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屆認識論基礎知識總結

2022-06-27 11:42:06 字數 1232 閱讀 2971

做選擇題時,應特別注意:

1.精神可轉化為物質力量,但不能派生出物質力量。

2.意識具有預見性,但未必具有科學預見性。

3.認識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但未必是正確的反映。

4.認識的完善有助於指導實踐,但不能決定著實踐的深化。

5.原有的真理在實踐中不斷地被推翻。

6.真理是發展中的真理,不存在永恆不變的終極真理。

7.對同一確定的物件,正確的認識可能不止乙個。

8.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但獲得認識的途經不止乙個。

9. 認識不論正確與否,都是**於實踐。

10.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而不是客觀與主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11.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而不是無條件的。

12.認識不具有直接現實性,實踐才具有直接現實性。

做選擇題時,應特別注意:

1.精神可轉化為物質力量,但不能派生出物質力量。

2.意識具有預見性,但未必具有科學預見性。

3.認識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但未必是正確的反映。

4.認識的完善有助於指導實踐,但不能決定著實踐的深化。

5.原有的真理在實踐中不斷地被推翻。

6.真理是發展中的真理,不存在永恆不變的終極真理。

7.對同一確定的物件,正確的認識可能不止乙個。

8.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但獲得認識的途經不止乙個。

9. 認識不論正確與否,都是**於實踐。

10.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而不是客觀與主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11.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而不是無條件的。

12.認識不具有直接現實性,實踐才具有直接現實性。

做選擇題時,應特別注意:

1.精神可轉化為物質力量,但不能派生出物質力量。

2.意識具有預見性,但未必具有科學預見性。

3.認識是對客觀現實的反映,但未必是正確的反映。

4.認識的完善有助於指導實踐,但不能決定著實踐的深化。

5.原有的真理在實踐中不斷地被推翻。

6.真理是發展中的真理,不存在永恆不變的終極真理。

7.對同一確定的物件,正確的認識可能不止乙個。

8.實踐是認識的唯一**,但獲得認識的途經不止乙個。

9. 認識不論正確與否,都是**於實踐。

10.真理是主觀與客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而不是客觀與主觀的具體的歷史的統一。

11.真理是具體的、有條件的,而不是無條件的。

12.認識不具有直接現實性,實踐才具有直接現實性。

哲學認識論知識點總結

認識論一 考點知識 14 理解實踐的基本含義和特點 1 含義 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運動。它有兩層基本含義 凡是實踐,都是以人為主體 以客觀事物為物件的物質性活動。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它可以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2 特點 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 主觀能動性 社會歷史性的特...

高中政治認識論總結

認識論 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 實踐的含義 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 實踐是認識的 認識是適應實踐的需要而產生的 認識是在變革物件的實踐中發生的 實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實踐的發展不斷推出提出新的認識課題,提供新的經驗,提高人的認識能力,從而推動認識的發展 實踐的發展提供新的認識工具和技術手段,...

考研政治複習馬原難點總結認識論

馬原重難點總結之認識論 認識的本質和規律 一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1 實踐和認識的主體與客體 主體是指具有思維能力 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 客體是指實踐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物件 中介是指各種形式的工具 手段以及運用 操作這些工具的程式和方法。2 主體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