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利用複習

2022-07-09 06:15:03 字數 2346 閱讀 3718

土地利用規劃:土地利用規劃是對一定區域未來土地利用超前性的計畫和安排,。

土地利用總體規劃:是在一定規劃區域內,根據當地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以及國民經濟發展的要求,協調土地總供給與總需求,確定或調整土地利用結構和用地布局的巨集觀戰略措施。

土地適宜性評價:就是評定土地對於某種用途是否適宜以及適應的程度,它是進行土地利用決策、科學地編制土地利用規劃的基本依據。

土地人口承載力:又稱土地承載力或資源承載力,它是指一定地區的土地能持續供養的人口數量。

居民點:是城市、城鎮和鄉村的總稱,是人們聚居和建築物、構築物、生產資料集中配置的場所。

城鎮體系:又稱城市體系或城市系統,係指區域內一系列規模不等、職能各異、相互聯絡、相互制約、相互依存的城鎮組成的有機整體,簡言之,城鎮體系是指一定空間區域內具有內在聯絡的城鎮集合。

耕作田塊:是最基本的耕作和管理單位,它的規模、長度、寬度、方向、形狀等要素配置的合理與否,直接影響到田間灌排渠系、田間道路、護田林帶等作用的發揮以及機耕效率的提高。

土地整理:係指合理組織土地利用的調整與治理。

土地利用規劃的理論:①地租和地價理論:根據土地用途與地租之間的關係,合理確定土地用途和通過規劃來影響土地**;②土地區位理論:

分析土地利用空間布局;包括杜能的農業區位理論、韋伯工業區位理論等;③持續利用理論:實現土地永續利用的理論依據;④生態經濟理論:實現土地利用系統最佳功能的理論基礎;⑤人地協調理論:

土地利用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的理論;⑥系統工程理論土地利用規劃編制中科學編制的總括和方法。

土地利用規劃的原則:①維護社會主義土地公有制原則:土地利用規劃的基本指導原則,是合理組織土地利用的根本和依據; ②因地制宜原則:

是編制土地利用應遵循的重要原則之一,體現為土地特性和用地要求的協調上;③綜合效益原則:要求人們在組織土地利用過程中追求的最終目標是使土地利用寓於社會經濟發展和維持生態系統平衡之中,最終謀求社會、經濟、生態三效益的統一;④逐級控制原:是編制土地利用規劃的實質,是將規劃區域內土地利用型別和活動落實於特定的空間;⑤動態平衡原則是國民經濟範圍內土地利用的巨集觀動態平衡,它要求社會對土地的總需求和社會所能提供利用的土地總供給持平。

地利用總體規劃的內容:①土地利用現狀分析;②土地供給量**;③土地需求量**;④確定規劃目標和任務;⑤土地利用結構與布局調整;⑥土地利用分割槽;⑦制定實施規劃的措施。

居民點用地選址的要求:

⑴組織生產和生活的要求:

1 應把居民點布置在其服務範圍內的適中位置,以保證居民點對外具有方便的聯絡,縮短運輸距離。

2 應避免行車密度較大的高階公路橫穿鄉鎮,最好兩者之間保持150m距離。

3 居民點用地應具有水量充足、水質良好的水源。選址時應考慮未來的供水方式。

⑵建築要求:

①地形朝向。用地要求地形平坦,具有良好的朝向,具體地講居住區的坡度一般不應大於6%(相當於4°左右)。

②水溫和水文地質條件。用地建築的地下水位不應過高,一般要離地面不小於1.5m,據埋藏較深的基礎底面應保持0.5m,以確保建築物的安全,降低工程造價,並為居住衛生創造良好的條件,

③土質條件。用地圖紙要求堅固,在不經人工處理的條件下能承載建築物的壓力,為此,在選址和基礎設計之前,必須勘察用地的地質情況,作必要的土質試驗,弄清各層土的厚度和力學效能。

④安全條件。用地應不受洪水威脅,不應選在地層斷裂帶、滑坡回填地上面,也不應選在大型水利工程、水庫下方。此外,還應注意避免選在蘊藏有地下礦藏的地段上,或由於地下開採而會導致沉陷的地帶。

⑤節約用地條件。選擇用地時,盡可能利用原有村莊的基礎,少佔或不佔好地,並在節約用地的原則下,保證鄉鎮有足夠的土地面積。適宜種植果樹蔬菜和各種樹木,供作群眾自留地和綠化之用。

灌溉農業地區還要考慮灌水條件。

⑶衛生保健要求:

1 用地應盡可能選擇風景優美,環境舒適,靠近河流、湖泊、水庫和天然林木處,不受風、雨、雪水的危害。一定要和周圍自然環境有機結合起來,對周圍自然景觀盡可能加以「借景」,從而構成乙個完整生態系統。

2 用地不宜選在沼澤死水塘等蚊蟲滋生的地方,應當遠離目的和行車密度較高的公路,以保持居民點內的清潔衛生環境。

3 用地應在工廠的上風上游,避免工廠「三廢」的汙染。同時應避開高壓線和易燃易爆的倉庫區。

4 當在居民點內布置畜牧場時,應注意使牧場和其他生產建築處於住宅區的下風向。在地形上處於下坡,以使居民免受臭氣和汙水的危害。

⑷獸醫防疫要求:

① 畜牧場應據最近的公路最好在100m以上,以防止病菌帶入畜牧場,如設有綠化、圍牆時,其間距可以適當縮短。

② 在居民點內設定牧場,不應讓畜群放牧時穿過住宅區,死亡畜群埋葬地應據居民點、畜牧場1km以上。

水土資源平衡的重要作用:

①水土資源平衡是進行水資源的區域再分配,是合理利用水土資源的重要依據。

②水土資源平衡是確定水量調節措施,興修水利工程措施的基本依據。

③水土資源平衡是確定土地利用方式的重要依據。

土地利用規劃期末複習

11 土地生產潛力 是挃在一定的技術投入條件下,土地所具有的潛在生產能力和提供效用的能力。12 土地質量評價 是針對某種特定用途,對土地的適宜效能或價值作出評估或判斷or 通過對土地的自然 經濟屬性的綜合鑑定,將土地按質量差異劃分為若干相對等級或類別,以表明在一定的科學技術水平下,被評土地對於某種特...

9土地利用評價

本區域非農建用地增長幅度較快,占用耕地的現象嚴重。建成區面積逐年擴充套件,城鎮村建設用地指標高,布局鬆散,建築密度和容積率低,加上土地 市場活躍,國有土地資產流失和浪費嚴重 加之投入不足,建設水平低,城郊型用地規模化 集約化水平仍然較低,土地的綜合經濟效益不算高,潛力沒有充分發揮 長期忽視對土地資源...

9土地利用評價

第九章土地利用評價 9.1 區域土地利用 型別及人均占有量 本專案區域為雷波縣大坪子鄉。雷波縣地處四川省西南邊緣的橫斷山脈東段小涼山,地名雷波即雷波縣,屬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地處四川省西南邊緣的橫斷山脈東段小涼山,金沙江北岸,是涼山州的東大門。地理座標 介於北緯27 49 28 36 東經1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