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經濟結構調整公升級與遠景目標

2022-09-02 17:51:04 字數 4746 閱讀 1145

新聞作者:胡鞍鋼周紹傑新聞**: 日期:2015-05-04  瀏覽次數: 677

首先,通過對「十二五」規劃以來的主要巨集觀經濟指標發展狀況的評估,**分析了「十三五」規劃時期經濟發展的總體背景,進而提出了「十三五」規劃經濟發展的主要目標。進一步,**從農業與農村發展、產業結構、創新驅動發展、區域協調發展、新型城鎮化建設、對外開放和參與全球治理等視角,闡述「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思路。最後,**對2023年的中國經濟發展進行了遠景展望。

關鍵詞:「十三五」規劃,新常態,結構調整,創新驅動

**專案:國家自然科學**(71273006);清華大學自主科研計畫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關鍵期,是全面落實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推進期,是經濟增長模式轉換的攻堅期,是落實全面科學發展的戰略機遇期。這一時期,我國將全面深化十八屆三中全會各項改革、十八屆四中全會依法治國的重大方略;繼續深化對外經濟開放,更廣泛地參與國際治理;繼續鞏固和深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把經濟增長建立在綠色增長、創新增長、包容式增長的軌道上;不斷優化收入分配格局,推動產業結構、需求結構的不斷優化,把經濟發展建立在協調發展、公平發展和可持續發展的發展道路上。

一、「十三五」規劃經濟發展背景

從世界經濟格局來看,全球經濟處於後金融危機的深度調整期,突出的表現為以下幾個主要方面:首先,主要發達經濟體表現不一,美國經濟呈現復甦態勢,歐盟和日本經濟復甦乏力,主要新興經濟體處於恢復期、調整期,世界經濟整體仍舊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其次,科技競爭力成為世界經濟競爭的制高點,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都將科技創新和新興產業作為經濟轉型的突破口,新一輪產業變革蓄勢待發,必將對全球產業格局產生深刻影響。

第三,能源與氣候變化成為推動全球經濟格局轉變的重要因素,全球進入綠色工業革命的黎明期和發動期,中國有望成為綠色工業的參與者、發動者、創新者和引領者。第四,世界**格局隨著各類區域性經濟合作組織的建立呈現複雜化的特徵。

從國內經濟發展來看,「十二五」時期以來,中國經濟發展的突出特徵是經濟發展向「新常態」過渡。整體的巨集觀經濟指標表現良好,但是深層次的結構性矛盾仍舊突出。

首先,經濟增長速度出現明顯的階段性下調,經濟結構出現顯著性的改善。2010-2023年期間,經濟增長率從10.4%下降到7.

4%;產業結構出現顯著性變化,第二產業佔gdp比重從46.7%下降到42.6%,第三產業從43.

2%上公升到48.2%。二、三產業比重出現逆轉。

[1][2]

其次,就業規模總體擴大,就業結構轉換特徵突出。2010-2023年期間,總體就業規模從7.61億人上公升到7.

73億人(增加1000多萬人)。城鎮就業規模明顯上公升,從3.47億人上公升至3.

93億人(增加了4600萬人),佔總就業比重從45.6%上公升到50.8%;鄉村就業規模顯著下降。

就業的產業部門分布繼續呈現顯著變化,2010-2023年期間,第一產業就業比重從36.7%下降到31.4%,第三產業就業比重從34.

1%上公升到38.5%,服務業部門的就業貢獻顯著增強,淨增加3300萬人。就業的所有制部門繼續呈現多元化。

第三,物價水平總體處於穩定狀態和較低水平。其中,居民消費**指數總體趨向合理,從2023年的5.3%下降到2023年為2%;生產者出廠**指數出現通貨緊縮,2023年為-1.

9%,反映了經濟結構的客觀現實,應當引起關注。

第四,對外**穩步發展,外貿盈餘佔gdp的比重處於合理範圍。儘管受全球金融危機影響,貨物**繼續呈現增長態勢,貨物出口和進口分別從2023年的1.58萬億美元和1.

40萬億美元增加到2023年2.21萬億和1.91萬億;服務**出口和進口分別從1702億美元和1922億美元增加到2222億美元和3821億美元,服務**逆差持續擴大。

貨物和服務**淨出口對gdp的比重由3.7%下降到2.1%,對2010-2023年期間的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整體上是負的,反映了中國對外**受外部需求影響,從較高速增長轉向較低速度增長的客觀現實。

從國際比較來看,中國的巨集觀經濟指標是優異的。2011-2023年間,經濟增長、城鎮新增就業和物價均是穩定的。特別是在「後金融危機」時代,在世界經濟形勢更加錯綜複雜、發達國家經濟復甦艱難曲折、新興市場國家經濟增速放緩、中國經濟下行壓力明顯加大的條件下,中國的主要巨集觀經濟指標能取得這樣的成績實屬不易。

此外,「十二五」期間,結構調整明顯,科技創新推動經濟增長的作用有所加強,節能減排工作也取一定成績,能源消費對經濟增長的彈性係數出現顯著下降。這些成績也為「十三五」時期經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然而,「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發展仍面臨諸多挑戰。

從經濟發展的外部環境來看,國際環境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不安全性依舊存在,全球發展的不公平、不平衡依舊存在,這對我國經濟增長的外需動力以及結構調整的影響產生外部不確定性。

從經濟發展的國內條件來看,推進經濟結構轉換的基本推動性因素仍需夯實,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首先,發達國家在科技創新領域的領先優勢仍舊是顯著的,我國的科技創新能力雖有顯著增強,但總體競爭力仍落後於發達國家,總體上尚未形成創新驅動式的增長模式,創新驅動發展的制度環境仍需大力改善。其次,收入分配格局尚未發生根本性改變,居民收入分配差距較大,成為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制約因素。

再有,經濟發展與能源安全、資源供給、生態環境、自然災害、氣候變化等約束矛盾更加突出。

二、「十三五」經濟發展目標

總體來看,「十二五」時期,中國經濟初步進入「新常態」的發展模式,是經濟增長速度的「換擋期」,經濟結構的重大「調整期」,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夯實期」。承接這一經濟發展態勢,「十三五」時期中國經濟發展全面進入「新常態」的發展軌道:經濟增長中高速「相對穩定期」;經濟結構調整的「深度調整期」;以創新驅動、綠色驅動增長為主要特徵的「新增長點培育期」;收入分配的「顯著優化期」;以人口布局、經濟發展和資環環境承載能力相適應格局的區域協調發展的「制度建設期和基礎夯實期」;以高效、包容、可持續發展為特徵的新型城鎮化發展的「公升級期」;以創造價值為核心的「引進來」與「走出去」的綜合戰略,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階的「公升值期」;以及全面提高對外開放水平、提高參與全球治理能力的「公升級期」。

主要的經濟發展目標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保持經濟中高增長和巨集觀經濟穩定。國內生產總值年平均增長7%左右,城鎮新增就業4000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5%以內,物價總水平基本穩定,國際收支基本平衡,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明顯提高。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23年翻一番。

人均gdp水平逐步接近高收入國家,進入較高收入富裕型社會階段。

——結構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大力促進工業化、資訊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農業基礎進一步鞏固,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進一步提高,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成效顯著;工業化基本實現,工業結構明顯優化;資訊化水平大幅提公升;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服務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提高4個百分點,服務業就業佔總就業比重、服務**佔總**比重也相應提高;消費對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進一步增強。

——創新驅動發展能力明顯提高。研究與試驗發展經費支出佔國內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 5%;自主創新能力顯著增強,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提高到7件;基礎科學和前沿技術研究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取得一批在世界具有重大影響的科學技術成果。積極培育創新驅動型經濟增長模式,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大幅上公升,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

——區域協調發展能力不斷增強,大力推進新型城鎮化建設。完善區域發展總體戰略,切實落實主體功能區戰略,區域發展的協調性進一步增強。推進城鎮體系優化發展,常住人口城鎮化率達到60%左右,戶籍人口城鎮化率達到45%左右;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進一步縮小,基本公共服務覆蓋城鄉人口。

——對外開放廣度和深度不斷拓展。通過積極參與世界經濟、擴大對外開放,培育中國經濟競爭的新優勢,打造對外開放的「公升級版」,互利共贏開放格局進一步形成。

——改革不斷深化。「十三五」時期是改革的攻堅期和深水區,加快轉變**職能,提高**公信力和行政效率,堅持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深化財稅金融改革、戶籍制度改革、壟斷行業等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的改革,大力發展混合所有制,實現有效的市場和有為的**的協調統一。

三、「十三五」規劃經濟發展思路

(一) 惠農強農,加快農業現代化和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

中國是乙個有著13.6億人口的人口大國,中國必須依靠自己養活自己。在城鎮化快速發展的階段,農業與農村的穩定發展既是我國經濟穩定發展的前提條件,也是國家經濟安全和社會穩定的基礎。

發展現代農業是新農村建設的基石。

1 增強糧食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

保障國家糧食和食品安全必須實施以我為主、立足國內、確保產能、適度進口、科技支撐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要依靠自己保口糧,抓好糧食安全保障能力建設,注重農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轉變農業發展方式。

增強糧食和食品安全保障能力。處理好糧食安全的四大關係:供給與需求、國內與全球、**與市場、安全與效率。

從「單一安全」向「全鏈條安全」拓展,綜合考慮種植、收購、儲運、加工、銷售;從「消極安全」向「積極安全」拓展,從**主導的安全向從「**—市場」協調的安全拓展,從國內安全向全球安全拓展,充分利用全球的土地資源、水資源、科技資源提高中國的糧食生產能力和供給能力;從「糧食安全」向「食品安全」拓展,以保障糧食安全為基礎,以保障食品安全為目標。

確保糧食生產總量安全。明確糧食安全的首要地位,堅持耕地紅線、水資源紅線、儲備紅線不動搖,基本農田數量不減少、農田質量有所提高,實現糧食自給率穩定在95%以上。繼續優化農業產業布局,主要農產品進一步向優勢產區集中,「七區二十三帶」農業戰略格局基本形成,將糧食生產核心區和非主產區產糧大縣建設成為高產穩產商品糧生產基地,確保建成800個產糧大縣,糧食綜合生產能力確保達到6億噸以上,力爭達到6.

2億噸以上。加強以農田水利設施為基礎的田間工程建設,改造中低產田,大規模建設旱澇保收高標準農田,提公升糧食防災抗災能力。畜禽產品、水產品等重要品種基本自給。

完善糧食流通和儲備體系。提高糧食生產、收購、儲備、投放、加工、銷售、食品安全監管等糧食安全各個環節的效率,加強糧食生產、物流、儲備和應急保障能力建設。形成統一有序、競爭開放的糧食市場體系,進一步發揮市場的槓桿調節功能,實現糧食市場主體趨向多元化,規模化、組織化。

中國深化稅制改革促進經濟結構調整

2.城鄉 地區之間經濟發展差距。目前我國城鄉經濟發展極不平衡,異致城鄉居民收入水平差距過大,形成 城市富 農村窮 的情況。近年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還呈現出擴大的發展趨勢。城鎮居民和鄉村農民的收入差距,比率和絕對額都在擴大。1978年,我國農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133.6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4...

繁複的產業政策不利經濟結構調整

篇門也有各自或長或短的審批清單。這些 吳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盧鋒 產業政策與管制措施無不以促進結構調整和規範競爭秩序作為設計理由,然而如果物件過多和範圍過寬,反倒會抑制企業競爭活力,不利於微觀搞活和結構 調整。業交易成本。最後是變異度較高。產業政策作為結構性政策,確定後本應相對穩定。我產業政策往往以...

「十三五」我國產業結構調整趨勢

2015.08 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利用勞動力 土地與資源環境成本相對較低的優勢,大力吸引國外資本與技術,加快了勞動密集型產業的發展,推動了重化工業的進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但是,近年來,隨著經濟發展階段的轉化和國內外經濟條件的變化,我國優勢要素 逐步上公升,要素結構出現了新的變化,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