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初中語文2019上半年總結

2022-09-04 12:27:04 字數 3955 閱讀 6507

南通開發區2015上半年初中語文課改工作總結

2023年上半年,我區初中語文學科在市教育局、教研室的領導之下,積極開展課堂教學改革研討工作,我們帶領全體語文教師們積極投入,艱難探索,深入課改,調查研究,在「改」的過程中,堅持遵循語文教育的規律,獨立思考,找準方向,求真求實,既穩打穩紮,又大膽嘗試。現簡要總結如下:

一、學習·實踐

(一)確立新理念,走進新課改

九年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改革致力於學生語文素養的形成與發展,為了達到這一目標,必須改掉不適合時代要求、不適合社會需要的陳舊的課程目標與內容、陳腐的教學觀念與學習方式、評價目的與方法,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課改對語文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初中語文教學面臨著挑戰。一步入課改,教師就努力做到:

①角色的轉變——變管理者為組織者,變傳授者為參與者,變控制者為幫助者,變仲裁者為促進者;②工作方式的更新——改善自己的知識結構,廣泛涉獵其他學科知識,學會開發利用課程資源;③教學策略的變化——變重知識傳授為重學生的發展變化,變重教師「教」為重學生的「學」,變重結果為重過程,變重統一規格教育為重差異性教育。具體體現在教學過程中是「新」與「動」:形式新,方法新,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踴躍參與;或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或合作**學習,師生互動,生生互動。

學生掌握了些許學習方法,並運用它延伸到課外的學習當中去。最可喜的是學校中又有了「研」的氛圍,教師們又有「研」的動力,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被激發,語文教學生機重現。但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基礎教育語文課程改革亦然。

對課改理念的領悟,需要有乙個過程,那就是接受——消化——吸收,「接受」容易,「消化」「吸收」可有點難。課改初期的初中語文教學難免陷入誤區:教師誤認為「課改」就是改掉傳統的語文教學,於是乎忽視習慣的培養、訓練的紮實、語言的教學;課堂上搞花樣,熱熱鬧鬧,而教學效率低;動中學,沒反思,變「自主」為「自流」,合作學習流於形式,以集體討論代替個人閱讀,學生缺乏深層次的思考,凡提問均冠以「**」的名堂,形似而神無;評價上為表揚而表揚,不能積極引導,學生心中茫然。

追求形式,捨棄語文學科的本質意義,語文教學的有效性受質疑。問題的產生,引起了我們的高度重視。深究其原因,發覺教師們對「課改」理念、課程標準的理解還不夠全面,不夠深刻。

由此可見,我們要求把先進的理念落實到工作著的每一天、課堂上的每一節,需要在實踐中不斷地探索和反思的。我們邀請課改專家指點迷津,組織教師積極參加市、區兩級組織的教研活動,加強了教師的專業理論的學習,促進了教學上的深入**,使我區語文課改逐漸地走出了誤區。經歷挫折,汲取教訓,明確了課改的實質,端正了教風學風。

從中我們認識到,就語文學科而言,形式的東西容易模仿,但真正落實「課標」的要求,培養學生的語文素養,提高學生的語文學習質量,那是不可能立竿見影的,除確立新理念外,還有諸多因素,非花大力氣、下大功夫不可,這是課改初期的一大收穫。

(二)遵循語文教學規律,正確把握語文教學特點

課標指出:「語文是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在語文教學中,強調「工具性」,忽略「人文性」,或重視「人文性」,淡化「工具性」,都是對語文教育的曲解。要使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掌握語文知識,學會運用知識;還要使學生通過語文的學習,獲得品德修養的教育,提高審美情趣。進入課改後,為了避免跟風、走過頭,對於一些突出的、感覺不對頭的教學現象及語文教育界的一些有爭議的觀點,我們非常關注,認真分析,堅持以正確的語文教育理論指導教學,特別注意:

在課改實踐中,引導教師正確認識知識與能力的關係。義務教育階段,應紮實學生的語文基礎。基礎知識的學習,基本能力的訓練是非常必要的,只有加以重視,才有利於學生語文能力的提高、後續的學習、終身的發展。

我區語文教學基礎薄弱,其中每所學校中外來民工子弟來自山區、農村的居多,學生先天素質、後天的學習條件都較差,這是乙個不容忽視的現實,所以,更應從基礎抓起,通過多種渠道、不同的方式來提高學生的讀、寫、聽、說能力。因此,對於一直忌諱的語文基礎知識,我們在指導教學中始終堅持:識字、學詞、造句、語法、修辭、篇章知識、文學知識均加以落實。

改變以往死記概念的做法,注意無形習得,教學生學活知識,活用知識,指導學生運用知識來解決問題,培養其語言實際運用能力。

在課改實踐中,我們注意引導教師正確處理好文字解讀與拓展延伸的關係。我們多次強調:文字的解讀是拓展延伸的基礎,拓展延伸是對文字解讀的提高。

課文只是個「例子」,是傳授語文知識、訓練語文能力、進行人文教育、培養審美情趣的主要載體,學生只有認真地學好這個「本」,方能在長期的感受領悟中形成語文能力,而過分地拓展延伸,將淡化文字學習的意義,知識的傳授就膚淺有限。同時,由於初中學生的年齡、心理、知識結構及人生的閱歷等的限制,過分的拓展延伸將為學生的語文學習設定障礙,加重其學習的負擔。教師們努力做到立足文字,注意字、詞、句、段、篇的內在聯絡,注意文字語言的挖掘,讓學生通過語言的品味、感悟、理解、賞析進而吸取內化成為自己的語言。

引導學生深入地理解文字中豐富的人文內涵,在此基礎上進行有機的、適度的拓展延伸。讓學生適時靈活地運用知識,並通過不斷地實踐,掌握語文學習的規律及運用語文的方法。在課改實踐中,我們反覆引導教師正確處理好「文」與「道」的關係。

語文教育除傳授語文知識外,還肩負著培養學生正確、健康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任務。但語文首先是一門語言學科,如果追求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而捨棄語文學科的本質意義、突出文章對人的教育意義而忽視語文對人的文學素養的薰陶漸染,那麼,語文教育的性質就被改變。因此,教師們努力突出語文學科的特點,不把語文課上成政治課。

不隨意貼上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標籤,不對情感、態度、價值觀牽強附會,而是在讀寫聽說等教學過程中,適時結合,有機滲透,對學生進行潛移默化的教育,使之在語文學習中豐富情感,在體驗中提公升自我。

(三)注重學情,因勢利導

關注每位學生,使之在不同的知識層級上皆有所提高,這是課改的理念之一。引導教師把研究學生當作語文教學的乙個任務,做到胸中有書,目中有生。了解學生的知識層次差異,摸清學情,以設計教學方案,提出相應的教學目的與要求,採用相應的教學手段與方法,進行針對性的指導和訓練,盡可能分層次教學。

變盲目的「一刀切」的教學形式為注重個性差異,因材施教。因此,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增強了,興趣激發了,積極性被調動了,學習熱情空前高漲。但由於種種原因,學生語文基礎欠紮實,語文能力不強,口頭表達簡單化或不流暢,書面表達語言艱澀、詞不達意,致使語文水平的提高受到制約。

面對學生的學習狀況,我們積極尋求治「標」的藥方,著眼於學生語文素質的提高、終身的學習、持續的發展,引導教師將指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積累、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貫穿於語文教學的始終。

1.授之方法。學習方法的掌握對學生學習質量的保證起著關鍵的作用。教師在研究如何改、如何教的同時,亦研究如何導讀、導寫、導聽、導說。

引導學生感受、領悟、積累、運用;注重讀、寫、練的有機結合,指導學生學會歸納總結,找出規律。更進一步的要求就是要懂得運用方法,以達到融會貫通、舉一反三的目的。

2.教會積累。教師從個人經歷中,深刻地意識到乙個人的文化底蘊的厚薄決定於所積累的文章、詩詞篇目的多寡。對於學生而言,語文能力的提高離不開積累,有了一定的積累,自然而然化記憶為靈性,閱讀就有了感悟,寫作就能順手拈來。

我們要求教師把教學生學會積累作為語文教學的重要任務之一。指導學生課內積累字、詞、句,佳作名篇,課外涉獵文學作品,並做好讀書筆記,寫下心得體會;訂閱報刊,呼吸時代的新鮮空氣;積累生活知識,豐富人生經驗。學生從中體會到積累對語文學習的意義,進而將它作用到閱讀與寫作之中去。

3.培養習慣。葉聖陶先生曾說過:「語文教育歸根結底是一種習慣教育。

」誠然語文教學要取得成效,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的培養不可忽視。我們通過模擬考試試卷、期終考試試卷以及教師培訓等引導教師注意培養學生如下學習習慣: ①規規矩矩寫字,清清楚楚說話,仔仔細細讀書,認認真真寫文,踏踏實實練習。

②不動筆墨不讀書。③懷疑善問。④時時處處學語文。

⑤潛心思考。習慣的養成不在一朝一夕,故教師非常必要對學生適時提醒,嚴格督促,逐步要求。初中學生活潑好動,而且課堂教學中展示動態(討論、表演)的多,學生「思」似乎也不少,但缺乏屏心靜氣,僅停留在淺層次的理解、分析。

說說議議、不求甚解是求學求知過程中的致命傷,不利於嚴謹學風的培養。因此,教師們對於「潛心思考」這一習慣的培養尤其重視,強調「熟讀精思」,講究「不動筆墨不讀書」,同時,克服口頭要求 「認真思考」而實際上要學生

一、兩分鐘就能解決有一定難度問題的毛病,盡可能讓學生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甚至知其所以不然。

二、收穫·啟迪

區辦上半年總結

半年來,農工辦根據區委 區 的部署要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領全域性,以 1號檔案和省 市 區農業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為指導,以增加農民收入為中心,以和諧村莊建立為抓手,緊緊圍繞建設現代農業,紮實推進新農村建設,全區農業和農村經濟繼續保持良好發展勢頭。主要做法是 一 圍繞農民增收,在落實關鍵措施上抓到位 ...

2019上半年總結

第三,部門內部管理方面,首先嚴格按團委學生會管理條例執行,同時採取了一些有效的措施吸收一些好的建議。總體而言,我們部門這半年的工作是比較成功的,有大膽的創新嘗試,有一步乙個腳印的塌實認真與負責。相信我們文學社將越來越好,我們一直在努力,在思考 我們相信有乙份耕耘有乙份收穫。上半年的工作既將結束,在這...

2019上半年總結

上半年很快過去了,前三個月,在省人民進修。一回來就投入到緊忙忙碌的工作之中了。雖然忙,耳邊還是有不好的資訊傳來,前三個月比同期下降15萬,領導震怒等等。每天的工作量在增加。比去年同期大許多。可以用數字說話。不過,我沒有準備去年的數字,但是從管病人的數量上來看,的確增加不少。同事戲言,可能是我招病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