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困境與對策

2022-09-05 20:21:05 字數 3845 閱讀 9389

形勢及影響

由美國次貸危機引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已經逐步蔓延到美國實體經濟,並正在進一步侵害全球經濟,這場金融危機也對我國的經濟發展造成了較深的影響,使我國大學生的就業問題變得更加嚴峻。就中國而言,作為國際金融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行業性的衝擊不可避免。當前,全球經濟面臨再次觸底,在如此波動的經濟形勢下,我國經濟是否還能保持穩定?

對此,我們應當堅定信心,但是我們也應當注意到我國的就業工作依舊面臨著十分嚴峻的形勢,大學畢業生的就業壓力依然很大。

據**,到2023年,全國勞動力總量將達到8.3億人,城鎮新增勞動力供給5000萬人,而勞動力就業需求崗位只能新增4000萬個,勞動力供求缺口在1000萬個左右。根據國家勞動和社會保障部統計,2023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人數達到495萬,比2023年增加82萬,同比增幅達19.

9%。由於解決國有企業下崗失業人員歷史遺留問題的任務仍然很重,新成長勞動力已進入高峰期,特別是高校畢業生近年增量多、壓力大,整個就業市場需求崗位的總體狀況相對趨緊。今年全國普通高校畢業生將達413萬人,比上年增加75萬人。

大學畢業生面臨著巨大的就業壓力。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發布的2023年《社會藍皮書》中指出,當前大學生的失業率超過12%,是登記失業率的3倍左右。

國際金融風暴對我國大學生就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第一,人才需求計畫總量的縮減。在金融危機的影響下,企業發展進入了不景氣週期,尤其是金融**、房地產、進出口行業等,企業招聘需求普遍下降。

面對在校大學生的人才需求計畫更是開始縮減;第二,對就業的預期下降。受金融危機的影響,裁員、減薪風暴很快在全球範圍內波及開來,中國的金融業雖然沒有出現大規模的裁員現象,但減薪已經成為事實。多數大學生對就業的預期驟然下降。

儘管當前在珠三角區域內受到影響的主要是中低端就業市場,但是這種形勢對於大學生造成的就業壓力不容小覷,因此大學生就業難的趨勢很難在短時間內得到根本性的扭轉。

存在問題

通過以上的形勢我們可以看出,金融危機的影響在短期內無法恢復,大學生就業形勢也十分嚴峻,造成大學生就業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用人單位誤區。第一,過分關注文憑。許多人認為,學歷越高越好,畢業的院校越強越好,「985」、「211」類大學的畢業生往往比普通大學的畢業生更容易獲得用人單位的青睞。

選人學歷化,造成受聘人員水平和能力與崗位不相適應,同時也讓高校畢業生感覺找工作越來越難。

第二,存在性別歧視。女大學生明顯處於劣勢,在同等情況下女大學生將來工作成本要比男大學生大,用人單位會優先錄用男大學生。大學生就業難,而女大學生的就業則更為困難。

第三,生源的地域歧視。不少用人單位考慮到本單位的業務情況與當地聯絡緊密,希望招聘的大學生是熟悉當地方言及風俗習慣的,因此在選用人才時優先考慮本地人才。

第四,過分看重工作經驗。不少用人企業都希望所招聘的人才能夠在最短的時間內上崗,從而省去培訓的諸多成本。

這四個方面是企業在招聘時存在的潛規則,也是對於大學畢業生來說過高的門檻。

大學畢業生誤區。第一,是誠信問題。一些學生通過投機取巧或造假來騙取企業初步信任,對大學畢業生整體形象造成了一定的損害。

第二,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由於近幾年公辦高校不斷擴招,招生規模不斷擴大,大學生整體素質有下降趨勢。第三,大學生自身定位偏頗。

大學生期望值過高造成就業困難。由於我國不同地區經濟發展的不平衡,東西部地區之間、沿海地區和內地之間的差距較大,大學畢業生選擇就業區域時,過度集中於長三角、珠三角、等熱點地區,造成這些地區的就業壓力明顯增加。第四,求職途徑把握不准。

不少大學生沒有針對自己的優勢,通過重點了解用人單位實際需求情況,提高就業

高校的誤區。我國目前的高校也存在不少問題,例如,對教育內容及方法方面缺乏全面認知,輕視教養,專業知識面狹窄;研究型人才及高階專門人才培養的課程設定不明確。而一部分高校為增加自己的就業率以提公升入學率,往往會忽視學生的真實狀況,盲目推薦學生就業這在短時間內提公升了就業率,但是使隱性失業率更加嚴峻,這些因素都進一步造成大學生就業困難。

解決對策

創造公平良好的社會環境。公平就業是**對大學生最大的愛護。建立健全公民就業機制,反對就業歧視,規範就業市場的管理,這是**最大的責任。

就業被視為民生之本和安國之策。促進就業離不開政策的支援。雖然當前我國**在促進大學生就業方面取得了不少成就,但是**在落實大學生就業方面還是鞭長莫及。

在我們建設服務型**的過程當中,應當把促進大學生就業放在乙個相對重要的位置。第一,充分發揮國家巨集觀經濟調整政策在促進就業工作中的重要作用,推進《就業促進法》在各地的具體貫徹實施,為就業提供強而有力的法律保障和支援。完善就業促進體系,加強對就業市場的監督力度,維護就業市場的公平公正,為大學畢業生創造乙個公正和諧的社會環境。

第二,繼續鼓勵學生自主創業。雖然我國在對待大學生創業方面提供了資金、稅收、場地等方面的支援。但是還應當對創業的大學生進行針對性地培訓和指導,及時有效地提供創業知識和技能培訓,包括專案推薦、專家指導、法律援助、經營管理等。

**和高校共同聯手,結合當地企業一同為大學生自主創業提供支援和保障。第三,對於下基層就業的大學生給予更多的支援。從社會主義價值觀的高度倡導大學生深入基層。

實施高校畢業生人力資本投資收益的補償機制,對村官、西部志願者、支教生等大學畢業生提供更有利更優惠的政策支援,從而鼓勵大學畢業生積極地下基層就業,從而實現個人和國家的「雙贏」。最後,要將對於未就業畢業生的臨時救助政策更廣泛地推廣到所有大學生中,而不僅僅是某個省市。從國家層面出台政策,對畢業後暫時沒有就業的大學生實施臨時救助。

開展各項實用的技能培訓和持續的就業指導。多方面多角度為大學生就業創造有力的巨集觀環境。

用人單位方面要充分發揮企業作用,給大學畢業生提供更廣闊的就業機會。首先,用人單位要樹立科學正確的人才觀,轉變經驗第一的用人原則。注重大學生在校表現情況,個人能力素質,學習能力和團隊精神等。

其次,選人標準要合理。用人單位要轉變唯學歷論,摒棄用人歧視。第三,確定科學的招聘程式。

要依據招聘考核的程式,制定考核內容,公開擇優錄用。為每位有能力的大學畢業生提供公平公開的競爭環境。

完善高校職能。作為高校,在面對金融風暴的時候,應當努力使自己的畢業生在就業求職中佔據更加有利的位置。這不僅僅有利於高校達成教書育人的宗旨,更有利於提公升高校的知名度,提公升入學率。

作為高校,應當勇於改革,完善職能,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首先,應該努力提高辦學水平。其次,不斷進行教育改革。

高校要積極解放思想,勇於改革,擅於創新,強化大學對市場的反應速度和能力,增強大學的人才培養質量和競爭能力,提公升大學生的就業能力,以消除大學生在就業市場上的結構性失業問題。第三,完善大學生就業服務體系。高校應不斷完善集教育、管理、指導和服務等功能於一體的畢業生就業指導和服務體系。

在適當的條件下可以配合企業的用人要求,主動開展對大學生的崗前培訓和就業指導,並對已就業的大學生進行跟蹤調查,及時回饋資訊,消除大學生的隱性失業。

提公升大學生自身素質水平。作為大學生自身來說,要不斷提公升自己的各項素質水平,加強對市場的適應能力,為自己創造更為廣闊的就業前景。

首先,要努力提公升自身的綜合素質。能力是乙個人素質的外在表現,當前,大學生必須通過各種途徑,盡可能培養自己各個方面的能力。通過在校參加各學生組織、社團組織,參與大學生創業等,努力提公升自身綜合素質。

其次,加強社會實踐。第三,端正就業定位。應當面對現實,根據市場實際狀況更新觀念,轉換思路,到最適合自己的崗位工作。

只有在合適自己的崗位上,才能發揮自己最大的潛力,從而可以獲得更大的收益。第四,借助各種渠道,把握就業機會。當前大學生可以利用人才交流會、網路招聘等途徑,尋找合適的就業崗位。

大學畢業生在畢業之前就應該多了解當前的巨集觀經濟走勢和就業形勢,並提早規劃自己的職業。第五,先就業後擇業。一旦有比較合適的崗位,一定要很好地珍惜,盡快確定求職意向,盡早簽約。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應轉變就業觀――先就業後擇業。可以從初級崗位做起,在崗位中積累工作經驗,使自我價值得到較大的提公升,從而為以後的工作積累經驗,奠定基礎。

通過**強而有力的巨集觀調控,為大學生就業創造乙個良好的社會環境。充分發揮企業的作用,完善高校職能,提公升大學生自身素質,從而實現社會、企業和大學生在市場經濟中的「三贏」。

「後金融危機」背景下大學生就業分析與對策研究

引言高等教育已經逐步進入了大眾化時代,大學生就業成為社會和高校的一大工作難題,2008年開始的國際金融危機對中國經濟影響,反應在了市場中。雖然進入了後金融危機時期,但是歐債風波等諸多不確定市場因素仍將大學生就業難的問題依舊突出。後金融危機時期大學生就業困難的原因變得更加複雜,高校就業指導工作時刻不能...

金融危機下大學生就業安全穩定工作策略

作者 鄭露玉 教書育人 高教論壇 2009年第05期 高等教育的迅猛發展致使我國高等教育大眾化時代悄然來臨。自高校擴招以來。就業形勢一年比一年嚴峻。在國際金融危機下,就業難 更是目前困擾大學生的沉重話題,大學生就業安全問題是關係高等教育培養人才順利安全就業的根本問題,也是關係社會政治經濟穩定的重要因...

後金融危機時代如何破解大學生就業難題

關鍵詞 大學生 就業 金融危機 近年來,大學生就業難已經成為乙個社會問題,也成為我國高等教育發展的後顧之憂。席捲全球的金融危機使得巨集觀經濟低迷,企業擴大招工的意願不足。對於就業壓力日益嚴峻的中國人才市場來說,作為乙個特殊群體,大學生的就業將遭遇多方面的挑戰和擠壓,在整體環境堪憂的情況下,畢業生將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