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學教學規範化要求

2022-08-04 10:24:02 字數 4189 閱讀 1026

(討論稿)

1西溝鄉中心學校教學管理規範要求

2西溝鄉中心學校中小學教學常規規範要求

3西溝鄉中心學校中小學作業及批改要求

4西溝鄉中心學校教學事故的界定及處理辦法

5西溝鄉中心學校檔案管理規範化要求

6西溝鄉中心學校教學資源規範化管理要求

7西溝鄉中心學校文字材料規範化要求

8西溝鄉中心學校教學常規檢查記錄用表(小學)

前言為進一步落實教學在學校工作中的中心地位,建立正常的教學秩序,努力提高各學科教學質量,逐步實現教學管理科學化、制度化、規範化,全面推動新課程改革,進一步提高各中小學教學常規規範化程度。根據中心學校「求規範—抓落實—創特色」的教學管理思路,特擬定以下教學規範要求。

西溝鄉中心學校教學管理規範要求

學校教學管理是學校管理的主要工作,包括教學目標管理、教學常規管理、課程管理和教學資源管理等。結合西溝鄉各學校實際,在教學管理中要求如下:

1、各學校必須擬定教學工作過程目標和教學效果預期目標。

2、學校必須根據素質教育、創新教育的要求,擬定實現教學目標的教學工作計畫。教學工作計畫要符合學校教學實際,體現學校教學特色。科任教師要擬定學科教學計畫。

學科教學計畫要符合學生實際,體現學科特點及教師個人教學風格。

3、教學計畫要做到「定質、定量、定時、定人」,內容科學,任務明確,措施具體,操作性強。

4、學校要嚴格執行國家課程計畫,開齊課程,開足課時,使用國家審訂的教材,不得隨意增減課程和課時。同時,按國家規定積極開發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

5、學校要減輕學生過重課業負擔,不准利用節假日集體補課,不准擅自延長學生在校學習時間,不准分快慢班(或重點班),不准濫購、濫發教輔資料。

6、學校要保證教學的連續性,維護正常教學秩序,不准隨意停課。教師不准擅自調課,私自換課,隨意缺課,因特殊情況造成缺課的,事後必須補齊。

7、學校領導要深入教學一線,進行低重心現場指導,提高教學管理效率。

8、學校要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建立專業對口、年齡結構、學科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要建立教學獎懲制度,形成競爭機制,依法調動教師教學積極性。

9、學校各部門要圍繞教學中心工作展開自己的職能工作,要支援教務工作,服務教學工作。小學校在管理中可採用建立職能組方式,即將現有教師根據職能分工,分為如教研組、後勤組、安全衛生組等。分工明確,責任到人,調動所有教師參與學校管理。

10、學校要定期和不定期的開展教學檢查。每次檢查要有專項目的,有檢查結果分析,有結果反饋制度,有改進意見。必檢專案有:

①教導處或教研組對教學常規中備課、授課、作業等進行周檢查,對其他常規工作進行月檢查。

②每學期在開學和期中對教學工作計畫及實施情況進行檢查;

③每學期檢查兩次電教室、實驗室、圖書室、體音美器材和設施的使用與管理情況。

11、學校要重視實踐(驗)教學,加強學科教學與資訊科技教學的整合,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各校要培訓師資,完善裝置,配齊教輔人員,確保高質量地完成教學任務。

12、加強教學研究,提高教師的教研水平和實施素質教育的能力。教研工作的具體要求是:

①每週開展一次教研活動,學習教育理論,開展集體備課,交流教學經驗,改進課堂教學;

②實行課堂開放。每位教師每學期聽課不少於15節,講公開課不少於1節;

③開展說課、評課活動,並有書面記載;

④集體備課要做到「三定」。即定時間、定內容、定中心發言人,並有書面記載。

⑤學校每學年要組織一次促進教師教學全能發展的比教活動(包括一堂課、一篇教案、一篇**、一件多**課件等);

⑥抓好繼續教育,幫助教師優化教育思想,更新教學觀念,改進教學方法,提高教學水平。

13、學期結束,學校要做好教學工作的評價與總結。總結應有詳實的材料、資料及典型事例;要全面分析成績,總結經驗,找出問題,並提出相應的整改措施。總結類別包括:

①學校教學工作總結;

②教研組教研工作總結;

③教師教學工作總結;

④學科質量分析表、學生學科成績表;

⑤學生個性發展評價記錄(成長記錄、素質報告冊等);

14、學校要做好檔案工作。各種計畫、規章制度、教研活動記載、教學檢查記錄、教學工作總結等教務資料、資料要定期收集,整理歸檔。

15、做好表彰獎勵和適度的宣傳工作。

附:中小學課程設定表

表一:課程設定表(小學)

注: 1、.各學年教學時間安排:每學年上課35周,複習考試2周。

2、選擇「藝術」科,則可不選**、美術。

3、綜合實踐活動是國家規定的必修課,其課時可與地方、學校自主使用的課時結合在一起使用,可以分散安排,也可以集中安排。

表二:課程設定表(初中)

注: 1、周課時累計指各學科每學年周課時之和。

2、各學年教學時間安排:七、八年級每學年上課35周,複習考試2周;九年級上課33周,複習考試2周,九年級第二學期複習考試加2周。

3、選擇「科學」科,則可不選物理、化學、生物;選擇「歷史與社會」科,則可不選歷史、地理科;選擇「藝術」科,則可不選**、美術。

4、「2/3」表示第一學期上2節,第二學期上3節或單週上2節,雙周上3節。

西溝鄉中心學校中小學教學常規規範要求

一、 計畫

1、計畫類別及總體要求

學校各類計畫主要包括:學校工作計畫、教學工作計畫、德育工作計畫、團隊工作計畫、教研組工作計畫、班主任工作計畫、各學科教師個人工作計畫及其它專項工作計畫等。

以上各項計畫分學期制定,計畫制定後,列印一式兩份,乙份交學校教導處存檔,乙份由計畫執行人儲存。學校應採取切實有效的措施,對計畫實施情況進行定期檢查,確保計畫落實到位。

學期結束時各責任部門和學科教師應及時對照計畫,結合教學實際,進行反思,並寫出書面總結。

2、 學校及各職能部門計畫

(1) 內容:指導思想、工作目標、主要工作及措施,附工作周活動歷。

(2) 週曆內容:周次、主要活動內容、負責人(負責職能部門)、完成情況。

3、 個人教學計畫

(1)內容:①學情分析;②教材分析;③教學目標;④教學措施;⑤教學進度等。其中,教學進度安排應包括周次、計畫完成教學內容、課時計畫及完成情況等。

(2) 要求:個人教學計畫由各任課教師制定,在開學後一周內完成。各任課教師在制訂計畫時要充分理解學校教學工作計畫的總體精神,熟悉課程標準,明確本學科、本學期總的教學任務,明確教材各章節在教材中所處的地位,以及各章節之間的相互聯絡,充分估計到完成教學任務可能遇到的問題和困難,擬定教學進度,提出教學中應注意的問題和改進措施。

二、備課

1、備課的過程

(1)認真研讀課程目標鑽研教材,詳細查閱有關教學參考書和資料;

(2)充分考慮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心理狀態;

(3)確定每節課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

(4)確定相應的教學方法,選取適當的教學**;

(5)編寫教案。

2、教案的格式和內容要求

教案設計形式上,可以是學和教的對應**式,也可以是條理性的描述式。

內容包括(1)課題;(2)教學目標,必須考慮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3)重點、難點;(4)課型、教學時數;(5)教學準備,如課前活動安排、教學具及**的選用(如實驗儀器、音像材料、掛圖、實物、模型、投影、多**課件等);(6)教學實施過程,教師活動和學生活動的主要內容,要有相應教學內容及教與學的程式(7)板書設計;(8)作業布置;(9)教學反思或後記(要求每課時都有反思)。

3、可選用網上**的優秀教案,但必須結合學生學習和個人教學實際進行三輪整合修訂,不得直接使用。

三輪整合修訂指,第一輪在**後對內容進行必要的增補和刪減,設定格式等。第二輪指列印好後對教學內容和環節進行必要的補齊完善。第三輪指授課完成後對教案進行最後的反思完善。

**教案必須設有專門的修補區域(教案右側邊距設定為5cm即可),列印好的教案修補主要以增補批註為主,不得以簡單的畫線代替修補。

4、教師教案提倡規範化裝幀(學期內活頁形式裝訂,學期末統一裝訂成冊),統一封面及格式要求。教案前必須附上所任年級學科的課程目標、個人教學計畫、教學進度表等。

5、提倡教研組(備課組)集體討論備課的形式,共享教學資源。

6、不得無教案授課,所有開設的學科均要求備課(任兩門以上語、數、外科目且兼任兩門以上其他科目的教師,其他科目只選備一門),有專門的作文課教案。所有科目均要求超前一周備課。

三、授課

1、嚴格按課表上課,未經教導主任同意,不得隨意調課,更不准隨便缺課;上課不得遲到早退,不得中途離開教室,不得拖堂。

2、實行提前2分鐘候課制度。上課開始和結束,師生應相互問候致禮。

3、教學過程中,教學內容應緊扣教學目標,教學活動要面向全體學生,對不同學習基礎的學生,在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上應盡可能體現不同的層次要求,採用不同的教學方法,以適應他們的學習需求。

中小學教育培訓市場的規範化道路

奔走在 公益 與 營利 之間 學大教育深圳分公司龍崗學習中心實踐活動總結報告 借用寒假時間,本人於2011年1月 3月,經大學同學推薦介紹前往學大教育深圳分公司報到實習。由於同學在該公司的分校 龍崗校區 籌建中的龍崗學習中心 任教學主管,所以我被安排到該學習中心從事以教學和教輔為主 諮詢服務為輔的實...

教案規範化要求

教案是指教師針對不同學科,不同層次的學生,為每乙個知識編定的教學方案,是教師教學思想 教學方法的重要體現。為此,我們應認真分析教學內容,制定出適合不同學生學習的教學方案,達到預期的教學目的。教案絕不是教材的拷貝,也不是知識點的簡單羅列,教師在備課及書寫教案時要用心。一 要求 1.教案的編寫應按課時進...

作業規範化要求細則

各年級都要重視口語交際,在課堂 家庭 社會創設交際情境,布置學生自覺在這些情境中實踐 在口語交際課中加以規範 指導和體驗 2 數學 每星期4次左右,個別內容可在基礎訓練或配套練習上體現。3 英語 要求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根據 英語課程標準 和教學要求,增強作業的針對性和科學性,避免隨意性。聽力 口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