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質工程學1課程設計指導書

2022-09-09 19:21:07 字數 4163 閱讀 8792

《水質工程學(1)》

課程設計任務書與指導書

專業學號

姓名2023年 12 月日

水質工程學(1)課程設計任務書

2011 —2012 學年第一學期

1 設計題目

淨水廠工藝設計

2 設計時間

自至共 2 周

3 設計任務

根據指定的水源、廠址、處理流程和有關設計資料,設計主要處理裝置及構築物,使出水水質達到生活飲用水標準,並滿足最高日供水量m3/d。

(本課程設計要求同學們根據自己家鄉城市、縣城的情況進行設計,請同學們盡可能全面蒐集資料,認真分析)

4 課程設計內容

4.1畫處理流程示意圖。

4.2計算各構築物的設計流量。

4.3選用混凝劑、助凝劑,決定其投量;設計藥庫面積;

設計藥劑配製裝置,藥劑的劑量與投配方式,並設計加藥間的平面布置。

4.4設計混合絮凝池及沉澱池。

4.5設計濾池

4.6氯化消毒、氯庫及加氯間的設計。

4.7清水池的容積、尺寸。

4.8各構築物之間的連線管道。

4.9各輔助建築面積、主要尺寸(查手冊)。

4.10全廠總平面布置及工藝高程設計,包括道路及主要工藝管線。

表1 原水水質分析資料(水質引數示例)

表2 氣象水文及其它基礎資料(示例)

水質工程學(1)課程設計指導書

1. 目的和要求

1.1 學生應通過本設計掌握給水設計工作的一般步驟、內容、方法,並提高設計、計算及製圖的能力,培養自己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做到理論和實際相結合。

1.2 通過本設計對給水淨化所學內容進行更進一步的系統總結和複習,加深對教學內容的理解、鞏固所學內容,並舉一反三,由此旁通給水處理的其它內容。

1.3 通過本設計熟悉一些資料的引用,如設計規範,設計手冊,標準設計、工程圖和參考資料等,並學習如何參考,運用這些資料解決實際問題(注意新設計手冊有些資料與新規範不符,以規範為標準)。

1.4 通過設計培養自己刻苦鑽研,嚴格細緻,克服困難,努力完成任務的作風,提高自己獨立工作能力。

2 設計前的準備工作

在正式動手作設計之前,首先應明確設計任務,基礎資料,認真閱讀《設計任務書》和本指導書,根據任務書要求及學校規定安排好的設計時間及進度,準備好書籍、規範、手冊、參考文獻、計算及繪圖工具等。

3 設計工作程式及設計安排

3.1 第一階段

3.1.1布置設計任務及講解設計指導書

3.1.2設計計算方法步驟

3.2 第二階段

設計課一次,其內容為:

3.2.1水廠布置及繪圖

3.2.2工程設計的一般知識

3.3 第三階段繪圖

3.4 整理抄寫說明書,完成圖紙

4 設計內容、步驟和方法

4.1 處理流程的確定

根據原水水質,處理後的水質要求和技術經濟條件選擇處理工藝流程,並以方框圖表示(參考附圖3)。(本課設推薦採用①水幫浦混合→機械混凝→斜管沉澱池→普通快濾池,②水幫浦混合→隔板混凝→平流沉澱池→普通快濾池)

4.2 各部分設計流量的確定

以地表水為水源,水處理構築物的設計流量(即處理水量)應在滿足最高日供水量的基礎上加水廠自用水量,水廠自用水量一般可採用設計水量5-10%計算。

各處理構築物設計能力按一天24小時平均計算。

4.3 混凝劑、加藥間及藥庫

4.3.1 藥劑應根據原水水質、處理要求、貨源及經濟條件選用,適當的混凝劑及助凝劑的最大設計投量(毫克/公升)。計算每小時用藥量(公斤/時)及每日用藥量(公斤/日)。

4.3.2 選擇藥劑配製裝置,計算其工藝尺寸、個數,並繪出示意簡圖,參考《手冊3》p450。

4.3.3 加藥間設計,做出加藥間的平面布置圖,參考規範p44,《手冊3》p465。

4.3.4 計算所需藥庫面積及平面布置。

4.4 混合、絮凝沉澱

4.4.1推薦採用幫浦前投藥,水幫浦混合

4.4.2絮凝池不少於二組(每組可為乙個或乙個以上絮凝池),各組設計流量按總流量均勻分配,推薦採用機械反應,計算方法參見規範p46和《手冊3》p491。

應該特別注意絮凝池和沉澱池之間的關係與配合,要使用兩池之間在高程,水流銜接,深度、寬度和池數等方面互相配合,因此,絮凝池和沉澱池應同時進行初步計算,主要尺寸確定後再進行細部計算。

4.4.3斜管沉澱池的個數不少於二個,並且與絮凝池組配套,斜管沉澱的計算方法參考規範p48,《手冊3》p528。

斜管沉澱池的排泥視具體情況而定,推薦採用穿孔排泥管,穿孔排泥管的計算方法如下:

排泥管與排泥週期,原水水質,泥渣顆粒與排泥情況,控制濃度(或泥量)以及允許積泥深度等因素有關,應由計算決定,當缺乏資料時,每穿孔管一次排泥量w(m3)可取為設計條件每根穿孔排泥管單位時間內泥量為:q=w/60t;排泥時間(分鐘),一般取3-5min。 穿孔管直徑末端流速1.

8—2.5m/s計算,但最小管徑不小於200mm。孔眼總面積按通過孔眼的水流速度為2.

5—5.0m3/s計算,並滿足配孔比(孔眼總面積/穿孔管截面積)=0.3-0.

8,孔眼孔徑一般取20-30mm,孔眼間距為0.4-0.8m,在泥鬥中孔眼可在穿孔管兩側成水平交錯排列。

4.5 過濾

4.5.1 普通快濾池:普通快濾池計算參見《手冊3》p614,規範p50。

4.5.2普通快濾池與虹吸濾池如採用單層或雙層濾料時,有關資料參考《手冊3》p640。

4.5.3 虹吸濾池:虹吸濾池的計算參見《手冊3》p643。

4.6 氯化消毒,加氯間及氯庫

消毒推薦採用液氯消毒法,加氯方法(一次加氯,二次加氯,氯氨消毒,加氯加氨比等)及投量自己確定,計算每小時用氯量(kg/h)及每日用氯量(kg/d)。

計算所需氯庫面積及布置氯庫;選擇適當的加氯(加氨)裝置;加氯(加氨)間布置簡圖。

氯化消毒參考《手冊3》p661,規範p61。

4.7 清水池

清水池的總容積按最高日供水量的10-20%計算,一般清水池取二座,兩池之間要既能互相連通,又能單池執行。

清水池中水深一般取2.5-4.0m,根據水量大小、地形、地質及設計高程而定,由單池容積和設計水深決定水池平面尺寸。

4.8 各構築物間的連線管道

各構築物之間連線的進、出水管道,應按其設計流量的管中允許流速計算,允許流速

的經驗值:

一級幫浦房至混合池1.0-1.2 m/s

混合池至絮凝池1.0-1.5 m/s

反應池至沉澱池0.5-0.2 m/s

一級幫浦房或混合池至澄清池 1.0-1.5 m/s

沉澱池或澄清池至濾池0.6-1.0 m/s

濾池至清水池1.0-1.5 m/s

快濾池反衝冼水壓力管2.0-2.5 m/s

生產排水管1.0-1.2 m/s

4.9 構築物的附屬裝置及其它工藝構造

各構築物根據設計要求可能還有:排泥管、放空管,溢流管、超越管、通風管,水位標尺或測壓管、測流量管、通氣管、排水或沖洗水管等。

各構築物除工藝要求外,還應考慮到結構,施工、執行管理等,還應考慮設定走道、欄杆、檢修人孔,保溫及防冰凍設施,起重搬運,操作,安全防護等措施。

以上這些應根據設計意圖參考有關圖紙或資料進行設計及布置。

4.10 全廠總平面布置及高程設計

首先初步確定各處理構築物內和之間的水頭損失,粗略估計可參考表1或《手冊3》p66。

初步確定水頭損失後繪製水廠的高程圖初稿,結合地形進行平面布置確定後,精確計算高程,最後決定高程圖。

水廠平面布置的要點,布置例項及內容參考《手冊3》p856、規範p39。

4.11監測儀表的設定

監測專案、要求及設定位置,應視具體要求確定,參考規範p79。

4.12 繪製工程圖

根據設計計算及布置,繪製工程圖2-3張,包括:

(1)繪製給水廠總平面圖並列表

列表表示全廠生產構築物及輔助建築物的主要尺寸、容量、規格,效能或其它技術資料

及本圖的必要說明和圖例。 比例:1:500

(2)水廠高程布置圖

比例:高程圖:橫向1:500或不按比例;豎向1:100或1:50

(3)主要構築物

5 設計成果

5.1說明書乙份,

包括上面所作全部內容,應說明設計的理由、計算過程及結果。

注意應充分利用算式、**、剖檢視等方式說明問題和表達計算過程和結果。說明書要求用a4紙張,左邊裝訂,使用規範漢字及通用的單位和符號,要求文字通順,條理簡潔明瞭,邏輯性強,字跡清楚,書寫整齊。

水質工程學1課程設計指導書

水質工程學 1 課程設計任務書與指導書 專業學號 姓名2010年月日 水質工程學 1 課程設計任務書 20 20 學年第學期 1 設計題目 淨水廠工藝設計 2 設計時間 自至共 2 周 3 設計任務 根據指定的水源 廠址 處理流程和有關設計資料,設計主要處理裝置及構築物,使出水水質達到生活飲用水標準...

水質工程學1課程設計指導書

水質工程學 1 課程設計任務書與指導書 專業學號 姓名2016年 12 月日 水質工程學 1 課程設計任務書 2016 2017 學年第一學期 1 設計題目 噸淨水廠工藝設計 2 設計時間 自 14週至 15週共 2 周 3 設計任務 根據指定的水源 廠址 處理流程和有關設計資料,設計主要處理裝置及...

《水質工程學 一 》課程設計任務 指導書

課程設計 任務書 課程名稱 水質工程學 一 課程設計 學生姓名 學號指導教師 水質工程學 一 課程設計任務書 一 設計題目 某萬m3 d水廠設計 空格內容為設計水量,根據自己的設計水量補充題目 二 設計原始資料 1.設計水量 水廠設計水量根據本人學號確定 一班同學的設計水量為 學號後兩位數值 2 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