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科學概論第七章岩漿作用與岩漿巖

2022-08-29 07:33:03 字數 3920 閱讀 6241

第七章岩漿作用與岩漿巖

第一節噴出作用與噴出巖

岩漿作用的定義:岩漿在地下深處形成後,向上運移或噴溢地表的作用過程,稱岩漿作用。

岩漿向上運移、侵位後,在某處冷凝下來形成岩石的作用過程,稱侵入作用(淺成和深成侵入),形成侵入巖。

岩漿噴出地表冷凝成岩的作用過程叫火山作用或噴出作用。形成火山岩或噴出巖。

噴出作用

地下高溫熔融物質(岩漿)噴出或溢位地表的地質作用,又稱火山作用。

火山噴發物

氣體:h2o為主( >60%), 部分co2、h2s、so2、co、nh3、h2等。

若氣體逸出量和硫質越來越多,溫度越來越高,是大規模火山噴發即將來臨的前兆。

固體物質:

火山灰 (<2 mm)火山角礫 (2~50 mm)火山集塊 (>50 mm)

**:圍岩破碎物質;冷凝或半冷凝的岩漿物質被炸碎;未冷凝的岩漿在空中冷凝成固體。

火山錐火山噴發的固態物質和熔岩堆積原地,構築成錐形的山體-火山錐。

噴出巖(火山岩)

火山噴發物質形成的岩石稱為噴出巖,也稱火山岩。岩漿在火山通道內冷凝而成的岩石,組成火山頸的岩石,稱次火山岩。

什麼是岩漿

地下高溫的熔融物質。

溫度:650-1400℃

化學成分:

矽酸鹽([sio4]4-)和鋁矽酸鹽([alsi3o8]-)為主;fe、mg、ca、na、k 等金屬陽離子;揮發份物質h2o、co2、h2s, 等。

岩漿的型別

依據sio2含量多少,岩漿可分為:

酸性岩漿(sio2 65%)

中性岩漿(sio2 52%~65%)

基性巖漿(sio2 45 %~52%)

超基性巖漿(sio2 45%)

基性、酸性岩漿的不同

基性巖漿中sio2含量低,岩漿粘度小,岩漿易於流動,源自岩石圈下部或軟流圈。

酸性岩漿中sio2含量高,矽氧四面體鏈多,岩漿粘度大不易流動,源自地殼下部。

基性巖漿— 溫度高、粘度小、易於流動;

酸性岩漿— 溫度低、粘度大、不易流動。

基性和超基性巖漿

基性、超基性巖漿,sio2<52%,溫度》1000 ℃,粘度小。氣體易從岩漿中溢位,噴發活動較寧靜。一般不引起強烈**,較少形成固體產物,而湧出大量熔岩。

噴發方式:中心式噴發、裂隙式噴發

基性、超基性噴出巖

基性噴出巖玄武岩由輝石、斜長石等礦物組成,色深、緻密、比重較大。海底噴發者具枕狀構造,陸地噴發者發育柱狀節理和氣孔構造等。

中性、酸性岩漿

中性和酸性岩漿sio2>52%,溫度為650-1000 ℃,粘度較大。岩漿中氣態物難溢位,氣體膨脹力超過上覆岩層壓力時發生**。使已經冷凝或半冷凝的岩漿及圍岩破碎,並濺出大量岩漿滴,形成固體噴發物。

酸性岩漿噴發劇烈,有時會形成嚴重的地質災害。

火山災害

火山噴發極為壯觀。但噴發前徵兆明顯,一般不會形成大的危害。但在島嶼和沿海地區,火山仍是威脅人類安全的重大災害。

中、酸性噴出巖

中性岩漿噴發冷凝形成安山岩,主要由斜長石和角閃石組成。

酸性岩漿噴發冷凝形成具流動構造流紋岩,由石英、長石組成。

與基性噴出巖相比,色淺、比重略小。

火山噴發的階段性

活火山 (active volcano):現代仍週期性活動的火山;

休眠火山 (dormant volcano):人類史後噴發過,但長期以來靜止 ;

死火山 (extinct volcano):人類史前曾經噴發過,但史後從未噴發過。

破火山口

同一火山連續噴發後,岩漿房空虛,火山錐發生陷落,後繼的噴發活動改造原有的舊火山錐,形成新的火山錐。

經過多次噴發改造的火山口,稱破火山口。

第二節侵入作用與侵入巖

侵入作用:岩漿由地下深處向上運移,未達到地表而在地下冷凝成岩的過程。

侵入作用形成的岩漿巖稱侵入巖,分為淺成侵入體和深成侵入體。

岩漿侵入時與圍岩之間以及岩漿本身均發生一些變化,其中同化作用、混染作用和結晶分異作用尤其重要。

同化作用:岩漿向上運移過程中,由於較高溫度熔化周圍岩石,或以較高流體壓力衝破圍岩,使圍岩破碎並落入岩漿體,使其成為岩漿體的一部分。

捕虜體:侵入體與圍岩接觸,接觸帶附近未完全被同化的圍岩殘塊-捕虜體。

混染作用:由於岩漿不斷熔化圍岩,岩漿本身的成分也發生變化,稱混染作用。

同化作用與混染作用,是從兩個側面描述同一作用過程,圍岩被岩漿同化,岩漿被圍岩混染。岩漿正是在這種不斷改變圍岩成分的同時,改變自身成分,使岩漿作用呈現出千變萬化的複雜過程。

結晶分異作用

高溫熔融的岩漿成分非常複雜,在溫度降低和冷凝過程中,按礦物熔點高低和比重大小,先後結晶出不同礦物。通常是一些熔點高、比重大的礦物先結晶,隨岩漿冷卻到適當溫度,又有相應的礦物結晶折出。

當岩漿冷凝的速度緩慢時,結晶分異作用最徹底,礦物的結晶程度最高。

暗色礦物與淺色礦物

結晶分異過程中,暗色礦物先結晶-鐵鎂礦物(橄欖石、輝石、角閃石、黑雲母) ; 淺色礦物後結晶-長英質礦物 (鉀長石、斜長石、石英)。

結晶分異是存在的,某些中酸性岩漿巖由基性巖漿結晶分異而成。但並非所有中酸性岩石都是如此,火成岩成因多種多樣。

3、火成岩的結構構造

全晶質、半晶質、玻璃質

結構-礦物顆粒相對大小

等粒、不等粒、斑狀

火成岩的構造

塊狀構造:岩石呈均勻的塊體;

層狀構造:岩石成分成層分布。

4 、火成岩的主要型別

根據sio2含量:

超基性巖 (<45%)、基性巖 (45-52%)、

中性巖 (52-65%)、酸性巖 (>65%);

產狀及巨集觀特徵:

侵入巖:與圍岩有侵入關係;深成巖全晶質,顆粒粗;淺成巖晶質,顆粒細或為隱晶質,或斑狀結構。

噴出巖:一般隱晶質或斑狀結構,常有氣孔、杏仁、流動、層狀等構造。

火成岩的主要型別

岩漿巖由多種礦物組成,其中7種礦物最為常見,佔岩漿巖礦物總量90%以上。暗色礦物為富含鐵鎂的矽酸鹽礦物。淺色礦物為富含鉀、鈉、鈣的鋁矽酸鹽礦物。

色率:暗色礦物的百分含量。

超基性巖(>75%)、基性巖(35%-75%)、中性巖(20%-35%)、酸性巖(<20%)。

5、岩漿的形成與地球內熱

岩漿冷凝形成岩石,岩石熔化又形成岩漿。岩漿活動是地球內部和外部物質和能量交換的重要方式。

熱是固體岩石熔化的首要因素。一般溫度800℃,產生酸性岩漿;溫度1300℃,產生中性岩漿;溫度1400℃時,產生基性巖漿。

壓力增高不利於岩石的熔化

岩漿的形成

水的存在可降低岩石熔點,有利於岩石的熔化。

所以,地球內部岩漿一般產生於溫度較高、壓力較低並有水存在的構造活動帶。

基性巖漿是地幔頂部超基性巖石部分熔融的產物,中性和酸性岩漿可以由地幔岩石部分熔融並經結晶分異形成,也可由地殼物質部分熔融形成。

地球內熱

地球內部是熱的,熱量主要來自放射性元素衰變。地球內部熱量可通過火山活動或溫泉散發地表,但微不足道。地球內熱通過岩石向外傳導,是內熱外流的主要形式,稱大地熱流。

地球每年以這種方式散發的熱量相當於400 億噸標準煤燃燒所釋放的熱量。

地熱梯度:深度每增加100m地溫增加的度數,又稱地熱增溫率。大陸地區平均值為3℃/100m或30℃/km。

到地下一定深度後,地熱增溫率逐漸減小,溫度分布趨於均勻化,主要與深部壓力和岩石導熱性增大有關。地下100 km深處溫度1300℃,核幔邊界(2900km)溫度3700℃,地心溫度約4500℃ 。

小結岩漿作用兩種形式:侵入作用和噴出作用 ;

火山噴發物質:氣態物質、固態物質及液態物質 ;

岩漿型別:超基性、基性、中性和酸性岩漿;

基性和酸性岩漿性質有重要區別;

世界火山分布特徵;

同化、混染、結晶分異作用;

造岩礦物:暗色礦物與淺色礦物;

侵入巖產狀 :岩基、巖株、岩床、岩牆、岩脈,等;

火成岩的結構、構造;

火成岩主要型別-產狀、 sio2含量。

地球科學導論》學習指導 第七章

第七章水圈 1 地球表層的水分迴圈和水量平衡 1.1 地球表層的水分迴圈 1 地球上水的分布 地球上除了存在於各種礦物中的化合水 結合水以及為深層岩石所封存的液態水以外,海洋 河流 湖泊 沼澤 地下水 冰川和大氣水分等共同構成地球上的水圈。其中海洋是水圈的主體,它的面積約3.61億km2,佔全球表面...

科學七 上 第七章學法指導與小結生物《》

第七章生物多樣性 學法指導 學法,簡單地說,就是學生為掌握知識所採用的學習方式和學習方法 要採用積極主動 勇於探索的學習方式 在學習活動中,不應該只限於接受 記憶 模仿和練習,有條件時,要動手實踐 合作交流 閱讀自學 自主探索,建立完全屬於自己的高效的學習方法。說明1 生物的多樣性包括遺傳多樣性 物...

第七章休息與活動

一 選擇題 一 a1型題 1 下列與睡眠無關的表現是 a 血壓下降b 瞳孔散大c 呼吸變慢 d 心率減慢e 尿量減少 2 大量分泌生長激素,促進體力恢復,發生在睡眠的 a 第i期b 第ii期c 第iii期 d 第iv期e rem期 3 隨著年齡的增加,下列關於睡眠特點的描述中正確的是 a 總的睡眠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