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的結構

2022-08-12 22:06:04 字數 1291 閱讀 3760

教學案例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目標:

1、識別群落,說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

2、描述群落的結構特徵。

3、舉例說出乙個群落中不同生物種群間的種間關係

4、分析群落的物種組成,區別不同的群落

5、通過比較種群和群落在不同水平上的研究問題,掌握模擬方法

(二)能力目標:

1、嘗試進行土壤中小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

2、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能力。

3、通過討論學習,相互交流學習成果,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協作精神。

4、通過學習生物群落的綜合作用等有關內容,學會觀察事物,把握評價事物的尺度

(三)情感目標:

1、通過種間競爭的學習,認同同學之間在學習上既要你追我趕,也要互相幫助,並能在實際生活中體現出來。

2、通過學習群落的特徵及種間關係,使學生學會從生態學角度認識生物界的現象和規律,建立生態學的基本觀點。

二、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1、群落的結構特徵。

2、種間關係。

(二)教學難點:

從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結構特徵。

三、教學思路與教學方法

四、教學反思

《群落的結構》這節課是穩態在更高階生命系統中的表現。對群落結構的了解,尤其是種間關係的了解,體現了生物和生物之間的依存和制約關係,反應出群落中穩態的作用。本節課的重點是群落的結構特徵;難點是從結構和功能相統一的角度描述群落的結構特徵。

這節課旨在讓學生了解群落的物種豐富度、種間關係、空間結構。根據學生實際的學習能力和認知機構,本節教案設計有以下

特點:1、充分的挖掘問題,啟發學生的思考。

比如教材中提供的兩個資料分析,資料一是高斯試驗。我設計的問題是:

(1)兩種生物在單獨培養條件下數量變化呈什麼曲線變化?限制持續增長的因素有什麼?

(2)在混合培養下數量又如何變化?

教材中提供的是兩幅曲線圖,但沒有文字描述。我讓學生用文字將這兩幅曲線圖所表達的結果描述出來。這樣的目的一是檢查學生是否真正理解曲線圖反映的資訊,二是鍛鍊學生的解讀圖表能力,鍛鍊學生的文字表達能力。

2.利用對抗賽,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在整個教學過程中都是以對抗賽的形式呈現的,學生的競爭意識很強,都不願意服輸,所以回答問題的積極性很高漲,課堂上你追我趕,一旦有回答錯誤的問題根本不需要老師的糾正,整堂課是在學生的推動下進行的。

3.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操作的實踐能力。

種間關係的鞏固我是以貼白板的形式呈現的。我在白板上列出提綱,學生拿著數量變化圖和能量流**識別它們並貼到正確的位置。學生很高興幹這件事情並樂在其中。

群落的結構和群落的演替》導學案 定稿

第3節群落的結構第4節群落的演替 知識梳理 一 比較種群和群落的概念 1.種群的概念 生活在一定 的 生物的全部個體。2.群落的概念 同一 內聚集在一定 中的各種生物 的集合。二 群落的結構 1.群落的是區別於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徵。2.群落中稱為豐富度。3.種間關係包括等。補充 種內關係包括 4.群落...

群落的結構教學設計

高二生物組製作人 張桂豔 一 教材分析 本節內容包括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 群落的物種組成 群落的種間關係 群落的空間結構等知識。此課時內容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上為種群的特徵和數量變化,下為生態系統的有關內容。鑑於課時內容地位,要讓學生正確理解群落的結構及基本特徵,為後面的學習打下乙個堅實的基礎。同...

群落的結構16教案

課題 群落的結構 編制人 潘元芹審核人 李寶斌 教學目標 1 識別群落,說出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 2 描述群落的結構特徵 重點難點 群落的結構特徵 教學方法 自主 比較法,讀圖分析法 教學過程 問題導學 活動一 什麼叫群落?如何判別?區分不同群落的依據?如何進行物種豐富度的調查?1 同一時間內聚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