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體驗磨練文學科專題培訓

2022-07-26 22:24:09 字數 4794 閱讀 3307

小學語文學科專題培訓資料

近幾年,語文作文改革已是星之火可以燎原,新課程的理念漫漫被廣大語文老師所接受,並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努力去落實。但是,實際收效甚微。語文課堂作文教學卻正在遠離「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遠離語文課堂作文教學的宗旨,存在著嚴重的弊端。

特別是農村作文教學非常迷盲,農村語文教師怕教作文,學生怕寫作文的現象相當突出。如何讓作文綻放它獨特的樂趣,這是今後作文教學的目標和方向。如何讓學生在開心歡樂中寫作文,提高作文水平,培養寫作興趣,養成勤奮練筆的好習慣,這是邁向作文成功之路的第一步。

《語文新課程標準》已經頒布很長一段時間,新課程的理念慢慢被廣大語文老師所接受,並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努力去落實。但是,我們的小學語文課堂作文教學,有的卻正在遠離「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遠離語文課堂作文教學的宗旨。尤其新課程背景下農村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還不少。

(一)當前作文教學存在著嚴重的弊端

審視當前作文教學,反觀「語文新課程標準」的要求,其存在著嚴重的弊端:

一是急功近利思想嚴重。

不少教師希望通過自己的秘法傳授能夠使學生的寫作水平,在短期內發生質的變化,以畢其功於一役。在農村小學作文教學中普遍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學生對作文缺乏興趣,畏懼甚至厭惡作文;教師作文教學上的無序性、隨意性和盲目性較大;作文內容充斥著「假、大、空」,質量往往欠佳等。

二是作文教學的異化現象日趨嚴重。

不少學校的作文課緊跟考試(不是不該跟,而是過猶不及),試卷上出什麼題就寫什麼題,呈現出一種盲目應試、散亂無序的狀態。

三是程式化、機械化現象十分嚴重。

在模式化枷鎖的桎梏下,學生只知道按照老師秘授的套路「為賦新詞說愁」,卻不懂得作文本應該是自我性情與真實心跡的自然宣洩流露。作文教學無非是老師出題目,念念范文和說說問題,這種程式化思想轄制下的簡單化、機械化的做法,這樣不僅有礙學生寫作水平的提高,而且還導致了學生寫作興趣的喪失。嚴重地制約著寫作主體語言與思維的發展。

要轉變這種狀態,就必須改變作文教學的呆板模式。教師要設法消除學生的寫作壓力,最大程度地釋放他們的寫作潛能。試著讓學生以一種灑脫的「遊戲心態」,以一顆「玩心」來對待作文。

讓作文教學「活」起來,作文課堂活起來,學生的思維才會活起來;思維活起來,學生的筆下才會活起來。

(二)造成當前小學學生作文存在著嚴重弊端的原因

當前語文教師對學生作文不盡如人意,常慨嘆不已;反過來,學生對作文興趣索然,甚至討厭害怕。主要有以下幾方面:

1.社會方面原因——迎合寫作

近幾年,小學作文教學之路,一會兒向左走,一會兒向右走,所受的批評頗多。中考作文效應作用太大。其中乙個突出表現則是,一批又一批小學生「凝著柔順的眼色」落入了「迎合寫作」的陷阱,有的為了迎合他者(家長、教師、考官……)的意志和社會主流文化,說大話、套話、空話、假話、廢話:

有的為了迎合社會流行文化,或陷入了「偽寫作」(偽傷情、偽抒情、偽天真、偽深沉、甚至偽叛逆);或陷入消解一切的調侃與「尋開心」。

2.語文教師方面原因————不擅長寫作

《教育報》曾登過一篇題為《教師,你能作文嗎》的文章,對教師的寫作能力提出了強烈的質疑和拷問,用語尖刻,批判徹底,但確是語文教師普遍存在的實情,這不能不引起我們語文教師的震驚和深思!語文教師會寫理應不成問題,不成問題現在卻成了大問題。如上海《語文學習》舉辦過一次教師、學生的問題作文競賽,學生的作文不盡如人意是評委們的意料的,出人意料的是教師的作文,語言乾癟,結構鬆散,內容牽強乏味,總體水平竟不及學生,令評委們瞠目結舌,始料不及。

反思:語文教師會寫、善寫應該是分內之事,如同美術教師會畫、**教師會唱。乙個語文教師要是自己不能寫,又怎麼可能去指導好學生作文?

要是自己都構思不出篇文章,又怎能讓學生去琢磨文章的寫法?新課程標準要求老師加強與學生的互動,讓學生積極參與到語言教學當中去,以便培養他們的語感和興趣。但由於語文教師對語文的冷漠和不擅長,往往充當了「說文」而不是「作文」、「是批評家而不是作家」的角色。

正因為教師的外行,致使在評點學生作文時往往流於空洞說教,或隔靴搔癢,或優劣顛倒,把學生作文中許多精彩之處作為「劣質品」處理掉。

其實,語文教師能寫,不僅在於指導學生作文,還可以產生「青出於藍」的「桃李效應」。教師若能寫出好的散文,學生也能寫出好的散文;教師的文章若能發表,學生的文章也能發表;這種事俯拾皆是。如馮驥才、從維熙同讀於北京四中,同一語文教師的影響,使他們同時愛上語文,愛上文學並成為著名作家。

至今回憶起語文老師來他們還感慨系之,這不能不說是擅長寫作的語文老師引導他們的結果。從另乙個角度來講,語文教師能寫,更深層的是還能影響自己對教材的分析把握,或是影響自己講課時的層次安排,語言表述和課堂結構設計等。叔本華說:

「讀書是走別人的思想路線,而寫作才是走自己的思想路線,只有經過自己的思想路線,把讀書得來的知識消融掉,才會變為自己的東西。」確實,能寫的人對教材的分析往往比一般人要深刻得多。因此,具體的寫作鍛鍊,能使人對作品的本質特徵獲得高於一般人的敏銳感悟力和評判力,這樣的課往往用語生動,個性鮮明,深受學生歡迎。

而我們大多數語文教師因為沒有寫作的體驗,於是上課更多的是對教材表層的理解,或依照教參的現行說法人云亦云,整堂課中沒有「我」的主體意識和對教材進行的再創造,使之上課冰冷、刻板、乏味。學生不喜歡語文,語文教師不受學生歡迎,也就不值得驚呼了。

3.學生方面原因——生活單調乏味

農村作文課堂學生被禁錮在教室裡,胡編亂造作文,寫出的文章缺乏真情實感,語言枯燥、乾癟。學生在作文表述中詞不達意,有話說不清楚。作文教學的課堂中讀寫分家,讀歸讀,寫歸寫。

讀與寫「兩鍋煮」,二者並列進行教學。而且學生閱讀量太小,每學期學生很少進行課外閱讀,導致學生知識貧乏,語言蒼白無力,思路狹窄。許多學生不注重平時詞語積累,習作練習量少得可憐。

另外,由於受安全因素的影響,班主任或語文教師內心想讓學生活動,卻活動開展不起來,因此,學生參加語文的實踐活動也少得可憐。長期以來,我們的語文教學都是封閉式的教學,很少開展活動,更難走向生活,就連寫作這一本位實踐,也存在次數少,間隔時間長,內容單調,生編硬造,言不由衷,文章千人一面,眾口一詞的弊端。我們老師沒有開啟學生生活的空間與思維的天地,沒有觸及學生生活中的情緒與需要,更沒有讓學生從寫作的活動中獲得積極的心理感受和情緒體驗,無形之中讓學生在作文的世界面前關閉了生活之門,在作文的泥淖中掙扎著。

(三)敢問作文教學出路在何方

寫作,從嚴格意義上說,是一種精神的實踐行為,不是單純的訓練與考核。因此,它的本體是精神,而不是技巧;它的內涵是感悟,而不是習得。那麼,如何使教師不再為膜拜「考神」而困惑無奈,學生不再「為賦新詞強說愁」呢?

這還得在拓寬學生思路,關注學生情感,啟用作文與生活的聯絡等方面有突破、創新。

作文是語文素質的綜合體現,作文教學是培養學生語文素質的最重要領域。語文教師要尋求作文教學與素質教育的契合點,讓學生擺脫被動作文、痛苦作文的困擾,增強作文信心,擺脫「怕作文」的陰影。《論語·述而》裡有這麼一句話:

「發憤忘食,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這裡講的是書的魅力和讀書的樂趣。那麼,作文教學呢?

如何讓作文綻放它獨特的樂趣,這是今後作文教學的目標和方向。讓學生在開心歡樂中寫作文,提高作文水平,培養寫作興趣,養成勤奮練筆的好習慣,這是邁向作文成功之路第一步。

語文新課標指出:「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應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而培養這種實踐能力的主要途徑也應是語文實踐。」文學創作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因而語文實踐性要求課程建設要回歸學生的生活世界。

我們要鼓勵學生走向社會,走向大自然,親身感受、體驗生活,說心中的話,寫身邊的事。

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語文又是母語教育課程,而學生語文素質的形成與發展,學習資源和實踐機會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語文課程標準》(實驗)又指出,「各地區都蘊藏著自然、社會、人文等多種語文課程資源。

應積極利用和開發」,「自然風光、文物古蹟、風俗民情,國內外和地方的重要事件,以及日常生活話題等也都可以成為語文課程資源」,「各地區、各學校的課程資源是有差別的,各學校應該認真分析本地和本校的資源特點,充分利用已有的資源,積極開發潛在的資源」。這說明語文教學從空間角度講,除了用足用活教室、學校這片天地外,可以從社會與自然兩方面入手,大自然也是學生學習與運用的大課堂。

(四)提高農村小學學生作文的建設性意見

1、開源——構建乙個開放的動態的作文課堂,驅動學生從生活實踐中尋找作文的活水源頭。

(1)巧用課文中的情境,引導學生開啟生活的空間;

(2)借用故事中的情境,引導學生去發現生活的空間;

(3)利用活動中的情境,引導學生真正走進生活的空間:一是與學生一同走進大自然中,引導學生投身大自然的懷抱。二是和學生一道開展形式多樣的活動。

2、節流——拓寬學生思路,關注學生的情感,啟用作文與生活聯絡的紐帶。

(1)盡興地說,培養寫作興趣;

(2)盡情地玩,積累寫作素材;

(3)大量地讀,體驗寫作魅力;

(4)大膽地想,拓寬寫作天地;

(5)隨時地練,捕捉寫作機會。

3、融合——把來自身邊的鄉土旅遊資源融合到作文教學中,為作文教學獨闢蹊徑。

(1)採集鄉土人為景觀,提高審美體驗;

(2)遊歷風景名勝古蹟,豐富寫作題材;

(3)收集民間俗話農諺,感受語言氣息;

(4)收集地方民間故事,寫出鄉土情結。

4、效能——追求作文教學過程管理的效能,重視培養學生的主動參與意識。

(1)激發學生興趣,開闊學生的視野:讀寫勾連;實物教學;迴圈日記;作文大賽。

(2)課堂指導點撥,針對性和有效性:指導上堅持開放性;安排上堅持趣味性;修改上堅持自主性;批改上堅持激勵性;講評上堅持針對性;

5、評價——轉變原有的過分強調甄別與選拔功能的評價觀,構建乙個新的發展性教學評價觀體系。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實驗)明文規定:「養成修改自己作文的習慣,修改時能借助語感和語法修辭常識,做到文從字順。能與他人交流寫作心得,相互評改作文,以分享感受,溝通見解。

」長期以來,在作文教學上習慣與「教師指導---學生寫作---教師批改—--教師講評」這一模式,在教學實踐中,一般語文教師都任教兩個班,近100名學生,每批改一次作文,累得夠嗆,而學生只關注教師打的成績與評語,處於乙個放任自流的狀態,根本不喜歡與他人分享感受。

小學語體驗磨練文教學心得

美國的一位教育家指出 課堂的外延與課外的外延相等。以課堂學習為核心,能動地向學生的學校生活 家庭生活 社會生活等各個生活領域自然延伸和拓展,使課堂訓練與課外行為訓練形成有序 有趣 有力 有效的結合,取得語文教學的整體效益。在新課標的指引下,我們已把語文教學的觸角伸向了廣闊的天地。通過收集與閱讀,為深...

小學語文學科專題培訓

近幾年,語文作文改革已是星之火可以燎原,新課程的理念漫漫被廣大語文老師所接受,並在教學實踐中試圖努力去落實。但是,實際收效甚微。語文課堂作文教學卻正在遠離 語文新課程標準 的要求,遠離語文課堂作文教學的宗旨,存在著嚴重的弊端。特別是農村作文教學非常迷盲,農村語文教師怕教作文,學生怕寫作文的現象相當突...

小學語體驗磨練文新課標學習心得體會

老城中心學校大亭小學吳淑平 今天專家的講座,使我受益匪淺,我從專家透徹的分析教材中更加了解到新的課程標準已明確提出了要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一是主張實現教學上的主體性,一是強調發展學生的個性特長。新課標要求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要求學生擴大知識面,要求課堂教學中師生互動等,我將根據新的語文能力實踐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