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迴圈經濟的思想指導漁業可持續發展 上

2022-07-29 07:24:02 字數 3535 閱讀 4754

一、迴圈經濟的理念及其特徵

所謂迴圈經濟,本質上是一種生態經濟,它要求運用生態學規律而不是機械論規律來指導人類社會的經濟活動。與傳統經濟相比,迴圈經濟的不同之處在於:傳統經濟是一種由「資源-產品-汙染排放」單向流動的線性經濟,其特徵是高開採、低利用、高排放。

在這種經濟中,人們高強度地把地球上的物質和能源提取出來,然後又把汙染和廢物大量地排放到水系、空氣和土壤中,對資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通過把資源持續不斷地變為廢物來實現經濟的數量型增長。與此不同,迴圈經濟倡導的是一種與環境和諧的經濟發展模式。它要求把經濟活動組織成乙個「資源-產品-再生資源」的反饋式流程,其特徵是低開採、高利用、低排放。

所有的物質和能源要能在這個不斷進行的經濟迴圈中得到合理和持久的利用,以把經濟活動對自然環境的影響降低到盡可能小的程度。迴圈經濟為工業化以來的傳統經濟轉向可持續發展的經濟提供了戰略性的理論正規化,從而從根本上消解長期以來環境與發展之間的尖銳衝突。「減量化、再利用、再迴圈」是迴圈經濟最重要的實際操作原則。

自從上世紀90年代可持續發展戰略以來,發達國家正在把發展迴圈經濟、建立迴圈型社會看作是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的重要途徑和實現方式。

二、發展迴圈經濟的必要性

我國是乙個人口密度高、人均資源貧乏的國家,我國人均土地占有量和水資源占有量只有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3和1/4。與此同時,環境汙染非常嚴重。我國經濟的高速增長主要是靠鉅額的投資推動的,呈現明顯的高投入、高消耗、低質量、低效益的粗放型特徵。

如果仍以傳統粗放型高消耗、低產出、高汙染的生產方式來維持經濟的高速增長,將會使環境狀況進一步惡化,也會使有限的資源加速耗竭。環境和資源所承受的壓力反過來對社會經濟的發展會產生嚴重的制約作用。

從漁業行業來看,資源環境惡化與漁業可持續發展矛盾也十分突出。隨著漁業經濟的快速發展,漁業資源衰退和環境惡化趨勢仍在繼續。一是漁業資源嚴重衰退。

近海漁業資源衰退的趨勢沒有得到根本緩解,捕撈強度過大,資源利用過度,捕撈方式落後,保護和恢復近海漁業資源的任務艱鉅。二是漁業水域破壞嚴重。大部分宜漁水域受到汙染,水域荒漠化問題突出,工業、旅遊開發侵占漁業水域現象十分嚴重。

三是生產方式粗放,科技水平不高。 從總體上講,我國目前漁業的發展是一種數量型、粗放型的產業經濟。這種產業經濟的特點是生產規模小,組織化程度不高,生產方式比較落後,多數為分散經營,既難抵禦自然災害的侵襲,又難經受市場風險的壓力。

近20年來,水產養殖的病害頻繁發生,經濟損失嚴重,已成為21世紀我國水產養殖業發展的重要制約因素之一。所以必須轉變傳統的發展模式,以發展迴圈經濟來保證漁業資源和環境對漁業經濟發展的持續支撐。

三、我國現行漁業發展的模式

儘管近20多年來我國漁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從根本上解決了改革開放前長期困擾我們的「吃魚難」問題。然而,我國目前實施的漁業生產模式仍是一種粗放式的生產模式。如果用可持續發展的觀點來分析這種發展模式,可以發現,我國現行漁業發展模式具有以下幾個特徵:

1.系統的開放性

我國現行漁業發展模式打破了傳統漁業自身內部封閉式物質能量迴圈系統,實行外部注入式開放系統。即從自然中獲取資源,又不加處理地向環境排放廢物,是一種「資源——產品——汙染排放」的單向線性開放式經濟過程。或實行「生產過程末端治理」模式,它雖然開始注意環境問題,但其具體做法是「先汙染、後治理」,強調在生產過程的末端採取措施治理汙染。

結果,治理的技術難度很大,不但治理成本極高,而且生態惡化難以遏制,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都很難達到預期目的。

用迴圈經濟的思想指導漁業可持續發展

楊甯生(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漁業綜合資訊研究中心北京  100039)

(上)在匙吻鱘整個養殖生產中,魚苗培育是難度最大的乙個階段,也是乙個十分重要的環節,其中培育水溫與匙吻鱘魚苗的生長速度和發病率有著直接的關係。我們於2006年4月24日~5月24日,進行了不同培育水溫對匙吻鱘魚苗生長速度和發病率影響的試驗,現報告如下:1.材料與方法

(1)試驗材料

供試魚苗:用進口的美國匙吻鱘魚卵自己孵化出來

的水花魚苗,體長約2厘公尺,活潑健康。

試驗用水:曝氣的地下井水,不斷充氣。

試驗裝置:直徑2公尺、高80厘公尺的圓形玻璃鋼水槽20個。

(2)試驗方法

試驗分組:取4萬尾剛開口鱘魚幼苗,分成a、b兩組,每組各2萬尾。將玻璃鋼水槽用高錳酸鉀消毒清洗乾淨後放入魚苗進行培育。

培育密度:前期魚苗體長2~4厘公尺時,培育密度3000~1000尾/公尺2;中期體長4~6厘公尺時,培育密度1000~500尾/公尺2;後期體長6~10厘公尺時,培育密度500~200尾/公尺2。

培育水溫:a組培育水溫恆定在17~18℃;b組前期20~21℃,中期21~22℃,後期22~23℃。

餌料投喂:前期(魚苗從開口到體長3厘公尺)投喂不漏過80目過濾網的輪蟲、枝角類等小型浮游動物,投喂數量以肉眼觀察浮游動物在水中呈現網狀分布即可。隨著苗種生長,其攝食的浮游動物個體逐漸增大,中後期投喂不漏過60目或40目的過濾網的浮游動物。

水深及水質的控制:培育水深為60厘公尺,流水加充氣。

2.試驗結果與討論

1.在培育水質、密度、餌料相同條件下,從匙吻鱘魚苗生長的速度來看,在其適宜生長的水溫範圍內(17~24℃)水溫越高生長速度越快。b組的生長速度明顯高於a組,通過30天的培育,b組魚苗的平均體長生長到9.6厘公尺、a組魚苗的平均體長生長到5.7厘公尺。兩組魚苗體長相差3.9厘公尺。

2.在培育水質、密度、餌料相同條件下,從匙吻鱘魚苗的發病率來看,培育水溫高的b組明顯高於培育水溫低的a組,b組為57.9%,a組為22.9%;因小瓜蟲病死亡的魚苗數b組0.702萬尾,a組0.212萬尾,b組比a組多0.49萬尾。b組發病時間也早,比a組提前5天。b組魚苗的發病率、死亡率均高於a組。

綜上所述,水溫高魚苗生長速度快,但發病率高,死亡率高;水溫低生長速度慢,但發病率低、死亡率低。如何讓匙吻鱘魚苗生長速度快而發病率又低,是我們今後有待於深入研究的課題。

北京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宣廷孝

郵編  100021

2.物質資源的高投入

這是我國現行漁業發展模式又乙個基本的、也是最突出的特點。它有三層含義:一是在投入結構上,更多的是具有高效能、高效率的非再生物質資源的大量投入,如石油、農藥、化肥等大量使用;二是相對於非再生資源存量或再生資源的再生週期而言,資源超速、超前、超量消耗;三是相對於資源產出率來講,是以高於產出的資源投入換取低於資源投入的產出,即資源投入增量大於產品產出增量,資源投入報酬遞減。

換句話說,我國現行漁業發展模式的高產量和高效率實際上是一種「資源透支」。

3.生產的高效率和高產量

我國現行漁業發展模式在高投入條件下,以實現較高的水域生產率、勞動生產率和經濟增長率作為發展目標。它雖然大大提高了水產品的有效供給,基本能滿足人們近期需求及其增長,獲得了明顯的經濟效益,但同時也忽略了自然環境和漁業生物資源的自然再生產過程,使物種遺傳的多樣性減少、系統結構趨於單一;生物的抗逆性、適應性和與環境的協調性減弱;系統內外資源超速、超負荷開發利用;環境汙染、水產品質量下降,氣候異常、病蟲害及各類自然災害頻繁,漁業的持續性發展受到嚴重威脅

我國現行漁業發展模式作為乙個時期的選擇,反映了人們在漁業發展上的一些認識傾向:①重視人類當前或近期需要,忽視人類長遠需要;②重視人的食品等基本生活需要,忽略人類生存環境較高層次的需要;③重視經濟效益,忽略社會和生態效益。④重視經濟生產規模擴張,忽略自然再生產良性迴圈。

⑤重視水產品的數量、效率增長,忽略質量、效益的提高。

(待續)不同培育水溫

對匙吻鱘魚苗培育的影響

加強計量工作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

摘要 本文從計量的內涵入手,介紹了計量的定義 計量工作的主要內容,闡述了計量在國計民生中的重要作用。計量是推進節能減排 實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核心。計量部門要加強計量工作,推動企業完善能源計量檢測體系,發揮計量工作在企業生產經營過程中的作用,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促進經濟可持續發展。關鍵詞 計量民生能源...

區域經濟與可持續發展參考內容

一 概念 1 人力資源 2 資源的經濟租金 3 可持續發展 4 城市化 5 區域資源比較優勢 6 技術創新 7 綠色技術創新 8 技術改造 9 技術進步 10 迴圈經濟 11 低碳經濟 12 區域可持續發展 二 簡單內容 1 為什麼犀牛 大象等動物頻臨滅絕而雞鴨鵝等家禽卻沒有此類問題?2 內蒙古許多...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習題

4.3 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內涵 一 選擇題 右圖為 自然資源與人類活動的關係圖 讀圖完成1 2題。1 圖示虛線方框展現了人類與自然資源之間存在的激烈矛盾,其外在的表現主要是 a 資源的破壞與短缺 b 促進經濟迅速發展 c 新材料應運而生 d 資源利用範圍越來越廣 2 人類對自然資源無節制地開發利用主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