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沿海地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狀況及對策建議

2022-07-22 06:39:02 字數 4756 閱讀 5870

摘要:廣西近岸海域具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重要的海洋生態系統,在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發展經濟的同時,廣西各級**歷來都非常注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監控,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根據目前廣西沿海地區海洋生態環境保護狀況,結合沿海各市的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規劃,分析廣西沿海地區主要海洋生態環境問題,針對存在的主要問題及當前社會經濟快速發展的實際情況,提出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對策建議。

關鍵詞:廣西沿海;海洋環境保護;問題;對策建議

廣西近岸海域具有豐富的海洋資源和重要的海洋生態系統,廣西各級**歷來都非常注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監控,長期以來,設有專門的海洋環境監測機構和海洋自然保護區,目前廣西海域生態環境整體上保持良好狀態,但隨著北部灣國際區域經濟合作區的開發建設,石油化工、鋼鐵、煤化工、造紙等許多重大的臨海工業專案將在廣西沿海地區投資興建,如何在加快利用海洋資源的同時,保護好海洋生態環境,實現保護與開發並舉,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是值得研究和**的。

1.廣西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與海洋生態環境狀況:

廣西沿海地區具有豐富海洋生物資源、海域灘塗資源、港口資源、礦產資源、旅遊資源、油氣資源和海洋潮汐能和風能資源等,目前對這些海洋資源均進行了不同程度的開發利用,在開發利用海洋資源、發展經濟的同時,各級**都非常注重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監控,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主要工作如下:

1.1.嚴格執行「三同時」制度和「環境影響評價」制度,控制新入海汙染源

對新建和技改專案嚴格執行「三同時」、「環境影響評價」制度和總量控制、排汙許可證制度,對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及汙染防治政策的,不予以審批。促使有關單位充分考慮區域的環境容量以及總量控制計畫的要求,採用清潔生產工藝和裝置,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發展生態工業和迴圈經濟,使新建專案盡量少排汙染物,而技改專案能通過「以新帶老」,做到增產不增汙或增產減汙,以控制汙染物的入海量。

1.2.加強對現有工業汙染源的治理,以削減入海汙染源

加強對現有工業汙染源的治理和監督管理,淘汰關停汙染嚴重的落後生產力。積極開展汙染大戶如酒精、製糖業的整改和汙染治理,改造、更新原材料消耗高、汙染物排放率高的生產工藝和裝置,促使工業汙染源主要汙染物達標排放,以最終削減汙染物的入海量。由於以上兩項工作的積極開展,廣西沿海地區「十五」期間直排入海工業汙染源汙染物年平均入海量比「九五」期間減少46%[ⅰ]。

1.3.建立自然保護區,保護典型的海洋生態系統廣西沿海擁有紅樹林、珊瑚礁和海草床三類最典型的海洋自然生態系統

廣西沿海現有紅樹林沼澤濕地8374.90公頃,其中天然林7592.0公頃,人工林782 9公頃,紅樹林種類有13種[ⅱ],分布於灘面明顯的海灣和海河口匯合處的灘塗及附近。

現有珊瑚礁生態系統生長總面積約300公頃,主要分布於潿洲島西北、東北、西南部沿海岸近海水深-2公尺~-12 5公尺的海域,斜陽島東部區域性海岸有小面積分布,約10公頃。廣西沿海珊瑚屬種較多,有沙珊瑚、鹿角珊瑚、假鹿角珊瑚等21屬45種[ⅲ]。

廣西海草床生態系統主要分布在鐵山港、英羅港及珍珠港沿岸中潮帶至下潮帶淺灘,面積約690公頃,其中鐵山港、英羅港一帶540公頃,珍珠港一帶150公頃。

紅樹林、珊瑚礁和海草床生態系統均是地球上生物多樣性最豐富、生產力最高的海洋生態系統,是多種海洋生物的繁殖和棲息地,是全球多樣性保護的主要物件。

為保護這些典型的海洋生態系統,廣西沿海地區已經建立四個自然保護區,分別為廣西合浦山口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北崙河口國家級海洋自然保護區、茅尾海自治區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及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還有兩個自然保護區正在規劃待建,分別為潿洲島珊瑚礁自治區級自然保護區和黨江自治區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目前這些自然保護區的生態環境質量總體保持良好,維持原有的種類多樣性和生境完整性。

1.4.開展海洋生態環境監測,對海洋生態環境的狀況實施監控

為了解廣西近岸海域海洋生態環境的狀況,於2023年成立海洋環境監測站和廣西北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對廣西近岸海域海洋環境質量進行了二十多年的全面監測,在主要入海河流入海口、重要港口、自然保護區、重要海水養殖基地、重要海水浴場、兩省交界(英羅港)、兩國交界(中越交界東興港)等海域均設立了監測站位,目前共設監測站位48個。監測內容有水質監測、表層沉積物監測和生物體汙染物殘留量監測。水質監測每年開展枯、豐、平三個水期監測,分析專案有31項。

表層沉積物監測每兩年測一次,分析專案主要有重金屬和石油類、硫化物、總有機碳等10項。生物體汙染物殘留量監測每兩年測一次,開展貝類、魚類、甲殼類和軟體等四大類生物品監測,分析專案主要有銅、鉛等7項。經過20多年的長期全面監測,基本掌握和摸清了廣西近岸海域海洋生態環境狀況和發展變化趨勢。

為了解和控制廣西汙染物入海量,廣西北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還對廣西入海汙染源(包括獨流入海河流、直排入海工業排汙口和綜合汙水排汙口)進行了長期的監測,每年開展枯、豐、平三個水期監測。目前開展了13條獨流入海河流(佔95.0%的入海河流的流量)、6個直排入海工業排汙口,26個綜合汙水排汙口(其中北海市22個,欽州市和防城港市各2個)的監測。

調查監測範圍東起與廣東省交界的英羅港,西至中越邊境的北崙河,調查陸域面積約5000平方千公尺。入海河流的監測專案有33項。直排入海工業汙染源和直排入海綜合排汙口監測專案有22項。

入海汙染源的監測,對入海汙染源的控制和改善海洋生態環境質量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1.5.開展海洋環保科研工作

廣西沿海地區一直比較重視海洋環保科研工作,近年來開展了大量的海洋科研調查和研究,其中由廣西北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完成的課題有十多個,主要有:《廣西入海汙染源調查研究》、,《北海養殖海域富營養化研究及赤潮調查》、《廣西合浦儒艮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儒艮生態環境調查研究廣西近岸海域環境綜合調查研究》、《廣西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研究》、《北崙河口環境汙染調查及對策研究》、《unep/gef專案中國南海陸源汙染子專題》(廣西岸段陸源汙染調查)、《廣西重要海域環境容量研究》、《廣西碧海行動計畫》、《北海市生態示範市建設規劃報告》、《合浦縣生態示範縣建設規劃報告》等。這些海洋科學基礎研究為海洋環境保護管理提供了強有力的技術保障。

由於廣西區環保系統和沿海各級**重視海洋環境保護工作,目前廣西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整體上保持良好狀態,是全國最乾淨的海域之一。2023年一二類海水質量的站位佔77%[ⅳ],一、二類海洋沉積物質量的站位佔98%,達標率為95%,海洋生物質量達標率為100%。

2.廣西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和海洋生態環境存在的問題:

2.1.廣西海洋生態環境保護存在的問題

從總體上看,廣西沿海地區對海洋環境監控工作是做得比較好的,但也存在下列問題,不容忽視:

(1)城市汙水處理設施建設滯後,北海、欽州、防城港三個沿海城市只有欽州市建了乙個汙水處理廠。大量的城市汙水不經處理直排入海,嚴重汙染了納汙海域的水質。

(2)海水養殖處於失控、無序發展狀態。目前,廣西沿海地區海水養殖面積過大,養殖密度高,濫用藥物,汙染嚴重。

(3)海洋環境保護、監測研究投入較少。海洋環境質量監測裝置簡陋,像廣西北海海洋環境監測中心站這樣從事20多年的海洋環境監測的單位,至今仍沒有專業性海洋生態環境監測船,取樣只能臨時租用漁船。因裝置落後、經費緊張、人員缺乏,很多重要的生態分析專案還沒有辦法開展。

一些重要的海洋環境問題因經費、人員原因,尚未深入研究,海洋環境監測監視系統和環境預警系統沒有建立和完善,**、應急措施的決策資訊支援系統等的效用仍未得到充分發揮。

(4)涉海管理部門之間缺乏統一協調的管理機制。涉海管理部門有交通、漁政、海事等10多家,各部門根據自己的產業和經濟發展需要進行管理,沒有把海洋和海岸帶作為整體進行統一規劃和科學決策,部門、地區和行業之間的不協調日漸明顯,各海洋產業之間用海矛盾突出,海洋的綜合優勢未能得到充分發揮。

(5)沿海地區海洋防災、減災能力較薄弱,防災減災體系不完善,海洋防護系統工程尚未健全。現有護岸工程抵擋颱風和其他自然災害襲擊能力較弱,同時,海岸侵蝕、海水入侵現象也持續存在,給沿海海洋經濟造成損失。

2.2.廣西近岸海域生態環境目前存在的問題

目前,廣西近岸海域生態環境質量整體上是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

(1)區域性海域受到一定程度的汙染,環境質量有所下降,受汙染的海域主要是海水養殖區和港口排汙區。

(2)過度捕撈及電、炸、毒等違法捕撈,使海洋生物資源減少,一些傳統優質漁業資源日趨衰退。

(3)在一些重要河口港灣水域,生物多樣性降低,典型生態系統如紅樹林面積縮小,一些珍稀物種處於瀕危狀態。

(4)赤潮時有發生。

(5)海水入侵造成沿海地區部分居民飲用水困難,生物入侵對海草及紅樹林的生存環境造成一定的破壞。

隨著北部灣經濟區建設規劃的實施,廣西沿海地區將有前所未有的飛躍發展。據預計,到2023年,廣西沿海四市生產總值合計將達到2145億元,佔全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3%。其中,北海、欽州、防城港和南寧分別為500億元、400億元、245億元和1000億元。

按國家的部署,廣西沿海地區將重點推進港口和重大臨海工業的建設。加快欽州、北海、防城港3個港口建設。臨海工業主要發展石油化工、林漿紙一體化、能源基地、鋼鐵基地等重大專案。

中石油1000萬噸級煉油廠和年產250萬噸林漿紙一體化等專案將在欽州建設;年產90萬噸林漿紙一體化和中石化800萬噸煉油等專案將在北海建設;1000萬噸級大型鋼鐵基地等專案將在防城港建設。

隨著港口的大開發和多個重大臨海工業的落戶,廣西沿海區域性地區的生態將受到一定的破壞,入海汙染物的量將增加,入海汙染物的種類和成份將變得複雜,近岸海域生態環境的壓力將加大。

3.對策與建議

為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促進經濟建設與環境保護同步發展,使廣西近岸海域生態環境整體上繼續保持良好狀態、已受汙染的區域性海域環境得到改善,建議採取下列措施:

3.1.實施經濟與環境協調發展策略

根據資源稟賦、環境容量、生態狀況、人口數量以及國家發展規劃和產業政策,明確不同區域的功能定位和發展方向,產業發展規劃需與環境保護目標有機結合。認真執行近岸海域環境功能區劃,開展各個海域及整個北部灣海域環境保護規劃,根據各海域環境容量,制訂總量控制指標,根據海洋水動力特徵,合理設定岸邊工程及優化布局臨海工業企業。將沿海地區陸域和海域作為乙個有機整體,統籌兼顧,控制汙染負荷總量,使沿海城市生產力布局和汙染排放與近岸海域承載能力相適應,以實現保護與開發並舉,環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贏。

「民工荒」再現我國沿海地區

作者 倪豪孔 中學政史地 高中文綜 2010年第04期 背景材料 2010年春節過後,我國沿海各地企業普遍遭遇招工難問題。當前在沿海地區,正遭遇新一輪 民工荒 一年又一年,民工荒 就像連續劇一樣在農民工輸入地上演。民工荒 是指民工短缺現象。這種現象最早出現在南方一些主要城市,在春節期間尤為明顯。民工...

沿海地區橋涵混凝土結構耐久性之我見

摘要 現代工程中對混凝土耐久性的要求愈來愈高,提出耐久性指標的工程設計也愈來愈多。未來的工程設計中將用耐久性設計取代目前按強度進行的設計。混凝土耐久性已經成為現代混凝土結構施工專案的重點研究物件,如何提高沿海腐蝕環境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更是工程界研究的焦點。本文對沿海地區橋涵混凝土結構耐久性的分析及...

沿海地區傳統產業轉移進入新階段

對我國沿海地區傳統產業轉移的系列調研 編者按目前,我國沿海地區傳統產業轉移正進入全面優化產業鏈布局的新階段。在這個階段,呈現出以國內轉移為主 境外轉移起步發力 產業布局優化 生產轉型與投資轉移並舉等特點。值得重視的是,工業化向經濟腹地的推進,並不只是產業的單向遷移,而是產業分工深化和產業結構加快公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