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後期死穗原因及防治措施

2022-05-31 02:18:05 字數 953 閱讀 6129

摘要對小麥後期死穗原因及危害症狀進行分析,針對造成小麥死穗的不同原因,提出相應的防治措施,以期為生產上防治小麥後期死穗提供依據。

關鍵詞小麥;死穗;原因;症狀;防治措施

中圖分類號 s512.1 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 1007-5739(2009)21-0052-01

遂平縣地處豫中南,常年小麥種植面積4.8萬公頃。近年來,發現部分麥田在後期經常出現死穗現象,造成小麥品質和產量降低,嚴重地塊減產達50%以上。

多年觀察發現,小麥死穗主要是由紋枯病、赤黴病、全蝕病、根腐病、地下害蟲、機械損傷等因素造成的。因此,針對小麥死穗不同原因,對症下藥,及時防治,是奪取小麥豐產豐收的重要措施。

1小麥死穗原因及症狀

(1)紋枯病。莖基部1~3節的葉鞘上形成橢圓形雲紋狀褐色病斑。當病菌侵入莖壁後,形成中間灰褐色、四周褐色的橢圓形眼狀斑,造成莖壁失水壞死,最後病株因肥水**不足而枯死,形成枯株白穗,在田間多是單株發生。

(2)全蝕病。主要症狀是黑腳白穗。發病初期初生根和次生根變褐變黑,植株矮小、稀疏,葉片自下而上逐漸發黃,揚花後麥芒變白,整個麥穗也逐漸變成白穗,根部腐爛,形成黑腳。

在新病區或輕病區,田間病株成簇或點片狀發生早枯白穗,以後逐年擴大。

(3)根腐病。主要症狀是根系腐爛,麥穗白枯。小麥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病菌初染危害小麥根部和幼苗,通過風雨傳播進行再侵染,揚花後小麥受害最重,根部產生褐色或黑色病斑,最後腐爛,葉片染病時出現褐色斑,後黃枯而死。

穗部發病出現褐斑和白穗。病株表現「假旱象」,出現枯白穗,成片乾枯死亡。

(4)赤黴病。前期發病表現為苗腐、莖腐,後期發病表現為穗腐,穗腐初發生時在小穗穎殼上出現水浸狀淡褐色病斑,逐漸擴充套件後,在穎殼合縫處或小穗基部產生粉紅色黴層。病菌侵害穗軸或穗莖後,使上部小穗枯死,形成半個白穗,籽粒幹秕。

(5)地下害蟲。地下害蟲咬壞小麥根莖引起死株。近年來,由於農戶多年沒有進行過藥劑土壤處理,致使麥田地下害蟲數量逐漸上公升,尤其是金針蟲發生危害有所加重,往往造成死苗、缺苗斷壟。

玉公尺不抽雄穗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3.除草劑藥害。隨著玉公尺除草劑應用比例的增加,除草劑藥害輕者影響玉公尺正常生長,重者玉公尺不抽雄穗,造成嚴重減產甚至絕收。其中影響玉公尺抽雄的除草劑主要有以下幾種 1 2,4 滴丁酯和2甲4氯鈉鹽。它們是激素類除草劑,低濃度對植物生長有促進作用,高濃度則抑制植物生長。症狀表現為葉片扭曲呈蔥狀,氣生...

水稻倒伏原因及防治措施

一 水稻倒伏的原因 1 品種選用 由於目前市場上品種繁多,良莠不齊。雖也不乏一些產量高 公尺質優 抗倒性好的品種,但農民購種時難以識別和選購,全憑種子經營者推薦。一般情況下,植株較矮 105 110cm左右,最高不超過120cm 莖稈粗壯 根莖發達 葉片窄而直立的品種不易倒伏。2 栽培方式 近年來。...

牆體裂縫原因及防治措施

3 預防措施 1 加強地基探槽工作。對於較複雜的地基,在基槽開挖後應進行普遍釺探,待探出的軟弱部位進行加固處理後,方可進行基礎施工。2 合理設定沉降縫。凡不同荷載 高差懸殊的房屋 長度過大 平面形狀較為複雜,同一建築物地基處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都應從基礎開始分成若干部分,設定沉降縫使其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