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

2022-07-02 08:33:02 字數 5034 閱讀 6721

摘要: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對於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素質具有重要作用,文章論述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在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中的功能,著重分析了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大學生創新素質在物質、精神和制度等方面的缺失,並針對這些問題探索了基於培養大學生創新素質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

關鍵詞: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創新素質;路徑

高校文化建設對於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素質具有重要作用,創新是人類文明進步的本質特徵,是促進生產力質的飛躍的強大力量。知識經濟的興起,特別是國家實施自主創新的戰略需求,要求大學校園文化建設必須將培養大學生的創新素質作為重要內容。

一、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在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中的功能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在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中具有重要作用,發揮著物質基礎、精神嚮導和制度保障等方面的功能。

(一)校園物質文化是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物質基礎。高校校園的物質文化通過看得見摸得著的物質形態,對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作用是顯性的、直接的。物質文化的內容包括校園文化景觀、活動建設及教學科研硬體設施等,優美的校園使人精神振奮、啟迪想象、觸發靈感,合作互動的第一課堂和豐富多彩的第二課堂有利於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全面發展,先進的教學、科研和生活裝置為教師的創新教學、科研人員的創新研究、學生的創新學習提供寬鬆的環境和便利的條件。

實踐證明,很多創新離不開良好的硬體環境,如實驗設施,教學、科研資源、校園環境等,因此,校園物質文化是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物質基礎。

(二)校園精神文化是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精神嚮導。一所高校最珍貴的文化就是該學校的大學精神,這種精神是學校辦學定位和人才培養目標的重要精神支柱,指導著學校「如何培養人,培養什麼樣的人」,當一所學校將創新教育作為自己的大學精神時,它就會在辦學的全過程逐漸將這種理念滲透到每個校園主體的頭腦中,促使學校將學生創新素質培養作為人才培養目標。創新的校園文化必將營造乙個人人爭創新、處處有創新、時時有創新的環境氛圍,受這種創新的校園文化潛移默化的影響,必然激起學生的創新意識,樹立創新觀念,爭取創新行動,樹立創新人格。

科學家錢學森最後一次談話中指出:中國大學缺乏創新精神,還沒有一所大學能夠按照培養科學技術發明創造人才的模式去辦學。因此,在當前,高校將創新教育作為校園文化的核心迫在眉睫。

(三)校園制度文化是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重要保障。不以規矩,無以成方圓。制度文化的建設將為創新素質培養的提供重要保障。

在高校,沒有嚴格的規章制度來約束和規範校園主體的行為,就必然導致紀律渙散、秩序混亂,滋生各種不利於創新的因素,而創新素質的培養是乙個漫長而又艱辛的過程,放任和過分自由都不利創新素質的培養。嚴格有序的制度能保證教育順利實施,同時,靈活彈性的制度又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新意識,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在各種規章制度的制約和引導下,大學生的創新素質的培養才能走科學化、規範化、制度化的發展道路,這就要求相關的部門應解放思想,創新機制,為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總的來說,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對於培養大學生創新素質所具有的重要功能是十分明顯的。

二、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功能的缺失

近年來,隨著我國高等教育的不斷發展,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實現了跨越式發展,取得了不少成績,但在培養大學生創新素質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與預期目標還存在很大差距,函待解決。

(一)校園物質文化缺少創新保障

唯物史觀認為,社會存在決定社會意識,有什麼樣的社會存在就有什麼樣的社會意識,並且社會意識的變化發展依賴於社會存在的變化發展,這一原理充分說明了社會存在的決定作用。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也是一樣,校園物質文化是大學生創新意識和創新思維培養的基礎。但是目前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仍然存在很多不足,與預期目標仍存在很大差距。

在物質方面主要表現為:

第一,教學科研的硬體設施不符合創新素質培養的要求。先進的技術裝置不僅包括教學設施、科研儀器、實驗室裝置及教材等這些器物本身先進,還包括在這些器物身上反映出學校的思想觀念、治學態度等。當前,我國大多數高校的教學和科研裝置相對陳舊,離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學生的動手能力及創新素質培養很難得到真正的提高。

因此,我們要培養具有創新素質的人才,必先在教育裝置和技術上優先得到應有的保障。

第二,校園文化活動陣地缺乏創新氛圍。校園文化活動陣地包括學生會、學生社團、學術團體及其他學生自治組織等,還包括開展各項文體活動、學術活動等學生課外活動的場所。這些課外活動是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重要環節。

當前,大學生課外活動大多呈現出重數量、輕質量,重形式、輕內涵,重過程、輕效果,重娛樂、輕學術等特點,缺乏創新氛圍,這些活動對自身的特色認識不足、缺乏創造性,盲目地照搬、套用他人的經驗和模式,內容侷限在娛樂性活動層面,各種各樣的娛樂、競賽活動充斥校園,片面追求活動形式上的豐富多彩,這些活動雖然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學生的學習生活,但很難培養學生的創新素質。因此,校園物質文化是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物質基礎。

(二)校園精神文化缺少創新導向

校園精神文化反映的是校園主體在社會生活中形成的教育理念,它也是校園文化的核心內容。應該說,我國高校校園精神文化總體是積極的,值得肯定的,但客觀現實中存在的某些偏失,也不可輕視。

第一,校園精神文化特色不鮮明,不利創新素質的培養。當前,我國的高等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受傳統思想的指導,大部分高校都用同一種教育理念培養人才,即希望用同一種模式培養出社會需要的通才,在這種共性教育的指導下,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才均是乙個規格,乙個版本,很難找到差異,忽視了個體的個性發展,沒有自己的特色。因此,高校在培養高素質人才的目標定位上,要從源頭上把好關,精心培育具有本校特色的校園文化,從而為創新人才的培養提供有利的導向。

第二,校園精神文化觀念陳舊,阻礙創新素質的培養。校園精神文化是高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文化結晶,其中不乏有一些傳統思想和價值觀念過於陳舊,如傳統的同步性注入式教學觀念、實用主義價值觀等,這些觀念的存在不符合當前時代和社會的發展要求,甚至導致墨守成規、思想僵化、固步自封,嚴重阻礙創新思想的發展。在這種不合時宜的文化指導下,學生的創新意識將被僵化,創新能力很難得到提高,創新素質的培養也無從談起。

因此,在當前,高校將創新教育作為校園文化的核心迫在眉睫。

(三)校園制度文化缺少創新理念

校園制度文化是創新素質培養的重要保障。在我國,校園制度文化缺少創新的理念,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校園制度文化體制僵化,束縛創新人才的培養。

校園制度文化形成的時間較長,隨著社會的發展和進步,原有的制度文化在新的環境和時代背景下顯得不合時宜,甚至陳舊僵化,這種不健全的制度文化將嚴重影響教職工的工作積極性,抑制其創新潛能的發揮,從而間接影響著學生的創新素質的培養。第二,校園制度文化評價體系不夠合理,不利於創新人才的培養。在創新素質的培養過程中,評價體系的合理性非常重要。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對創新教學的評價機制不夠健全合理,傳統的評價體系只注重學生參加各種考試的成績而不重視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只是停留在結論的評價上,而忽視教師的教學方法應用的靈活性和教學手段選擇的多樣性。這種評價體系嚴重挫傷了創新教學的積極性,損害了教學過程中的創新因素,間接扼殺了學生的創新素質的培養,最終只會導致大學生創新素質的提前夭折。這就要求相關的部門應解放思想,創新機制,為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創造良好的制度環境。

三、基於培養大學生創新素質的高校校園文化建設的路徑探索

面對高校校園文化建設中制約大學生創新素質培養的問題,應通過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創新建設、完善校園物質文化創新建設和促進校園制度文化創新建設來彌補,切實建設創新型校園文化,實現培養大學生創新素質的目標。

(一)完善校園物質文化創新建設,營造學生創新氛圍

第一,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高教學和科研質量。基礎設施文化的建設是校園各種文化活動的載體,沒有必要的基礎設施,學校文化活動也就無法展開,更談不上創新能力的培養。因此,加大對基礎設施的資金投入,合理配置固定資產投資規模,尤其是教學、實驗裝置的硬體投入,是開展乃至繁榮學校文化的基礎工作,也是創新活動形成的必要條件。

首先,加強教學設施的建設。在教學改革過程中要加大教學硬體設施的投入,用先進的科學技術支撐教學,加強對現代教學手段的學習、研究和運用,提高師生運用計算機等現代化手段的能力,充分發揮學生創新素質培養主渠道的課堂優勢,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其次,加強科研設施建設。

科研裝置是創新人才培養的重要物質基礎,因此,高校要培養創新素質的人才,在科研裝置等方面的投入要充分利用現有的條件,有針對性的引進有利於創新素質人才培養的科學儀器與裝置,為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提供物質保障。再次,加強創新基地的建設。創新基地的建設可為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提供平台,讓學生廣泛參與創新實踐,主要是通過學生的科學研究活動為社會提供技術研發服務;讓學生在參與這些實踐活動的過程中提高創新意識、創新能力、培養創新精神,並廣泛發揮其在學生科技活動中的示範作用,努力營造良好的創新氛圍,達到為學生的健康成長服務的最終目的。

第二,優化校園環境,體現大學創新精神。校園環境文化是校園文化的乙個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於大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集中體現在大學創新精神的表達與傳承。因此,在校園環境文化建設中,校園環境文化建設應遵循文化發展規律,以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導向,充分體現大學創新精神,傳達創新理念,彰顯創新特色,豐富創新內涵,為培養創新人才提供優良的外部環境,把大學校園建設成為孕育創新文化的重要陣地。

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充分發揮校園環境的導向功能。校園環境可以浸透、體現高校行為主體共同創造和設計的文化理念,良好的校園環境文化有利於提高學生創造美的能力,陶冶學生的情操和正確的審美觀,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協作精神,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健康個性,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其次,充分發揮校園環境的育人功能。具有創新特點的校園環境體現著大學創新精神,各個學校的歷史背景、辦學條件、專業設定、學生構成、地域特徵均有不同,學校在進行校園規劃的過程中,應充分體現本校的地域特點、文化內涵和創新精神,確定合理的校園布局,科學規劃教學區、辦公區、生活區等,同時要在校園各種文化景觀中體現優秀民族傳統、現代科技氣息和高校學術特色。再次,充分發揮校園學術環境的薰陶功能。

濃郁活躍的校園學術環境,可以促使師生科學思想的浸潤和薰陶,從中不斷吸取創造性的養分。因此,學校應樹立寬容的校風,提倡風格多樣化與個性化,創設學科之間互相融合的環境,為不同學派不同學術觀點的爭鳴提供有利條件,形成師生在學術上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自由氛圍,營造鼓勵冒險、寬容失敗的氣氛。

(二)加強校園精神文化創新建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

第一,凝練精神,激勵創新,發揮大學精神的指引作用。大學精神是大學校園文化的核心,是一所高校表現出來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的整體面貌,是一所大學的全體師生所具有的整體氣質與品格。首先,創新精神是大學精神存在的價值所在,是大學在社會有機體中保證自身地位的根本生命力,因此創新在大學精神中顯得十分重要。

其次,大學是以人才培養為己任的,而創造性恰恰是人才的核心特質。大學精神的凝練,應該將培養更多創新人才作為己任,培養出更多具有用創新思想的科學觀念、科學精神、科學方法和科研能力的人才。

大學生與校園文化建設

大學生是我們國家的未來,是我們民族振興的希望,是祖國現代化建設的生力軍。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大學生的各種能力,以適應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需要。在大學生的培養過程中,校園文化的建設為大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公升提供了平台。每一所大學都應有自己的辦學特色與辦學風格,大學特色是大學精神的具體表現。大學精神...

高校校園文化建設與學生能力培養的關係研究

作者 朱虹彭波 教育界 下旬 2018年第10期 摘要 高校校園文化是一種環境教育力,文化建設與學生能力培養息息相關,第二課堂育人體系在高校人才培養中更是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通過分析當前高校文化建設存在的問題,依託第二課堂育人機制,從思想引領 創業創新 志願實踐等方面提出建議,助力青年學生成長...

校園文化建設與學校管理

校園文化建設,是指學校師生在教育 教學過程中共同創造和逐步形成的精神財富 文化氛圍以及承載這些精神財富 文化氛圍的活動形式和物質形態。學校管理就是在學校範圍,根據教育教學規律,有效地利用現有的人 財 物諸因素,積極協調各方面的力量,去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的過程。學校的各項工作都要突出並滲透思想政治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