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落結構和演替高二一輪複習

2022-05-06 19:15:03 字數 1587 閱讀 1165

高二一輪複習學案7號:群落的結構和演替

【考綱要求】1.群落的結構特徵(ⅰ) 2.群落的演替(ⅰ) 3.土壤中的動物類群豐富度的研究

知識梳理區

(一)群落的結構

1.群落的概念

(1)群落內聚集在中各種的集合體。

2.群落的物種組成

(1)群落的物種組成是區別的重要特徵。

(2)物種豐富度:群落中的多少稱之為豐富度。

(3)規律:不同群落豐富度不同,越靠近單位面積內的物種越豐富。

3.種間關係

(1) :一種生物以另一種生物作為食物。

(2)競爭 ①概念:兩種或兩種以上生物相互和等。

②結果:相互抑制或一方佔優勢,另一方處劣勢甚至滅亡。

(3) :一種生物(寄生者)寄居於另一種生物(寄主)的體內或體表,攝取寄主的養分以維持生活。

(4兩種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彼此有利。

4.空間結構

(1) 結構: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數群落具有明顯的現象。

(2) 結構:受各種因素的影響,不同地段分布著不同的種群,同一地段上種群密度也有差別,常呈分布。

(二)群落的演替

1.概念:隨著時間的推移,乙個群落被的過程。

2.型別

(1演替;在乙個從來沒有被植物覆蓋的地面,或者是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過程(2演替: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原有土壤條件基本保留,甚至還保留了植物的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發生的演替。

3人類活動對群落演替的影響:人類活動往往會使群落演替按照進行。

考點一:群落及其種間關係辨析

1.群落與種群的比較

2.種間關係的比較

特別提醒

1.(1)兩種生物之間可能有多種種間關係。

(2)上述種間關係都有利於種群的進化。

(3)關於捕食座標曲線中捕食者與**食者的判定:a.從最高點判斷,捕食者數量少,**食者數量多;b.

從變化趨勢看,先到波峰的為**食者,後達到波峰的為捕食者,即**食者變化在先,捕食者變化在後。

2.方法技巧對種間關係的相關曲線確定

(1)互利共生曲線——同步變化(同生共死)。

(2)捕食曲線——不同步變化的此消彼長(不會導致某種生物滅絕)。

(3)競爭曲線——看最終結果,一種數量增加,另一種數量下降甚至降為0;只要曲線中提示兩種生物有共同的空間或食物,則必為競爭,競爭激烈程度取決於空間、食物的重疊範圍。

(4)兩種生物甲和乙以同一植物為食,但取食的部位不同並不構成競爭關係——如09全國理綜:以葉為食的菜粉蝶幼蟲與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採食;例09年江蘇卷中人吃玉公尺籽粒,而牛吃秸稈。

考點二:群落的結構及演替

1.群落的結構

(1)垂直結構

植物群落的垂直結構表現了群落垂直方向上的分層性。植物的分層現象與有關,群落中的光照強度總是隨高度的下降而逐漸減弱。群落中植物的垂直結構又為動物創造了因此,動物現象

(2)水平結構

在水平方向上由於光照強度、地形、明暗和濕度等因素的影響,不同地段上分布著不同生物種群。

2.群落的演替

(1)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的比較

(2)群落演替的結果

群落的結構和演替

知識點一群落的概念及特徵 思一思 群落有哪些基本特徵?知識點二群落的空間結構 知識點三群落的演替 群落及其種間關係辨析 1 群落與種群的比較 2.種間關係的比較 典例1 2011 上海單科,19 某類捕食者消耗的獵物數與獵物種群密度的關係如圖曲線 能反映這類捕食者消耗的獵物比例與獵物種群密度關係的曲...

群落的結構和群落的演替》導學案 定稿

第3節群落的結構第4節群落的演替 知識梳理 一 比較種群和群落的概念 1.種群的概念 生活在一定 的 生物的全部個體。2.群落的概念 同一 內聚集在一定 中的各種生物 的集合。二 群落的結構 1.群落的是區別於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徵。2.群落中稱為豐富度。3.種間關係包括等。補充 種內關係包括 4.群落...

課時作業33群落的結構和演替

生物必修3 穩態與環境 學案33 群落的結構和演替 一 單項選擇題 1 某地土壤中小動物的物種數和個體總數如下表,以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表中的資訊說明群落具有垂直結構 b 不同土層中小動物的分布與光照無關 c 不同土層中的小動物都是消費者 d 土壤中某種小動物個體總數下降則該地物種豐富度隨之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