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2022-08-24 18:00:02 字數 3696 閱讀 5428

原電池說課稿

各位專家、各位同行,大家早上好,我是來自07級化教《1》班的顧曉蘭,今天我所講課的內容是高中化學(魯科版)選修4《化學反應原理》第一章第三節第一課時《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一、說教材

1. 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教材地位

該節內容為高中電化學的開始,在此之前學生學習過的氧化還原反應,能量之間轉換,電解質溶液,金屬活潑性等化學知識及物理電學的相關知識,已為本節課的學習做好了一定知識儲備;同時原電池的原理又為後面金屬的腐蝕和防護,其它常見電池的原理及電解原理等重要電化學知識的學習奠定了基礎。它是電化學學習的基礎內容也是核心內容.

作用:本節內容對發展學生邏輯推理能力,提高學生科學素養,培養科學**能力,將理論應用於實踐,實踐再回歸理論以及知識系統化及結構化的形成都起著重要作用。

二、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及構成條件

(2)能正確書寫電極反應式和電池總反應方程式

(3)通過實驗培養學生化學實驗的觀察操作及設計能力;綜合運用有關的知識技能和方法,分析解決一些化學問題的高階技能

2.過程與方法

(1)讓全體學生經歷**的過程,學習科學**方法,提高科學**的能力

(2)培養學生科學的思維方式和問題意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在化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並享受**帶來的快樂,感受化學世界的奇妙。

(2) 增強聯絡實際學習化學並將化學知識應用於生活的意識。

(3)關注與化學有關的社會熱點問題和科學前沿問題,增強環境保護的意識,逐步形成可持續發展的思想。

三、教學重點: 了解原電池的反應原理及構成原電池的一般條件。

四、 教學難點: 原電池的反應原理

五、說教法與學法:

教法:1.情境激學法 2.**實驗促學法 3.歸納、演繹法

學法:1.實驗**法2.歸納演繹法

在本節課中教師在教材中沒有把教材內容作簡單,有序的展示,而是在分析教材內容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學習來重新組織,站在改組和重建的高度來審視教材,把教材內容做為了解學習環境中,體驗類似科學家進行科學**的一般過程.在**過程中完成知識的自主建構。

本節課讓學生採用以科學**為主的多元化學習方式,對於更好地展現學生多元智慧型,體驗科學**的過程,強化科學**的意識,掌握**的基本方法,激勵學生學習興趣和智慧型潛能,學會與人合作,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造力都有著積極的意義。

六、教學過程:

(一)引課:創新實驗:西紅柿電池使**賀卡發出美妙**。

目的:創設新奇刺激的前置問題情境,極大地激發調動學生感知興趣和探知熱情。為什麼西紅柿電池能產生電流?(4分鐘)

(二)教學重點一:原電池工作原理

突破方式:變教師演示實驗為學生分組實驗,變教材驗證實驗為探索實驗。

具體做法:用鋅片銅片稀硫酸模擬西紅柿電池做兩個分組實驗讓學生觀察兩金屬片用導線連線前後現象的差別。實驗結果的出乎意料使學生的原有狀態與目標狀態之間產生了差距,引發了學生新的問題.

為什麼導線連線後銅片上出現氣泡。 (7分鐘)

教師設定幾個有梯度,。

討論結束,教師引導學生設計實驗證明裝置中確實存在電流且證明電子的流向是從銅片流向鋅片。以上問題的提出在於培養學生思維的嚴密性及求真務實的優秀品質,告訴學生實驗結果的分析要靠實驗證據不憑主觀臆斷想當然。

實驗結束教師收斂學生的思維,啟發學生從能量轉化的角度來給原電池下定義 。從而完成學生思維從一般到特殊,由具體到抽象,由現象到本質的]認識過程這一質的飛躍。

最後用3d動畫模擬鋅銅原電池的微觀反應。並將圖象定格讓學生書寫兩電極反應式.促進學生從形象思維和理性思維兩個層面上共同認識原電池反應原理

投影生活中常見電池:如乾電池,蓄電池,充電電池,高能電池**感受化學就在我們身邊。

以上變演示實驗為分組實驗增加學生的創造體驗,充分發揮學生主體性使學生的學生問題意識獨立操作能力,創造能力得以充分培養。

(三)、教學重點二:掌握構成原電池的一般條件。

突破方式:增加教材沒有的開放性**實驗。即給定多種藥品(電極:

鋅片兩個,鐵釘一根,石墨棒一根。溶液:稀硫酸,硫酸銅,酒精,四氯化碳四種溶液和電流計儀)讓學生自行設計並**構成原電池的一般條件。

(10分鐘)

以上原因,我大膽處理教材,將構成原電池的一般條件這一講授性知識變為實驗**性學習。

該做法讓學生自主探索,主動求知,學會收集,分析和利用各種資訊及資訊資源,同時學習者之間通過討論,交流,用集體的感知來豐富,強化個人的概括,通過學習者之間的交叉反饋來強化,矯正,豐富個體的**結果,有利於發展學生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合作與分享意識。在實踐活動理性認識的迴圈往復,螺旋式的上公升,不僅促進了對學習內容的理解,也使學生的**策略和方法得到提高,才能,智慧型和判斷力等多方面得到發展。

(四)小結:3分鐘)

採取學生先小結,老師後總結的方式

目的:1、訓練學生概括總結的思維能力2、實施以主動建構為基礎的精簡教學策略,以圖表的方式直觀讓學生清楚本節的內容要點,及各知識點之間的內在聯絡,使學生知識系統化,網路化。

(5)練習:為了落實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構成原電池的原理及構成條件而設。(5分鐘)

(六)作業:課後遷移應用1 ,2題(1分鐘)

目的:該實驗為開放性創造實驗對學生的實驗設計能力提出更高要求。將科學**延伸到課外。 進一步激發學生求知慾望,調動學生探索研究的積極性,變實驗知識為實踐能力,昇華創造意識。

七、教學**:實驗、掛圖、**、板書

八、板書設計: 一、什麼是原電池?: 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就叫原電池。

九、布置作業:課後遷移應用1 ,2題

十、教學評價:

【展示】:展示生產、生活中的常見的必不少的電池**

【提問】:同學們看了這些**,那麼它們是怎麼工作的呢?

【講解】:帶著這個問題,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活動、**】:指導學生分組設計實驗研究鋅、銅與硫酸反應中的能量變化,給出原電池的概念。

【實驗討論】:掛圖:

【講解】:根據實驗得出:一、什麼是原電池?

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就叫原電池。

【提問】:原電池的構成條件是什麼?指導學生根據教材上的圖1-3-2及前面的實驗給出構成的條件。

【講解】:二、原電池的構成條件是:

(1)有兩個相連的電極

導體;相連的形式可以多種多樣的;

電極材料可以多種多樣; 一種金屬與一種非金屬(如石墨)。

兩種活潑不同的金屬:

也可以兩電極都是其它材料。

(2)兩電極都接觸電解質溶液(酸、鹼、鹽);

正極、負極、電解質溶液構成閉合迴路

(3)在電極表面上能發生自發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

(必定是放熱反應)

【講解】:展示掛圖:

把化學能轉化為電能的裝置。

電極相連

接觸電解質溶液

【提問】:知道了原電池的構成條件,如何判斷簡單原電池的正負極和電子流向?

【實驗】:指導學生做課本上實驗1-3-2

【講解】: 三、原電池的正負極和電子流向的判斷:

板書:負極(–): 是活潑金屬, 本身失去電子,

電電發生氧化反應。

子流正極(+): 是不活潑金屬或本身不反應,非金屬, 進電子 ,

本身不反應, 是溶液中的陽離子,得電子發生

還原反應

【講解】:好,接下來我們就學習今天的難點,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實驗】:為了讓同學理解原理,老師設計了乙個實驗,我們請一位同學上來觀察

【講解】:板書

失e,沿導線傳遞,有電流產生

氧化反應還原反應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教案

教學過程 一 複習預習 複習氧化還原反應的知識內容,並列舉一些鞏固氧化還原反應,分析反應中轉移電子數的情況,判斷金屬性的強弱,氧化性和還原性的強弱。二 知識講解 考點1 原電池 1 原電池定義 將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裝置。2 實質 將氧化還原反應的電子轉移變成電子的定向移動。即將化學能轉化成電能。3 ...

課時3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學習目標 1.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了解根據電池的方向判斷原電池正極和負極。2.掌握電極反應式和原電池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的書寫 能根據氧化還原反應設計原電池。知識回顧 原電池1 如圖所示 1 這是裝置 2 zn電極是 填 正 或 負 極,其電極反應為 該反應是 填 氧化 或 還原 下同 反應 cu電極...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教學設計

原電池的工作原理 第一課時 一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了解原電池的工作原理,能 判斷原電池的正負電極,能寫出電極反應式。2 通過實驗與分析,初步掌握形成原電池的基本條件。3 學習實驗研究的方法,能設計並完成一些基本的化學實驗。過程與方法 1 經歷對化學物質極其變化進行 的過程,進一步了解科學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