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好一星活動總結

2022-09-13 19:30:02 字數 2947 閱讀 1263

理性追問促我們走上專業成長之路

鄒平縣範公小學:徐豔

大約四五年前,曾聽過二小王瑾老師的乙個專題講座《磨你千遍也不厭倦》。她說:「剛參加工作時,感覺上好一節課挺簡單,只要學生回答問題積極踴躍,教師自我感覺良好就萬事大吉了。

後來,經過千般磨練,我才知道,一堂課的好與差不在於自我感覺,而在於每個環節是否都經得起理論推敲,是否都紮實高效。」這段話對我的觸動很大,因為當時我的教學就停留在自我感覺這一層面。她提醒我們,要理性審視我們教學的每乙個環節,理性的思考會讓同樣的環節更有效。

而我們的備課就是成就理性思考的指令碼。這也正是今天我與大家交流的主題「理性追問促我們走上專業成長之路」

在全縣推行的「三好一星」評選活動中,備課反思都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我在備課時參考了崔老師發在鄒平教研網上的《落花生》一課,開始感覺備起課來挺麻煩的,既得備教學流程,又得考慮設計意圖和預設教學策略等。可是,當我真正沉浸在備課環節的設計中時,才確確實實體會到要求這樣設計的目的和妙處。

因為,設定每個教學環節時,總得反覆追問自己:我為什麼要設計這個教學環節,能達到什麼目標,能有多少學生會真正參與進去,有沒有更好的方法讓更多的學生最大限度得到發展……一次的追問,一次的提高。一路按這個要求備下來,我突然感覺,理性了很多,成長了很多。

現在我以8冊教材《紀昌學射》中的幾個環節來談談我備課時是如何試著進行反覆追問,理性思考備課中每一教學環節的設計意圖、預設生成、完成策略,讓教學更有效的。

1、預設推敲,會讓普通的環節更有效。

在教學《紀昌學射》時,我布置學生課前蒐集文中人物的資料,課上交流。這是我們經常會用到的教學環節。設定之一環節後,在填寫預設時,我就想,進行這一環節時,我如果讓學生交流他們蒐集到的紀昌或飛衛的資料。

學生肯定會把蒐集到的資料拿到課堂上,然後在同學們面前,花費不短的時間,在老師焦急的催促下,磕磕巴巴,長篇大套地讀一通,讀的同學、聽的同學都會混混沌沌,頭腦中也留不下多少記憶。預設到了這種效果,當然不理想,可這個環節得保留,怎麼改呢?我突然靈光一現,如果在蒐集資料與交流資料時,強調孩子們用自己的語言來談談對紀昌或飛衛的了解。

那學生蒐集完資料後,就需要篩選資料,提煉資訊,並且還得進行一番吸收內化,否則他無法在課堂上用自己的語言去介紹人物。這樣一來,交流資料時,不但用時短了,而且那些當聽眾的孩子,也會因為發言者的語言簡短易懂而樂於聽,用心聽。看,同樣的資料交流環節,備課前因為我們不斷地進行預設這方面理性推敲,缺省會出現什麼情況,怎樣去改進,而變得更有效了。

2、設計意圖的推敲,能幫我們實現乙個環節的多重功能。

板書課題,這個環節幾乎所有的課堂都有,在推敲它的設計意圖時,我想,這個環節如果僅僅為了讓學生知道課題而設,那就太單薄了,我們設定的每個環節確實應該有乙個主攻目標,但圍繞這個主攻目標我們應該打一套組合拳。所以我開始研究「紀昌學射」這個課題,「紀」是個多音字,學生知道它是紀律的「紀」,讀四聲,但不知道在做人物姓氏時讀三聲,那我在板書時就可以讓孩子明白「紀」該讀幾聲,並知道在不同的情況下的不同讀音;另外,紀昌的「昌」字間架結構比較特殊,我在板書時若順勢提示學生這類字的結構特點及書寫時的注意事項,那孩子在寫字方面就會有收益;另外,課題本身就高度概括了本文的主要內容,我還可以在板書時點撥學生對課題做一些思索。看,乙個普通的環節,因為我們多方面的理性推敲它的設計意圖,打了一套組合拳,而實現了多重功能:

不僅對課文內容一目了然,又掌握了多音字的使用環境,還學會了怎樣把獨體字寫得美觀大方,真可謂是一舉三得。

3、教學策略的推敲,讓課堂學習事半功倍。

在課堂中,我們經常會指名讓一名學生站起來讀課文,其餘學生聽。我們會發現有些聽讀的孩子注意力不夠集中,毋庸置疑,在這個環節中他們的收益不大。我想若在完成這個環節時在教學策略上多推敲一下,想辦法調動不同的人群,結果就會大不相同。

在紀昌學射這一課,我請孩子們抓住關鍵詞語品評紀昌,並做好批註。之後,是這樣安排孩子匯報讀書的:「請匯報的同學先朗讀。

我們大家聽一聽,看能不能從他的朗讀中猜出來他抓的是哪個詞?然後再來請這位同學談自己的理解。」這個小策略一使用,被點名讀書的孩子就不得不好好琢磨,怎樣才能把自己的感受通過朗讀傳達出來,讀不好的話別人可能猜不出令他有所感悟的是哪個詞。

那當聽眾的孩子,也肯定會用心聽,因為他們有任務,而且任務比較有新奇性、挑戰性。到底這個讀課文的同學想把哪些詞的特殊含義傳達給聽眾呢?看,在教學策略上多推敲,乙個小小的教學策略的使用,就讓再常見不過的指名讀書環節把讀和聽,理解和傳達有效的結合起來,實現了高效。

4、及時反思,幫我們從經驗提公升到理論。

關於反思,我只揀一點來談自己的體會。那就是我們要不失時機,勤於記錄自己的教學中的點點滴滴。經常聽到有老師講:

我也想寫一點東西,但就是沒發現有什麼好的素材可寫。其實並不是缺少了好素材,而是我們沒有及時抓住它們,及時記錄下來。在教學過程中,隨著教學的展開,可能是學生在課堂上某些絕妙的回答、見解及質疑,也可能是我們為改進教學的乙個臨時的想法,可能是教學中的乙個意外失敗,也可能是長久困擾我們的乙個困惑突然頓悟。

隨著這乙個個意外,往往會產生一些瞬間靈感。這些智慧型和思維火花非常重要,可惜的是因為它往往轉瞬即逝,我們當時不記錄,事後也沒有及時追憶,好素材就這樣白白地丟掉了。 如果我們善於反思,勤於記錄,及時把它捕捉下來,它就是一些好的素材,若對它加以雕琢的話,那它就是一篇既新穎又有借鑑意義的文章。

當然,反思對於我們提高教學水平,教學效率等的作用我就無需再多說了。有的專家曾說過:「乙個教師抄一輩子教案不一定能成為名師,但乙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則可能成為名師。

」反思,是我們從經驗上公升到理論的重要途徑。它使教師能夠實現教學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良性迴圈,促進教師教育素養的提高。可以說「反思」是「教書匠」與「教育家」的根本區別,是教師實現專業成長的的關鍵。

其實,每堂課的每個教學環節,不管是它的設計意圖,還是教學策略,教學反思等等,都是密不可分的乙個整體,三好一星活動的關於備課反思設定的具體要求,恰恰引領著我們從理性的角度對教學各環節進行審視和追問,促使我們實現教學理論與實踐之間的良性迴圈。三好一星評選活動的開展,給我們教學一線的教師指明了努力的方向,也讓我們慢慢的學會怎樣讓備課既指導教學,又關注學生的成長;怎樣讓課堂教學紮實高效,回味悠長;怎樣讓反思幫助我們了解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揚長避短,快速成長。就讓我們憑藉三好一星活動的這股東風,送我們走上實現專業成長的成功之路吧。

三好一滿意」活動階段總結

喀什二醫院中西醫腫瘤科開展 根據我院開展 三好一滿意 活動2011年工作任務分解量化指標的通知,中西醫腫瘤科結合實際工作,出台了具體的措施和辦法,旨在將活動任務落到實處。具體總結如下 一 工作指標 二 具體工作開展情況 一 結合建立,規範醫療行為,提公升服務能力 2011年正值我院迎來上海援建我院大...

三好一滿意自查總結

耳鼻喉科三好一滿意活動自查總結 一 存在問題 1.非主管醫生還存在服務不熱情,工作不積極主動情況。2.還有開大處方,用藥欠合理,誇大病情及過度醫療現象。3.門診疑難病例討論 會診制度執行不到位,同事間缺乏溝通。4.由於人員結構不合理,醫師查房制度執行不到位。5.對患者的生活護理 指導及飲食指導做的不...

新三好活動方案

為加強學生的思想道德建設和良好的行為習慣的養成,本學期,我校以 構建和諧學校從我做起 為主題,以踐行 新三好 為抓手,拓寬踐行 新三好 渠道,構建學校 家庭 社會三位一體德育教育網路平台,把爭當 新三好 活動作為德育教育的主陣地,積極深入有效的開展此項活動,切實提高德育教育的實效性和針對性,使德育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