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課程設計說明書

2022-05-20 14:57:20 字數 4702 閱讀 2006

工具機設計是學生學完基礎技術課和專業課,特別是《工具機設計》課程之後進行的乙個重要的實踐性教學環節,其目的在於:

1. 培養學生綜合運用和鞏固擴大已學過的知識,以提高理論聯絡實際的設計和計算能力。

2. 培養學生收集、閱讀、分析和運用資料的能力,以提高能夠獨立工作的綜合素質能力。

3. 使學生初步掌握工具機設計的步驟與方法,以提高結構設計和編制技術檔案的能力。

4. 是學生掌握計算機輔助設計,主軸元件優化設計和主軸剛度的校核計算等得能力,以提高現代設計方法的能力。

[1]轉速範圍:40-2000r/min.

[2]確定公比:

[3]轉速級數:

⑴⑵[3]

從電動機到主軸主要為降速傳動,若使傳動副較多的傳動組放在較接近電動機處可使小尺寸零件多些,大尺寸零件少些,節省材料,也就是滿足傳動副前多後少的原則,因此取方案。在降速傳動中,防止齒輪直徑過大而使徑向尺寸常限制最小傳動比;在公升速時為防止產生過大的噪音和震動常限制最大轉速比。在主傳動鏈任一傳動組的最大變速範圍。

在設計時必須保證中間傳動軸的變速範圍最小,

根據中間傳動軸變速範圍小的原則選擇結構網。從而確定結構網如下:

檢查傳動組的變速範圍時,只檢查最後乙個擴大組:

其中,,

所以,合適。

⑴選擇電動機

一般車床若無特殊要求,多採用y系列封閉式三相非同步電動機,根據原則條件選擇y-132m-4型y系列籠式三相非同步電動機。

⑵分配總降速傳動比

總降速傳動比

又電動機轉速不符合轉速數列標準,因而增加一定比傳動副。

[3]確定傳動軸軸數

傳動軸軸數 = 變速組數 + 定比傳動副數 + 1 = 3 + 1 + 1 = 5。

⑷確定各級轉速並繪製轉速圖

由   z = 12確定各級轉速:

1800、1250、900、630、450、315、224、160、112、80、56、40。

在五根軸中,除去電動機軸,其餘四軸按傳動順序依次設為ⅰ、ⅱ、ⅲ、ⅳ。ⅰ與ⅱ、ⅱ與ⅲ、ⅲ與ⅳ軸之間的傳動組分別設為a、b、c。現由ⅳ(主軸)開始,確定ⅰ、ⅱ、ⅲ軸的轉速:

1 先來確定ⅲ軸的轉速

傳動組c 的變速範圍為,結合結構式,

ⅲ軸的轉速只有一和可能:

180、250、355、500、710、900r/min。

② 確定軸ⅱ的轉速

傳動組b的級比指數為3,希望中間軸轉速較小,因而為了避免公升速,又不致傳動比太小,可取

軸ⅱ的轉速確定為:355、500、710、900r/min。

③確定軸ⅰ的轉速

對於軸ⅰ,其級比指數為1,可取

確定軸ⅰ轉速為710r/min。

由此也可確定加在電動機與主軸之間的定傳動比。下面畫出轉速圖(電動機轉速與主軸最高轉速相近)。

[5]確定各變速組傳動副齒數

①傳動組a:

查表8-1,,,

時:……57、60、63、66、69、72、75、78……

時:……58、60、63、65、67、68、70、72、73、77……

時:……58、60、62、64、66、68、70、72、74、76……

可取72,於是可得軸ⅰ齒輪齒數分別為:24、30、36。

於是,,

可得軸ⅱ上的三聯齒輪齒數分別為:48、42、36。

②傳動組b:

查表8-1,,

時:……69、72、73、76、77、80、81、84、87……

時:……70、72、74、76、78、80、82、84、86……

可取84,於是可得軸ⅱ上兩聯齒輪的齒數分別為:22、42。

於是,,得軸ⅲ上兩齒輪的齒數分別為:62、42。

③傳動組c:

查表8-1, ,

時:……84、85、89、90、94、95……

時:……72、75、78、81、84、87、89、90……

可取90.

為降速傳動,取軸ⅲ齒輪齒數為18;

為公升速傳動,取軸ⅳ齒輪齒數為30。

於是得,

得軸ⅲ兩聯動齒輪的齒數分別為18,60;

得軸ⅳ兩齒輪齒數分別為72,30。

根據軸數,齒輪副,電動機等已知條件可有如下系統圖:

2.1 確定各軸轉速

⑴確定主軸計算轉速:主軸的計算轉速為

⑵各傳動軸的計算轉速:

軸ⅲ可從主軸90r/min按72/18的傳動副找上去,軸ⅲ的計算轉速

180r/min;軸ⅱ的計算轉速為450r/min;軸ⅰ的計算轉速為900r/min。

[3]各齒輪的計算轉速

傳動組c中,18/72只需計算z = 18 的齒輪,計算轉速為450r/min;60/30只需計算z = 30的齒輪,計算轉速為315r/min;傳動組b計算z = 22的齒輪,計算轉速為450r/min;傳動組a應計算z = 24的齒輪,計算轉速為900r/min。

[4]核算主軸轉速誤差

所以合適。

2.2 帶傳動設計

電動機轉速n=2000r/min,傳遞功率p=7.5kw,傳動比i=2.03,兩班制,

一天運轉16.1小時,工作年數10年。

⑴確定計算功率取1.1,則

⑵選取v帶型

根據小帶輪的轉速和計算功率,選b型帶。

⑶確定帶輪直徑和驗算帶速

查表小帶輪基準直徑,

驗算帶速成

其中 -小帶輪轉速,r/min;

小帶輪直徑,mm;

合適。[4]確定帶傳動的中心距和帶的基準長度

設中心距為,則

0.55()a2()

於是 208.45a758,初取中心距為400mm。

帶長查表取相近的基準長度,。

帶傳動實際中心距

[5]驗算小帶輪的包角

一般小帶輪的包角不應小於。

合適。[6]確定帶的根數

其中: -時傳遞功率的增量;

按小輪包角,查得的包角係數;

長度係數;

為避免v型帶工作時各根帶受力嚴重不均勻,限制根數不大於10。

[7]計算帶的張緊力

其中: -帶的傳動功率,kw;

v-帶速,m/s;

q-每公尺帶的質量,kg/m;取q=0.17kg/m。

v = 1440r/min = 13.6m/s。

[8]計算作用在軸上的壓軸力

2.3 各傳動組齒輪模數的確定和校核

⑴模數的確定:

a傳動組:分別計算各齒輪模數

先計算24齒齒輪的模數:

其中: -公比 ; = 2;

電動機功率; = 7.5kw;

齒寬係數;

齒輪傳動許允應力;

計算齒輪計算轉速。

取= 600mpa,安全係數s = 1。

由應力迴圈次數選取

,取s=1,。

取m = 4mm。

按齒數30的計算,,可取m = 4mm;

按齒數36的計算,, 可取m = 4mm。

於是傳動組a的齒輪模數取m = 4mm,b = 32mm。

軸ⅰ上齒輪的直徑:

。軸ⅱ上三聯齒輪的直徑分別為:

b傳動組:

確定軸ⅱ上另兩聯齒輪的模數。

按22齒數的齒輪計算:

可得m = 4.8mm;

取m = 5mm。

按42齒數的齒輪計算:

可得m = 3.55mm;

於是軸ⅱ兩聯齒輪的模數統一取為m = 5mm。

於是軸ⅱ兩聯齒輪的直徑分別為:

軸ⅲ上與軸ⅱ兩聯齒輪嚙合的兩齒輪直徑分別為:

c傳動組:

取m = 5mm。

軸ⅲ上兩聯動齒輪的直徑分別為:

軸四上兩齒輪的直徑分別為:

3. 齒輪強度校核:計算公式

校核齒數為24的即可,確定各項引數

⑴ p=8.25kw,n=900r/min,

⑵確定動載係數:

齒輪精度為7級,由《機械設計》查得使用係數

⑶⑷確定齒向載荷分配係數:取齒寬係數

非對稱,查《機械設計》得

⑸確定齒間載荷分配係數:

由《機械設計》查得

⑹確定動載係數:

⑺查表 10-5

⑻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由圖查得小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

圖10-18查得,s = 1.3

, 故合適。

校核齒數為22的即可,確定各項引數

⑴ p=8.25kw,n=450r/min,

⑵確定動載係數:

齒輪精度為7級,由《機械設計》查得使用係數

⑶⑷確定齒向載荷分配係數:取齒寬係數

非對稱,查《機械設計》得

⑸確定齒間載荷分配係數:

由《機械設計》查得

⑹確定動載係數:

⑺查表 10-5

⑻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由圖查得小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

圖10-18查得,s = 1.3

, 故合適。

校核齒數為18的即可,確定各項引數

⑴ p=8.25kw,n=450r/min,

⑵確定動載係數:

齒輪精度為7級,由《機械設計》查得使用係數

⑶⑷確定齒向載荷分配係數:取齒寬係數

非對稱,查《機械設計》得

⑸確定齒間載荷分配係數:

由《機械設計》查得

⑹確定動載係數:

⑺查表 10-5

⑻計算彎曲疲勞許用應力

由圖查得小齒輪的彎曲疲勞強度極限。

圖10-18查得,s = 1.3

, 故合適。

工具機課程設計說明書

2.1 確定各軸轉速 確定主軸計算轉速 主軸的計算轉速為 各傳動軸的計算轉速 軸 可從主軸90r min按72 18的傳動副找上去,軸 的計算轉速 125r min 軸 的計算轉速為355r min 軸 的計算轉速為710r min。3 各齒輪的計算轉速 傳動組c中,18 72只需計算z 18 的齒...

工具機課程設計說明書

目錄1 前言 2 1.1金屬切削工具機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2 1.2工具機課程設計的目的 2 1.3設計內容和要求 2 2 引數的擬定 3 2.1車床的規格系列和用處 3 2.2 確定極限轉速 3 2.3 主電機選擇 3 3.傳動設計 4 3.1 主傳動方案擬定 4 3.2 傳動結構式 結構網的選擇...

數控工具機課程設計說明書

設計課題 鑽床數控改裝用數控x y工作台設計 院別 機械工程學院 專業班級 學號姓名指導老師 時間 2012年12月29日 2013年1月 4 目錄一 設計目的 2 二 設計內容和要求 2 三 設計的內容和步驟 2 一 總體設計方案 2 1 設計機構的效能要求 2 2 待改裝鑽床型號的確定 2 3 ...