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下科學複習

2022-05-20 18:19:36 字數 4698 閱讀 5029

◇第一單元對環境的察覺知識鞏固◇

1、五種基本感覺及其感覺器官:視覺——眼,聽覺——耳,嗅覺——鼻,味覺——舌,觸覺——**。

2、人的**具有觸覺、痛覺和冷熱覺等感覺器官。手指的指尖部位觸覺神經末梢比較集中(盲人閱讀盲文),手背上熱敏感神經較多(測試溫度)。觸覺對人體的保護意義極大。

3、嗅覺的形成:氣味通過鼻腔,刺激嗅覺神經末梢,嗅神經將氣味傳到大腦的嗅覺神經中樞(嗅覺中樞容易疲勞),從而形成嗅覺。

4、嗅覺的特點:(1)會產生適應現象,這是由於大腦的嗅覺中樞會疲勞(對環境的適應性);

(2)會隨時間的增長而逐漸減弱;(3)不同動物的嗅覺敏感程度差異很大;(4)動物對不同物質氣味的敏感程度也不同。

5、舌內藏有味蕾,裡面有許多味覺細胞,對液體物質的刺激特別敏感。

6、人具有的四種基本的味道:甜、鹹、酸、苦。

7、舌對不同部位相應感覺的敏感區:舌根——苦,舌尖——甜,舌側中部——酸,舌側前部——鹹。

8、聲音產生的條件:振動;聲音傳播的條件:介質;聲音傳播的方式:聲波。

9、聲音可以在氣體、液體、固體(速度由慢到快)中傳播。15℃時,空氣中傳播速度為340公尺/秒,但不能在真空中傳播(無介質)。聲音的傳播快慢與溫度有關:

溫度公升高1℃,每秒傳播距離增加0.6公尺。

10、聲波的應用:用超聲波粉碎內臟中的結石,利用聲波探測海水深度等。

外耳:耳廓(收集聲波)、外耳道(傳導聲波)

11、耳的結構中耳:鼓膜(在聲波作用下,能產生振動)、鼓室、聽小骨(把聲音放大後傳到耳蝸)

內耳:半規管(內有頭部位置變動的感受器)、

前庭(內有頭部位置變動的感受器)、耳蝸(內有聽覺感受器)

12、聽覺的形成:聲波經過耳廓→外耳道→鼓膜(振動)→聽小骨(放大聲音)→耳蝸(產生興奮)→聽神經→大腦神經中樞,最後在腦部形成聽覺。

13、聲音的三要素:音調:聲音的高低。

音調與頻率有關:頻率越大,音調越大;頻率越小,音調越低。響度:

聲音的強弱。響度與距離、振幅有關:振幅越大、距離越近,響度越大;音色:

分辨不同的聲音。

14、防止噪音的途徑:(1)控制雜訊聲源振動(改變、減少或停止聲源震動);(2)阻斷噪音傳播(隔聲、吸聲和反射聲音);(3)在人耳處減弱雜訊(戴護耳器)。

15:大多數人把能夠聽到的聲音頻率範圍大約是20—20000赫。高於20000赫的聲音叫做超聲,低於20赫的聲音叫做次聲。

16、光源:正在發光的物體。如:太陽、點燃的蠟燭、燃燒的篝火等。

17、光在同一種均勻物質中是沿直線傳播的。如:影子的傳播、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

18、光線:一條帶箭頭的直線表示光的傳播路線和方向,這樣的直線叫做光線。

19、光在不同物質中傳播的快慢是不同的。在真空光的傳播最快,每秒達3х105 千公尺。

20、光在一年裡傳播的距離約等於9.46×1012 千公尺,這個距離叫做一光年。

21、2023年,牛頓發現了光的色散現象。彩色光帶中顏色是按紅、橙、黃、綠、藍、靛、紫的順序排列的。白光是由多種色光混合而成的,我們把不能再分解的光叫做單色光,由單色光混合而成的光叫做複色光。

22、不同的物體對光的吸收能力是不同的。不透明的物體,只反射與他本身顏色相同的光;有色的透明物體只透過與它本身相同的光,而其他顏色的光都被它吸收。

23、紅外線:有熱作用,穿透雲霧的能力較強。(紅外夜視儀、診斷疾病、遙控等);紫外線:有化學作用、螢光作用、生理作用。(有助於人體合成維生素d,能殺菌等)。

24、光的反射:光從一種均勻的物質照射到另一物質的表面上時,光會改變傳播方向,又返回到原先的物質中。

25、光的反射定律:光反射時,入射光線,反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內,反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於法線兩側;反射角等於入射角。

26、漫反射:平行光線入射到粗糙的反射面時,反射光線朝各個方向射出。

鏡面反射:平行光線入射到光滑的反射平面時,反射光線也呈平行光線朝乙個方向射出。

27、平面鏡成像特點:(1)正立等大的虛像(像的大小與物體的大小有關);(2)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3)像與物的連線與平面鏡垂直;(4)像與物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

28、光路可逆:如果得到的反射光恰巧是逆著原入射光線方向射出,這就說明乙個重要的原理——光路具有可逆性。

凹面鏡:對光有會聚作用(太陽灶、耳鼻喉科醫生用的凹面鏡、手電筒等)

29、球面鏡凸面鏡:對光有發散作用(汽車觀後鏡、街口拐彎處的反光鏡等)

30、光的折射:光在一種介質進入另一種介質時,傳播方向發生改變的現象。另外,光在同一種不均勻的物質中傳播方向向也會改變,這也是光的折射。

31、光的折射定律:光發生折射時,折射光線、入射光線、法線在同一平面;折射光線和入射光線分別位於法線兩側當光從空氣斜射入水(玻璃)時,入射角大於折射角,當光從水(玻璃)斜射入空氣時,入射角小於折射角。

32、凸透鏡對光具有會聚作用,**厚、邊緣薄,呈凸起狀的透鏡。有兩個焦點(f1、f2),焦點到透鏡中心距離叫焦距(f);

凹透鏡對光具有發散作用,**薄、邊緣厚,呈凹陷狀的透鏡。有兩個虛焦點(f1、f2),焦點到透鏡中心距離叫焦距(f)。

凸透鏡成像規律:(物距u:物體到凸透鏡的距離;像距v:像到凸透鏡的距離)

33、眼睛的主要部分是眼球,眼球的構造包括晶狀體、玻璃體、瞳孔、角膜、視網膜等。

34、虹膜調節瞳孔的大小,從而控制進入眼球內的光線量。虹膜的顏色決定眼球的顏色。鞏膜有保護眼球的作用。

35、折光系統:眼睛中的角膜、房水、晶狀體和玻璃體。晶狀體相當於「凸透鏡」,視網膜相當於「螢幕」(倒立、縮小的實像)。

36、視覺的形成:物體反射的光經折光系統,在視網膜上形成像,經視神經傳入大腦,形成視覺。

37、近視:只能看清近處的物體,看不清遠處的物體。帶凹透鏡。

遠視:只能看清遠處的物體,看不清近處的物體。帶凸透鏡。

◇第二單元運動和力知識鞏固◇

1、機械運動:物體在空間的位置發生了變化(最基本、最簡單的運動)。

2、生命運動:生物的生長繁殖(比較複雜的運動)。

3、物體運動時所具有的能稱為動能。物體的質量越大,運動速度越快,物體的動能越大。

4、物體被舉高時所具有的能(重力勢能)或發生彈性形變時所具有的能(彈性勢能)稱為勢能。物體的質量越大,被舉高的高度越高,物體的重力勢能越大。在彈性限度內,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彈性勢能越大。

5、動能和勢能統稱為機械能。 各種形式的能可以互相轉化。

6、化學能:汽油、木材、天然氣、沼氣、煤炭等燃料中貯存的能,食物中儲存的能等。

7、參照物:研究某個物體的相對位置是否發生變化時,被選作標準的物體。

8、選擇不同的參照物來觀察同乙個物體結論可能不同。同乙個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取決於所選的參照物,這就是運動和靜止的相對性。

9、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的方法:(1)比較通過相同的路程所用的時間;(2)比較相同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10、機械運動的分類:按運動路線分:直線運動和曲線運動。

按運動快慢是否變化分:勻速直線運動和變速直線運動。

11、勻速直線運動

定義:運動快慢不變,沿著直線的運動叫勻速直線運動。

速度定義:在勻速直線運動中,速度等於運動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

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

計算公式:v=s/t t=s/v,s=vt。

速度單位:國際單位制中m/s;運輸中單位km/h。

12、力的概念:力(n)是物體對物體的相互作用。a對b施加乙個力,同時b也對a施加乙個力這兩個力同時產生,同時消失,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在這兩個力中,必定有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施力物體和受力物體是相對的。

13、力的性質: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力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不同物體上)。兩物體相互作用時,施力物體同時也是受力物體,反之,受力物體同時也是施力物體。

14、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變物體的運動狀態;力可以改變物體的形狀(發生形變)。

15、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點。

16、力的表示法:(1)力的圖示(精確表示):用一根帶箭頭的線段把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表示出來。

從力的作用點起,沿力的方向畫一條線段,使線段的長度與力的大小成正比,並**段的末端標上箭頭表示力的方向。(2)力的示意圖(粗略表示):只關心力的方向,不關心大小,即在物體力的方向上畫乙個箭頭表示力。

17、(1)彈力定義:物體發生彈性形變時產生的力即彈力(2)大小:在彈性限度內,彈簧產生的彈力與彈簧伸長量成正比(3)方向:彈力的方向和物體恢復原狀的方向相同。

18、重力(g):物體由於地球吸引而受到的力;重力的方向:豎直向下;重力的大小:

物體所受重力的大小跟它的質量成正比。g=mg,g =9.8n/kg,表示質量為1kg的物體受的重力是9.

8n。19、摩擦力(f):兩個相互接觸的物體,當它們做相對運動時,在接觸面上產生一種阻礙相對運動或相對運動趨勢的力,這種力就叫摩擦力。

20、摩擦力大小:動摩擦力與接觸面之間的壓力,接觸面的粗糙程度有關。在接觸面粗糙程度一定時,壓力越大,動摩擦力越大;在壓力一定時,接觸面的粗糙程度越大,動摩擦力越大。

滾動摩擦小於滑動摩擦。摩擦力的形式:靜摩擦力、滑動摩擦力、滾動摩擦力。

21、增大或較小摩擦的方法:

(1)增大摩擦力的方法: a.使接觸面更粗糙 b. 增大壓力 c. 滑動代替滾動

(2)減小摩擦力的方法:a.使接觸面光滑 b.減小壓力 c.滾動代替滑動 d.使相互接觸的物體彼此分離:氣墊船,磁懸浮列車,潤滑油等。

22、牛頓第一定律(慣性定律):一切物體在沒有受到外力的作用時,總保持靜止狀態或勻速直線運動狀態。

23、慣性:物體保持運動狀態不變的性質。慣性是一切物體固有的屬性,任何物體在任何情況下都具有慣性。

慣性只有大小,沒有方向。慣性的大小只跟物體的質量有關,質量越大,慣性就越大。

七年級科學密度複習

4.3 物質的密度 4 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加強密度公式的應用 2 進一步鞏固密度相關實驗的評價及實驗步驟 例1 浙外一同學收集到一塊火山岩標本,他們使用天平 盛水量筒和繩子測火山岩的密度時,出現不規範操作 1 用粗繩扎住這塊火山岩,浸沒在量筒的水中測它的體積 2 測量過程中觀察量筒讀數時,視線均...

七年級科學密度複習

4.3 物質的密度 4 知識與技能 1.進一步加強密度公式的應用 2 進一步鞏固密度相關實驗的評價及實驗步驟 例1 浙外一同學收集到一塊火山岩標本,他們使用天平 盛水量筒和繩子測火山岩的密度時,出現不規範操作 1 用粗繩扎住這塊火山岩,浸沒在量筒的水中測它的體積 2 測量過程中觀察量筒讀數時,視線均...

七年級科學入門複習

第一章科學入門複習資料 一 科學就在我們身邊 科學就是研究各種自然現象,並尋找它們相應答案的學問.如大家熟悉的牛頓發現了萬有引力,瓦特發明了蒸汽機等.學習科學的方法 仔細觀察,認真思考,積極實驗。實驗是進行科學研究最重要的環節。測量 是乙個將待測的量與公認的標準量進行比較的過程。二 長度的測量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