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置管理控制程式

2022-07-22 02:12:04 字數 3903 閱讀 7445

1.0目的

為提高公司裝置利用率和完好率,特制定本規定

2.0範圍

本程式適用於公司對製造過程所有裝置、工裝的管理和控制

3.0定義

3.1 生產裝置:確定、提供並維護為達到產品符合要求所需要的裝置,如割管機、打包機等;

3.2 輔助裝置:為生產服務的裝置,如發動機、發電機、汽車等;

3.3 試驗研究裝置:如檢測儀器、計量儀器等;

3.4 管理裝置:在公司中用於生產經營管理方面的裝置,如印表機、計算機(電腦)、傳真機、影印機等。

4.0職責

4.1生產副總經理負責重大裝置、工裝採購的批准;

4.2生產部負責對實現產品符合性要求所需要的裝置、工裝進行控制;

4.3採購部負責實施裝置、工裝的採購;

4.4使用裝置的各車間、各部門負責裝置的使用、日常清潔保養和申購的提出,生產裝置和試驗研究裝置由技術部門統一申購。

5.0管理內容

5.1生產裝置的選購

5.1.1 購置一般生產裝置, 由生產部填寫「採購申請單」送生產副總批准後,移交採購部購置。

5.1.2 對於技改專案裝置,由技術部調研後提出論證報告, 經總經理批准後由採購部辦理購置手續 。

5.1.3 採購部應選擇有能力的裝置生產廠家,並與其簽訂裝置購置合同。

5.1.4 開箱驗收

技術部會同使用部門,依據裝置購置合同和裝置裝箱清單、裝置出廠技術資料,進行設

備的開箱驗收,並填寫「裝置安裝除錯交接驗收單」,驗收中發現問題,由採購部向裝置**方聯絡處置,隨機資料由生產部歸檔儲存。

5.2 裝置的安裝、除錯和驗收

5.2.1 生產部依據裝置安裝的技術要求, 組織安裝人員進行裝置的安裝、除錯和驗收。必要時,對裝置進行能力確認。

5.2.2 在安裝裝置前, 生產部應審核安裝環境是否滿足使用說明書中對環境的要求,若不滿足,由生產部提出並增設輔助設施予以解決。

5.2.3 對驗收合格的裝置(含自製裝置), 由生產部進行編號,根據「裝置安裝除錯交接驗收單」辦理登記和建檔手續。

低值易耗的工、卡、量具等由倉庫憑檢驗員回傳的「送檢單」辦理入庫手續。

5.2.4 對執行不正常、無法除錯合格的裝置,由採購部向**廠家交涉解決或退貨。

5.3 裝置管理

5.3.1價值在2000元以上, 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的各種生產裝置,均屬固定資產管理範圍,統一由生產部建立「裝置管理臺帳」,並進行編號、標識和管理。

5.3.2生產部對裝置按下列規定分為a、b二類,並記入「裝置管理臺帳」:

a. a類裝置(關鍵裝置)──特殊過程裝置和關鍵過程裝置;

b. b類裝置(重要裝置)── 一般生產裝置;

5.3.3 對a類裝置必須由生產部組織操作者進行日點檢,填寫「裝置維護保養記錄表」。

5.3.4對特殊過程裝置應定期進行鑑定(每年一次),並保留鑑定記錄。

5.3.5 生產部根據每種裝置的功能特點、精度要求, 編制主要裝置的操作規程。

5.4 裝置的維護保養

裝置維護保養工作必須堅持「以預防為主,維護和計畫修理並重」的方針及「誰操作,誰維護

保養」的原則。

5.4.1裝置的維護保養要求

a)清潔:裝置內外、生產場地達到三無(無油汙、無髒物、無積水)。

b)潤滑:按潤滑五定(即定人、定點、定期、定量、定質)油路暢通、油標清晰、油位適當,

裝置無缺油或油滿洩漏現象。

c)整齊:工具、材料、工件、成品堆放整齊,電器儀表管線整齊。

d)齊全、緊固:裝置零部件、附件齊全、堅固件不得鬆動,安全防護裝置可靠。

5.4.2 裝置維護保養標準通則

a)裝置本體及周圍清潔、整齊、無積灰、無油圬、無雜物。

b)潤滑裝置保持齊全完好,油質清潔,按潤滑要求進行潤滑。

c)各零部件、附件保持完整無缺,調整、堅固良好,電器儀表管線整齊。

d)無明顯漏料、漏油、漏水、漏汽現象。

e)不超限使用裝置,不發生由於操作維護不當引起的裝置故障。

f)裝置執行原始記錄齊全正確。

5.4.3裝置保養分日常保養和定期保養

a)日常保養由操作人員負責,每天班前、班後或班中對裝置進行認真的檢查和擦試,使裝置經常保持潤滑、清潔、齊全、緊固及時。

b)定期保養:裝置運轉1000小時工右,由操作工進行一次全面的清洗,簡易結構部位要拆卸

清洗;裝置運轉2000小時左右,要由維修人員協助操作工進行全面分解,對裝置區域性進行小

修理,排除故障,裝置內部清洗、換油脂和密封件。

5.4.4加強對裝置的維修保養的檢查與考核,保證裝置處於良好的技術狀態。

a)各部門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檢查制度和考核辦法。

b)裝置管理部門對裝置維護保養工作進行監督與定期或不定期進行檢查考核。

5.4.5生產部每年12月制訂下年度「裝置維修保養計畫」,機修人員負責按「裝置維修保養計

劃」進行裝置的維修工作,並及時排除裝置生產過程的故障,認真填寫「裝置維修記錄」。

5.4.6生產部根據裝置大、中修計畫按月按排有關人員進行維修改造。

5.4.7裝置大、中修改造內容:對裝置進行全面的修理,整機折卸,根據技術要求更換和修復

易損件,校正和調整整個裝置和電氣系統,修復裝置的附件、翻新外觀等,以恢復裝置的規定

精度和效能。

5.4.8 委外維修

當本廠維修人員無法完成維修任務、需技術支援和需專業人員維修時,由裝置管理員填製

委外維修申請由生產副總審批,維修費用額較大時須由總經理批准後由裝置管理員實施。

5.4.9 裝置經大、中修後應按有關標準進行精度檢查和驗收。

5.4.10 裝置經過大、中修後達不到下列要求的裝置應報廢或更新。

a)經過**,繼續大修後技術效能仍不能滿足工藝要求和保證產品質量的。

b)裝置老化、技術效能落後、能耗高、效率低、經濟效益差的。

c)大修雖能恢復精度,但不如更新裝置經濟的。

d)嚴重汙染環境、危害人身安全與健康,進行改造又不經濟的。

e)其它應當淘汰的情況。

5.5裝置的降級、封存和報廢

5.5.1裝置大(項)修後不能恢復原出廠精度標準, 由生產部提出降級使用報告,報生產副總批准。

a. 降級使用的裝置,能滿足原產品生產工藝要求的,仍安排在原產品生產工序上;

b. 降級使用的裝置不能滿足原產品生產工藝要求時,應轉移到符合產品生產工藝要求的工序上。

5.5.2 生產部將降級使用的裝置重新分類,納入相應類別管理, 並調整裝置的標識。

5.5.3 各種原因使裝置停用乙個月以上,由裝置所在部門提出裝置封存申請,經生產部簽字,生產副總批准,裝置經使用部門保養後由生產部在裝置上標明「封存」字樣並在裝置臺帳中註明。

5.5.4 封存裝置啟用時,由啟用部門向生產部提出申請, 經生產副總批准後方可使用。

5.5.6對超過使用期限,主要結構陳舊, 達不到工藝要求且不能改裝、利用的裝置,由使用

部門填寫「裝置報廢審批表」經生產部簽署意見,提出處理方案,財務部審核,生產副總批准

後方可作報廢處理。

5.6裝置檔案的管理

生產部儲存裝置除錯驗收記錄、裝置維修記錄和裝置的封存、 降級和報廢情況等記錄,每年整理後歸檔儲存。

5.7 裝置技術經濟指標

5.7.1裝置完好率

表示裝置技術狀態的完好程度,是檢查裝置管理和維修工作水平的重要指標。其計算公式為:

裝置完好率=完好裝置台數÷裝置總台數×100%

5.7.2裝置故障率

是指因裝置發生故障而停機的時間佔裝置運轉時間的百分比,其計算公式為:

裝置故障率=裝置故障停機時間÷裝置運轉時間×100%

6.0相關記錄

6.1裝置安裝除錯交接驗收單 xx24-02-01

6.2裝置維護保養記錄表xx24-02-02

6.3裝置報廢申請表xx24-02-03

6.4裝置運轉記錄表xx24-02-04

6.5裝置(工裝模具)報修單 xx24-02-05

6.6生產裝置一覽表xx24-02-06

裝置管理控制程式

5.2.3 裝置購進後,裝置科組織有關部門做好開箱 驗收 安裝除錯 投產使用,填寫 裝置管理臺帳 5.2.4 裝置科按裝箱單所提供的裝箱物資目錄,收集開箱的所有技術資料並將原件交辦公室 資料室 存檔。經營科將備件工具移交庫房並辦理入庫手續,需要使用時使用部門直接統一到庫房領用。5.3 裝置資產管理 ...

裝置管理控制程式

1 目的 確保設施與工作環境得以控制,為產品的質量和環境保護績效提供保證。2 適用範圍 適用於設施與工作環境的控制。3 職責 3.1生產部 生產 施工裝置維護保養和工作環境的維持。3.2行政部 廠房 辦公設施等基礎設施維修。4 工作程式 4.1裝置的購置 當裝置報廢或現存裝置不能滿足需要及其它原因等...

18裝置管理控制程式

1 目的 規範裝置管理,確保裝置正常運轉,預防發生故障,提高產品質量及生產能力。2 適用範圍 適用於公司各類生產裝置的購置 使用 維護 保養等管理活動。3 術語 3.1預見性維護 基於過程資料,通過 可能的失效模式以避免維護性問題的活動 3.2預防性維護 為消除裝置失效和生產的計畫外中斷的原因而策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