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計畫專案

2022-06-10 06:48:03 字數 5115 閱讀 7967

附件2:

申報要求和專案申報指南

湖北省自然科學**計畫是以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為湖北經濟、社會發展提供戰略性、基礎性、前瞻性的科學支撐和人才儲備的基礎研究計畫。青年傑出人才**是湖北省自然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資助40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的青年科技人員(包括海外歸國的青年科技人員)。設立青年傑出人才**是實施人才發展戰略,促進青年科技人才成長,加速培養造就一批進入科技前沿的跨世紀優秀學術帶頭人的重要舉措。

設立湖北省自然科學**創新群體專案,主要資助圍繞研究基地(如國家、部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中心、研究中心)的中長期科學發展目標和若干個研究方向,開展研究工作,創新群體的研究既體現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又有利於倡導長期的合作精神。創新群體的組成一般由3—5名對群體目標有共識的、具有明顯的創新潛能和良好的科學合作精神的人員組成。

現將2023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學**專案、青年傑出人才**專案和湖北省自然科學**創新群體專案申報的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選項原則

(一)湖北省自然科學**面上專案

1、申報面上專案應嚴格遵循《2023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學**計畫專案指南》規定的範圍,指南之外的專案不予受理(指南另附)。

2、原則上不受理尚在進行中的國家和省自然科學**資助且未結題的專案負責人的申請,或本年度已獲得國家自然科學**資助的專案負責人的申請。

(二)湖北省青年傑出人才**專案

1、資助物件為40歲以下,具有博士學位且具有副教授職稱以上的科技人員(包括海外歸國的青年科技人員),博士後流動站出站的科技人員同等條件優先。

2、為了突出重點,保證經費強度,2023年湖北省青年傑出人才**計畫資助20個左右的專案,每個專案的支援強度為10萬元(省**資助5萬元,申請單位匹配5萬元)。前兩年匹配資金位未落實的單位原則上不予支援。

(三)創新群體專案

1.創新群體專案由3—5名核心科技人員組成,要求平均年齡在45歲左右,專案負責人具有較強的組織協調能力,成員具有科學合作精神和創新精神。

2.創新群體在隊伍組成上要科學合理,形成梯隊。在研究方向上要緊密結合學科前沿,體現原始創新,開展應用基礎研究。同時,注重學科交叉和長期合作研究。

3.創新群體必須是以研究基地為依託,鼓勵跨單位合作研究。

二、申報要求

(一)申報專案的數量要求

1、為了保護申報單位的積極性,每個單位要結合各自的優勢,限量申報專案,報送的面上專案總數原則不超過本單位近兩年列入湖北省自然科學**專案平均數的300%。

2、青年傑出人才**專案實行限額申報,受理專案總數不超過50項。申報單位應組織專家進行認真評議,嚴格篩選。

3.創新群體專案實行限額申報,受理專案總數不超過20項。申報單位應組織專家進行認真評議,嚴格篩選。

(二)申報專案的格式要求

1、根據省科技廳的統一要求,請申請人或單位進行網上申報(**填報之前請認真閱讀填報程式及有關要求。

2、為了便於專案評審,專案申報採用書面申報和網上申報並行的辦法。申報省自然科學**專案,請認真填寫《湖北省自然科學**申請書》一式7份報省科技廳,其中6份送基礎研究與科技成果處,1份送計畫處;申報省青年傑出人才**專案,請認真填寫《湖北省自然科學**計畫青年傑出人才**申請書》一式10份報省科技廳,其中9份送基礎研究與科技成果處,1份送計畫處。申報省自然科學**創新群體專案,請認真填寫《湖北省自然科學**創新群體專案申請書》一式10份報省科技廳,其中9份送基礎研究與科技成果處,1份送計畫處。

在提交書面材料的同時,應在「湖北省自然科學**申請書上報系統」軟體中填寫相應資料,並形成上報資料軟盤一併提交基礎研究與科技成果處。申報**及軟體可從省科技廳**(**。

(三)申報專案的時間要求

1、申報專案書面材料及軟盤集中受理時間為:2023年9月25日至2023年9月30日,逾期不再受理。

2、網上申報的時間為:2023年9月25日至2023年9月30日,全天24小時均可申報(含星期

六、星期日)。

(四)申報專案的收費標準

評審費的收取依照省物價局鄂價費字[2001]123號文的規定執行。申報專案每項收取評審費300元。

聯絡人:王紅斌魏敏傑

聯絡**:02787135793

附件: 2023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學**計畫專案申報指南

2023年湖北省自然科學**計畫專案申報指南

(一)物理科學

複雜系統動力學與控制問題;

非線性動力學理論和方法;

剛、柔、液、控制耦合動力學建模和理論分析;

微奈米尺度動力學問題;

固體力學領域應加強與物理、材料、工程等領域的結合,以增強固體力學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湍流的形成機制及內在規律的研究;

在能源、環境、材料以及高技術等領域中的流體力學研究;

奇異量子現象、突破傳統"物理極限"的各種低維度、小尺度系統(器件)以及與生命科學相關的物理理論、實驗和方法等方面的研究;

對低維與量子受限體系中的物理問題;

軟物質中的基本物理問題;

電子強關聯系統的實驗與理論、表面、介面和薄膜結構與物理性質、凝聚態物質結構、物性表徵的先進技術和方法;

功能材料的結構形成與製備過程中的物理問題;

凝聚態物理相關的交叉科學問題等的研究;

凝聚態物質與生命科學、化學、資訊科學和材料科學交叉的物理過程、基本理論和新一代高新技術發展中急需解決的物理問題;

原子、分子和團簇的結構與動力學過程研究;

冷原子物理、冷分子物理、強外場及其它極端條件下的原子分子物理問題;

材料、能源、生命、環境與空間等科學領域中有關原子分子物理問題;

光輻射的基本性質、光傳播的基本規律、以及光與物質相互作用等;

超快和超強光物理、新型量子頻標、光頻標和量子資訊的物理問題;

光在新型光學介質中的傳輸過程及其特性、高分辨、高靈敏和高精度雷射光譜學及其應用;

能源、資訊、生命和空間科學中的光物理的研究;

水聲學、非線性聲學、超聲學、聲學材料、聲資訊處理、聲換能器、雜訊及其控制、聲空化與聲化學等方面的基礎研究。

(二)化學與材料領域

1.無機化學學科

新型無機化合物的合成、反應、結構與效能;

新型無機材料的分子設計及合成;

資訊光電材料化學基礎;

奈米化學基礎;新型功能配合物、超分子化學和配位聚合物化學;

無機生物效應化學基礎,無機仿生及金屬結合生物大分子;

新型無機藥物基礎和放射化學基礎;

2.有機化學學科

有機合成新反應、新試劑、新技術、新方法的研究(特別是高選擇性、高效有機合成反應和綠色化學);

新型有機功能物質材料的合成和化學基礎研究;

具有生理活性的、結構比較新穎複雜的天然有機化合物的合成以及仿生合成研究;

化學生物學的基本問題的研究,特別是生物大分子(蛋白質、核酸、多醣)與小分子的相互識別、作用和酶、模擬酶催化的有機合成及生物轉化;

有機化學與相關學科交叉結合中基本理論問題研究。

3.物理化學學科

生命體系中的物理化學問題;

奈米組裝、奈米結構、奈米器件等奈米體系中的基本物理化學問題;

理論化學新方法及其在生命、材料、環境和資訊等領域中的應用基礎研究;

新催化材料、新催化反應、催化反應機理及原位動態表徵技術及其在能源、資源與環境領域的應用研究;

電化學反應調控及有重要應用前景的新電化學體系的基礎研究;

光、電、。

4.高分子科學學科

由小分子合成均聚與共聚高分子的各種方法學研究

合成、產物結構可控的聚合反應研究與生物合成;

高分子參與的化學過程研究;

大分子的生物化學效應;

具有電、光、磁特性、生物醫用、換能等功能性高分子的研究;

高分子凝聚態物理新概念、聚合物結構和相轉變的研究;

聚合物結晶、液晶和玻璃化等轉變過程的認識;

從單鏈、寡鏈高分子聚集態到成型過程前後聚集態的研究;

受限空間高分子結構、表面與介面結構與效能、高分子微結構與尺度效應、聚合物結構的動態變化、形態、結構與巨集觀效能的關係研究;

聚合物流變學(包括複雜流體流變學與化學流變學)的研究。

5.分析化學與環境化學學科

奈米生物化學分析技術;

基因組學和蛋白質組學中的分析新技術和新方法;

生物單分子、單細胞分析及實時、定量生命資訊表達;

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研究;

中草藥分析及其指紋圖譜;

食品分析與食品安全;

過程分析化學;

環境分析化學;

各類探針和感測技術研究;

與重大疾病相關的標誌物檢測與分析;

波譜、質譜分析;表面、微區、形態和結構分析;

奈米分析化學;

晶元分析化學;

化學資訊學;

儀器研製(包括儀器配件和儀器微型化);

涉及國際綠色**壁壘中與湖北**出口有關的微量物質的分析方法與技術;

pops的超痕量分離、分析,汙染物的介面過程動態分析;

環境有害因素和生物的互動作用;

復合汙染的化學機制;

復合汙染物定量結構活性關係;

區域環境質量演變過程與機制;

汙染水體及汙染土壤修復機理及技術;

奈米材料的應用及對環境和生態的影響;

固體廢棄物處置機理及新技術;

有毒化學物質低劑量長時期暴露的生態效應及風險評價的方法學研究;

6.化學工程學學科

化學基礎理論和資料;

傳遞過程;

分離與純化工程;

化學反應過程;

化工系統工程;

無機化工;

有機化工;

生物化工及食品化工;

能源化工;

化工冶金;

環境化工。

7.金屬材料學科

金屬及其合金的製備科學、微觀結構、表面與介面、雜質與缺陷等及其對金屬材料效能影響的機理;

金屬材料的合金相、相變及合金設計的研究,並為發展新材料提供依據;

金屬材料與環境的互動作用、失效與功能退化的機制及其控制有關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

新型金屬功能材料和結構材料的相關科學問題;

結合材料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發展金屬材料現代分析測試方法、原理和技術。

8.無機非金屬材料學科

新型無機非金屬資訊功能材料的製備科學與應用基礎研究;

低維材料和奈米材料製備新技術、物理與化學基礎問題及其效能表徵的研究;

外場誘導相變材料及應用基礎研究;

複合材料中介面、連線度和相容性的研究,複合材料結構--功能一體化及多功能化的研究;

高效能、低成本、高可靠性的材料製備科學;

2023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計畫專案申報指南

11111 2006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學 計畫專案申報指南 湖北省自然科學 計畫是以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為湖北經濟 社會發展提供戰略性 基礎性 前瞻性的科學支撐和人才儲備的基礎研究計畫。2006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學 計畫設重大專案 面上專案 青年傑出人才專案 創新群體專案等四個型別。一 重大專案 對基礎研...

參考2023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計畫專案申報指南

湖北省自然科學 計畫是以應用基礎研究為主,為湖北經濟 社會發展提供戰略性 基礎性 前瞻性的科學支撐和人才儲備的基礎研究計畫。2006年度湖北省自然科學 計畫設重大專案 面上專案 青年傑出人才專案 創新群體專案等四個型別。一 重大專案 對基礎研究發展具有帶動作用,具有良好的基礎和發展優勢,能充分體現我...

河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管理

附件1 先進單位及先進個人評選表彰領導小組及 辦公室成員名單 領導小組 組長 賈紅星省科學技術廳廳長 省 委主任副組長 趙新喜省人事廳副廳長 成員 李有成省 委副主任 溫進坤省 委副主任 王慧軍省 委副主任 辦公室 主任 徐成 辦主任 副主任 劉雪林省人事廳考核獎懲處處長 王衛東省科學技術廳人事處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