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綜合基礎知識和小學語文考試大綱

2022-08-29 06:06:06 字數 5397 閱讀 5947

教育綜合基礎知識考試大綱

教育綜合基礎知識主要考查作為乙個合格教師所必須具備的教育

理論基本素養,包括八個方面的內容即教育學原理、教育心理學、教育

政策法規、德育和師德教育、課程與教學的基本理論與實踐、班主任工

作常識、現代教育技術基礎與應用、時事政治等,是中小學各學段各學

科教師招聘考試的必考內容。

第一部分教育學原理

一、教育與教育學概述

(一)教育的起源與發展

1教育的概念。

2教育活動的基本要素。

3 教育的起源和學校教育的產生。

4 教育發展的歷史形態。

(二)教育學的產生與發展

1教育學的研究物件和任務。

2教育學的發展階段。

3教育學的學科特點和發展趨勢。

(三)教師與教育學

1 教育學的價值。

2教師與教育學的學習。

二、教育與社會發展

(一)教育與社會經濟

1經濟對教育的決定和制約。

2 教育的經濟功能。

(二)教育與政治制度的關係

1 社會的政治制度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2 教育的政治功能。

(三)教育與社會文化

1 社會文化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2 教育的文化功能。

(四)教育與社會人口

1 人口對教育的制約作用。

2 教育優化人口的功能。

(五)教育的相對獨立性

三、教育與個體發展

(一)人的發展概述

(二)影響人的發展的因素及其作用

1 遺傳及其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2 環境及其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3 教育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4 個體的主觀能動性在人的發展中的作用。

(三)教育要遵循個體身心發展的規律

1 兒童身心發展的順序性與教育。

2 兒童身心發展的階段性與教育。

3 身心發展的不均衡性及其對教育的要求。

4 兒童身心發展的差異性及其對教育的要求。

四、教育目的

(一) 教育目的概述

1 教育目的的概念。

2 教育目的的功能。

(二)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

1 幾種不同價值取向的教育目的觀。

2 在確立教育目的價值取向中應注意的問題。

(三)我國的教育目的

1 我國教育目的的沿革及其精神實質。

2我國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

3 我國全面發展教育的基本內容。

(四)素質教育與教育目的

1 我國素質教育產生的背景。

2 素質教育與應試教育的根本區別。

3 素質教育的實質。

4 教育目的與素質教育的關係。

五、教師和學生

(一)學生

1 學生的本質屬性。

2 學生的社會性地位。

3 當代學生的特點。

(二)教師及其專業發展

1 教師職業的產生與發展。

2 教師角色和教師勞動的特點。

3 教師的職業素養。

4 教師專業發展的概念、階段和途徑。

(三)師生關係

1 師生關係的概念及其作用。

2 師生關係的構成。

3 師生關係的模式。

4 良好師生關係的建立。

六、學校教育制度

(一)學校教育制度概述

1 學校教育制度的概念。

2 影響學制的因素及當代學制發展的特徵。

(二)學制的形成與發展

1 歐美現代學制的型別。

2 我國學制的產生與發展。

3 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趨勢。

(三)義務教育

(四)終身教育

七、教育途徑與課外教育活動

(一)教育途徑概述

1 教育途徑的定義。

2 學校教育的基本途徑是教學。

(二)學校課外活動

1 課外活動的概念、特點與意義。

2 學校課外活動的基本內容。

3 學校課外活動的組織形式。

4 學校課外活動的實施要求。

三)綜合實踐活動

1 綜合實踐活動的概念。

2 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性質

3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特點。

4 綜合實踐活動的內容及其開發。

八、教育研究及其方法

(一)教育研究概述

(二)中小學常用教育的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搖教育心理學

一、教育心理學與教師的專業成長

(一)教育心理學概述

1教育心理學的定義。

2 教育心理學的研究任務。

3 教育心理學的學科體系。

(二)教師的專業成長

1 從新教師到專家教師。

2 專家教師的特點。

3 教師的成長及培養。

二、學生心理發展與教育

(一)認知發展與教育

1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2 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理論。

(二)社會化發展與教育

1 埃里克森的心理社會發展理論。

2 柯爾伯格的道德發展理論。

3 影響個體社會化的因素。

三、學生個體差異與教育 (一)學生的認知差異1 認知方式差異。

2認知能力差異。

3 認知結構的差異。

4 認知差異的教育含義。

(二)學生的性格差異

1 性格的概念。

2性格的個別差異。

3 性格差異的鑑定。

4 性格差異的教育含義。

(三)特殊兒童的心理與教育

1 特殊兒童的概念。

2 特殊兒童的型別。

3 特殊兒童的教育。

四、學習與學習理論

(一)學習的概述

1 學習的定義。

2 學習的生物與社會意義。

3 學習的分類。

(二)行為主義的學習理論

1 經典條件反射。

2 操作條件反射。

3 社會學習論。

4 行為主義學習理論在教學中的應用。

(三)認知主義的學習觀

1 早期的認知學習研究。

2 現代認知學習觀。

(四)建構主義的學習觀

1 建構主義的不同傾向。

2 不同建構主義學習觀的主要分歧。

3 建構主義學習觀的共同點。

4 建構主義學習觀的教學含義。

(五)人本主義的學習理論

1 人本主義心理學概述。

2 馬斯洛與康布斯的學習理論。

3 羅傑斯的學習理論。

4 人本主義思想在教育上的實驗。

五、廣義知識的學習

(一)陳述性知識的學習

1 陳述性知識的表徵。

2 陳述性知識的學習過程和條件。

3 促進陳述性知識學習與保持的策略。

(二)智慧型技能的學習

1 知識與技能的關係。

2 程式性知識的表徵。

3 智慧型技能的習得過程和條件。

(三)認知策略的學習

1 認知策略的性質。

2 認知策略的分類。

3 認知策略學習的一般過程和特點。

4 認知策略學習的條件。

六、動作技能的學習

(一)動作技能的性質

1 動作技能的含義。

2 動作技能的分類。

3 熟練操作的特徵。

(二)動作技能的習得與保持

1 動作技能學習的理論。

2 動作技能形成的階段。

3 動作技能的保持。

(三)影響動作技能學習的因素

1 有效的指導與示範。

2 練習。

3 反饋。

七、態度與價值觀的形成與改變

(一)態度的形成與改變

1 態度的含義。

2 態度的學習的過程與理論。

3 促使態度改變的方法。

4 鞏固態度的方法。

(二)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

1 價值觀概述。

2 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

八、問題解決與遷移

(一)問題解決

1 問題及問題解決。

2 問題解決的心理過程。

3 影響問題解決的因素。

4 問題解決的策略。

5 問題解決與創造。

(二)為遷移而教

1 學習遷移的概述。

2 傳統學習遷移理論。

3 當代遷移理論及教學含義。

4 為遷移而教的一般建議。

九、學習動機

(一)學習動機概述

1 動機與學習動機。

2 動機與需要、誘因的關係。

3 學習動機對學習的影響。

4 學習動機的分類。

(二)學習動機理論

1 強化論。

2 需要層次說。

3 自我效能感理論。

4 成就動機理論。

5 成敗歸因理論。

(三)影響學習動機的因素

1 內部條件。

2 外部條件。

3 學習動機的培養和激發。

十、學習測評

(一)學習測評概述

1 基本概念。

2 測量與評價的功能。

3 測量與評價的主要型別。

4 有效測評的必要條件。

(二)教師自編成就測驗的技術

1教師自編成就測驗的步驟。

2 常見題型的編制技術。

十一、教師心理

(一)教師心理健康的概念

(二)教師心理常見問題與調適策略

第三部分搖教育政策與法規

一、教育法基本理論

(一)教育法概述

1 教育法的含義。

2 教育法的特點:教育法作為一般社會規範和法律所具有的特點,教育法區別其他社會規範和法律的特點。

3 教育法的功能:規範功能;標準功能;預示功能;強制功能。

(二)教育法律關係

1 教育法律關係概述:教育法律關係的概念;教育法律關係的特徵;教育法律關係的型別。

2 教育法律關係的構成要素:教育法律關係的主體;教育法律關係的客體;教育法律關係的內容。

3 教育法律關係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三)教育法的淵源

1 憲法:憲法規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導思想和立法依據,規定了教育教學活動基本法律規範。

2 教育法律。

3 教育行政法規。

4 地方性教育法規。

5 自主性教育法規。

6 教育行政規章。

二、教育法的制定、實施與監督

(一)教育法的制定

1 教育法制定的含義。

2 教育法制定的程式:教育法律議案的提出;教育法律草案的審議;教育法律的通過;教育法律的公布。

(二)教育法的實施

1 教育法實施的含義。

2 教育法實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有法必依;執法必嚴;違法必究。

3 教育法的遵守。

4 教育法的適用。

5 教育法的效力:教育法的時間效力;教育法的空間效力;教育法對人的效力。

2019教育綜合基礎知識

1.德育的本質特徵在於德育是培養人的 a a.品德的活動b.意志的活動 c.情感的活動d.美感的活動 2.在本質上區別於唯心主義 閉門思過 式品德修養的是 d a.自我品德認識b.自我品德評價 c.自我品德體驗d.自我品德鍛鍊 3.品德屬於 b a.集體現象b.個體現象 c.社會現象d.民族現象 4...

小學語文必會基礎知識

我教過的很多學生都對關聯詞掌握良好,但多數同學有乙個誤區,那就是總認為關聯詞是種固定搭配,比如說因為就一定和所以,雖然就一定要和但是一起用,往往在出現隨即應用,或者某些關聯詞混合運用的時候就會出現差錯,所以在這裡我要提醒孩子們,關聯詞其實就是能夠讓兩句或者更多句話有機的 合理的聯絡起來的詞語,運用時...

2019湖北教師招聘考試《教育基礎知識》綜合整理十一

20 我國學者將學生的學習分為 知識的學習 動作技能的學習 心智技能的學習和社會生產規範的學習 21 新課程從 文字課程 走向 體驗課程 教師由教學中的主角轉向 平等中的首席 交往的本質屬性是主體性,交往的基本屬性是互動性與互惠性。22 新課程提倡的學習方式 自主學習 合作學習 學習。改變過去的那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