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認識論總結

2021-03-06 10:44:03 字數 4692 閱讀 1750

認識論1、實踐對認識具有決定作用(實踐的含義: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活動)

(1)實踐是認識的**。

①認識是適應實踐的需要而產生的

②認識是在變革物件的實踐中發生的

(2)實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

實踐的發展不斷推出提出新的認識課題,提供新的經驗,提高人的認識能力,從而推動認識的發展

實踐的發展提供新的認識工具和技術手段,從而推動認識的發展

(3)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

認識的兩次飛躍

第一次:人們在實踐基礎上由感性認識上公升到理性認識

第二次:把理性認識再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並接受時間的檢驗

(4)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①檢驗認識是否正確,就是將主觀認識同客觀事物及其規律進行對照,看二者是否相符

②在實踐中產生和發展起來的認識正確與否,靠人的主觀認識本身無法證明,認識的物件也不會「自言其名」,所以它們都無法成為檢驗認識是否正確的標準

③實踐是主觀見之於客觀的活動(一方面受主觀認識的指導,聯絡著主觀認識,另一方面它又改造和變革客觀物件,聯絡著客觀事物)實踐過程成為主觀認識同客觀事物聯絡的橋梁,人們能夠把主觀認識同客觀事物加以比較,可以用實踐的客觀結果來檢驗認識是否符合客觀實際

④如果不堅持實踐這一標準,則會陷入主觀主義的錯誤

⑤經過實踐證明正確的認識仍然要繼續接受實踐的檢驗,在實踐中不斷發展

2、認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

①真理、科學理論的性質決定了它能夠預見事物的發展方向,指導人們提出實踐活動的正確方案,因而對於人們的實踐活動有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②錯誤認識、不科學的理論則會把實踐引向歧途

3、認識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深化、發展、向前推移

(1)認識的兩次飛躍

第一次:人們在實踐基礎上由感性認識上公升到理性認識

第二次:把理性認識再回到實踐中去,指導實踐,並接受時間的檢驗

(2)為什麼人是要在實踐的基礎上不斷深化、發展、向前推移?

①複雜事物包含若干層次,整個世界的層次是無限的。由於實踐等條件的限制,人們的每一正確認識在深度上總是有限的,所以人是要不斷地深化

②人們對客觀事物的具體認識在廣度上總是有侷限性的,所以人是要不斷地拓展

③事物的運動是絕對的,淨值是相對的,整個世界是無限發展的,所以認識要不斷向前推移

4、主觀能動性

(1)人區別於物的特點:人具有自覺能動性

人的自覺能動性,又叫人的主觀能動性,是人類特有的能力與活動

表現:①人類認識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們在社會實踐的基礎上能動地認識世界的活動,突出的表現為我們通常所說的「想」

(人類積極地能動地認識世界的能力和活動的表現:人在實踐基礎上不僅能了解事物的外部現象,而且能通過抽象思維把握事物的性質和規律;在實踐基礎上所形成的認識具有預見性和創造性,具有目的性和計畫性,因而能指導人們的活動)

②人類改造世界的能力以及人們在認識的指導下能動地改造客觀世界的活動,即通常我們所說的「做」

③人類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動中所具有的精神狀態,即通常所說的決心、意志、幹勁等

(2)為什麼我們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

①事物的本質與規律隱藏於現象之中,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透過事物的現象揭示事物的本質和規律,從而正確指導人們的活動

②事物不會自動滿足人的需要,只有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才能改造世界,創造美好的生活

③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必然會遇到種種困難、挫折甚至暫時的失敗,這就需要堅強的意志和十足的幹勁,需要充滿活力的精神狀態

(3)怎樣正確發揮主觀能動性?

①必須按客觀規律辦事

②從客觀實際出發

③必須不斷地積累正確的主觀因素

(4)主觀能動性和客觀規律的關係

①規律客觀存在,所以發揮主觀能動性,要以尊重規律為前提

②人具有主觀能動性,我們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來認識、利用規律

5、認識的根本任務

(1)區分

感性認識:對事物現象的認識

理性認識: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

真相:對事物本質的正確反映

假象:對事物本質的錯誤反映

認識:人腦對事物現象的反映

理性認識: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認識

真理:人們對事物及其發展規律的正確認識

科學理論:把真理性的認識系統化,按其內在邏輯構成一定的體系

(2)為什麼要從感性認識上公升到理性認識,透過現象抓住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①從現象與本質、規律的區別來說,認識了現象不等於認識了認識和規律

②從認識的程度、水平來說,認識需要由感性認識上公升到理性認識

③從認識的作用來看,對事物本質和規律的正確認識,能更好地指導實踐

(3)實現由感性認識上公升到理性認識必須具備的兩個條件

①占有十分豐富和合乎實際的感性材料(前提)

②運用科學的思維方法對感性材料進行加工製作(關鍵)

6、科學的思維方法

(1)要堅持以矛盾分析法為核心的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思維方法來認識事物的本質和規律

形成概念,作出判斷,進行推理的邏輯思維過程,需要運用分析與綜合相結合的科學思維方法,這是由事物的客觀性質決定的

(2)分析與綜合相結合必須立足於社會實踐,從客觀存在的實際出發,堅持唯物辯證法,把矛盾分析法作為核心貫穿於整個思維過程

(3)合理想象與創造性思維

合理想象含義:合理的科學的想象,立足於已知事實,根據已知的規律,充分發揮人的創造潛能

創造性思維 ①含義:創造性思維要求人們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面對實際,敢於提出新的問題,解決新的問題

②表現:進行逆向思維,敢於打破常規

③培養想象力和創造性思維需要注意

a.務必積累知識,把握已知規律

b.善於發現問題

c.敢於超越

d.要正確對待靈感和頓悟

e.要經得起實踐的檢驗

④知識創新和技術創新的關係

知識創新是技術創新的基礎,是新技術和新發明的源泉,是促進科技進步和經濟增長的革命性力量。

實踐論1、實踐的基本特徵

(1)實踐是客觀的物質性的活動

時間的基本要素:實踐的主體、實踐的物件、時間的手段

實踐的主體是人,實踐的主體是客觀的;實踐的物件是由生產力發展的狀況和其他客觀條件決定的;實踐的物質手段是工具和其它裝置,實踐的手段也是客觀的

(2)時間是有意識、有目的的能動性的活動(實踐最本質的特徵)

①有意識:實踐是在人的意識的指導下的有目的的活動,它與動物的純粹適應自然界的本能活動有著本質的區別

②有目的:人是有思維有理性的社會性動物,人在行動之前會有明確的目的和方案,然後才會運用一定的物質手段區改造客觀世界,達到自己的目的

(3)實踐是社會性歷史性的活動

①社會性:時間不是孤立的個人的活動,而是處於一定社會關係中的人所進行的活動

②歷史性:人類社會實踐永遠不會停留在乙個水平上,而是由低階到高階、有簡單到複雜的無止境地發展著

2、實踐的作用

(1)實踐的基本形式:

①變革自然的生產實踐活動

a.生產實踐是人類最基本的實踐活動,它對人類社會的存在和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

b.生產實踐決定著人類社會的生產、存在和發展

c.生產實踐是人們從事政治、教育、科學、藝術等實踐活動的基礎

②處理社會關係的實踐活動

a.處理社會關係的實踐推動社會歷史的變遷和進步

b.社會關係的調整和變革能夠反作用於生產活動,促使社會生產的發展

c.處理社會關係的實踐能夠促進社會和諧和人的全面發展

(這種變革是在階級社會中就表現為階級鬥爭。先高階級反對落後階級的階級鬥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

我國進入社會主義時期以後,階級鬥爭已不是社會的主要矛盾,人們調整社會關係的實踐主要表現為進行改革

(改革是一場廣泛的、深刻的革命,是我國社會主義發展的強大動力)

③科學實驗

a.含義:科學實驗是科學工作者在科學理論的指導下,按照一定的目的、運用特殊的設施和手段,去探索事物規律性的活動。(既包括改造自然的實驗。也包括改造社會關係的實驗)

b.科學實驗是歷史前進的有力槓桿,起作用集中體現在提高物質生產和改造社會活動的水平上,使人類能夠更合理地從自然界獲取物質生活資料,使社會獲得全面進步

c.這種作用的表現

通過科學實驗建立科學的理論,進而指導人們的生產活動和社會活動

由科學實驗中獲得應用型成果,直接用於物質生產活動中

3、實踐決定認識

①時間是認識的**

②實踐是認識發展的根本動力

③實踐是認識的最終目的

④實踐是檢驗認識正確與否的唯一標準

⑤認識對實踐具有指導作用,正確認識科學理論對實踐具有巨大的推動作用

4、實踐的主體-人民群眾

(1)含義:一切對社會歷史起推動作用的人們,其主要的穩定的部分是勞動群眾

(2)地位:人民群眾是實踐的主體,是歷史的創造者

(3)作用:

①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因而從根本上推動了社會的發展。

在物質財富的創造中,體力勞動者和腦力勞動者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一切物質財富歸根到底都是體力勞動和腦力勞動的共同產物

②人民群眾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從而推動了社會的全面進步

人民群眾的實踐活動是一切精神財富的源泉

勞動群眾還直接創造精神財富

③人民群眾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在社會變革中起主體作用

歷史上一切解決社會基本矛盾的革命活動,實質上都是人民群眾起來推翻舊的社會制度的鬥爭

人民群眾對歷史的發展起決定作用,突出的表現在社會變革時期

(4)同群眾實踐相結合

樹立群眾觀點,堅持群眾路線應做到:相信群眾(前提);依靠群眾(手段);為人民群眾的利益而奮鬥(目的)

考研政治複習馬原難點總結認識論

馬原重難點總結之認識論 認識的本質和規律 一 實踐是認識的基礎 實踐觀點是馬克思主義認識論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觀點。1 實踐和認識的主體與客體 主體是指具有思維能力 從事社會實踐和認識活動的人 客體是指實踐和認識活動所指向的物件 中介是指各種形式的工具 手段以及運用 操作這些工具的程式和方法。2 主體與...

2019考研政治真題考點哲學認識論

七 感性認識和理性認識 感性認識是人們在實踐基礎上,有感覺器官直接感受到的關於事物現象,事物的外部聯絡。事物的各個事物的認識,包括感覺,知覺和表象三種形式。理性認識,是指人們借助抽象思維,在概況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礎上達到關於事物本質。全體,內部聯絡和事物自身規律性的認識。包括概念,判斷,推理三種形...

哲學認識論知識點總結

認識論一 考點知識 14 理解實踐的基本含義和特點 1 含義 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運動。它有兩層基本含義 凡是實踐,都是以人為主體 以客觀事物為物件的物質性活動。實踐是一種直接現實性活動,它可以把人們頭腦中的觀念的存在變為現實的存在。2 特點 實踐具有客觀物質性 主觀能動性 社會歷史性的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