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鐵路設計規範條文 10站場 帶強制條文

2022-08-23 02:42:06 字數 4504 閱讀 2111

10.1.1 車站設計應符合系統功能要求,滿足運輸需要,便於運營管理,方便旅客乘降,並應留有進一步發展的條件。

10.1.2 樞紐內客運站的數量應根據樞紐客運量、引入線路數量、客車開行方案、既有裝置配置、樞紐客運布局及城市總體規劃等因素綜合確定。

10.1.3 客運站站址選擇應結合引入線路走向、既有客站位置和條件、城市總體規劃、地形地質條件等因素經綜合比選確定。

一般應優先選擇引入既有客運站或深入市區。當設定兩個及以上客運站時,客站間宜有便捷的聯絡通路。

10.1.4 當樞紐內有兩個及以上客運站時,應根據客車經路順暢、點線能力協調、旅客乘降方便等原則,按引入方向、客車類別、客車開行方案等方式進行客站分工。

10.1.5 大型鐵路樞紐客貨運布局,宜採用「客貨分線、客內貨外」布置。大型客運站應與城市交通系統有機結合,宜構建為綜合交通樞紐,實現旅客便捷換乘。

10.1.6 有多條線路引入的大型客運站,宜根據引入線路不同的功能定位按線路別分場布置;在困難條件下,也可採用分線分場立體交叉布置;並應根據運輸需要,按主要線路跨線,次要線路換乘的原則設定跨線車聯絡線。

僅有第三方向引入的客運站,也可按方向別合場布置。

10.1.7 車站按技術作業性質可分為越行站、中間站和始發站;按客運量大小可分為特大型、大型、中型及小型車站。

10.1.8 車站到髮線有效長度應為650m,並應按雙方向進路設計。

10.1.9 疏解線、聯絡線應在站內與正線或到髮線接軌,當必須在區間內與正線接軌時,應在接軌處設定線路所,並應根據列車執行需要設定安全線。

岔線、段管線應在站內與到髮線接軌,並應設定安全線,當站內有平行進路及隔開道岔並有聯鎖裝置時,可不設安全線。

中間站有列車長時間停留的到髮線兩端應設定安全線,當站內有其他線路及道岔與正線隔開並有聯鎖裝置時,可不設安全線。

10.1.10 在進站訊號機外制動距離內進站方向為超過6‰的下坡道的車站,應在正線或到髮線的接車方向末端設定安全線。

10.1.11 安全線設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安全線的有效長度不應小於50m。

2 安全線的縱坡應設計為平道或面向車擋的上坡道。

3 安全線末端均應設定緩衝裝置。

4 安全線應設定雙側護軌。當安全線位於路基上時,應設定止輪土基。

5 曲線型安全線末端與相鄰線的間距應能確保機車、車輛側翻時不影響相鄰線的安全。

6 安全線不宜設定在橋上、隧道內。

10.1.12 車站內線路的直線地段,主要建築物和裝置至線路中心線的距離應符合表10.1.12的規定。

表10.1.12 主要建築物和裝置至線路中心線的距離

注:1.有砟軌道線路考慮大型養路機械作業時,序號1主要建築物和裝置至線路中心的距離採用3100mm。

2.接觸網柱邊緣至線路中心的距離,困難條件下,位於正線一側不應小於2500mm,位於站線一側不應小於2150mm。

10.1.13 車站內線路的曲線地段,各類建築物和裝置至線路中心線的距離應按本規範附錄a的規定加寬。

10.1.14 **路的直線地段,站內兩相鄰線路中心線的線間距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兩正線間的線間距應與區間正線相同。

2 當兩線路間無建築物或裝置時,正線與相鄰到髮線間、到髮線間或到髮線與其他線間不應小於5.0m。

3 當兩線路間設有建築物或裝置時,按表10.1.11中的建築物和裝置至線路中心線的距離和建築物及裝置的結構寬度計算確定。

10.1.15 動車段(所)宜靠近車站設定並留有發展餘地,宜縱列配置於車站到發列車較少一端的咽喉區外方。

10.1.16 車站及段(所)內動車組進入的到髮線、折返線、出入段(所)線路、存車線、檢修線、洗車線及安全線等線路應架設接觸網。綜合維修段(工區)內的線路可不架設接觸網。

10.1.17 車站、段(所)內跨越電氣化鐵路的跨線橋,其梁底距橋下線路軌面的高度在直線地段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跨越高速正線的跨線橋不應小於7250mm。

2 跨越折返線及動車段(所)內線路的跨線橋不應小於6550mm;困難條件下不應小於6200mm;有充分依據時,既有跨線橋不應小於5800mm。

跨線橋梁底位於曲線設定超高地段時,立交橋淨高應根據計算另行加高。

10.1.18 有較大降雪地區的車站,正線和到發線上的道岔應設定融雪裝置。

10.1.19 車站道路與正線平行地段,道路路肩應低於鐵路路肩不少於0.7m。當不能滿足時,應在其間設定安全防護設施。

10.1.20 車站綠化應結合車站所在地周邊環境、車站建築風格、噪音防治等因素設計。

10.1.21 車站名稱的確定應符合下列規定:

1 車站名稱應與車站所在地地名一致,且在全國範圍內不應有相同的車站名稱。

2 車站位於城市城區或近郊區的,應使用該城市的名稱命名。當車站位於縣、鄉(鎮)或村所在地時,應以當地縣、鄉(鎮)或村莊的名稱命名。

3 城市城區或近郊區內設定多個車站時,其中辦理客運業務最主要的車站使用該城市的名稱命名,其它主要車站可使用該城市名稱加該站實際地理位置的方位詞(東、南、西、北)命名,也可使用車站當地小地名命名。

4 城市內非主要或位於城市遠郊區的車站,不應使用城市名稱或城市名稱加地理方位詞的方式命名。

10.2.1 車站平面布置應根據引入線路數量、線路輸送能力、客車作業量及開行方案、車站性質及運營要求確定。

10.2.2 車站到髮線數量越行站應設2條,中間站可設2~4條。

始發站和有立折作業的中間站到髮線數量應根據車站最終承擔的旅客列車對數及其性質、列車開行方案、引入線路數量和車站技術作業過程等因素確定,並應滿足高峰時段列車密集到發的需要。

10.2.3 車站咽喉區布置應滿足固定列車到發徑路和固定使用到髮線的需要。

10.2.4 車站咽喉區布置應緊湊,並應減少正線上道岔數量。當有動車段(所)出入線引入時,其引入端咽喉區布置應滿足列車到、發,動車出、入段(所)平行作業數量。

10.2.5 車站可在兩端各設一條單渡線組成八字渡線。個別與相鄰站間距較近的車站,可不設渡線。始發站的兩端和有始發作業的中間站有發車作業端,應設一組八字渡線。

10.2.6 當正線長度為100km左右時,宜在車站內設定一條施工作業車停留線;每200km左右還應增設乙個大型養路機械、卸砟車和換軌車停留基地。

停留線或停留基地內的線路有效長度應為650m。

10.2.7 車站正線及到發進路上的道岔宜採用可動心軌道岔,並應與正線和到髮線的軌型相同。

10.2.8 道岔號數的選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正線道岔的直向通過速度不應小於路段設計行車速度。

2 正線與跨線列車聯絡線連線的單開道岔應根據列車設計通過速度確定,選用側向允許通過速度為160km/h或側向允許通過速度為220km/h的高速道岔。跨線列車聯絡線接軌於車站且列車均停站時,可採用側向允許通過速度為80km/h的18號高速道岔。

3 車站咽喉區兩正線間渡線採用側向允許通過速度為80km/h的高速道岔。困難條件下,改擴建大型站可採用12號道岔。

4 正線與到髮線連線的單開道岔應採用側向允許通過速度為80km/h的18號高速道岔。

5 到髮線與到髮線連線應採用側向允許通過速度為80km/h的18號單開道岔。困難條件下,全部或絕大多數列車均停車的個別車站以及改擴建大型站可採用12號道岔。

6 動車、養護維修列車等走行線在到發線上連線時應採用不小於12號道岔。段管線、維修線在到發線上出岔時,可採用9號道岔。

7 位於動車段(所)內到發停車場到達(出發)端的道岔,宜採用12號道岔,困難條件下可採用9號道岔;其他道岔採用9號道岔。

10.2.9 相鄰道岔間插入鋼軌長度應符合下列規定:

正線上道岔對向設定,有列車同時通過兩側線時,應插入不小於50m長度的鋼軌;受站坪長度限制時,可插入不小於33m長度的鋼軌。無列車同時通過兩側線時或道岔順向布置時,可插入不小於25m長度的鋼軌。

到發線上兩道岔間,有列車同時通過兩側線時,可插入不小於25m長度的鋼軌;困難條件下,應插入不小於12.5m長度的鋼軌。無列車同時通過兩側線時,可插入不小於12.5m長度的鋼軌。

10.3.1 車站咽喉採用18號道岔時,列車到發進路上的曲線半徑不應小於800m;採用12號道岔時,按現行《鐵路車站及樞紐設計規範》(gb50091)的有關規定執行。

10.3.2 列車到發進路上的曲線應設外軌超高,曲線超高值根據平面曲線半徑以及列車通過速度計算確定,並應滿足允許欠超高、允許過超高以及過、欠超高之和允許值的規定,且不應小於20mm。

10.3.3 列車到發進路上的曲線應設緩和曲線,緩和曲線長度應根據列車通過速度、曲線設計超高、(欠)超高時變率、超高順坡率計算確定,且不應小於20m。

當曲線半徑大於等於1200m時,可不設緩和曲線。

10.3.4 列車到發進路上的曲線設緩和曲線時,圓曲線和兩曲線間夾直線長度不應小於25m。不設緩和曲線時,兩曲線間應滿足無超高直線段長度不小於20m的要求。

10.3.5 列車到發進路上的道岔至曲線超高順坡終點之間的直線長度不應小於20m,岔後直線段還應滿足道岔跟端至末根岔枕的距離(l』)。

其他線路道岔距曲線的距離按現行《鐵路車站及樞紐設計規範》(gb50091)的有關規定辦理。

10.3.6 車站到髮線有效長範圍內宜設計為乙個坡段,困難條件下站台範圍內的坡段長度不應小於450m。

到發線上相鄰坡段的坡度差大於3‰時,應以豎曲線連線,豎曲線半徑可採用10000m。豎曲線與緩和曲線不應重疊設定。

05 高速鐵路設計規範條文 5線形

5.1.1 線路平 縱斷面設計應重視線路空間曲線的平順性,提高旅客乘坐舒適度。5.1.2 全部列車均停站的車站兩端減加速地段,可採用與設計速度相應的標準 部分列車停站的車站兩端減加速地段,應根據速差條件,採用相適應的技術標準,滿足舒適度要求。5.1.3 線路平 縱斷面設計應滿足軌道鋪設精度要求。5....

高速鐵路路基設計規範

6.1.1 路基工程應加強地質調繪和勘探 試驗工作,查明基底 路塹邊坡 支擋結構基礎等的岩土結構及其物理力學性質,查明不良地質情況,查明填料性質和分布等,在取得可靠地質資料的基礎上開展設計。6.1.2 路基主體工程應按土工結構物進行設計,設計使用年限應為100年。6.1.3 基床表層的強度應能承受列...

30 高速鐵路設計規範條文說明 7橋梁

7.1.1 客運專線鐵路車流量大,技術標準高,為保證列車正常執行不受限制,橋涵的洪水頻率標準,按我國鐵路幹線最高等級的 級幹線標準辦理。7.1.2 客運專線上的橋梁設計,除須滿足一般鐵路橋樑的要求外,還需滿足一些特殊的要求,這是因為在列車高速執行條件下,結構的動力響應加劇,從而使列車執行的安全性 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