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資源利用及管理複習

2022-08-26 08:45:02 字數 3837 閱讀 5895

一、名詞解釋

1.大迴圈:指水在大氣圈、水圈、岩石圈之間的迴圈過程。

2.典型年法:又稱代表年法,是指對某一範圍的水資源供需關係,只進行典型年份平衡分析汁算的方法。

3.工業水的損耗率:是指迴圈水系統中耗水量與漏失的水量所佔比例。

4.田間水利用係數:是指淨灌水定額與末級固定渠道放出的單位面積灌水量的比值。

5.工業水回用率:是指用水系統中迴圈水量為零時系統內部回用水量所佔比例。

6.工業水重複利用率:重複利用率是指重複利用水量佔用水系統中總用水量的比例。

7.毛細水 :地下水面以上岩石細小空隙中具有毛細管現象,形成一定上公升高度的毛細水帶。

8.起泡作用:主要是指水沸騰時產生大量氣泡的作用。

9.成垢作用:水煮沸時,水中所含的一些離子、化合物可以相互作用而生成沉澱,依附於鍋爐壁上形成鍋垢,這種作用稱為成垢作用。

10.供水保證率:指多年供水過程中,供水得到保證的年數佔總年數的百分數,常用下式計算:

式中:p——供水保證率; m——保證正常供水的年數; n——供水總年數。

11、水質監測站網:是在一定地區、按一定原則、以適當數量的水質監測站構成的水質資料收集系統。

12、汙水排放係數:是在一定的汁量時間內(年)汙水排放量與用水量的比值。

13、地下水補給量:指天然或開採條件下,單位時間進入含水層(帶)中的水量。

14、腐蝕作用:水通過化學的、物理化學的或其他作用對材料的侵蝕破壞稱為腐蝕作用。

15、渠系水利用係數:是指末級固定渠道放出的總水量與渠首引進的總水量的比值。

16、工業水迴圈比:是指用水系統總用水量與新水量的比值,反應了新水的迴圈利用次數。

17、農業用水:是農、林、牧、副、漁業等各部門和鄉鎮、農場企事業單位以及農村居民生產用水的總稱。

18、降水:是指液態或固態的水汽凝結物從雲中降落到地表的現象

19、地下水資源:是指埋藏於地表以下的、能夠被人類生產或生活直接利用的、逐年可以得以恢復和更新的地下水體。

20、地下水資源量:是指地下水體中參與水迴圈且可以逐年更新的動態水量。

21、有壩引水:當天然河道的水位、流量不能滿足自流引水要求時,須在河道上修建壅水建築物(壩或閘),抬高水位,以便自流引水,保證所需的水量,這種取水形式就是有壩引水。

22、揚水:是指將水由高程較低的地點輸送到高程較高的地點,或給輸水管道增加工作壓力的過程。

23、渠道水利用係數:指某一渠道在中間無分水的情況下,渠道末端的淨流量與進入渠道毛流量的比值。

24、灌水定額:是指單位面積上灌溉一次所需要的水量,以m3/畝表示。

25、水汙染:是指水體因某種物質的介入,而導致其化學、物理、生物或者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變,從而影響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體健康或者破壞生態環境,造成水質惡化的現象。

26、徑流:是指由降水所形成的,沿著流域地表和地下向河川、湖泊、水庫、窪地等流動的水流。

27、水資源利用:是指通過水資源開發為各類使用者提供符合質量要求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可用水源以及各個使用者使用水的過程。

28、無壩引水:當小城鎮或農業灌區附近的河流水位、流量在一定的設計保證率條件下,能夠滿足用水要求時,即可選擇適宜的位置作為引水口,直接從河道側面引水,這種引水方式就是無壩引水。

29、作物需水量:是指作物在適宜的土壤水分和肥力水平下,經過正常生長發育,獲得高產時的植株蒸騰、株間蒸發以及構成植株體的水量之和。

30、渠系水利用係數:等於灌溉渠道系統中從末級渠道放出的淨流量與渠首引進的毛流量的比值

31、田間工程:通常指最末一級固定渠道(農渠)和固定溝道(農溝)之間的條田範圍內的臨時渠道、排水小溝、田間道路、稻田的格田和田埂、旱地的灌水畦和灌水溝、小型建築物以及土地平整等農田建設工程。

32、生態用水:也叫生態需水、生態環境用水,一般廣義上說:是指維持全球生態系統水分平衡所需要的水量,比如河流、濕地等維持本身功能所需要的水量。

33、灌溉定額:是指在作物整個生育期內單位面積灌溉的水量,即各次灌水定額的總和,也叫總灌水量,以m3/畝表示。

34、灌溉渠道系統:是指從水源取水、通過渠道及其附屬建築物向農田供水、經由田間工程進行農田灌溉的工程系統。

35、水環境容量:是指在不影響水的正常用途的情況下,水體所能容納的汙染物的量或自身調節淨化並保持生態平衡的能力。

36、田間水利用係數:指實際灌入田間的有效水量(旱作農田是指存在計畫濕潤層中的灌溉水量;對水稻田,指蓄存在格田內的灌溉水量)和末級固定渠道(農渠)放出水量的比值。

二、填空題

1.降水、徑流和蒸發是決定區域水資源狀態的三要素。

2.水質指標專案繁多,總共可有上百種,它們可分為物理的、化學的和生物學的三大類。

3.供水系統按工程分類包括蓄水工程、引水工程、提水工程和調水工程。

4.水質監測站網的建立與設定根據其目的及所要完成的任務,可分為基本站、輔助站、背景站。

5.水體汙染的特徵是隱蔽性、難以逆轉性、延緩性。

6.水體汙染三要素的主要構成是汙染源、汙染物和汙染途徑。

7.水體汙染源分為:人為汙染源和天然汙染源兩大類。

8.大口井的主要組成部分是上部結構、井筒、進水部分三部分。

9.供水系統按水源分類可以分為地表水工程、地下水工程和汙水再生回用工程三種型別。

10.河流水文現象的基本特徵是週期性、確定性和隨機性、區域性。

11.河床式取水構築物的組成為取水頭部、進水管、吸水井、幫浦站

12.鬥槽式取水構築物中斗槽的基本形式有順流式鬥槽 、逆流式鬥槽 、雙向式鬥槽三種。

13.管井由以下六部分組成井室、井壁管、過濾器、沉澱管、粘土封閉、人工填礫。

14.管井建造的施工順序:鑽鑿井孔、井管安裝、填礫石、管外封閉、 洗井、抽水試驗。

15.可供水量的影響因素有來水條件、用水條件、工程條件、水質條件。

16.水體汙染三要素的主要構成是汙染源、汙染物和汙染途徑。

17、降水特徵包括降水量降水歷時、降水強度、降水面積、暴雨中心。

18、按埋藏條件,地下水可劃分為包氣帶水(土壤水)、上層滯水、潛水、承壓水。

19、地下水資源量評價內容包括補給量、排洩量、可開採量的計算和時空分布特徵分析,以及人類活動對地下水資源的影響分析。

20、揚水的工作程式為:高壓電流→變電站→開關裝置→電動機→水幫浦→吸水(從水井或水池吸水)→揚水。

21、根據幫浦站在給水系統中的作用,幫浦站可以分為取水幫浦站、送水幫浦站、加壓幫浦站和迴圈幫浦站四類。

22、管井的施工建造一般包括鑽鑿井孔、井管安裝、填礫和管外封閉、洗井、抽水試驗。

23、工業供水系統包括取水工程、輸水工程、水處理工程和配水工程四個部分。

24、噴灌系統一般有水源工程、首部裝置、輸配水管道和噴頭等組成,其中噴頭是影響噴灌技術灌水質量的關鍵裝置。

25、生活給水系統一般由取水工程、淨水工程和輸配水工程三部分組成。

26、地下水的補給途徑包括大氣降水入滲補給、地表水入滲補給、凝結水入滲補給、含水層之間的補給、人工補給。

27、地下水資源評價時要求對淺層地下水資源量及其時空分布特徵進行全面評價。

28、幫浦站主要由設有機組的幫浦房、吸水井和配電裝置三部分組成。

29、滲渠是水平敷設在含水層中的穿孔滲水管渠,可分為集水管和集水廊道兩種型式;同時也有完整式和非完整式之分。

30、坎兒井的構造由豎井、暗渠、明渠和澇壩(即小型蓄水池)四部分組成。

31、管井主要由井室、井壁管、過濾器及沉砂管構成。

32、引水工程的控制建築物包括交叉建築物、洩水建築物、銜接建築物、量水建築物。

33、農田水分消耗的途徑主要有三個方面:植株蒸騰、株間蒸發和深層滲漏(或田間滲漏)。

34、大、中型灌區的固定渠道一般分為幹渠、支渠、鬥渠、農渠四級;

35、水資源評價的原則是地表水與地下水統一評價水量、水質並重、全面評價與重點區域評價相結合。

36、水環境容量的影響因素主要是水體特徵、水質目標和汙染源特性。

1)三峽工程的對我國經濟的促進作用

2)三峽工程對環境的影響

3)談如何保護水資源

水資源規劃及利用

水資源規劃及利用 複習題 1.在河流上建立水電站的主要動能指標是多年平均發電量和保證出力 2.設計多年徑流係數是從長系列資料中選出的有代表性的徑流深度y 或徑流總量w 與同時段內的降水深度x 或降水總量 的比值。3.我國的基礎產業有 農業 能源工業 交通運輸業 郵電通訊業 原材料工業和電力工業。4....

水資源利用與保護複習

一 名詞解釋 1.水資源 狹義上的水資源指人類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直接使用的淡水 廣義上的水資源指在一定的經濟技術條件下能夠直接或間接使用的各種水和水中物質,在社會生活和生產中具有使用價值和經濟價值的水。2.大迴圈 水在大氣圈,岩石圈,水圈之間的迴圈。3.小迴圈 陸地或海洋本身的水單獨進行的迴...

《水資源規劃及利用》作業

課後作業計算說明書 目錄一 計算任務 二 區域概括 三 計算內容 1 多年平均及頻率p 50 p 75 的地表水資源量。2 多年平均及頻率p 50 p 75 的地下水資源量。3 多年平均及頻率p 50 p 75 的重複量。4 多年平均及頻率p 50 p 75 的水資源總量。5 頻率p 50 p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