五、關鍵字詞賞析題要分兩步答

有這樣的問題:「某詞是全詩關鍵,為什麼?」針對這類題,首先要有這樣的認識,古詩非常講究構思,往往乙個字或乙個詞就構成全詩的線索、全詩的感情基調、全詩的思想,抓住這個詞命題往往可以以小見大,考出考生對全詩的把握程度。

具體而言,要從以下幾步來回答:

(1)該詞對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

(2)從該詞在詩中結構上所起的作用考慮。

示例:春夜洛城聞笛

李白 誰家玉笛暗飛聲,

散入春風滿洛城。

此夜曲中聞折柳,

何人不起故園情?

「折柳」二字是全詩的關鍵,「折柳」寓意是什麼?你是否同意「關鍵」之說?為什麼?

六、表現手法類鑑賞題要分三步作答

常常見到這樣的題目:「請分析這首詩的表現技巧(或藝術手法,或表現手法),詩人是怎樣抒發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或者直接問:「該詩用了什麼表現手法?」

要準確解答這類題,必須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現手法。比如:借景抒情、寓情於景、情景交融(委婉含蓄,間接抒情)、托物言志、用典、烘托、渲染(有時用「側面描寫」)、對比(對照)、虛實結合(聯想和想象)、反語(正意反說)、反襯(有時與「以樂景寫哀情」的手法共用)、動靜結合(以動襯靜、以聲襯靜)、借古諷今、直抒胸臆、抑揚法(先揚後抑、先抑後揚)、比喻、擬人、雙關、反覆、誇張、互文、設問

要分三步來答:

(1)準確指出用了何種手法。

(2)結合詩句闡釋為什麼使用這種手法。

(3)此種手法有效傳達出詩人怎樣的感情。

示例:早行

陳與義露侵駝褐曉寒輕,

星斗闌干分外明。

寂寞小橋和夢過,

稻田深處草蟲鳴。

注:「駝褐」指獸毛製成的衣服。

此詩主要用了什麼表現手法?有何效果?

詩歌鑑賞煉字型解題方法

提問方式 這一聯中最生動傳神的是什麼字?為什麼?提問變式 某字歷來為人稱道,你認為它好在 應答分析 古代詩歌的語言是最凝練的,往往一詞一句就能生動地描摹出事物的特徵,深刻地反映思想內容。這種題型是要求賞析時應聯絡全詩的主旨,從遣詞 造句 修辭等不同方面仔細揣摩 推敲,來理解作者煉字技巧的精妙。答題步...

古代詩歌鑑賞解題方略

古代詩歌鑑賞題是一道能力要求較高的題型。其考查點的設定比較繁瑣,涉及的知識面比較廣。有些同學在做這種題時,往往有一種無從下手的感覺。筆者認為,對這種題的解答方法就是化繁為簡,理清答題的思路和步驟。首要的任務就是抓住詩歌主旨這個核心步驟,並以此為出發點,對詩歌進行整體鑑賞。弄清主旨就是要弄清楚詩人為什...

詩歌鑑賞解題技巧

2 某一句或者某一段裡面的景物描寫有什麼作用 表現了什麼?詳見例題,注意要點在於分析景物即意象,它們所代表的意思,以及它們所代表的意思與整首詩總體情緒的關係。阮郎歸無名氏 春風吹雨繞殘枝,落花無可飛。小池寒淥欲生漪,雨晴還日西。簾半卷,燕雙歸。諱愁無奈眉 翻身整頓著殘棋,沉吟應劫遲 注 作者一作秦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